1 / 58

灌浆施工技术

灌浆施工技术. 1 施工准备 2 钻孔 3 灌浆 4 化学灌浆. 1 施工准备. 施工组织设计及质保体系 孔位测量放样 常用设备及仪表检查、率定 灌浆材料及浆材 施工工艺流程图. 孔位测量放样. 开孔前按照施工详图统一放样、编号、标识,放样偏差不得大于10cm。. 定位开孔. 孔号标识. 常用设备及仪表检查、率定. 灌浆施工常用设备:钻机(帷幕用回转式地质钻机)、灌浆泵、高速搅拌机、立式搅拌机、贮浆机、湿磨机(帷幕灌浆专用)、抽水泵。

lars-byrd
Download Presentation

灌浆施工技术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灌浆施工技术 1 施工准备 2 钻孔 3 灌浆 4化学灌浆

  2. 1 施工准备 施工组织设计及质保体系 孔位测量放样 常用设备及仪表检查、率定 灌浆材料及浆材 施工工艺流程图

  3. 孔位测量放样 开孔前按照施工详图统一放样、编号、标识,放样偏差不得大于10cm。 定位开孔 孔号标识

  4. 常用设备及仪表检查、率定 灌浆施工常用设备:钻机(帷幕用回转式地质钻机)、灌浆泵、高速搅拌机、立式搅拌机、贮浆机、湿磨机(帷幕灌浆专用)、抽水泵。 灌浆施工常用仪表与器材:自动记录仪、测斜仪、温度计、比重计、千分表、压力表、流量计、孔口封闭器、阻塞器、磅称、高压阀门、水龙头。 灌浆施工时须配备充足的设备与器材,保证连续作业,避免设备故障。 水泥湿磨机和灌浆泵需定期检查。 自动记录仪、压力表和测斜仪需率定和定期校核。

  5. 常用设备及仪表检查、率定 三峡工程帷幕灌浆用水泥采用三台水泥湿磨机串联连接,逐级磨细,并要求定期调整湿磨机的磨具间隙,以确保湿磨后的水泥浆液细度达到设计要求。 湿磨机调整就位

  6. 常用设备及仪表检查、率定 灌浆泵性能应与浆液类型、浓度相适应,压水灌浆前要对灌浆泵进行检查,以保证工作性能稳定。 灌浆泵容许工作压力应大于最大灌浆压力的1.5倍,排浆量应大于80L/min。 灌浆泵

  7. 常用设备及仪表检查、率定 自动记录仪应经过国家有关主管部门鉴定,并能自动、准确地测记灌浆压力、流量等灌浆参数;在使用前及使用过程中应定期采用标准量筒校验流量计,用标准压力表校验压力计,以保证记录成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手工测校自动记录仪流量

  8. 常用设备及仪表检查、率定 使用过程中应经常检查、校对压力计,检查回浆管路上的压力表读数和记录仪显示的压力值是否一致。 压力误差不得大于5%,否则应查明原因并校正。 标准压力表 回浆管 校验自动记录仪压力

  9. 常用设备及仪表检查、率定 施工所选用的压力表应能使灌浆压力在其最大标值的1/4~3/4之间。 施工中不同量程的压力表

  10. 常用设备及仪表检查、率定 应采用检验台校测测斜仪读数精度;顶角测量误差应不大于±0.5º,方位角测量误差应不大于4º。 JJG-2型测斜仪校验台 KXP-1型测斜仪 测顶角 测方位角 探测棒 采用JJG-2型测斜仪校验台校测KXP-1型测斜仪

  11. 常用设备及仪表检查、率定 千分表 孔口封闭器

  12. 常用设备及仪表检查、率定 温度计 测绳 比重计 测斜仪

  13. 灌浆材料及浆材 应采用42.5强度等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或大坝水泥。 水泥应保持新鲜,距出厂日期不宜超过40d。 水泥细度要求80μm方孔筛余量小于5%,每隔15d左右应进行一次细度检测。 应采用饮用水或拌制水工混凝土用水。

  14. 灌浆材料及浆材 帷幕灌浆及兼作辅助帷幕的固结灌浆采用湿磨细水泥浆液,基岩固结灌浆采用普通水泥浆液。 湿磨后95%以上的水泥颗粒最大粒径应小于40μm。 每10t水泥或每10孔左右检测一次浆液细度。 浆液自制备至用完时间:普通纯水泥浆液不超过4h,湿磨细水泥浆液不超过2h。 浆液温度应保持在5℃~40℃。

  15. 灌浆材料及浆材 颗粒分析仪 取样浆液 用光学沉降法对湿磨浆液进行检测

  16. 施工工艺流程图 施工准备、清理场地 制浆系统就位 测量放点布置孔位 钻机就位、固定、调平 抬动观测孔钻孔及安装观测 物探孔施工及灌前测试 先导孔施工(帷幕) I、Ⅱ、 Ⅲ序孔施工 灌后物探孔测试 质量检查孔施工 场地清理移交

  17. 2 钻孔 2.1 钻孔工艺流程图 2.2 钻机类型及适用对象 2.3 钻头选择 2.4 钻孔取芯 2.5 孔斜要求 2.6 孔深要求 2.7 孔内事故处理 2.8 抬动观测

  18. 2.1钻孔工艺流程图 现场作业准备 孔位测量放样 钻机安装定位 开孔钻进、取芯 裂隙冲洗 第1段灌后埋设孔口管(帷幕) 钻孔取芯 岩芯装箱、编号保管 冲洗、压水 孔段验收(灌浆) 终孔验收

  19. 2.2钻机类型及适用对象 一般固结灌浆孔采用各式合适的钻机造孔,但需要采取岩芯的灌浆孔、辅助帷幕孔、检查孔、抬动观测孔、物探测试孔或其它有取芯要求的钻孔应采用回转式钻机造孔。 钻机类型及适用对象

  20. 2.2 钻机类型及适用对象 回转式钻机

  21. 2.2 钻机类型及适用对象 手提式冲击钻机(手风钻)

  22. 2.2钻机类型及适用对象 履带式冲击钻机

  23. 2.3钻头选择 采用合适的钻头造固结灌浆孔,需采取岩芯时采用硬质合金钻头或金钢石钻头造孔(常用钻头规格:Φ56、Φ76、Φ91、Φ110、Φ130)。 金钢石钻头

  24. 2.4钻孔取芯 物探测试孔、帷幕先导孔、质量检查孔钻孔时应取芯。 先导孔、物探测试孔取芯获得率要求达80%以上,质量检查孔90%以上。 每一钻进回次取出的岩芯从岩芯管退出时,不可猛烈敲击。 小心取出芯样

  25. 2.4钻孔取芯 按从孔口到孔底的顺序将岩芯依次排放在岩芯箱内,并用岩芯牌隔开。 凡长度超过5cm的岩芯,按顺序统一编号。 每孔岩芯应及时进行岩芯描述,并绘制柱状图。 岩芯一般不需永久保存,监理工程师有特殊要求的岩芯应保存、摄影、存档。 岩芯顺序自左而右、自上而下列放。 单孔多箱时,岩芯箱自下而上编号存放。 岩芯获得率是指比较完整的岩芯长度与本回次进尺的百分比,岩芯长度不计入不成形的破碎物质。

  26. 2.4钻孔取芯 岩芯顺序自左而右、自上而下列放

  27. 2.4钻孔取芯 岩芯箱自下而上编号存放

  28. 2.5孔斜要求 测斜流程 仪器校验 现场调零 下入探测棒 顶角测读 方位角测读 计算偏距

  29. 2.5孔斜要求 测斜仪常用型号KXP型或JJG型。 测斜值每10m测读一次,并填写相关表格。 钻孔孔底最大允许偏差值表 注:① 本表为垂直孔或顶角小于5º的有测斜要求的钻孔的孔底偏差。 ② 顶角大于5º的斜孔,孔底偏差可适当放宽,但方位角偏差不得大于5º。

  30. 用校验台对测斜仪进行校验 现场调零 下入探测棒 测顶角、方位角

  31. 2.6孔深要求 终孔孔深不得小于设计图纸、文件规定的深度或监理工程师指示深度。

  32. 2.6孔深要求 测绳量测孔深时,测绳底端系的铅锤重约500g~1000g,不宜过轻,应能准确测记孔的深度。

  33. 2.7孔内事故处理 常见的孔内事故有卡钻、烧钻、掉块、塌孔、钻具折断及灌浆过程中埋射浆管等。 主要处理方法有扫孔、扩孔、打捞、提打等。 吊锤提打 液压提升 钻杆 卡钻事故处理

  34. 2.8抬动观测 抬动观测装置安装流程 钻孔 注浆、埋测杆 待凝24h 填黄油石膏止水、埋套管 安装测墩 安装磁性表座 架设千分表

  35. 2.8抬动观测 抬动变形观测装置应在灌浆作业前完成埋设。 观测控制10m范围内的灌浆孔,在裂隙冲洗、压水试验及灌浆过程中应有专人连续地进行观测,每10min测记一次读数,并填写观测记录表。 抬动观测允许变形值为200μm。

  36. 2.8抬动观测 15 20 30~40 30 说明: ① 本图适用于主体建筑基岩灌浆施工中基岩抬动变形观测。 Φ76钻孔 ② 图中尺寸以厘米计,钢管直径 以mm计。 Φ73套管 700(1000) ③ 固结灌浆抬动观测孔基岩深度7m,帷幕灌浆抬动观测孔基岩深10m。 20 黄油石膏止水 80 测杆(钢管) 80 锚固砂浆 20

  37. 2.8抬动观测 千分表 磁性表座 玻璃板 30×30×20cm混凝土墩 抬动观测装置

  38. 3 浆液拌制 3.1 制(供)浆流程 3.2 配浆工艺流程 3.3 制浆

  39. 3.1制(供)浆流程 制浆站可据灌浆施工特点,考虑布置现场制浆点或集中制浆站,制浆能力应满足高峰期用浆需要。 集中制浆站 自动制浆系统

  40. 3.1制(供)浆流程 三峡三期工程基岩浅层微细裂隙较发育,为了确保其灌浆效果,三期帷幕与辅帷灌浆采用湿磨水泥浆材灌注,常规固结灌浆采用普通水泥浆液灌注。 制浆工艺流程:配浆-高速搅拌-三台以上的湿磨机串联湿磨-普通搅拌-送浆-现场灌浆用。 水 水泥 自动记录仪 高速制浆桶 低速储浆桶 灌浆泵 水泥湿磨机 压力传感器 灌浆孔段 流量传感器

  41. 3.2配浆工艺流程 外加剂掺量要求准确称量,如为固相外加剂,应先将外加剂和水溶液按配比充分搅拌均匀后再投入水泥拌制成浆材。 如为液相外加剂,在水和水泥充分搅拌均匀后,可直接加入制浆桶内进行搅拌。 水 水泥 外加剂 水 外加剂 水泥 浆液搅拌 浆液搅拌 固相外加剂配浆流程 液相外加剂配浆流程

  42. 3.3制浆 三峡三期工程基岩灌浆采用荆门产525#普通硅酸盐水泥,外加剂采用UNF-5型高效减水剂,其掺量为水泥重量的0.7%。水泥等固相材料采用重量称量法,称量误差不大于5%。 在制浆站集中制配0.5:1浓浆,将水、外加剂和水泥依照规定的比例、顺序投入高速搅拌机内拌和。经三次湿磨(要求95%以上水泥颗粒细度<40µm ) ,通过灌浆泵将浆液送至施工作业面,灌浆机组根据吸浆情况再稀释成所需浓度。

  43. 3.3制浆 制浆要求

  44. 3.3制浆 湿磨机 低速储浆桶 高速搅拌机 灌浆泵 施工人员正在进行湿磨浆液的制浆工作

  45. 根据孔深配制孔口管 下孔口管 10cm 量测外露高度 校正孔口管

  46. 孔口管注0.5:1的浓浆 检测回浆比重 埋设后的孔口管 安装套管予以保护

  47. 漏浆处理 在裂隙冒浆处用旧棉花、麻丝、棉线等物紧密地打嵌入缝隙内。 在冒浆处凿挖岩石,将漏浆集中于一处,用铁管引出,再用速凝水泥或砂浆对周边进行封闭,待一定时间后,再将铁管封堵。 在裂隙冒浆处堆压沙袋等配重物,以达到封盖外漏的目的。 采用低压、限流、限量、加浓、间歇灌浆,灌注速凝浆液及混合浆液等方法。 对外漏处进行人工嵌缝处理

  48. 4 化学灌浆 4.1 化学灌浆设备 4.2 化学灌浆材料及配比 4.3 胶凝时间 4.4 灌浆方法 4.5 灌浆结束标准 4.6 设备清洗 4.7 安全防护与劳动保护

  49. 4.1化学灌浆设备 HGB系列化学灌浆泵,压力在3MPa~24MPa范围内可调,排浆量5.7L/min~50L/min范围内自动调节。 CD-15型化灌设备是双液法化学灌浆的专用设备。A、B两种配剂在混合器内完成定量配比后,通过空气单向流动控制装置,由输出端进入裂缝。 2DB1.5/3计量泵,压力在1.5MPa~3MPa范围内可调,排浆量0.75L/min~15L/min。 2JZ计量泵,压力10MPa,排浆量0L/min~2.7L/min。

  50. 4.1化学灌浆设备 单液化学灌浆设备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