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 likes | 527 Views
激光拉曼光谱法. 教材第 16 章. 拉曼光谱概述. 方法原理. 仪器结构和原理. 仪器与应用. 实验技术. 实验及技术新进展. 展望. 作 业. 1. 概述. 拉曼实验. 1923 年 德国 Smekal A. 预言拉曼散射. 1928 年 印度 Raman C. V. 发现拉曼散射. 1928 年 苏联兰德斯别尔格证实拉曼散射. 1930 年 Raman C. V. 获得诺贝尔奖. 1.1 拉曼光谱基本原理. E 01 + h 0. E 0 + h 0. E 1. E 0.
E N D
激光拉曼光谱法 教材第16章
拉曼光谱概述 方法原理 仪器结构和原理 仪器与应用 实验技术 实验及技术新进展 展望 作 业
1923年 德国Smekal A.预言拉曼散射 1928年 印度Raman C. V.发现拉曼散射 1928年 苏联兰德斯别尔格证实拉曼散射 1930年 Raman C. V.获得诺贝尔奖
1.1 拉曼光谱基本原理 E01+ h0 E0 + h0 E1 E0 E0基态, E1振动激发态; E0 + h0 ,E1 + h0 激发虚态
拉曼位移 拉曼位移: 拉曼散射光与入射光之间的频率的差值 Δν=| ν0 – νs | Δν反映分子振动能级的信息 因此是特征的 检测范围:40-4000 cm-1 位移与入射光波长无关 适用于分子结构分析
核 电子 拉曼活性的判断 分子在静电场E中,如光波交变电磁场 正 极 负 极 分子中产生了 感应偶极距p α为极化率 p = αE
拉曼活性:振动过程中极化率(大小或方向)发生变化拉曼活性:振动过程中极化率(大小或方向)发生变化 极化率:与物种中电子云的分布对应
极化率发生变化 大 小 方 向
1100 400 700 1000 cm-1
同 同属分子振(转)动光谱 异:红外 异:拉曼 分子对红外光的吸收 分子对激光的散射 强度由分子偶极距决定 强度由分子极化率决定 1.2 红外和拉曼光谱对比
O=C=O 对称伸缩 O=C=O 反对称伸缩 偶极距不变无红外活性 偶极距变有红外活性 极化率变有拉曼活性 极化率不变无拉曼活性 对称中心分子的光谱选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