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 likes | 210 Views
第八章 营养系杂交育种. 第一节 营养系品种的性状遗传特点 第二节 营养系品种遗传变异的研究 第三节 亲本选配及杂交技术特点 第 四 节 童期、童性和杂种培育选择特点. 营养系杂交育种 通过有性杂交综合亲本的优良性状,用无性繁殖保持品种的同型杂合,同时利用亲本加性和非加性遗传效应。. 第一节 营养系品种的性状遗传特点 遗传杂结合程度大,实生后代常发生复杂的大幅度变异 有性后代经济性状平均水平显著下降 歧化选择性状在实生后代中表现趋中变异 质量性状异常分离 蕴藏较多的体细胞突变 常携有较高频率的隐性致死基因 常拥有较多的倍性系列.
E N D
第八章 营养系杂交育种 第一节 营养系品种的性状遗传特点 第二节 营养系品种遗传变异的研究 第三节 亲本选配及杂交技术特点 第四节 童期、童性和杂种培育选择特点
营养系杂交育种 通过有性杂交综合亲本的优良性状,用无性繁殖保持品种的同型杂合,同时利用亲本加性和非加性遗传效应。
第一节 营养系品种的性状遗传特点 • 遗传杂结合程度大,实生后代常发生复杂的大幅度变异 • 有性后代经济性状平均水平显著下降 • 歧化选择性状在实生后代中表现趋中变异 • 质量性状异常分离 • 蕴藏较多的体细胞突变 • 常携有较高频率的隐性致死基因 • 常拥有较多的倍性系列
第二节 营养系品种遗传变异的 研究 方法 角田重三郎在《植物育种学》中强调: 只有育种学家对他所从事育种的植物,特别是对目标性状的遗传、生理、生态、进化等方面的知识有深刻的了解,并且以这些知识为基础,采取切合实际的育种方法,才能提高育种效率。
第二节 营养系品种遗传变异的 研究 方法 一、性状遗传方式——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 (一)观察现有品种类型间以及实生群体的 变异模式 (二)观察极端类型自交或互交后代变异特 点 (三)观察芽变的表型效应
二、质量性状的遗传 (一)显性和隐性 (二)从育种材料中获得遗传信息 (三)遗传交配实验 (四)关于异常分离现象的研究 (五)遗传传递力指数的估算
三、数量性状的遗传 (一)遗传力的估算 广义遗传力: 遗传变量和表型变量的比值。 H2 H2=[VF2-(VP1+VP2+VF1)/3]/VF2—有性繁殖 H2=[VF-(VP1+VP2)/2]/VF —无性繁殖
狭义遗传力: 加性方差和表现型方差的比值。 h2 自然杂交的后代只知母本,不知父本, h2等于亲 子回归系数的2倍。 h2 =2bop bop亲子回归系数 h2 =rop rop亲子相关系数 h2 =R/Sd R—选择反映,Sd—选择差 例:某核桃园736株成龄核桃树单果平均重12.8g,选择其中单果种最大的26株平均单果种18.0g,后代单果重平均15.6g。 h2 =(15.6-12.8)/(18.0-12.8)=0.54
(二)通过优选率研究亲本效应 (三)通过正反交对比研究母本效应 (四)强亲效应的研究 (五)品种传递力强弱的研究 性状传递力是加性效应值(育种值)在遗传值中所占的比例。 (六)营养系品种配合力的测定 gca和sca
思考题: 1.营养系品种的性状遗传特点有哪些? 2.如何计算营养系品种的遗传力? 3.如何计算营养系品种的遗传传递力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