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7

吸烟与健康

吸烟与健康. 烟草流行 烟草的危害 烟草中的有害物质 吸烟与人的生理 吸烟与疾病的关系 吸烟对人群的影响. 世界烟草流行的现状 全球吸烟人数: 11亿 中国: 3. 5 亿 相关死亡:目前每年有 500 万人死于烟草相关疾病,占总死亡构成1∕10,2030年有1000万,其中700万在发展中国家,占总死亡构成1∕6。 烟草相关死亡目前已占全球死因构成的第一位, 2025年其死亡总数将超过肺结核、疟疾、生产和围产期并发症及艾滋病的总和 。.

lara-simon
Download Presentation

吸烟与健康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吸烟与健康

  2. 烟草流行 • 烟草的危害 • 烟草中的有害物质 • 吸烟与人的生理 • 吸烟与疾病的关系 • 吸烟对人群的影响

  3. 世界烟草流行的现状全球吸烟人数:11亿 中国:3.5亿 相关死亡:目前每年有500万人死于烟草相关疾病,占总死亡构成1∕10,2030年有1000万,其中700万在发展中国家,占总死亡构成1∕6。 烟草相关死亡目前已占全球死因构成的第一位, 2025年其死亡总数将超过肺结核、疟疾、生产和围产期并发症及艾滋病的总和。

  4. 中国烟草流行的现状吸烟人数有增无减:1996年 3.2 亿,2005年3.5亿。 1984~1996年吸烟率升高 3%,主要发生在40岁以前的吸烟者中。 香烟的年人均消费量持续走高: 70年:730支 80年:1290支 90年:1900支 97年:1950支

  5. 中国男性吸烟率长期居高不下

  6. 英、美、日三国吸烟率(%)—— 历年大幅度下降

  7. 戒烟状况极不乐观1. 70%的现在吸烟者从未打算戒烟 2. 戒烟率几乎等于复吸率 3. 戒烟成功(2年)的比例仅为 3.5% 4. 戒烟的原因:因病 47% 担心生病 34% 家人反对 15% 健康教育 8.6 % 经济原因 10.7 %

  8. 被动吸烟状况严重① 53.5%的成年不吸烟者每周至少一天动吸烟; ② 被动吸烟的场所:家庭为71.2% ,公共场所为32.5%, 工作场所为25.0%; ③ 儿童在家庭中被动吸烟的比例为53%。对吸烟危害的认识不足 61%的成年人认为对健康无害或危害很小。中国男性医务人员吸烟率高达60%。

  9. 与烟草相关的死亡及趋势严峻目前每年死于烟草相关疾病100万,而每分钟将有5个人死亡。 如吸烟状况得不到控制,2025年将增至200万,2050年将升至300万,从现在到2050年将有1亿中国人死于烟草,其中一半将在中年(35~60岁)死亡,损失 20~25年的寿命。

  10. 吸烟导致的死亡人数 • 中国吸烟所致死亡人数 1990年 2000年 2025 年 2050年 60万 100万 200万 300万 • 全球吸烟所致死亡人数 1950年 1975年 2000年 2025-2030年 发达国家 30万 160万 210万 300万 发展中国家 20万 210万 700万

  11. 烟草相关的社会经济负担 据中国CDC姜垣等对三大相关疾病(肿瘤、循环及呼吸系统)的计算: ① 1998年中国20岁以上居民归因于吸烟的三大病种死亡为:51.4万。(肿瘤21万、呼吸19万,循环 11.4万) ② 因上述三系统疾病导致的全国归因人年损失为:114.6万人年。 (农村86.5、 城市28.1) ③ 1998年中国吸烟归因上述三病直接的医疗费用为:229亿。

  12. 吸烟的危害 • 有资料表明,长期吸烟者的肺癌发病率比不吸烟者高10倍至20倍,喉癌发病率高6至10倍。 • 冠心病发病率高2至3倍,循环系统发病率高3倍。 • 气管类发病率高2至8倍。 • 被动吸烟的危害更大,每天平均1小时的被动吸烟就足以破坏动脉血管。一些与吸烟者共同生活的女性,患肺癌的几率比常人多出6倍。

  13. 有数据表明,开始吸烟的年龄越低,死亡率就越高。比如,从15岁开始吸烟的,20年以后与同年龄不吸烟人的比较,平均剩余寿命要短6.1年。有数据表明,开始吸烟的年龄越低,死亡率就越高。比如,从15岁开始吸烟的,20年以后与同年龄不吸烟人的比较,平均剩余寿命要短6.1年。 • 一支香烟中的尼古丁可毒死10只小白鼠,25支香烟中的尼古丁能毒死一头牛,40~60毫克尼古丁可使人致死。

  14. 烟草相关危害1.烟草与火灾、车祸、爆炸等恶性事故 ①1987年大兴安岭火灾死191人,伤221人,波及 1.1万,仅65万倾森林市值200亿。事后查明: 5处起火点,4处为吸烟引起。 ②1992年西安东站装雷管的火车,押送人员乱丢 烟头,引着荒草—爆炸,7死25伤。2.烟草生产与土地及资源的浪费3.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对社会环境、社会风气的影响 4.对精神文明建设,抵制不正之风的负面作用。 5.对人类心理健康(尤其是青少年)的危害。

  15. 香烟中的有害物质尼古丁:又称烟碱,是一种神经毒素和剧毒物质。每支烟含1.5毫克,烟碱的致死量为40~60毫克。 烟焦油:俗称“烟油子”每支烟卷含20-30毫克。它含有多种致癌、促癌物质和致癌引发剂。 最新发现表明,低焦油含量的烟卷并不安全,不会因为改吸这类烟而减少肺部疾病的发病率。

  16.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每支卷烟可产生一氧化碳约20~30毫升。它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氧气高260倍。一氧化碳还促进胆固醇贮量增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 放射性物质:烟草种植中施用含有铀的磷肥,吸烟时中分解、放出射线,是重要的致癌因素。

  17. 刺激性化合物:有氰化钾、甲醛、丙烯醛等 严重破坏支气管粘膜,使肺和支气管发生感染。有害金属: 烟草中含有砷、汞、镉、镍等有害金属。 以镉为例,其危害为:蓄积体内,引起 肺气肿、哮喘、肺癌等;强烈致癌物质,杀死精子,引起不育症;进入骨骼,引起骨骼脱钙、变形、变脆,极易发生骨折。

  18. 其他有害物质:丙酮:一种脱漆剂 氨:一种地板清洁剂 砒霜:一种杀虫剂DDT:杀灭蚊虫剂中的毒素 萘:樟脑中所含的致命成分

  19. 吸烟与人的生理 尼古丁吸入后,进入血液循环,继而进入脑内。尼古丁对人的末梢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产生作用,引起心跳次数增加,血压上升等。对中枢神经的作用,根据人当时的状态,相应地对精神会起到兴奋作用和镇静作用。

  20. 吸烟与人的生理 烟草烟气中含有的烟碱,被确认具有使精神兴奋与镇静两方面的温和作用。就是说,在焦燥或紧张的时候,吸烟可以起到消除此情绪的作用;而在发困或头脑反应迟钝时,吸烟能使头脑清醒。这两方面的作用,被称作"两相性作用"。

  21. 吸烟与疾病的关系 • 在卫生部2001年公布的中国人十大死亡原因里,占前三位的疾病都与吸烟有关。 • 心脑血管疾病 • 恶性肿瘤 • 呼吸疾病

  22. 吸烟与疾病的关系 • 吸烟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 • 吸烟与恶性肿瘤的关系 • 吸烟与肺部疾病的关系 • 吸烟与消化系统疾病的关系 • 吸烟与内分泌、新陈代谢的关系 • 吸烟与口腔疾病的关系 • 吸烟与眼科疾病的关系

  23. 吸烟与心血管疾病冠心病:外国:RR= 3.2 剂量反应关系:1~9支/日 1.7 10~19支/日 2.6 20支/日以上 6.3 中国:RR= 2~3.6 剂量反应关系:1~14支/日 1.8 15~29支/日 3.3 30支/日以上 12.3

  24.  吸烟与脑血管疾病脑出血、脑梗塞、蛛网膜下腔出血 日本:吸烟RR= 21~20支/日 3.8 21~40支/日 5.0中国: RR= 2~3.5损伤脑细胞、损害记忆力、影响对问题的思考、引起精神紊乱。

  25. 高血压病猝死促使血液形成凝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吸烟降低人体对心脏病先兆的感应能力高血压病猝死促使血液形成凝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吸烟降低人体对心脏病先兆的感应能力

  26. 中国心血管疾病流行趋势不容乐观 未来中国冠心病患病率 摘自 1998 WHO 全球健康报告

  27. 吸 烟 酗 酒 高 血 压 糖 尿 病 高脂血症 精神压力 · · · 吸烟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 吸 烟 高 血 压 高脂血症 吸 烟 高脂血症 吸 烟 无危险因素 年 龄 (岁) 50 52 54 56 58 60 62 64

  28. 吸烟引起冠心病的可能原因 • 长期大量吸烟者虽尚未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但其静息心功能已明显下降,体循环血管阻力显著增大,应引起吸烟者足够的重视。 • 研究认为:烟草雾中的一氧化碳、尼古丁等可使组织及心肌缺氧,诱发冠脉痉挛、血液粘度增高,干扰脂代谢,促进胆固醇类物质沉着;长期吸烟可降低冠脉血管扩张功能,增加血小板聚集性,从而导致并加重冠脉粥样斑块的形成;吸烟改变了血脂的构成,使高密度脂蛋白减少,低密度脂蛋白增加,血清抗氧化作用减低,促进了动脉硬化、冠心病的发生、发展。

  29. 冠状动脉病变的进展过程 冠状动脉 病变的进展

  30. 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展过程(病理) 脂斑期 标本取自5岁儿童的主动脉

  31. 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展过程(病理) 脂纹期 标本取自20岁青年的主动脉

  32. 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展过程(病理) 纤维斑块期 主动脉纤维斑块

  33. 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展过程(病理) 斑块破裂 主动脉斑块中有溃疡形成

  34. 吸烟会引致多种脑部疾病,引致脑部血管出血及闭,而导致痳痹、智力衰退及中风 。 正常 中风

  35. 吸烟与恶性肿瘤的关系 吸烟明确与下列肿瘤相关 • 口咽癌、喉癌、肺癌 • 食道癌、 胃癌、胰腺癌 • 肾癌、膀胱癌

  36. 吸烟非常可能与下列肿瘤相关 • 结直肠癌、肝癌 • 宫颈癌 •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 很可能增加前列腺癌的死亡率

  37. 吸烟可能与下列肿瘤相关 • 肾上腺癌、生殖器癌 • 胆囊癌 • 鼻咽癌 • 甲状腺癌

  38. 吸烟与膀胱癌的关系 • 30%女性膀胱癌和50%男性膀胱癌因吸烟引起 • 中重度吸烟者膀胱癌的发病率是不吸烟人群的2-5倍 • 戒烟后前4年膀胱癌的发病率下降35%

  39. 吸烟与肾癌 的关系 • 吸烟者肾癌(包括肾盂癌)的发病率是不吸烟人群的1-5倍。 • 戒烟后15年内肾癌的发病率下降15%-25%。

  40. 吸烟与口咽癌 的关系 • 吸烟者口咽癌的发病率是不吸烟人群的3-13倍。吸烟与饮酒对于口腔癌的发生具有协同作用,两者引起75%的口腔癌。 • 戒烟后口咽癌的发病率逐年下降,10年内下降至不吸烟人群的水平。

  41. 吸烟与喉癌 的关系 • 吸烟者喉癌的发病率是不吸烟人群的10-13倍,饮酒会加重吸烟者患喉癌的危险。 • 戒烟3-4年后喉癌的发病率开始下降,此后逐年下降。

  42. 吸烟与胃癌 的关系 • 11%的胃癌因吸烟引起。 • 吸烟者胃癌的发病率较不吸烟人群在女性增加11%,男性增加60%。 • 戒烟后胃癌的发病率逐年下降,20年内下降至不吸烟人群的水平。

  43. 吸烟与结直肠癌的关系 • 吸烟使女性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增加10%-40%,男性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增加20%-50%。 • 吸烟使结直肠腺瘤样息肉(癌前病变)的发病率增加1.5-3.8倍。 • 戒烟后结直肠癌的发病率逐年下降。

  44. 吸烟与呼吸系统疾病慢性支气管炎 肺气肿COPD RR= 4~8肺癌 RR= 15~30 剂量-反应关系: 8支/日 10 15支/日 15 40支/日 30

  45. 吸烟者的肺 正常人的肺

  46. 在我国的大城市中,近10年肺癌死亡率增加了5倍以上,大约80%的肺癌患者是长期吸烟引起的。吸烟的人比不吸烟的人发生肺癌的危险性多10~20倍。 而被动吸烟和肺癌,尤其是和女性肺癌患者有密切关系。由于女性肺癌患者的腺癌比例较高,死亡率达到80%至90%。

  47. 戒烟2-3年后肺癌的发病率开始下降,此后10年内一直平稳下降。戒烟2-3年后肺癌的发病率开始下降,此后10年内一直平稳下降。 • 中年前戒烟,可避免90%额外肺癌的危险,50-60岁戒烟也会受益很大。

  48. 吸烟与慢阻肺的发生和发展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吸烟人群中10% - 20%的人将发生慢阻肺,发病率远远高于不吸烟的人群,而慢阻肺患者中80%以上其发病与吸烟有关。 • 戒烟可以减缓慢阻肺的发展速度,减少急性发作的次数,是预防慢阻肺急性发作最主要的一条措施。 • 慢阻肺,百姓称它为老慢支、肺气肿,是人们吸烟造成死亡的首要疾病。

  49. 吸烟与消化系统疾病消化性溃疡 RR=3~7胃炎 RR= 2胃癌 RR= 3~4胰腺癌 RR= 6~7食管癌 RR= 3~4 结肠病变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