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 likes | 271 Views
第二节 财政支出规模分析. 财政支出作为社会总资源配置的有机组成部分,占社会总资源配置的比重是否适当,不仅直接影响政府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职能实现的程度,而且直接制约着社会资源配置的优化程度。同时关系到社会再生产能否持续高效发展的问题。它是财政学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衡量财政支出规模的指标. 财政支出占 GDP 的比重。它反映了财政对一定时期内社会创造的财富实际使用和支配的规模。较为全面准确地反映财政对宏观经济运行的调控能力。财政的三大职能都是通过财政支出行为执行的。.
E N D
财政支出作为社会总资源配置的有机组成部分,占社会总资源配置的比重是否适当,不仅直接影响政府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职能实现的程度,而且直接制约着社会资源配置的优化程度。同时关系到社会再生产能否持续高效发展的问题。它是财政学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财政支出作为社会总资源配置的有机组成部分,占社会总资源配置的比重是否适当,不仅直接影响政府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职能实现的程度,而且直接制约着社会资源配置的优化程度。同时关系到社会再生产能否持续高效发展的问题。它是财政学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
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它反映了财政对一定时期内社会创造的财富实际使用和支配的规模。较为全面准确地反映财政对宏观经济运行的调控能力。财政的三大职能都是通过财政支出行为执行的。
由于各国对财政收入的范围确定有差异,因而用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来衡量财政活动规模缺少可比性,同时,财政收入反映的是财政资金集中的程度。所以,财政支出是衡量财政活动规模的重要指标。
1、西方发达国家财政支出规模总体呈现出不断扩大趋势 自由竟争资本主义时期,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比较小,国家采取自由放任政策,政府只是承担国家安全和维持社会秩序的职能,在调节经济、文化、社会方面作的很少。
英国 美国 瑞典 年份 法国 德国 日本 8 6 10 11 10 1880 15 • 表3-1 发达国家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 24 10 8 19 1929 19 31 28 31 1960 35 32 18 32 65 37 1985 47 33 48 52 资料来源:《1988年世界发展报告》44页 中国财经出版社
2、西方财政支出增长理论的主要观点 ①瓦格纳的“公共支出不断增长法则”。他认为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支出的相对规模也随之提高。 ②皮考克和威斯曼的“梯度渐进增长理论与替代效应”。 ③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的公共支出增长发展模型。
3、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占GDP的发展变化 经济体制改革前,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比较高。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一方面财政统收统支,另一方面“高就业、低收入”的分配政策,使企业利润甚至折旧全部上缴国家,企业更新改造投资全部由国家拨付。个人收入较低,许多个人生活必需品由国家低价及无偿供给。
经济体制改革后,财政支出占GDP比重出现下降趋势。因为对国企的放权让利和提高人民收入水平,使财政支出的绝对数快速增长,但占GDP比重逐年下降,同时财政支出增长大于收入增长,财政赤字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