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1

大學國文選 牧民

大學國文選 牧民. 授課教師:呂立德. 題 解.

lani-wade
Download Presentation

大學國文選 牧民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大學國文選牧民 授課教師:呂立德

  2. 題 解 • 本篇為論說文,〈牧民〉為《管子》一書首篇,原有〈國頌〉、〈四維〉、〈四順〉、〈士經〉、〈六親五法〉等五章,本課祇錄其前三章。牧的本義為牧養牲畜,引申為治理。〈牧民〉揭櫫千古治國牧民的大經大法,旨意至為簡明切要。第一章〈國頌〉,是〈牧民〉首章。頌,容;法。〈國頌〉,是指國家在政治上所呈現的治亂情形,總論國家治亂的現象及治國的方法,其要在民生的安定與民德的振興。第二章〈四維〉,闡述四維的意義與效用,並說明其和國家安危的關係。這是管子重視德治教化的重要見解。第三章〈四順〉,說明政事的興廢與民心順逆的關係,具有民本思想的特質。

  3. 作者 • 《管子》,舊傳管夷吾(西元前?~645年)著。夷吾,字仲。春秋潁上(今安徽省潁上縣)人。生年不詳,卒於周襄王七年。 • 管子少時微賤,因鮑叔牙的推薦,為齊桓公相,受命於危難之際,對內實行「富國強兵」,對外主張「尊王攘夷」,卒使齊國成為春秋首霸,維持天下安定的局面,更維護了以人倫為主的華夏文化。誠不愧為一位通權達變和深明實務的傑出政治思想家。 • 《管子》一書,西漢劉向校定為八十六篇,現存七十五篇,其餘十一篇有目無辭。《漢書‧藝文志》列入道家,《隋書‧經籍志》及《四庫全書》則列之法家,實則於儒、兵、農乃至縱橫、陰陽等諸家兼容並蓄,不囿於一說。《管子》非一人之筆,一時之書,後代學者,踵繼發揚者眾,為管子學派融會先秦各家理論的總匯,具體展示了管子「富民興教」的藍圖。書中所載管子相齊的治國學說與事蹟,其內容多與先秦古籍相合,向為研究管子的重要文獻。書中論敘富國強兵的要務,齊民修政的正則,標本兼治,論卑易行,向為政治家所推重。

  4. 國 頌-本文 • 凡有地牧民者 ,務在四時[1],守在倉廩[2]。國多財[3],則遠者來[4];地辟舉[5],則民留處[6];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上服度[7],則六親固[8];四維[9]張,則君令行。 • 故省[10]刑之要,在禁文巧[11];守國之度,在飾[12]四維;順民之經[13],在明鬼神,祗[14]山川,敬宗廟,恭祖舊[15]。 • 不務天時,則財不生;不務地利,則倉廩不盈;野蕪曠,則民乃菅[16];上無量[17],則民乃妄[18];文巧不禁,則民乃淫[19];不墇兩原[20],則刑乃繁;不明鬼神,則陋民[21]不信;不祗山川,則威令不聞[22];不敬宗廟,則民乃上校[23];不恭祖舊,則孝弟不備;四維不張,國乃滅亡。

  5. 注釋 • [1]務在四時 致力於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季的農業生產。 • [2]守在倉廩 治民者的職守在使倉廩充實。倉廩,儲藏米穀的地方。廩,音ㄌㄧㄣˇ。 • [3]財 錢幣貨物的總稱。 • [4]來 歸附。 • [5]辟舉 完全開墾。辟,同「闢」。舉,盡。 • [6]留處 安居久處,不願遷徙。處,音ㄔㄨˇ。居。 • [7]上服度 君上遵行禮法。服,行。度,法度。 • [8]六親固 親戚和睦且關係穩固。六親,泛指內親外戚的所有親屬。 • [9]四維 四種綱紀。指禮、義、廉、恥。維,維繫車蓋的繩索,此引申為維繫國家的綱紀。 • [10]省 减輕。 • [11]禁文巧 禁止人民崇尚奢侈浮華。文巧,文飾與技巧,此指裝飾無用的奢侈品,如華麗的服飾、 • 精巧的玩物等。

  6. [12]飾 音ㄔˋ,通「飭」。整頓;治理。 • [13]經 常法;準則。 • [14]祗 音ㄓ。敬。 • [15]恭祖舊 恭敬父祖故舊。祖舊,祖謂父祖,指父母、祖父母與祖先。舊謂故舊,故交舊誼。 • [16]菅 音ㄐㄧㄢ。通「姦」。亂也。 • [17]上無量 在上者不遵行法度。量,度量。 • [18]妄 胡亂。指胡作非為,犯上作亂。 • [19]淫 過度。指奢侈浮華。 • [20]墇兩原 堵塞妄與淫的來源。墇,音ㄓㄤˋ。堵塞;杜絕。兩原,同「兩源」。指上無量為妄 • 之源,不禁文巧為淫之源。 • [21]陋民 見識淺陋的人民。 • [22]威令不聞 威信、政令不能傳達遠方。 • [23]上校 爭而犯上。校,音ㄐㄧㄠˋ。計較;報復。

  7. 國頌翻譯 • 凡是一個國家的君主,必須致力於四時農事,確保糧食貯備。國家財力充足,遠方的人們就能自動遷來,荒地開發得好,本國的人民就能安心留住。糧食富裕,人們就知道禮節;衣食豐足,人們就懂得榮辱。君主的服用合乎法度,六親就可以相安無事;四維發揚,君令就可以貫徹推行。因此,減少刑罰的關鍵,在於禁止奢侈;鞏固國家的準則,在於整飾四維;教訓人民的根本辦法,則在於:尊敬鬼神、祭祀山川、敬重祖宗和宗親故舊。

  8. 國頌翻譯 • 不注意天時,財富就不能增長;不注意地利,糧食就不會充足。田野荒蕪廢棄,人民也將由此而惰怠;君主揮霍無度,則人民胡作妄為;不注意禁止奢侈,則人民放縱淫蕩;不堵塞這兩個根源;犯罪者就會大量增多。不尊鬼神,小民就不能感悟;不祭山川,威令就不能遠播;不敬祖宗,老百姓就會犯上;不尊重宗親故舊,孝悌就不完備。四維不發揚,國家就會滅亡。

  9. 四維-本文 • 國有四維。一維絕則傾,二維絕則危,三維絕則覆[24],四維絕則滅。傾可正也,危可安也,覆可起也,滅不可復錯[25]也。 • 何謂四維?一曰禮,二曰義,三曰廉,四曰恥。禮,不踰節[26];義,不自進[27];廉,不蔽惡[28];恥,不從枉[29]。故不踰節,則上位安;不自進,則民無巧詐;不蔽惡,則行[30]自全;不從枉,則邪事不生。

  10. 四維-注釋 [24]覆 覆敗。 • [25]錯 通「措」。安置。 • [26]踰節 超越法度。踰,音ㄩˊ。同「逾」。越過。節,節度。 • [27]自進 妄求倖進。自行鑽營求進之意。 • [28]蔽惡 隱蔽自己的罪過。蔽,掩飾。惡,罪過;不良的行為。 • [29]從枉 盲從邪惡。枉,邪曲不正。 • [30]行 音ㄒㄧㄥˋ。操行。

  11. 四維翻譯 • 立國有四維,好像車蓋有四條大繩子。一條斷了,國家就傾斜了,兩條斷了,國家就危險了,三條斷了,國家就傾覆了,四條都斷了,國家就要滅亡了。傾斜的可以扶正,危險的可以安定,傾覆的可以興起,可是滅亡了就沒有辦法了!什麼是國家的四維呢?第一叫做禮,第二叫做義,第三叫做廉,第四叫做恥。

  12. 四維翻譯 • 禮,就是不超越節度;義,就是不鑽營求進;廉,就是不掩蔽罪惡;恥,就是不跟從壞人.不超越節度,在上的地位就可以鞏固;不鑽營求進,老百姓就不會虛偽欺詐;不掩蔽罪惡,品行就可以完美無缺;不跟從壞人,邪惡的事就不會發生。

  13. 四順-本文 • 政之所興[31],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 • 民惡[32]憂勞,我佚樂之[33];民惡貧賤,我富貴之;民惡危墜,我存安之;民惡滅絕,我生育之。 • 能佚樂之,則民為之憂勞[34];能富貴之,則民為之貧賤;能存安之,則民為之危墜;能生育之,則民為之滅絕。 • 故刑罰不足以恐[35]其意,殺戮不足以服其心。故刑罰繁而意不恐,則令不行矣;殺戮眾而心不服,則上位危矣。 • 故從其四欲[36],則遠者自親;行其四惡[37],則近者叛之。故知予之為取[38]者,政之寶也。

  14. 四順-注釋 • [31]興 施行。 • [32]惡 憎惡;討厭。 • [33]我佚樂之 君上使之佚樂。佚,通「逸」。安逸。 • [34]民為之憂勞 人民為君上分憂效勞。 • [35]恐 畏懼。 • [36]四欲 指佚樂、富貴、存安、生育。 • [37]四惡 指憂勞、貧賤、危墜、滅絕。 • [38]予之為取 給予人民就是取之於民。予,通「與」。給與。

  15. 四順翻譯 • 政治所以能施行,是因為能順從民心;政治所以廢弛,是因為違背了民心,老百姓不喜歡憂傷勞苦,我就使他們安樂;老百姓不喜歡貧窮卑賤,我就使他們富貴;老百姓怕危險不安,我就使他們安全生存;老百姓怕後代滅絕,我就使他們生息養育子孫,能使他們安樂,老百姓就肯爲國家分擔憂傷勞苦;能使他們富貴,老百姓就肯爲國家忍受貧賤;能使他們安定生活,老百姓就肯爲國家忍受危險不安;能使他們生育子孫,老百姓就肯爲國家而犧牲生命。

  16. 四順翻譯 • 所以單是刑罰是不能夠使他們畏懼,單是殺戮也不能夠使他們心服。所以刑罰雖多而人民不怕,政令就不能施行了;殺戮很多而民心不服,在上的地位就危險了。假使能順從老百姓的四種慾望做去,就是疏遠的也會自然而然的跟你親近;假使做老百姓四種憎惡的事,就是親近的也會背叛。所以知道給百姓恩惠,就是爲了取得報償;這是從事政治的法寶。

  17. 賞析 • 管子本尊君之旨,行順民之術,實上承封建的遺意,下開商韓的先河,是春秋齊文化的代表人物。〈牧民〉為管子政治經驗的總結。所選三章,總論治國為政的基本原則。可歸納為六項原則:一、注重經濟富庶,二、維繫禮法尊嚴,三、尊崇宗教信仰,四、整頓道德規範,五、培養樸實民風,六、照顧人民福祉。其中四、六兩項最為根本。因此〈國頌〉之外,特立〈四維〉、〈四順〉兩章,詳予說明。

  18. 〈國頌〉,是〈牧民〉的首章及總綱,論述治國牧民之道,應先注意養民,人民衣食足,然後知榮辱。而使人民衣食足須「務在四時」、「守在倉廩」,使人民知榮辱則須「禁文巧」、「飾四維」。而在上者須先率身以正,禁絕文飾奇巧,崇奉宗廟社稷,自能鞏固國政。此種富民興教的施政藍圖,有其本末先後的次第性,正是孔子所極力主張者。〈國頌〉,是〈牧民〉的首章及總綱,論述治國牧民之道,應先注意養民,人民衣食足,然後知榮辱。而使人民衣食足須「務在四時」、「守在倉廩」,使人民知榮辱則須「禁文巧」、「飾四維」。而在上者須先率身以正,禁絕文飾奇巧,崇奉宗廟社稷,自能鞏固國政。此種富民興教的施政藍圖,有其本末先後的次第性,正是孔子所極力主張者。 • 次章〈四維〉,論述禮、義、廉、恥為維繫國家生存根本的四大道德規範,缺一不可,必須平衡伸張;闡明了道德教化的重要性。 • 最後〈四順〉,申明為政必順民心與俗同好惡的原則與經驗。民有四欲,為政者須順之,民有四惡,為政者須除之;若僅憑殺戮刑罰,不足以使人民心悅誠服。末以「知予之為取者,政之寶也。」一語,鏗然作結,擲地有聲,足為為政者借鏡。

  19. 本文的結構,〈國頌〉用正反相生法,井然有序。前兩段正說其利,末段反揭其弊,末以「四維不張,國乃滅亡」的警句作收,承先啟後。〈四維〉、〈四順〉兩章則用先結後析法,分別以「四維絕則滅」、「政之所興,在順民心」作為論斷的要點,再逐層分析四維、四順的內容,進而推闡其效用,從而彰顯其重要性。各段文字論證嚴密,前後契合,字字跳脫,句句落實,語妙如珠,入木三分,首尾相應,無空言贅語,堪稱論說文的典範。而文中四時、四維、四欲、四惡、四順,亦見排比整飭之美。劉向謂:「《管子》書富國安民,道約言要,可以曉合經義。」誠哉是言!本文的結構,〈國頌〉用正反相生法,井然有序。前兩段正說其利,末段反揭其弊,末以「四維不張,國乃滅亡」的警句作收,承先啟後。〈四維〉、〈四順〉兩章則用先結後析法,分別以「四維絕則滅」、「政之所興,在順民心」作為論斷的要點,再逐層分析四維、四順的內容,進而推闡其效用,從而彰顯其重要性。各段文字論證嚴密,前後契合,字字跳脫,句句落實,語妙如珠,入木三分,首尾相應,無空言贅語,堪稱論說文的典範。而文中四時、四維、四欲、四惡、四順,亦見排比整飭之美。劉向謂:「《管子》書富國安民,道約言要,可以曉合經義。」誠哉是言!

  20. 問題與討論 一、本文強調政治要「倉廩實」、「衣食足」,又主張提倡「四維」。前者注重經濟,後者注重品德,你認為那一樣比較重要?它們的本末和先後的次第應是如何?試析論之。 二、何謂「四維」、「四順」?其意義和效用各為何?你認為它們仍能適用於現代的民主政體嗎? 三、管子為何說:「故知予之為取者,政之寶也」?試闡述此中的真諦。 四、這三篇短論具有嚴謹的結構與內涵,頗具論說文的特色,試加以評析之。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