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likes | 438 Views
老 王 杨 绛. 作者介绍. 杨绛,生于 1911 年,原名杨季康,原籍江苏省无锡,生于北京。现代作家,翻译家。著名学者钱钟书的夫人。. 1932 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成为清华大学研究院外国语文研究生。 35 年至 38 年与丈夫钱钟书一同留学于英法等国,回国后历任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外语系教授、清华大学西语系教授。 1953 年,先后任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中科院文学研究所、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的研究员。
E N D
老 王 杨 绛
作者介绍 杨绛,生于1911年,原名杨季康,原籍江苏省无锡,生于北京。现代作家,翻译家。著名学者钱钟书的夫人。
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成为清华大学研究院外国语文研究生。35年至38年与丈夫钱钟书一同留学于英法等国,回国后历任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外语系教授、清华大学西语系教授。1953年,先后任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中科院文学研究所、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的研究员。 作品:剧本《称心如意》等,译作《堂·吉诃德》等,关于干校生活的散文集《干校六记》,回忆散文《我们仨》,长篇小说《洗澡》,以客观超脱的白描手法记录了一群知识分子在1953年知识分子思想改造期间的生活遭遇,以及他们在政治运动中的不同心态和表现,出版后引起评论界很大反响。
“不幸者” “那是一个幸运的人 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幸运的人” “愧怍”
“不幸者” 谋生手段 没亲人 身体 居住条件 结局 老王的不幸: “单干户” 载客三轮被取缔 时代与命运
“不幸”的老王的待人处事: A、愿意给我们家带送冰块,车费减半。 B、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拿了钱还不大 放心,担心人家看病钱不够。 C、受了人家的好处,总也不忘,总觉得欠 了人情,去世前一天还硬撑着拿了香 油、鸡蛋上门感谢。
怎样的老王? 生活不幸,但心地善良,有道义、懂感恩、老实厚道,关心他人。
(和老王相比) “幸运的人” 杨 绛
“幸运”的“我”和家人的表现 A、照顾老王的生意,坐他车; B、老王再客气,也付给他应得的报酬; C、女儿也一样善良,送老王大瓶鱼肝油, 治好他的夜盲症; D、关心老王的生计:三轮车改装后,生意 不好做,关切询问他是否能维持生活。 E、老王送来香油鸡蛋,不能让他白送,也 给了钱。
—有其不幸的一面 杨绛 其实: 文革 五七干校 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不能丢掉自己的良知。 ——季羡林
“愧怍” 愧怍的情怀是怎么产生的? 善良 同情 悲悯
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与不幸者,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关注他们的命运,让他们也过上好日子,帮助改善他们的处境。作者回想起来,与老王相比,觉得自己对老王的关爱还很不够,所以感到“愧怍”。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与不幸者,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关注他们的命运,让他们也过上好日子,帮助改善他们的处境。作者回想起来,与老王相比,觉得自己对老王的关爱还很不够,所以感到“愧怍”。
我们的思索: 社会地位高、经济条件优越的人往往容易瞧不起卑微者,在常人眼里作者一家对老王这样的不幸者却已经够关心爱护了,她却还为自己所做的愧怍不安,这给我们什么启示呢?
我的眼睛在熟睡的婴儿和那个倍受鼓励正感觉良好的男孩儿脸上停留;我的眼睛在熟睡的婴儿和那个倍受鼓励正感觉良好的男孩儿脸上停留; 我的眼睛在兜裹着婴儿的那块土布和男孩儿迷你款爷夹克上停留; 我的眼睛在擦鞋女的那双黑布鞋和她正专心擦拭的那只雪白的袖珍名牌鞋上停留; 我的眼睛在她的蓝粗布和她的兽毛裘皮上停留; 我的眼睛在她低埋下的头和高高在上的那张笑得跟朵妖花似的无比恶俗的脸上停留…… 照片鲜明对比的张力带给我们强烈的冲力
人是生而平等的,幸运者有关爱不幸者的责任,而没有歧视不幸者的理由,这样才能平等对话,互相尊重。 • 在人与人交往中首先要付出的是自己的爱心,特别是对一些不幸的人,更应富有爱心,关注他们的命运,帮助改善他们处境。
我们常常无法做伟大的事,但我们可以用伟大的爱去做些小事。我们常常无法做伟大的事,但我们可以用伟大的爱去做些小事。 ——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特蕾莎修女 特蕾莎(Mother Teresa) [1910-1997] [南斯拉夫/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