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1

上海中医药大学 — 文小平

上海中医药大学 — 文小平. 中医养生 -- 秋冬篇. 中医养生. 一、概 念 二、秋冬养生. 一、 概 念. 食 疗 药 膳 治 疗. 木(肝) 生 水 (肾) 火(心) 克 (肺) 金 土(脾). 饮食养生基础.

langer
Download Presentation

上海中医药大学 — 文小平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上海中医药大学—文小平 中医养生--秋冬篇

  2. 中医养生 一、概 念 二、秋冬养生

  3. 一、概 念 食 疗 药 膳 治 疗

  4. 木(肝) 生 水 (肾) 火(心) 克 (肺) 金 土(脾)

  5. 饮食养生基础 基本原理 ----- 药食同源 食物、药物 ------- 四气、五味、归经 升降浮沉、功效、

  6. 四气:寒、凉、温、热(平) 五味:辛、酸、甘、苦、咸 (涩、淡)

  7. 四气作用 寒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 温热:温经、散寒、通络、助阳、活血

  8. 五味作用 辛: 辛散----发散,行气活血 酸: 酸收----固表止汗,敛肺止咳, 涩肠固脱,涩精止遗 甘: 甘补----补益、和中、缓急 苦: 苦降----清热泻火,通泄大便, 燥湿 咸: 软坚----泻下通便,软坚散结

  9. 养生的目的 滋 养 保 健 调 整 偏 衰 预 防 疾 病 延 缓 衰 老 辅 助 治 疗

  10. 养生的分类 四 季 养生 老 年 养生 儿 童 养生 女 性 养生 疾 病 养生 特 殊 养生

  11. 一、四时养生概述 • 《灵枢·本神》:“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 •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为得道。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

  12. (一)原则-----顺应四时 春温、夏热、秋凉、冬寒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13. 二 冬 季 养 生

  14. 1、冬季特点 1.1 气候特点:寒邪主气 1.2 影响人体 (1)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卫阳:恶寒 脾阳:腹痛、腹泻 肾阳:恶寒倦卧、手足冷、小便清长等

  15. (2)寒邪 “凝滞” 气血阻滞不通,血液循环障碍 (3)寒性 “收引” 可见疼痛、屈伸不利、冷厥不仁。

  16. 2、预防多发疾病 (1)心血管疾病 (2)关节疾病 (3)呼吸系统疾病

  17. (二)养生要点 1.起居----宜避寒就温 《素问》“早卧晚起,必待日光” 古人“日出而起,日入而睡” 穿衣盖被,避寒保暖,日晒阳光 适当运动:太极拳、散步、公园运动等。

  18. 2.饮食----温补 民间有: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 药食兼顾 饮食特点:增加温热养阳的食品

  19. 温补食物 • 羊肉、狗肉皆为适合于冬令食用的温热食品。 • 还有牛肉、鸡肉(包括乌骨鸡)、鳝鱼、鳗鲤等,此外龙眼、荔枝、核桃、大枣等也是冬令温补的常用之品。

  20. 温补药膳 当归生姜羊肉汤 枸杞羊肉汤 龙马童子鸡

  21. 3、注重平衡 • 顾护阴液 适当食用萝卜、白菜等甘凉养阴的食品 故民间有“冬吃萝卜夏吃姜”的说法。 配用:鸭肉、龟、鳖、黑(白)木耳、 芝麻、鲫鱼等甘平或甘寒的食品。

  22. 4、注重养肾 长寿的重要环节 与肺、脾、肾关系最为密切 多从补益肺、脾、肾入手

  23. 养肾原则 1. 饮食 增咸 ---- 咸入肾(五味) 增黑 ---- 黑补肾(五色) 2. 男性要保护阳气:多食温热食品 3. 女性要保护阴液:多食蔬菜根皮

  24. 五色食品----黑 海带、黑木耳、黑芝麻、黑豆、 黑米、香菇、发菜、乌骨鸡等 功效:补肾,乌发,降血脂,嫩肌肤, 延缓衰老。

  25. 五味食品----咸 海带、紫菜、海藻、牡蛎、海蜇、淡菜、乌贼、鸽子、牛鞭、猪腰、猪血、猪蹄、猪心、鸽蛋、海参、蛤蜊、虾、 鸭肉、螃蟹、粟米 、

  26. 膏方 中医用药剂型之一:汤、丸、散、膏、丹 膏方(膏滋):半液体剂型 冬令进“补”: 1、季节----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2、个体----虚(气、血、阴、阳)、 实(瘀、痰、湿、热、寒) 3、疾病----

  27. 十大食用补品 大枣、蜂蜜、银杏、核桃、桂圆 百合、莲子、米仁、黑木耳、黑芝麻

  28. 中华十大补药 人参、黄芪、当归、何首乌、枸杞子 冬虫夏草、石斛、鹿茸、阿胶、紫河车

  29. 中华十大补药作用介绍 野山参、移山参、生晒参、 高丽参、红参、白参、西洋参 另:人参条、人参须、皮尾参

  30. 人参 【功用】大补元气,补脾益肺, 生津止 渴,安神增智。 【主治】各种气虚证。

  31. 人参----用量用法 1. 治疗用量5~30克.宜文火另煎取汁兑入其它汤药内饮服; • 研粉吞服,每次l~2克,日服2~3次 • 养生保健则研末服,每次0.5~1克,每日2次; • 人参片含化,每次2~4片;或人参饮片开水浸泡,代茶饮用 • 药膳或药酒。

  32. 人参----注意事项 1.服用人参期间也不宜食生萝卜和浓茶。 2. “人参滥用综合征” 兴奋、烦躁,失眠、头痛、腹胀、血压升高等副作用。 3.素体阴虚火旺或内有实热之人不宜服用。

  33. 门诊:曙光东院 周一下午 浦东张江高科园区,张衡路528号 长航医院宝中堂中医专家门诊 周三下午 崂山路531号(世纪大道附近) 51322206 中山南一路893号,原安中医门诊部西二楼 预约电话: 53831555

  34. 谢谢

  35. 五加科植物----人参 移山参:是将幼小野山参移至田间, 或人工培育的幼小人参,移至山 野生长而成。 其药力较野山参略逊,比人工培育的“园参”为优。多用于气阴两虚之证。

  36. 生晒参:是鲜人参洗净,晒于而成。 常用剂量: 3---9克,治疗9---15克

  37. 白人参:鲜人参用水烫后再浸糖汁,然后干 燥而成。(9---15克) 白糖参:品质最次,浆汁欠足的人参。 其功同生晒参,而药力较弱。

  38. 红参:鲜人参经蒸,,晒或烘干后变为 棕红色,微透明者。性偏温燥。 常用剂量:3---6克

  39. 高丽参:产于朝鲜的人参,又称“朝鲜参”。 其品质,药力较国产红参优,但不 及野山参。 朝鲜红参又称为‘别直参”, 比国产红参药力强。

  40. 人参条:人参根茎上的不定根经加工而成 人参须:人参之细支根加工而成。 皮尾参:幼小移山参,洗净,晒干而成。 这类参的药力均很弱。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