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6

农业经济学 四川省重点建设课程 四川农业大学优质特色课

农业经济学 四川省重点建设课程 四川农业大学优质特色课.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农业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节 现代农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第三节 现代农业经济学的体系结构、内 容和方法 第四节 学习目的要求和教学、考核安排. 第一节 农业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一、农业经济和农业经济学的概念 二、西方农业经济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三、中国农业经济学说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农业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一、农业经济和农业经济学的概念 农业经济: 农业中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总称。

Download Presentation

农业经济学 四川省重点建设课程 四川农业大学优质特色课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农业经济学 四川省重点建设课程 四川农业大学优质特色课

  2.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农业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 第二节 现代农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 第三节 现代农业经济学的体系结构、内 容和方法 • 第四节 学习目的要求和教学、考核安排

  3. 第一节 农业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 一、农业经济和农业经济学的概念 • 二、西方农业经济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 三、中国农业经济学说的形成与发展

  4. 第一节 农业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 一、农业经济和农业经济学的概念 • 农业经济: • 农业中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总称。 • 农业经济活动的最基本的规律是农业生产方式的运动规律。 • 农业经济学: • 指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中,研究农业生产力及其运动规律、农业生产关系及其运动规律和两者相互运动规律的科学。

  5. 二、西方农业经济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 萌芽:近代初期(17世纪至19世纪30年代) • 发展:18世纪 德国 • 起源:古希腊和罗马 • 从一般经济学体系中分离出来:19世纪末20世纪初

  6. 二、西方农业经济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 二战后西方现代农业经济学科发展的新趋势: • 1、学科的分化不断加快,各分支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和渗透以及进而产生的综合化不断得到增强; • 2、农业经济学科越来越注重多层面、多视角的分析和研究,加强定性和定量、实证和规范、宏观和微观分析的结合,不断深入地展开各种比较研究工作; • 3、农业经济学科还不断突破原来意义上的农业经济范畴,更加系统全面的研究农业经济问题。

  7. 三、中国农业经济学说的形成与发展 • 1、中国作为一个古老的农业大国,农业经济问题一向为人们所重视。在历代经济思想中,农业经济思想占有较丰富的成分。 • 2、新中国成立后,理论界开始对我国农业经济学理论进行广泛研究,但由于“左”的影响,农业经济学科的发展受阻。 • 3、20世纪60年代以后,逐步探索从中国实际出发的道路,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经济学。 • 4、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学术界展开了对新时期我国农业经济若干理论问题的全面、深入、系统的研究,农业经济学的内容和学科体系正处在不断发展和日臻完善之中。(热点问题)

  8. 第二节 现代农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 一、课程的性质和地位 • 二、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 三、研究对象

  9. 第二节 现代农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 一、课程的性质和地位 课程性质 • 部门经济学:专门从事农业经济活动规律的研究 • 应用经济学:经济理论在农业部门的具体应用

  10. 一、课程的性质和地位 课程地位 •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核心课程 • 土地资源管理、工商管理、经济学专业选修课

  11. 二、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 前继课程: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 • 后继课程:农业技术经济、农(林)业企业经营管理、农(林)业政策学、农村经济统计、农(林)产品营销、土地经济学

  12. 三、研究对象 • 研究对象:农业生产方式运动的规律 • 即农业生产力的运动规律、农业生产关系的运动规律以及两者相互运动的规律。

  13. 第三节 现代农业经济学的体系结构、内容和方法 • 一、体系结构 • 二、内容 • 三、方法

  14. 第三节 现代农业经济学的体系结构、内容和方法 • 一、体系结构 • 雷海章主编的《现代农业经济学》教材共分5篇20章。 • 二、内容 • 讲解内容共分11章。

  15. 三、方法 1、学科研究方法 • —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 — 比较与借鉴 • — 调查研究 • — 归纳法、演绎法 • — 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16. 2、学生学习方法——“三步曲”与“四多” 三步曲 • 课堂认真听讲,积极参与,作好笔记 • 课后复习,完成作业(复习思考题、课外作业) • 阅读报刊,关注农业经济发展现状

  17. 2、学生学习方法——“三步曲”与“四多” 四多 • 多读:广泛浏览报刊杂志,吸收新信息 • 多看:观察现实,深入社会实践 • 多思:多横向思维、逆向思维、发散思维 • 多问:多质疑、追根溯源

  18. 3、教师教学方法 • 以教师讲授为主,配以幻灯,增强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适当安排课外自学、阅读参考资料、讨论课引导、激发学生思考、分析能力。

  19. 第四节 学习目的要求和教学、考核安排 • 一、学习目的要求 • 二、教学、考核安排 • 三、课程学习教材及参考教材

  20. 第四节 学习目的要求和教学、考核安排 • 一、学习目的要求 • 初步掌握农业经济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我国农业经济的基本情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趋势及改革现状、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难点、热点问题。 • 全面理解和熟悉党和政府关于发展我国农业经济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内容、实践意义和绩效; • 初步具备分析、解决农业经济问题的能力。

  21. 二、教学、考核安排 1、教学安排 • 本课程总学时54学时, 共讲授11章内容,各章学时分配如下。 2、课程考核 • 由于该课程定位高——四川省重点建设课程、四川农业大学优质特色课 • 课程考核方式:考试 • 总分:100分 • ——平时成绩:40分 • (平时成绩含:讨论2次——30分;期中考试——10分;考勤、缺笔记扣分等 ) • ——期末闭卷考试:60分(由题库抽题考试) • 期末闭卷考试题型:名词解释、判断说明题、简答题、论述题

  22. 三、课程学习教材及参考教材 1、课程学习教材 • 雷海章主编《现代农业经济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7月 2、参考教材 • 朱道华主编《农业经济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 • 郑景骥主编《农业经济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3. 三、课程学习教材及参考教材 3、参考资料 • 《农业经济问题》、《农业经济》、《中国农村经济》、《农村经济》、《农业现代化》、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农业经济学》F2等杂志。《经济日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农民日报》等报纸。 • 经济管理学院资料室

  24. 4、资料查找处 • ——经贸学院资料室 • ——学校图书馆:学生期刊室、图书阅览室(一楼)、文献检索室(三楼)、流通部(四楼) • ——电子阅览室:中国学术期刊、人大复印资料、维普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Internet。

  25. 复习思考题 • 一、简答 • 1、请比较中西方农业经济思想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 2、《现代农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 3、你为什么要学习《现代农业经济学》? • 4、《现代农业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与其他经济学科的研究方法相比,有何独特之处?

  26. 各 章 学 时 分 配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