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 likes | 304 Views
如何写 SCI 文章之体会. 扬州大学 戈林泉 博士. 一 . 研究生必备五本. 二 . 如何获得好的 idea. 三 . 写 SCI 前的准备. 四 . 如何写 SCI 文章. 一 . 研究生必备五本. 1. 实验记录本(包括试验准备本),在实验过程中详细记录数据包括成功与失败,有助于分析; 2. Idea 记录本,每次看文献对自己有用的东西先记下,由此产生的 idea 更不能放过,这可是做研究的本钱,以后翻翻会更有想法的; .
E N D
如何写SCI文章之体会 扬州大学 戈林泉 博士
一. 研究生必备五本 • 二. 如何获得好的idea • 三. 写SCI前的准备 • 四. 如何写SCI文章
一. 研究生必备五本 • 1. 实验记录本(包括试验准备本),在实验过程中详细记录数据包括成功与失败,有助于分析; • 2. Idea记录本,每次看文献对自己有用的东西先记下,由此产生的idea更不能放过,这可是做研究的本钱,以后翻翻会更有想法的;
3. 专业概念以及理论进展记录本,每个人不可能对自己领域的概念都了如指掌,初入门者更是如此,这时候小小一个本子的作用就大了; • 4. 讲座记录本,这本本子可能有些零杂,记录听到的内容,更要记录瞬间的灵感,以及不懂的地方,不可小视! • 5. 作为非英语专业的研究生来说,还有一个应该具备的本子就是英语好句记录本。
二. 如何获得好的idea • 获得良好idea的前提 • A. 在科研前必须弥补基础知识, 这是看懂文文献的基础; • 特别硕士、博士所读专业不同的学生,掌握的研究背景相差很远,必须弥补现在所研究的背景知识及基础知识。 • B. 广泛阅读文献是支撑 ; • 博士要查阅300篇,细看100篇,研读50篇,并始终关注国内外动态。《nature》《science》《PNAS》《JBC》《MBC》《Ecology letter》《Molecular Ecology》《Insect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Genes & Development》等好的一些杂志多读,SCI-3分以上期刊尽量多看。
C. 学会阅读文献,读懂文章 • 建议先看review再article,先中后英;多看几篇与研究相关的review后看研究性论文。拿到一篇研究性论文,先看标题,立即停住,问自己几个问题:(1)想想别人这文章是怎么做的(可参考材料方法)?会做哪些内容来说明其标题?(2)明白他为什么要做这个吗?(3)如文章是近半年内发表的,该文章解决了什么问题?引出了什么问题(结合你看的综述)?接下来仔细看摘要,就知道你的想法是否与别人吻合?(4)看完实验结果,再思考有什么地方不完善?有没有深入或拓展到底?从中得到一些启发性思维或好的idea.
2. 获得好的idea途径 • A. 大量地、仔细地阅读文献,多听学术报告、多与同行探讨,从中获得启示,不能急于求成。 • B. 总结感兴趣领域内尚未探讨过但很有意义的课题; • C. 总结争论性很强的问题,反复比较研究方法和结论,从中发现切入点; • D. 善于抓住科研过程中遇到的难以解释的问题,往往会成为思维的闪光点; • E. 细致地拟定方案,论证可行性。
三. 写SCI前的准备 • 1. 做研究之前,必须想清楚:结果能不能发表?发表在哪里? • 2. 在未搞清“写什么、发哪里、自己研究与同类研究有何出色之处”之前,就不要动手做! • 3. 做研究之前,把研究相关的文献要尽量全部基本阅读一篇,其一有助于了解你的研究领域的研究动态,不至于与别人重复;其次有助于课题选题与创新,再次也有利于文章前言和讨论的撰写。
4. 确定了研究方向,在实验之前将实验方案尽量完善和详细,这样更有助于发现可能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实验的顺利展开; • 5. 完善了实验方案后,基本上能构架好一篇文章的框架,等完成实验后将数据填补上去就可以发表; • 你为何要开始(why did you start )? • 你做了什么(what does it mean)? • 你发现了什么(what did you find)? • 它的意义是什么(what does it mean)?
四. 如何写SCI文章 1. SCI 论文框架 • 文题(Title) • 栏外文题(Running title) • 摘要(Abstract) • 关键词(Keyword) • 引言/背景(Introduction/Background) • 材料与方法(Materials and Methods) • 结果(Results) • 讨论(Discussion) • 致谢(Acknowledgements) • 参考文献(References)
2. 各部分的写作要求 • (1)题目(Title) • 要高度概括文章的内容 • 准确性 • 简洁性(不超过25个单词) • 语言的规范性(应使用特异性的、常用的词汇,词序要正确,避免缩写(除非是公认的pH、DNA等)、商品名和行业术语。 • 将表达核心内容的重要词放题名的开头
(2)摘要(Abstract) • 一般不超过250单词 • 阐明主要目的和研究范围 • 简要描述所用方法(不要出现引用文献) • 给出主要的结论
(3)引言(Introduction) • 简单综述与本研究有关国内外研究进展(What have been done in the past) • 文章要研究的内容( What methods have been used and why?) • 明确阐述你的研究假设(Hypothesis of your study?) • 阐明课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Significance and purpose of your study)
A C D B (4) 材料与方法(Materials and Methods) • 材料和试剂按照杂志的要求注明详细的浓度,公司名字,牌号,国家,有的甚至需要城市和货号。 • 要详细的描述你使用的新方法或者改进了的实验方法,包括实验过程中涉及的详尽数据和现象。 • 要用过去时写实验过程。 • 详细的描述各种表征方法的测试条件、操作过程和仪器的型号。
(5)结果(Result) • Results的要求是翔实准确 。(提供最全面的分析结果,把一切从实验中得到的结果都提供给读者) • Result 提供一般是表和图 (一般5-7个,不要超过8个) • Results部分尽量不要涉及对结果的评论,最多是总结陈述结果就可以了。否则造成这与讨论的内容重叠,显得累赘。 • 结果的描述要注意层次安排,要按照条理性要求分别描述,显得逻辑性较强。 • Results中大多要提供统计结果 。
(6)讨论 (Discussion) • 背景材料:展开问题的提出;有关本研究的一些基本知识内容 • 本实验主要结果分析:各指标的意义(与文献值比较),结果说明什么问题。 • 进一步对结果机理分析:结合文献。 • 本研究的意义、结语或小结,进一步提出的新问题 • 最后用”so what “ 和“ where now”, 说明尚需进一步研究
给初写者的一些建议 • 先写中文,再写英文 • 对初写者,同类型的研究文章,格式“可以照抄” • 常用句型可灵活“抄用” • 有些描述性、总结性的句子在读懂的情况下尽量用自已的语言“抄写”和“总结”。 • 尽量使用你熟悉的单词,不要故意使用罕见、华丽、少用的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