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2

歡 迎 高教評鑑中心評鑑委員 蒞 臨 指 導

歡 迎 高教評鑑中心評鑑委員 蒞 臨 指 導. 96 年 度 中國文化大學文學院 中國文學系 ( 所 ) 簡報 報告人 : 劉兆祐主任. 中國文學系 ( 所 ) 自我評鑑報告. 一、本系沿革 本校於民國 五十一年 成立中國文學研究所 (初名中國文化研究所文學門) 民國 五十二年 成立中國文學系 民國 五十八年 分設「中國文學組」 「文藝創作組」 民國 八十八年 設置碩士在職專班. 壹 、 導論.

landis
Download Presentation

歡 迎 高教評鑑中心評鑑委員 蒞 臨 指 導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歡 迎高教評鑑中心評鑑委員蒞 臨 指

  2. 96 年 度 中國文化大學文學院 中國文學系(所)簡報報告人:劉兆祐主任

  3. 中國文學系(所)自我評鑑報告

  4. 一、本系沿革 本校於民國五十一年成立中國文學研究所 (初名中國文化研究所文學門) 民國五十二年成立中國文學系 民國五十八年分設「中國文學組」 「文藝創作組」 民國八十八年設置碩士在職專班 壹、導論

  5. 二、師資 ‧文學組(含研究所)共17人 (教授 8 人, 副教授 9 人) ‧文藝創作組共9人 (副教授 7 人,助理教授 2 人)  (95 學年度師生比為 23.71,參見下表)

  6. 95 年度專兼任教師暨生師比

  7. 三、學生人數 學士班: 文學組 500人 文藝創作組 260人 碩士班 41人 碩專班 20人 博士班 22人

  8. 四、自我評鑑過程 (一)本系自我評鑑分三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由本系教師提供各種資料及意見,並 組成自我評鑑小組,自行評鑑。 第二階段由本校專任教師 5 人組成評鑑小組評 鑑(包括本院他系教師 1 人,他院教師 1 人 ,本系教師 3 人)。 第三階段由學校組成評鑑小組進行評鑑,包括 校外委員 3 人(含校友 1 人)校內他系教師 2 人,共 5 人。(訪評意見,參見「自我評 鑑報告」p.13﹚

  9. (二)本系訂有: 「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系(所)自我評鑑實 施要點(參見「自我評鑑報告」 p.20) 「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系課程委員會 」 , 定期檢討課程。

  10. 貳、自我評鑑結果 一、目標、特色與自我改善 (一)目標 1、學士班 文學組:(1)培養研究中國文學之專門人才。 (2)培養中等學校國文師資。 (3)培養文化出版界文學專業人才。 文藝組:(1)培養研究及創作現代文學之專門 人才。 (2)培養中等學校國文師資。 (3)培養文化出版界所需之寫作人才。

  11. 2、碩士班、碩專班: (1)培養研究中國文學之專門人才,厚植其繼續 研究之根基。 (2)培養大專院校及中等學校之國文師資。 3、博士班: (1)培養研究中國文學之專門人才,以宏揚中國 傳統學術文化。 (2)培養大專院校之中國文學師資及研究人員。

  12. (二)特色 1.分設「中國文學組」、「文藝創作組」,俾學生得以 依興趣發展所長。兩組課程亦得以交流。 2.「敦煌學」、「民間文學」兩項課程為本系多年來之 重點課程。根據大陸學者過偉、王甲輝《台灣民間文 學》一書,列舉青年學者 18 人,14 人為本系畢業生 。 本系設有「民間文學專題研討室」及「敦煌學專題 研討室」。 3.出版《中國文化大學中文學報》外,並與中華詩學研 究所合作,出版《中華詩學》季刊,提供師生發表詩 詞園地。

  13. 4. 與「中國現代文學學會」合作,本系教師參與《中國 現代文學》半年刊出版與編務。宋如珊老師擔任中國 現代文學學會常務理事,編輯工作主要由嚴紀華老師 、陳愛麗老師負責。 5. 與「中國口傳文學學會」合作,本系教師參與該會各 種學術活動。陳勁榛老師為該會理事長,許端容、鄭 慈宏老師分別擔任常務理事及理事。 6.本系與財團法人「善同文教基金會」合作,其滋息提 供本系從事學術活動。該會董監事均由本系教師擔任。

  14. (三)自我改善機制 1、本系設有系務會議、系評會、課程委員 會、自我評鑑工作小組等,定期實施自 我改善工作。 2、定期舉行「國文教學檢討及改進會議」 及「通識課程教學檢討及改進會議」, 以檢討課程及教學。

  15. 3、每學期末實施教學評量及教師自我評鑑。 文學院中文學系學年度教師評鑑表

  16. 4、近三年本系自我改善之主要成效: (1)重編大一國文教材,修訂內容。 (2)編訂「研究生手冊」,詳定研究生應 圈點書目、應發表論文篇數等各種學 術規範。所圈點之書,經過檢查後, 始得提出論文。 (3)從事《中國文化大學中文學報》之改 版工作;由一年出版一期,改為半年 刊;增聘校外編輯委員;由同人刊物 改為公開徵稿;所有稿件均外審。

  17. (4)修訂九十五學年度至九十八學年度之 新課程,重要決定有:儘量減少文藝 創作組之非文學課程,增列創作課程。 (5)將於近期出版《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研 究所集刊》,提供研究生發表論文。

  18. 二、課程設計與教師教學 (一)本系(所)開設之課程,均先經課程委 員會討論,再提系務會議討論。九十四 學年度之課程會議重要決議事項(經系 務會議核定)有: 1、「文學組」專業必修課程為 46學分。 「文藝創作組」專業必修課程為 42學 分。

  19. 2、「 文藝創作組 」之專業必修課程中, 增加創作課程。「中國思想史」由必修 改為選修。「大陸當代文學選讀」、「 小說選及習作」、「文學批評」等三科 由選修改為必修。 3、學士班學生可跨院系選課,並承認18學 分。

  20. (二)學士班(文學組):本組課程,依據三 項理念開設:一是培養學生傳統文化及 古典文學基礎之修養。二是培養學生以 傳統文學為基礎,推陳出新,具有研究 現代文學及創作能力。三是加強就業能 力。 本組之課程架構,分為一般基礎、專業基礎、 專業進階、專業高階、專業應用五大類別。

  21. 文學組課程架構

  22. 文學組課程架構

  23. 文學組課程架構

  24. 文學組課程架構 此項課程架構,有助於教育目標之達成: 1、一般基礎、專業基礎、專業進階、專業高階課程,涵蓋中國 文學之重要領域,可培養中國文學之專門人才。 2、中等學校師資職前教育專門課程所規定之「必備課程」及「 選備課程」均已開設,可供有志擔任教職之同學修習。 3、專業應用類之課程,可供有志在文化出版界發展之同學修讀。

  25. (三)學士班(文藝組):本組課程,依據三 項理念開設:一是具備基本之古典文學 知識,期能以傳統文學為基礎,創作新 文藝。二是培養新文學之深厚知識及創 作能力。三是培養文化出版機構之寫作 人才。 本組之課程架構,分為一般基礎、專業基礎、 專業進階及專業應用四大類別。

  26. 文藝組課程架構

  27. 文藝組課程架構

  28. 文藝組課程架構 此項課程架構,有助於教育目標之達成: 1、一般基礎、專業基礎、專業進階等課程,涵蓋現代文學之相 關領域,可厚植研究現代文學之基礎。 2、中等學校師資職前教育專門課程所規定之「必備課程」及「 選備課程」均已開設,可供有志擔任教職之同學修習。 3、專業應用課程,可培養文化出版機構之寫作人才。

  29. (四)碩士班、博士班: 本所之課程架構,分為研究方法、文學、 文化思想等三大類別。

  30. 中研所課程架構

  31. 中研所課程架構 (五)碩士專修班:碩士專修班之開課理念 與碩士班同。唯部分碩專班學生為非 中文系畢業生,為彌補基礎之不足, 增開部分課程供非中文系畢業生修讀 。

  32. 本所之課程架構,分為研究方法、文學、文化 思想等三大類別。 碩專班課程架構

  33. 碩專班課程架構

  34. 碩專班課程架構 (六)教師所開設之課程均符合專長(參「自 我評鑑報告」p.48--64 ) (七)課程綱要均於開學前上網。 (八)每學期末實施課程及教材意見調查,瞭 解學生意見,以為改進教學之參考。

  35. 三、學生學習與學生事務 (一)課程: 學士班: 文學組: A、B兩班,除必修課相同外,選修課不同, 兩班可互選課程。亦可至文藝創作組選課, 以不超過 18 學分為原則。 文藝創作組: 可到文學組選課,以不超過 18 學分為原則。 碩、博士班: 碩士班畢業學分數為 32,博士班畢業學分數 為 24。

  36. (二)圖書設備方面:本校圖書館藏書一百 餘萬冊。本系有研究生圖書室、文學 組圖書室、文藝組圖書室,可供學生 課後自修及活動場所。 (三)經費方面:主要分圖書費、資訊相關 設備費。 93-96 年度之圖書費如下:

  37. 93-96年度圖書資料經費表(含圖書、非書資料、期刊及資料庫)93-96年度圖書資料經費表(含圖書、非書資料、期刊及資料庫)

  38. 文學院圖書期刊資料庫經費分配

  39. 95 年度之資訊相關設備費如下: 資訊相關設備經費960,000元分配如下:

  40. (四)導師及專任教師每週至少留校 4 天。 導師均訂定學生晤談時間,並製成記錄 (見附件)。 (五)本系主編《中華詩學雜誌》季刊,提供 學生發表詩作園地。

  41. (六)本系定期舉辦演講。近三年之演講題 目如下: 20031201 詩人白靈「因為詩的緣故」 20041103 作家伊格言、張耀仁、許榮哲、 李志薔、高翊峰「遊走純文學和 通俗文學間的灰色地帶」 20041214 誠品《好讀》編輯的丁名慶「編 輯室手札」

  42. 20041220 作家張耀仁「一天一天,碎時光」 20050420 導演蔡明亮「拍片心路歷程」 20050530 作家駱以軍「創作與心路歷程」 20051111 作家陳雪「虛構與現實的魔幻生 活」 20051117 金鐘影帝戴立忍「戲劇與文字」

  43. 20060309 知名作家顏忠賢「闡述五年級的 創作思想」 20060315 大陸旅美流亡詩人貝嶺「流亡帶 來了什麼」 (七)本校設有獎學金,大學部每班第一名發給獎金 一萬元,第二名發給獎學金五千元。另設有「 研究生獎助學金辦法」、「研究生學術研究成 果獎學金辦法」。(近三年獲獎名單參見「自 我評鑑報告」p.84 )

  44. (八)本系所設有讀書會: 王俊彥老師「中國思想史」 陳勁榛老師「美學與文學理論」 施順生老師「甲骨文讀書會」 (九)本校訂有「中國文化大學碩博士班研究生英文 語文能力檢定標準實施辦法」。 (十)本系近三年參加校內外競賽之成績 1. 研究生黃文成同學參加第六屆文建會文薈獎 (民 93 年),獲極短篇小說組第一名;又參 加 95 年全國學生文學獎,獲散文組第三名。

  45. 2. 文藝組 93 學年度畢業生廖大期,於民 93年參 加全國學生文學獎競賽,獲新詩組第三名。又 於民95年參加全國台灣文學營創作獎競賽,獲 新詩類首獎。 3. 文藝組 94 學年度畢業生王文輝,於民 96年參 加中時電子報新書贈獎徵文活動,獲得首獎。 4. 文學組學生於93年度(93年12月)參加中國      文化大學年度新生盃女子組籃球賽,獲得亞軍。 5. 文學組學生於 93 年度(94 年 2月)參加第二 十二屆全國大專院校中文盃男子組排球競賽, 獲得殿軍。

  46. 6. 文學組學生於 94 學年度參加中國文化大學系際 啦啦隊賽(95 年 2 月),獲選佳作。 7. 文學組學生於 94 學年度參加第二十三屆大專中 文盃男子排球賽(95 年 4 月),獲得亞軍。 8. 文學組學生於 95 學年度,參加中國文化大學年 度系際盃男子組排球錦標賽(96年5月),獲得 冠軍。 9. 文學組學生於 95 學年度參加全國大專院校中文 盃錦標賽,獲男子組排球冠軍。 (十一)本系(所)除招收外籍生外,本校復與韓國慶熙、 安東、西京、慶南等大學訂定跨國雙學位協議,提 供韓籍學生在本系(所)修讀中文課程。

  47. 四、專業與研究表現 (一)近三年本系教師共發表學術論文125 篇,出版專書 10 種(見陳列處)。 (二)近三年本系教師參加國內外學術會議 80 次; 研究生參加國內外學術會議 57 次。

  48. (三)近三年獲行政院國科會獎助: 九十三學年度

  49. 九十四學年度

  50. 九十五學年度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