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 likes | 341 Views
視校長為反思實踐. 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 教授兼所長林明地. 前言. 「學校領導行為」與「學校領導行為完成的過程、方式」 開會、會議如何開: 巡堂、巡堂如何完成: 上車致詞: 上貨與神聖之旅的整裝 ……. 前言. 理論與實際 與謝文全老師同場口試經驗 與同學討論的結果 原因何在?您的看法如何?. 前言. 反思實踐是理論與實際的橋樑. 前言. 學校領導的根本性質及其具有的反思實踐成分. 活動:完成一作品並展示之. 主題:我的心情 --- 最具創意的圖案。 自選不同顏色之紙張、色筆完成。 展示、票選之。. 活動: 處理一件學校行政工作、報告之.
E N D
視校長為反思實踐 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 教授兼所長林明地
前言 • 「學校領導行為」與「學校領導行為完成的過程、方式」 開會、會議如何開: 巡堂、巡堂如何完成: 上車致詞:上貨與神聖之旅的整裝 ……
前言 • 理論與實際 與謝文全老師同場口試經驗 與同學討論的結果 原因何在?您的看法如何?
前言 • 反思實踐是理論與實際的橋樑
前言 • 學校領導的根本性質及其具有的反思實踐成分
活動:完成一作品並展示之 主題:我的心情---最具創意的圖案。 自選不同顏色之紙張、色筆完成。 展示、票選之。
活動:處理一件學校行政工作、報告之 主題:您巡堂從走廊走過時,發現貴校一位體育科任老師,教室相當吵鬧(本節課未出去操場上課),學生根本沒在聽老師講解。 這位老師以前就有班級經營不力的歷史。
完成一作品的考量點 • 破題-為何選這一個顏色的紙、筆? • 最後的圖像是什麼? • 涉及哪些技巧?我具備什麼技巧? • 如何組合? • 畫畫的順序如何? • 需花多少時間? • 可預期的困難,以及假想的解決方法有哪些?
處理一件學校行政工作的考量點 • 破題-為何問題是這一部份?而非其他? • 最後的滿意結果「長得怎麼樣」? • 涉及哪些人? • 所要進行的工作有哪些? • 進行順序如何? • 何時該解決? • 可預期的困難,以及假想的解決方法有哪些?
視學校行政為一技藝的意涵 • 能發揮並精鍊一種對事物的「嗅覺」。 • 在任何特定的問題情境中,對於構成一個「可接受的結果」能有所瞭解;
視學校行政為一技藝的意涵 • 瞭解所使用「材料」的特性。 瞭解自己、瞭解他人、瞭解環境; • 知悉行政的技術,並具有以最有效的方式利用它們的技巧;
視學校行政為一技藝的意涵 • 知道做什麼以及何時做。 這不止包括實用的決定---在特定時間內所需進行的行為或程序---更隱含著(處理)對與錯的議題(issues of right and wrong)。 將行政實際視為一道德技藝(a “moral” craft),因為行政實際每一行動都涉及道德層面。
視學校行政為一技藝的意涵 • 具有一種「過程」的感覺。亦即在任何問題的情境中,能診斷並瞭解人際互動的真相。 就像陶匠覺知或感覺陶土的氣泡所需的能力一樣,行政人員亦需要能正確地感覺在與他人一起工作的過程中,真正發生了什麼
其所具有的反思實踐成分 • 嗅覺的培養:批判反省,思考學校內理所當然的事物 • 可接受結果的升級:同理心、運用理論、觀摩他人的做法、審美的眼光、用心 • 瞭解自己、他人、環境 • 根本技術:聽、說、探詢看法、提出主張 • 道德推理 • 過程:改變、革新、改善
反思實踐:文獻的定義 • 藉由著重於達成目標的過程,分析我們所採取的行動、決定或結果的實際或行動(Killion & Todnem, 1991, p. 15)。 • 教師能具創意地、具想像力地,且最終自我批判地思考其教室實際的能力(Lasley, 1992, p,24)。 • 針對行動,慎思熟慮的思考,並保持一種改善(行動成果)的觀點(Hatton & Smith, 1995, p. 40)。
反思實踐:文獻的定義 • 一個真正批判、質疑的導向,和一個致力於發現、分析與專業人員所設計活動之品質有關正、負面訊息的深度承諾(Bright, 1996, p. 165)。 • 一個積極的、預先反應的、具回應性的與行動為基礎的過程(Bright, 1996, p. 167)。
反思實踐:文獻的定義 • 一種思考教育事務的方式,此種方式牽涉到必須作出合理性決定,並承擔此決定之責任的能力(Ross, 1989, p. 22)。 • 一個積極的、審慎的認知過程,涉及相互關連觀念的結果,考量根本的信念與知識(Dewey引述於Hatton & Smith, 1995, p. 34)。(pp. 3-6)
反思實踐的意義:綜合 • reflection-in-action • informed intuition • deliberated pause • open perspective • higher-order thinking process • examination of belief, goals, and practice • new insight and understanding • action that improvement students’ learning
反思實踐的意義:綜合 ‧審慎的停頓; ‧開放的觀點(取向); ‧高層次的思考過程; ‧對信念、目的與實際的檢視; ‧新的或更深層的理解與洞見; • 導致行動。
校長扮演反思實踐者的優勢 • 事實如此。 • 結合舊經驗,使舊經驗有意義,有助於創新行為。 • 不排斥理論,縮短理論與實際之間的落差。 • 提升對事物敏感性、洞見、整全系統觀的修為。 • 處處可學習。
校長扮演反思實踐者的優勢 • 藉由領導效能感的提升,使領導作為更熟練、成熟、更適宜。 • 確保所作決定較為周延。 • 有益於塑造學校正向積極的氣氛,成就community of reflection。 • 增加成員「真實參與」,成員的授權予能感增加。
行動的理論與反思實踐 • espoused theory與theories-in-use。 • 落差 • 真正影響人類行為的是使用的理論,雖然人們會短暫地以信奉的理論為判斷他人行為的依據。 • 人們行為的真正改變,必需涉及其使用的理論,才能真正的「內在化」
校長扮演反思實踐者的方法 • 廣泛地觀察,增加瞭解。 • 參觀其他學校。 • 與其他人討論、對話。 • 與所觀察的情境對話。 • 做筆記。 • 寫日記。 • 重視回饋。
校長扮演反思實踐者的方法 • 實際檢討完成某件事的方式:如執行運動會這個活動的任務分工情形、協調狀況。 • 實際檢測與分析某一階段內完成之事務。 • 建立行政(日常領導)實際的檔案:包括工作項目、程序、成果,及評鑑與反省等。 • 閱讀書刊。 • 參與進修。 • 參與專業組織。
校長扮演反思實踐者的方法 • 嘗試創意領導。 • 瞭解學校的授權情形,特別是從成員所感受到的真實情況。 • 權力的運作情形:是屬於「權力控制」、權力激勵、或權力合作的形式。 • 自己是否過度投入,但其他同仁卻事不關己。
校長扮演反思實踐者的方法 • 修練中庸式動態平衡的領導 • ‧優良傳統與革新理念 • ‧訓練、專業發展、自我更新、與同僚專業互享 • ‧內部整合與外部調適 • ‧權力基礎與關係型式 • ‧激勵力量:外在動機、內在動機、責任與義務
校長扮演反思實踐者的方法 • 修練中庸式動態平衡的領導 • ‧領導的心、頭、與手 • ‧時間、熱情、與焦點 • ‧技術與藝術 • ‧個人與專業 • ‧專業組織與關懷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