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 likes | 486 Views
三星堆文化. Sanxingdui culture. 《 蜀王本纪 》 和 《 华阳国志 》 的记载. 《 蜀王本纪 》 :《 蜀王本纪 》 是 汉朝 著名学者 扬雄 写的关于古蜀王国的一本书 . 这本书记载了四川上古时代的四位名王 , 即 蚕丛 , 柏灌 , 鱼凫 , 开明. 《 华阳国志 》:《 华阳国志 》 是 晋朝人常璩 写的一本地方志 , 叙述了 巴蜀地区的历史地理和社会面貌 . 也记载了 蚕丛 , 柏灌 等人的事迹. 《 蜀王本纪 》 还说到这些神秘王国的人们 , 都风行头上梳髻 , 穿着向左开襟的衣服 .
E N D
三星堆文化 Sanxingdui culture
《蜀王本纪》和《华阳国志》的记载 《蜀王本纪》:《蜀王本纪》是汉朝著名学者扬雄写的关于古蜀王国的一本书. 这本书记载了四川上古时代的四位名王,即蚕丛,柏灌,鱼凫,开明. • 《华阳国志》:《华阳国志》 是晋朝人常璩写的一本地方志,叙述了巴蜀地区的历史地理和社会面貌.也记载了蚕丛,柏灌等人的事迹.
《蜀王本纪》还说到这些神秘王国的人们,都风行头上梳髻,穿着向左开襟的衣服.《蜀王本纪》还说到这些神秘王国的人们,都风行头上梳髻,穿着向左开襟的衣服. • 《蜀王本纪》还记载说,原来四川盆地人口稀少,经过名王杜宇的开拓,才兴旺起来.
古蜀几代名王都是发明家 • 蚕丛:蚕丛之所以用蚕为名,是因为他教会了人民养蚕. • 鱼凫:鱼凫曾教给人们打鱼狩猎. • 杜宇:杜宇功劳更大,既“教民务农”,又开牧场,还建有园苑.
古蜀王国和中原的夏商周早有联系 经济联系: • 甲骨文中有“蜀受年” “蜀不受其年”等记载.(“年”农业丰收的意思).这说明当时商朝和古蜀已有来往,而且农业在古蜀地区地位重要. • 周武王伐纣时,古蜀和西南地区的民族一齐参加了伐纣灭商的战争. 政治联系:
三星堆文化证实了古蜀文明 • 三星堆考古发现,证实了一些零星古史记载的可靠性. • 在几个方面,几乎可以吻合. 首先: 外貌方面. 其次: 外型方面. 第三: 文化信仰方面. 第四: 起源地区方面.
古史记载,古蜀国王蚕丛“其目纵”.(纵目可以解释成“眼球突出”.)古史记载,古蜀国王蚕丛“其目纵”.(纵目可以解释成“眼球突出”.) • 1.专家认为是直目斜眼的形象. • 2.大量三星堆青铜直立人像和人头像,都有这样造型 • 3.可能是当时四川古民族的一种面部化妆,也可能是青铜工艺加工.
《蜀王本纪》形容古蜀民族“椎髻左衽”,这在三星堆青铜人像中也得到佐证.《蜀王本纪》形容古蜀民族“椎髻左衽”,这在三星堆青铜人像中也得到佐证. • 1.身穿左衽长衣,脑后椎髻.表示他身份无比高贵. • 2.若干头盘卷曲发髻和脑后高髻的造型.
古史记载的古蜀国王蚕丛,鱼凫,杜宇,都和虫,鱼,鸟动物有关.古史记载的古蜀国王蚕丛,鱼凫,杜宇,都和虫,鱼,鸟动物有关. • 1.在三星堆遗址中,确也出土了若干鸟,鱼的造型. • 2.陶质的鸟头柄勺,鸟头长喙带钩,似乎都于古蜀文化鸟崇拜有关. 青铜神树枝头花蕾及铜鸟 鸟头
古史记载的古蜀王国前后都城所在地,也正好都在今成都平原附近.古史记载的古蜀王国前后都城所在地,也正好都在今成都平原附近. • 更有专家考证,最早一个古蜀蚕丛的都城“瞿上”,就是四川广汉的三星堆.后来四川文明中心才遂渐迁到成都.
三星堆遗址反映的古蜀社会 • 1.从三星堆遗址看,古蜀都城已具有相当的规模. • 2.已发现的建筑遗址,青铜像和起他遗物表明,三星堆先民的衣食住行都已达到相当水平.
1. 20世纪90年代以后,古蜀文明考古工作者先后发现5座古蜀成市. • 2. 21世纪初,更发现了成都近郊的金沙遗址. 古蜀文明考古的最新成果
金沙遗址 • 金沙遗址是“继三星堆后四川最为重大的考古发现”.在金沙遗址出土很多价值连城的文物,共有金,铜,玉器两千余件. • 金沙遗址距今约三千年,相当于商代晚期至西周时期. 金沙出土的大玉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