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第八章

第八章. 沉淀滴定法. 8-1 、概述. 一、对沉淀反应的基本要求. 1) 反应的完全程度高,达到平衡的速率快,不易形成过饱和溶液;. 2 )沉淀的组成恒定,溶解度小,在沉淀过 程中不易发生共沉淀现象。. 3 )有较简单的方法确定滴定终点。. 8-1 、概述. 二、银量法 Ag + +L - AgL ↓. 应用范围:. ①. 用 Ag + 测定各种 L - (如 X - 、 SCN 等);. ②. 用特定的 L - 测定 Ag + 。. 8-2 、滴定终点的确定. 银量法中,因 Ag + 和一般阴离子 L -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八章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八章 沉淀滴定法

  2. 8-1、概述 一、对沉淀反应的基本要求 1)反应的完全程度高,达到平衡的速率快,不易形成过饱和溶液; 2)沉淀的组成恒定,溶解度小,在沉淀过 程中不易发生共沉淀现象。 3)有较简单的方法确定滴定终点。

  3. 8-1、概述 二、银量法 Ag++L- AgL↓ 应用范围: ①.用Ag+测定各种L-(如X-、SCN等); ②.用特定的L-测定Ag+。

  4. 8-2、滴定终点的确定 银量法中,因Ag+和一般阴离子L- 的反应在计量点前后无明显的颜色变化, 故需用指示剂指示终点,按所用指示剂 的不同,可将银量法分为三种:

  5. 8-2、滴定终点的确定 一、莫尔法 指示剂:K2CrO4 1.原理:以AgNO3滴定Cl-为例 计量点以前: AgNO3 计量点及附近: Cl- 加入少量的 K2CrO4

  6. 计量点时应有 而饱和溶液中 : 8-2、滴定终点的确定 2、操作条件: ①.指示剂的用量 按反应关系 所以 对于反应

  7. 8-2、滴定终点的确定 计算表明:若要反应达计量点时刚好出现砖红色的Ag2CrO4沉 淀,需使K2CrO4的浓度在终点附近为1.1×10-2mol·L-1。 显然:若 [CrO42-]>1.1×10-2mol·L-1,终点提前; [CrO42-]<1.1×10-2mol·L-1,终点延后 但当[CrO42-]=1.1×10-2mol·L-1时,浓度较大,黄色太深,不利于判断终点。为使终点变色较敏锐,可适当降低[CrO42-],一般为: 5.0×10-3 mol·L-1

  8. 何类偏差? 结果如何? 8-2、滴定终点的确定 ②.溶液的酸度 以pH=6.50~10.50为宜。 a.若酸度太大,则CrO42-→Cr2O72-(橙红) 一者不易判断终点; 二者因浓度改变,导致偏差。 b.若酸度太小,则银离子将受到影响: 水解

  9. 8-2、滴定终点的确定 注意: 溶液中若有铵盐存在,为避免 可适当改变最低酸度,使pH=6.50~7.20 思考: 为什么滴定时允许的最高酸度为pH=6.50? 其依据来自何处? ③.注意除去干扰离子(见P240第四点)

  10. 8-2、滴定终点的确定 3、适用范围: 适于用AgNO3滴定Cl-、Br-,不适于I-、SCN-。 原因: I-、SCN-与Ag+生成的AgI 、AgSCN要强 烈吸附I-和SCN-(为什么?) 即使是Cl-、Br-,也有部分吸附,故滴定中 应剧烈震荡溶液,使结果准确。 (近几年,有人提出在被测溶液中加入聚乙烯醇(PVA)作 保护剂,阻止沉淀对Cl-、Br-的吸附,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1. 8-2、滴定终点的确定 二、佛尔哈德法 12水合硫酸铁铵 指示剂:Fe3+——铁铵矾[NH4Fe(SO4)2·12 H2O] 1、原理: 按滴定剂和被测物的不同,可分为两种情况: 适用于测阳离子—Ag+ 滴定剂:SCN- ①.直接滴定法: SCN- ←钾盐或铵盐 计量点以前: Ag+ 计量点及附近: 少量Fe3+

  12. 8-2、滴定终点的确定 ②.返滴定法: 适于测某些阴离子L-(如:X-、SCN-、PO43-、AsO43-)过程分两步: 第一步: 第二步: (原理与直接滴定法相同)

  13. 8-2、滴定终点的确定 2、操作条件 滴定应在酸性介质中进行,以免 Fe3+水解,酸性条件: ①.溶液酸度: [H+]=0.1~1.0 mol·L-1 强酸 HNO3 由于是强酸,故可消去许多弱酸根(如PO43-、 CO32-、C2O42-等)的影响,还可消去一些强还原 剂对Fe3+的干扰)

  14. 8-2、滴定终点的确定 ②.用返滴定法测定Cl-时,第二步滴定前应除去 AgCl↓的干扰。 原因: 第一步: 第二步: ∵Ksp(AgCl)=1.8×10-10>Ksp(AgSCN)=1.0×10-12 故存在沉淀的转化,导致SCN-的用量增大,终 点拖后,结果偏 。 低

  15. 8-2、滴定终点的确定 除去方法 a、分离AgCl↓ b、加硝基苯( ) (但硝基苯有毒。近几年,有人提出用氯代烷、苯甲醇、正 辛醇等试剂替代,改善了操作条件,同时也取得了较好的 滴定效果) 上述干扰只有AgCl才有,而AgBr、AgI则无。 原理:Ksp(AgBr)=5.0×10-13,Ksp(AgI)=9.3×10-17, 均小于Ksp(AgSCN)=1.0×10-12。

  16. 8-2、滴定终点的确定 ③.滴定时也应剧烈振荡 以免AgSCN↓吸附Ag+,减小SCN-用量,产生偏差(直接滴定——偏差;返滴定——偏差)。 负 正 3、应用范围 适于测定Ag+(直接滴定),以及X-、SCN-、 PO43-、AsO43-等负离子(返滴定)

  17. 8-2、滴定终点的确定 三、法杨司法: 指示剂:吸附类指示剂,如荧光黄。 荧光黄是一种有机染料,属有机酸,用HFIn表示,在溶液中: (荧光黄的分子结构)

  18. AgNO3 Cl- 少量荧光黄 8-2、滴定终点的确定 1、滴定原理: 以AgNO3滴定Cl-为例。 计量点以前: 吸附Cl- 计量点及附近 吸附FIn- (粉红) 2、操作条件: (见P243~244,共4条) 3、应用范围: Ag+和X-、SCN-、SO42-离子的相互滴定。

  19. 本章要求: 1、理解莫尔法、佛尔哈德法和法 杨司法的原理和应用; 2、掌握莫尔法、佛尔哈德法的操 作条件。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