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96

环境规划学

环境规划学. HB. 1 绪论. 1.1 概述 1.2 环境规划的基本特征和原则 1.3 环境规划的基本任务和类型 1.4 环境规划的发展和趋势 . 1.1 概述 1.1.1 环境规划的概念  P1. 环境规划是指为使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把 “ 社会 - 经济 - 环境 ” 作为一个复合生态系统,依据社会经济规律、生态规律和地学原理,对其发展变化趋势进行研究,而对人类自身活动和环境所做的时间和空间的合理安排。 环境规划是克服人类经济社会活动和环境保护活动盲目性和主观随意性的科学决策活动 环境规划是为了保障人们的环境权.

lana
Download Presentation

环境规划学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环境规划学 HB

  2. 1 绪论 • 1.1 概述 • 1.2 环境规划的基本特征和原则 • 1.3 环境规划的基本任务和类型 • 1.4 环境规划的发展和趋势

  3. 1.1 概述1.1.1 环境规划的概念 P1 • 环境规划是指为使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把“社会-经济-环境”作为一个复合生态系统,依据社会经济规律、生态规律和地学原理,对其发展变化趋势进行研究,而对人类自身活动和环境所做的时间和空间的合理安排。 • 环境规划是克服人类经济社会活动和环境保护活动盲目性和主观随意性的科学决策活动 • 环境规划是为了保障人们的环境权

  4. 天赋人权---环境享用权 采光权和通风权 ―《民法通则》 清洁空气权―《大气污染防治法》 清洁水权―《水污染防治法》 安宁权―噪声控制 观赏权―公园、风景的欣赏达到生理上、精神上满足 **环境规划的目的是保障天赋人权 人赋人权---环境经济权 ――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需要 ,同时又是污染的来源、环境破坏的根源 →是权利和义务的统一体。 **环境规划基本任务是规范人赋人权(对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进行约束、调控)。 环境权---公民、法人、国家享有良好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权利

  5. 1.2 环境规划的作用 • 促进环境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 保障环境保护活动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 合理分配排污削减量、约束排污者的行为 • 以最小的投资获取最佳的环境效益 • 是实现环境管理目标的基本依据

  6. 1.3 环境规划和其他规划的关系 • 1.3.1 环境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 1.3.2 环境规划与经济区划 • 1.3.3 环境规划与国土规划 • 1.3.4 环境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

  7. 1.3.1 环境规划 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 五年计划 ---国家发改委、各级计委制定 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已经实施了十个“五年计划”,2006年开始第十一个五年计划。 (1963年至1965年为国民经济调整时期)。 **环境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8. 环境规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目的 • 促进生产力布局和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 变污染控制的末端治理为全过程控制; • 将污染控制和技术改造结合在一起; • 确保环保资金的落实;

  9. 1.3.2 环境规划与经济区划 • 经济区划是根据各地域的特点,为因地制宜发展地方优势经济,将临近的不同行政区划的几个区域组合在一起,形成具有相似经济成分和共同发展目标的经济区。 • △我国最大的经济区划:沿海、中部、西部 又如: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珠江三角洲经济区 ***环境规划是经济区划的补充和完善 ----通过区域环境规划促使经济区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资源利用、工业布局、污染防治等)

  10. 1.3.3 环境规划与国土规划 • 国土规划是国土开发利用、治理、保护的方案。(国土资源局) • 环境规划是国土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 • 特点:国土规划一般是长期的,不少于15年 ---不会细化、具体化 ---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环境规划的可靠依据。

  11. 1.3.4 环境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 • 城市总体规划是为了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发展方向,然后为此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实现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而进行的综合部署。 • 城市环境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 a城市人口多,经济发达,污染严重,必须有环境规划; b工业结构和工业布局都需要环境规划; c基础设施建设要符合环保要求; d确定的城市性质、目标中一般都有环保内容。

  12. 2 环境规划的基本特征和原则2.1 基本特征 • 2.1.1整体性 • 2.1.2综合性 • 2.1.3区域性 • 2.1.4动态性 • 2.1.5信息密集 • 2.1.6政策性强

  13. 2.2 环境规划的原则 • 2.2.1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原则 • 2.2.2遵循经济规律,符合国民经济计划总要求的原则 • 2.2.3遵循生态规律,合理利用环境资源原则 • 2.2.4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 2.2.5系统原则 • 2.2.6坚持依靠科技进步的原则 • 2.2.7强化环境管理的原则

  14. 3 环境规划的基本任务和类型 3.1 环境规划的任务 • 3.1.1 总任务 : 协调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促进环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1) 根据环保要求,对经济和社会活动进行约束 (2) 合理安排环境保护和环境建设

  15. 3.1.2 基本任务 (1)掌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资料,编制地区发展的规划纲要 (2)工农业生产力的合理布局---主要任务 (3)合理布局污染工业形成“工业生产链”--重要任务 (4)合理利用资源,提高利用率 (5)建立区域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6)制定环境保护技术政策

  16. ***环境保护技术政策 • 环境保护技术政策---对环境保护的技术途经、方法和手段所做的具体规定。 • 如:a三同时,b环评,c污染治理技术规范 • ---为了规划区域环境保护的制度化、规范化、合理化

  17. 3.1.3 当前我国环境规划的基本任务 (1)进一步落实环境保护基本国策 落实环境保护基本国策,除舆论、法律法规外,还需要依靠规划管理 ---协调近期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 ---协调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的关系; ---个人利益要服从公众利益;

  18. 3.1.3 当前我国环境规划的基本任务 (2)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并重 通过规划将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一并考虑 ----要求环境保护由点及面。通过规划, 点源治理向面源和流域、区域治理转变; 末端治理向源头和全过程控制转变; 浓度控制向浓度和总量控制相结合转变; 单纯治理向调整产业结构和合理布局转变;

  19. 3.1.3 当前我国环境规划的基本任务 (3)实施总量控制计划和跨世纪绿色工程规划 中国跨世纪绿色工程规划---远期规划 ---是《国家环境保护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目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包括重大环境问题、工程、履行国际公约等

  20. 3.1.3 当前我国环境规划的基本任务 (4)建立完善环保四项制度 ----江泽民在1998年中央人口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提出的,包括: 综合决策:环境和发展 监管和共管:环保职能部门统一监管和各部门 齐抓共管 环境投入:污染者付费 公众参与:宣传发动群众,群众主动参与

  21. 3.2 环境规划的类型3.2.1按规划期划分 • 长远:10年以上 • 中期:5-10年(最常见是五年规划,便于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同步、纳入。) • 短期:年度环境规划---五年规划的年底安排,可以对五年规划进行修正和补充。 ***五年规划是环境规划的核心 长远规划:制定长远环境目标和战略措施,宏观,不具体 年度环境规划:具体,不全面

  22. 3.2 环境规划的类型3.2.2按环境与经济的辩证关系划分 (1) 经济制约型 -----环境保护服从经济发展的需要---先污染后治理 (2)协调型 -----为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而进行的规划,是当前的主流。 (3)环境制约型 -----经济发展服从环境保护的需要,较少,也有,如日本。

  23. 3.2 环境规划的类型 • 3.2.3 按环境要素划分 P17大气、水、固废、噪声污染控制规划 • 3.2.4 按行政区划和管理层次划分 国家、省、市、县、乡等。 P18上一层次的环境规划是下一层次的依据和综合,下一层次规划是上一层次规划的条件和分解,因而下一层次的规划的实现是上一层次规划完成的基础。

  24. 3.2 环境规划的类型3.2.5按性质划分 (1)生态规划---从生态保护出发,在综合分析各种土地利用的“生态适宜度”的基础上,制定的土地利用规划。 。 包括:生态建设规划---植树造林规划、沙漠治理规划等 生态保护规划---城市、海洋、农村生态保护规划等 (2)污染综合防治规划---以污染控制为主要目的,重点。 包括区域污染综合防治规划和部门污染综合防治规划。 (3)自然保护规划---为保护可更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等)和文物古迹、风景名胜而进行的规划。 (4)环境科学技术与产业发展规划---环保产业发展规划、环保技术研究规划等

  25. 4 环境规划的发展和趋势4.1国外环境规划的发展 (1)美国 以区域性的环境规划为主。 (2)英国 环境规划是经济发展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 (3)日本 保护人体健康重于经济发展。 (4)俄罗斯 协调型的环境规划。以资源利用为前提,根据资源-环境-经济统一的原则制定规划。

  26. 4.2 我国环境规划的发展历程 4.2.1探索阶段(1973-1983) (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第二次全国环保会议) (1)实现了对环境问题认识的转变 (2)初步形成了环境管理思路 (3)建立了国家、省两级环境管理机构和“老三项”环境管理制度(排污收费、环境影响评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 (4)开展了以水污染治理为主要内容的重点污染源调查,解决了局部问题。

  27. 4.2 我国环境规划的发展历程 4.2.2发展阶段(1984-1995) (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第四次全国环保会议) (1)确立了环境保护的地位,作为基本国策 (2)明确地方政府、企业、环保部门之间的环保责任 (3)四级环保机构建立 (4)环境法制建设加强,环境管理制度体系不断完善 (5)实现了环境管理思想的转变 (6)污染防治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28. 4.2 我国环境规划的发展历程 4.2.3深化阶段(1996--) 环境规划管理工作全面展开、深入开展。 ---全民环保意识提高,经济发展污染加重。

  29. 4.3 我国环境规划的现状分析 • 我国环境规划以达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为目的,但协调型的环境规划还不是主流,大部分环境规划还属于经济制约型。 • 我国环保工作成效不大,环境和经济的分割是重要原因。因此环境规划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至关重要。

  30. 4.4 我国环境规划的发展趋势 (1)环境与经济协调规划继续受到重视并成为热点 (2)技术路线从末端控制向全过程控制转变 (3)污染控制方式更突出区域集中控制 (4)总量控制继续得到青睐 (5)城市生态规划越来越被人们重视 (6)决策支持系统将成为研究重点 (7)地球规划国际合作前景看好

  31. 作业 • P24复习思考题 第1题和第3题。

  32. 2 环境规划学的理论基础 2.1 环境承载力 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 人地系统协调共生、持续发展理论 2.4 空间结构理论

  33. 2.1 环境承载力2.1.1环境系统与环境规划 (1)环境系统是自组织系统 • 环境系统是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在保证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条件下,系统自发产生新的有序结构。 • 也就是说环境系统具有维持自身稳定和发展的能力。

  34. 2.1 环境承载力2.1.1环境系统与环境规划 (2)环境系统的功能 • 功能一:环境系统维持自身稳定和发展的能力。 • 功能二:环境系统和外部介质相互作用的能力 ----提供自然资源和容纳净化污染物

  35. 2.1 环境承载力2.1.1环境系统与环境规划 (3)环境系统和环境规划关系 • 环境系统是环境规划的对象之一; ---环境规划目的是协调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关系 • 环境规划关注的是环境系统和人类社会的相互作用(功能之一)

  36. 2.1 环境承载力2.1.2 环境容量 (1)概念 • 在人类生存和自然生态不致受害的前提下,某环境所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 • 绝对环境容量WQ=WS(标准浓度)—B(本底浓度) WQ=M(WS-B) M---环境介质的量 • 环境年容量:绝对环境容量乘以污染物年净化率(重量)

  37. 2.1 环境承载力2.1.2 环境容量 (2)环境容量应用中的问题 • 环境系统不仅仅是个纳污容器 • 环境系统对人类发展的作用是多方面的(纳污、净污;提供资源、能源;给人以精神、美学上的享受) • 以环境容量为基础的环境规划,不能很好地解决未来经济发展和环境的协调问题。 • ----不能很好的达到规划目的。

  38. 2.1 环境承载力2.1.3 环境承载力 (1)概念 • 环境承载量:某时刻环境系统所承受的人类系统(对他)的作用量。 • 环境承载力:某时刻环境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极限值(阈值)。 • 人类系统对环境的作用: 从环境系统中获取资源---生态破坏 向环境中排放污染物---污染环境

  39. 2.1 环境承载力2.1.3 环境承载力 (2)定量描述 • EBS=F(T,S,B) ---时间、空间、经济行为---三个自变量 • 体现时间性、区域性和经济行为的关联性 • 目前还没有准确函数用于计算

  40. 2.1 环境承载力2.1.3 环境承载力 (3)指标体系 ---用指标体系来间接表达,包括: • 资源供给指标:水、土地、生物等自然资源 • 社会影响指标:经济实力、污染治理投资、公共设施、人口密度 • 污染容纳指标:污染物排放量、绿化状况、污染物净化能力 • 指标体系中的指标要和环境承载力的大小成正比关系 • -----经处理后得到环境承载力的相对值。

  41. 2.1 环境承载力2.1.3 环境承载力 • 环境承载力理论: 环境承载量在一定时空条件下是有限度的,社会、经济的发展不应超越环境承载力,否则将造成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应通过规划不断提高环境承载力,在环境承载力范围内制定社会经济发展的最优方案。

  42. 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1、概念 2、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3、可持续发展的实质 4、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技术途经 5、可持续发展和环境规划的关系

  43. 2.2.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 “当代人”“后代人”---人类,群体,而非个人 • 分三层次解释: 宏观--人类和自然共同协调进化(人-天关系,天人合一) 中观--满足当代后代、局部全球的共同需要(人-地关系) 微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人-人关系) • “不吃祖宗饭,不断子孙路”

  44. 2.2.2 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 连续性---人类社会生活的连续,经济发展的连续(关键是不能超越环境承载力) • 稳定性---生活的稳定、环境的稳定; • 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平衡、自然资源利用); • 均衡性---各地区均衡发展(当代人间的公平); • 独立性---个体发展的独立性(因地制宜,保持活力) • 更新性---生活水平的提高(发展)

  45. 2.2.3 可持续发展的实质 • 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 a、保持人类生态系统的平衡; b、对可更新资源的开发利用速度不超过其可更新速度; ――可持续发展最早是在林业、渔业等领域提出; c、对不可更新资源的开发利用速度不超过其可更新替代物的开发速度; d、污染物的排放不超过环境容量; • 可持续发展主要关心的是环境和自然资源问题 → 需要通过环境规划实现

  46. 2.2.4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技术途经 (1)清洁生产---污染主要来源于生产过程---污染防治 ---选用清洁的原料、清洁的能源,采用清洁的生产工艺,生产出清洁的产品。 (2)生态技术---生态保护 建立自然保护区、规划保护城市-郊区复合生态系统。 (3)利用政府职能---管理和规划 强制手段:法律、法规、政策 经济手段:奖励、罚款、税收

  47. 2.2.5可持续发展和环境规划的关系 a、可持续发展是环境规划的理论基础之一 为何要规划,怎样进行规划,都可从可持续发展理论上得到解释。 b、可持续发展是环境规划的目的(任务) ――可持续发展是全球的总目标; c、环境规划是可持续发展实施途径;

  48. 2.3人地系统协调共生、持续发展理论 2.3.1 概念 2.3.2 人地系统协调共生 2.3.3 人地系统持续发展理论

  49. 2.3.1人地系统概念 • 人地系统---是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简称,是地球表层的“人”(人类及其经济社会活动)与“地”(地理环境)在特定地域中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动态结构。 ---是一个由自然、经济和社会子系统组成的复杂系统。 • 地理环境---下起岩石圈表层,上至对流层顶部(10-30km),是岩石圈、水圈、土圈、大气圈、生物圈相互渗透、转化的交错地带--提供生存环境、生活生产的资源 • 人地系统经历了:环境决定论---生产力水平不高 人类中心论---人定胜天、九天揽月、五洋捉鳖 人地协调共生论(可持续发展的组成部分)

  50. 2.3.2 人地系统协调共生 2.3.2.1耗散结构 • 耗散结构理论(自组织理论的组成部分)---是指远离平衡态的复杂系统,在外界能量流、物质流、信息流的支持下,能通过自组织形成一种新的有序结构(耗散结构)。 • 耗散结构是非平衡结构,是个活的结构,它的形成和维持需要外界能量流、物质流、信息流的支持。 • 人地系统是耗散结构,要稳定,要协调共生需要外界能量流、物质流、信息流的支持。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