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k likes | 1.42k Views
自然 與 生活科技領域 國中 1 上. 第 1 單元 孕育生命的藍色星球. 生命生存的環境. 2-1. 氣圈. 2-2. 水圈. 2-3. 岩石圈. 2-4. 生物圈. 氣圈. 2-1. 氣圈. 地球的保護罩-大氣. 你可以好幾天不吃東西不喝水 但是 …… 卻無法十分鐘不呼吸 ……. 氣圈. 2-1. 大氣的功能 提供生物生存所需的氣體 維持適宜的溫度 產生天氣變化 阻擋太陽輻射 阻擋太空碎粒侵襲地球 月球為何日夜溫差大、 有大大小小的隕石坑?. 地球大氣的主要組成. 氣圈. 2-1. 知識快遞 何謂溫室效應
E N D
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國中1上 第1單元孕育生命的藍色星球 生命生存的環境 2-1 氣圈 2-2 水圈 2-3 岩石圈 2-4 生物圈
氣圈 2-1 氣圈 地球的保護罩-大氣 你可以好幾天不吃東西不喝水 但是……卻無法十分鐘不呼吸……
氣圈 2-1 大氣的功能 • 提供生物生存所需的氣體 • 維持適宜的溫度 • 產生天氣變化 • 阻擋太陽輻射 • 阻擋太空碎粒侵襲地球 月球為何日夜溫差大、 有大大小小的隕石坑?
地球大氣的主要組成 氣圈 2-1
知識快遞 何謂溫室效應 大氣中的溫室氣體 吸收能量後使溫度上升 紫外線對生物的影響 照射過量的紫外線會使人體產生皮膚癌、白內障等病變。紫外線對免疫系統的損害,更會增加人體受病菌感染的機會。 氣圈 2-1
大氣層內溫度 隨高度變化之情形 氣圈 2-1
大氣層內溫度 隨高度變化之情形 氣圈 2-1 大氣層內溫度 隨高度變化之情形 增溫層 中氣層 平流層 對流層
對流層的特性 距離地表平均約11公里內 氣溫隨高度增加而降低 對流層的範圍隨地點與季節而變化 水氣集中於此層 天氣現象發生於此層 氣圈 2-1 增溫層 中氣層 平流層 對流層
對流層的天氣現象 氣圈 2-1 增溫層 中氣層 平流層 對流層
平流層的特性 由對流層之上至50公里內 天氣狀況穩定,氣流流動平緩,適合長程飛機飛行 氣溫隨高度增加而上升 臭氧集中於20~25公里處 氣圈 2-1 增溫層 中氣層 平流層 對流層
中氣層的特性 由平流層之上50~85公里內 氣溫隨高度增加而上升 大氣中最低的溫度在此層 氣圈 2-1 增溫層 中氣層 平流層 對流層
增溫層的特性 空氣稀薄,溫度高 人造衛星的軌道大多位於此高度 氣圈 2-1 增溫層 中氣層 平流層 對流層
人類活動影響大氣狀況 1.二氧化碳增加,全球平均氣溫提高 氣圈 2-1
人類活動影響大氣狀況 1.二氧化碳增加,全球平均氣溫提高 原因 氣圈 2-1 大量燃燒煤、石油 砍伐森林
人類活動影響大氣狀況 1.二氧化碳增加,全球平均氣溫提高 原因 2.破壞臭氧層,南極上空臭氧量減少 氣圈 2-1 大量燃燒煤、石油 砍伐森林
人類活動影響大氣狀況 1.二氧化碳增加,全球平均氣溫提高 原因 2.破壞臭氧層,南極上空臭氧量減少 原因 氣圈 2-1 大量燃燒煤、石油 砍伐森林 使用冷媒 飛行客機排放氣體
動腦時間 大氣中的水氣和二氧化碳所占的比例維持一定嗎?想想看,人類有哪些活動會影響它們的含量? 氣圈 2-1
探索活動 下列這些行動對維護大氣或空氣品質都有正面影響。想一想,除了這些例子,還有哪些具體行有助於維護大氣?請你和家人一起思考,並身體力行。 氣圈 2-1 • 多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少開車。 • 拒用保麗龍製品,外食養成自備餐具的習慣。 • 減少使用塑膠製品,必要時重複使用。 • 選用有環保標章的產品。
水圈 2-2 水循環 海水、河水、冰川或空氣中的水氣、液態水滴及冰晶在海洋、大氣與陸地間不斷循環的過程 引發水循環的能量來自太陽
水圈 2-2 水循環 海水、河水、冰川或空氣中的水氣、液態水滴及冰晶在海洋、大氣與陸地間不斷循環的過程 引發水循環的能量來自太陽 水氣或水滴在低溫下形成冰。 結晶對稱而美麗
水圈 2-2 水循環 蒸發 蒸發
水圈 2-2 水循環 凝結成雲
水圈 2-2 水循環 蒸發、凝結、降水 是水循環三個重要的過程 降水 降水
水圈 2-2 水循環 水循環一次的過程需花費數萬年或數小時 地表水 地下水
水圈 2-2 動腦時間 盡情的想像一下! 假設你是空氣中的水分子,你可能會到哪些地方去旅行? 經歷哪些有趣的事物? 請將你的旅程記錄下來。
水圈 2-2 太平洋 大西洋 印度洋 北極海 地表面積70% 30%
水圈 2-2 太平洋 大西洋 印度洋 北極海 地表面積70% 30% 全球最大的海域
海洋佔了地表廣大的面積, 雖無法直接飲用, 但海洋的存在對地球而言是非常重要。 儲存大量的熱能 維持穩定的地表溫度 經由水循環,補充陸地上的淡水 水圈 2-2
水圈 2-2 地球上水的分布 • 以雨水方式補充 • 人類主要的水資源
水圈 2-2 臺灣水資源 條件 臺灣雨量豐沛 降雨時間集中 豐水期與枯水期明顯 人口眾多 因應方式 利用水庫 抽取地下水來調節水量 可能產生問題 不當的興建水庫。 抽取地下水, 引發環境問題, 生態系破壞、地層下陷等
水圈 2-2
水圈 2-2
水圈 2-2 嘉南地區冬天曬鹽
水圈 2-2
水圈 2-2 海水鹽度以0/00表示 副熱帶 蒸發> 降水鹽度高 赤道 降水>蒸發鹽度低
水圈 2-2 海洋的資源 • 漁業 • 發電 • 石化燃料 • 遊憩 • 運輸
水圈 2-2 海洋的資源 • 漁業 • 發電 • 石化燃料 • 遊憩 • 運輸 人為過度開發 海洋環境問題 船艦漏油 汙水排放 炸魚與濫捕
水圈 2-2 湖泊 當有足夠水源,低窪地區易積水成湖 潮溼多雨地區 湖泊與河川相通 乾燥少雨地區 湖泊為內陸河的終點相通 淡水湖 如南投日月潭 鹹水湖 如中東死海鹽度為一般海水10倍
水圈 2-2 動腦時間 • 從地圖中可以看到,位於歐亞大陸的交界處有裡海與鹹海,而在歐洲則有地中海與黑海。說說看,它們分別是湖泊還是海洋?想一想,湖泊與海洋差別在哪裡?
水圈 2-2 河川對地表不斷進行 侵蝕、搬運與沈積作用 • 上游陡急侵蝕強 • 下游平緩侵蝕弱 關於侵蝕搬運沈積作用將於國三上第一章中詳細介紹。
水圈 2-2 湖泊與河川 • 具備蓄水、灌溉、發電、養殖、交通航運、休閒觀光等功能 • 連日大雨可能使河川或湖泊氾濫
水圈 2-2 冰川 形成—氣候寒冷,下雪累積壓密為冰, 冰雪受重力向低處移動。 分布—高山或高緯度地區 利用—冰雪融化可補充河水或地下水 • 冰川移動速度緩慢,侵蝕力強。 • 南極大陸冰層佔全球冰層90%,且冰層內淡水量佔地球淡水70%。
水圈 2-2 由雨水補充 地下水
水圈 2-2 地下水 儲存於地下岩層的孔隙與裂縫 湖 泉水 井水 河流 砂岩層(透水層) 頁岩層(不透水層)
水圈 2-2 地下水與河水 、湖水互相調節 地下水 砂岩層(透水層) 頁岩層(不透水層)
水圈 2-2 地勢較高處 地下水面較高 地下水 地勢較低處 地下水面較低 砂岩層(透水層) 頁岩層(不透水層)
水圈 2-2 地下水 氣候變化影響地下水面 水量豐沛—地下水面上升 旱季乾燥—地下水面下降
水圈 2-2 地下水 若有火山活動或地熱 使地下水受熱 湧出泉水即為溫泉
水圈 2-2 動腦時間 影響地下水含量多寡的因素相當複雜,可能與氣候條件、地面坡度、植被覆蓋、岩層孔隙的多寡有關。想一想,在上述的原因中,什麼情形的組合中,地下水的含量會較多?
水圈 2-2 地下水的重要性 • 人類重要的水資源 • 有助於保持地層的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