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3

苏州博物馆新馆建筑赏析

苏州博物馆新馆建筑赏析. 林方舒 051092. 新馆坐落在苏州东北街上 , 是传统建筑的提炼版 , 是现代和传统完璧的结合 . 在新馆的设计上 , 贝老所贯彻的原则是 : 中而新 , 苏而新 , 不高不大不突出. 现代钢结构. 新馆大门为玻璃重檐两面坡式金属梁架结构 , 既有传统建筑文化中大门的造型元素 , 又以现代材料赋予其崭新的风格 . 贝老说 : 大门的处理很重要 , 大门要有气派 , 但又得有邀人入内的感觉. 粉墙黛瓦. 高低错落的新馆建筑中,用颜色更为均匀的深灰色石材做屋面和墙体边饰,与白墙相配,清新雅洁。.

lamont
Download Presentation

苏州博物馆新馆建筑赏析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苏州博物馆新馆建筑赏析 林方舒 051092

  2. 新馆坐落在苏州东北街上, 是传统建筑的提炼版, 是现代和传统完璧的结合. 在新馆的设计上, 贝老所贯彻的原则是: 中而新, 苏而新, 不高不大不突出.

  3. 现代钢结构

  4. 新馆大门为玻璃重檐两面坡式金属梁架结构, 既有传统建筑文化中大门的造型元素, 又以现代材料赋予其崭新的风格. 贝老说: 大门的处理很重要, 大门要有气派, 但又得有邀人入内的感觉.

  5. 粉墙黛瓦 高低错落的新馆建筑中,用颜色更为均匀的深灰色石材做屋面和墙体边饰,与白墙相配,清新雅洁。

  6. 贝老设计的玻璃屋顶保留了传统的形制, 然而, 过去的木梁和木椽构架已经被现代的开放式钢结构的顶棚系统所取代.

  7. 大厅

  8. 水幕墙和荷花池 在西部主展厅区, 贝老设计了水幕墙和荷花池. 贝老说:「水是用来听的. 」按照他的设计, 水从高处顺着暗槽往下流, 游客远远就能听到「淙淙」的水声却不知水在何方, 直至走近了, 一池荷花方才映入眼帘. 悬挑楼梯 相当一部分的博物馆功能空间安排在地下室。游人可以通过室内荷花池上方的悬臂楼梯到达地下室

  9. 金属遮阳片和怀旧的木作构架在玻璃屋顶之下被广泛使用, 以便控制和过滤进入展区的太阳光. 大厅顶部的米字形钢结构没有任何支撑, 它在风格上和整体建筑非常协调, 但是这不仅是出于美学考虑, 而是结构的原因. 通过精密计算之后, 只有这样的几何形体变化才能进行力的转换, 在这样一个既定空间中承载负荷.

  10. 贝老一再强调说内部陈列与外部建筑、家具的风格、甚至包括服务人员的服装, 都要与建筑及陈列的风格相协调. 乃至这小小的灯饰也不马虎. 连灯具也是由简单的几何体组成。强烈的现代结构一点也不削减传统园林的精致意味。

  11. 纵观贝老后半生的设计, 最小单元大都以几何形为基础开始繁衍. 菱形、方形、三角形既构成了稳定的结构,也蕴含着贝聿铭的建筑理念

  12. 自然采光布下虚幻之美

  13. “让光线来做设计”是贝氏的名言。玻璃顶棚肆无忌惮地让室内充满阳光,从中我们能够体会到光线丰富的语汇和对空间的影响力。“让光线来做设计”是贝氏的名言。玻璃顶棚肆无忌惮地让室内充满阳光,从中我们能够体会到光线丰富的语汇和对空间的影响力。

  14. 走廊墙上的窗, 将窗外的景色引入室内, 是单调白墙上最生动的装饰. 博物馆内竹影摇窗,令人忘俗,或可静待“竹露滴清响”,意境自高。 中国园林传统的“借景”技巧在贝聿铭晚期作品中频频出现

  15.  以墙为纸,以石为墨,从米芾的山水画中得到灵感,用片石营造出写意山水的意境. 以墙为纸,以石为墨,从米芾的山水画中得到灵感,用片石营造出写意山水的意境. 搭一幅现代山水画

  16. 一架紫藤、一条丝带象征文脉延续 这张照片里的一株是贝老亲自挑选的, 这株紫藤嫁接着从文征明当年手植的紫藤上剪下的枝蔓, 以延续苏州人文的气息和血脉.  紫藤园,方形的花架与蜿蜒曲折的紫藤枝叶犹如一枝无形的画笔,在墙上、地面上尽情挥洒。光影无疑是成就空间意境的魔术师。

  17. 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协调 • 新材料传统建筑形式 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 • 建筑风格的延续

  18. 在主庭园中,贝先生“亭”的设计也是现代的形式——钢结构、双层、亭顶为玻璃并覆盖木饰贴面格栅、结构柱上放置照明灯具、亭中部为洗漱台。在主庭园中,贝先生“亭”的设计也是现代的形式——钢结构、双层、亭顶为玻璃并覆盖木饰贴面格栅、结构柱上放置照明灯具、亭中部为洗漱台。 现代结构的凉亭似而不似地体现了中国的文化符号 池中的八角凉亭, 师古而不泥古. 凉亭的八角形与中央大厅及西路两个主展厅的大八角形成呼应.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