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k likes | 1.25k Views
质量机构质量监督检验员培训讲座. 北京市质检协会 2009 年 5 月. 质量、标准化、计量的基本概念. 一、质量:质量的概念最初仅用于产品,以后逐渐扩展到服务、过程、体系和组织,以及以上几项的组合。 定义: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1 、关于固有特性. 1 、关于固有特性: 指可区分的的特征;物的特性(如机械性能)、感官特性(气味、噪音、色彩)、行为特性(礼貌、守时、准确)、人体功效特性(生理、安全特性)、功能特性(飞机速度、高度;检测仪器的分辨率、示值误差、鉴别力阈). 2 、 关于要求. 2 、关于要求: 指明示的、通常隐含地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
E N D
质量机构质量监督检验员培训讲座 北京市质检协会 2009年5月
质量、标准化、计量的基本概念 • 一、质量:质量的概念最初仅用于产品,以后逐渐扩展到服务、过程、体系和组织,以及以上几项的组合。 • 定义: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1、关于固有特性 • 1、关于固有特性:指可区分的的特征;物的特性(如机械性能)、感官特性(气味、噪音、色彩)、行为特性(礼貌、守时、准确)、人体功效特性(生理、安全特性)、功能特性(飞机速度、高度;检测仪器的分辨率、示值误差、鉴别力阈)
2、关于要求 • 2、关于要求:指明示的、通常隐含地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 • 明示的:可以理解为规定的要求,(如标准要求、法律法规要求、合同或口头明确的顾客要求) • 通常隐含的:可以理解为组织、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的惯例或一般做法所考虑的需求或期望是不言而喻的。(化妆品对皮肤的保护性、食品中不含有非食用物质)产品标准中一般不会对此规出明确的规定,供方应针对自身产品的用途和特性进行识别,并作出规定。
3、必须履行的 • 法律法规要求的或强制性标准所要求的。 • (1、食品卫生安全法、GB8898:电网电源供电的家用和类似用途的电子及有关设备的安全要求、)
4、要求的确定 • 要求可以有不同的相关方提出,如汽车:车辆购买者要求美观、舒适、轻便、省油,动力大,而社会(政府代表)要求对环境部造成污染。 • 生产者需兼顾相关方的要求 • 要求又是多方面的,如产品要求、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等当需要特指时,可以加修饰词表示。
质量的三性:广义性、时效性、相对性 • 广义性:在质量管理体系所涉及的范畴内,组织的相关方对组织的产品、过程、或体系都可能提出要求。产品、过程、体系又都具有固有特性,因此质量不仅指产品,也可指过程、和体系的质量。 • 时效性:由于顾客和相关方对产品、过程和体系的需求和期望是不断变化的,如由于要求的不断提高,顾客原来欢迎的产品,不再受到欢迎。组织应不断的调整对质量的要求。
质量的三性:广义性、时效性、相对性 • 相对性:顾客和其它相关方可能对同一种产品提出不同的需求,也可能对同一产品的同一功能提出不同的需求,需求不同,质量要求也就不同,只有满足需求的产品才会被认为是质量好的产品。 • 质量的优劣是满足要求程度的一种体现。他需要在同一等级基础上作比较,不能与等级混淆,等级是指对功能用途相同,但质量要求不同的产品、过程、体系所做的分类或分级。
质量检验的基本概念 • 质量检验的定义 • 检验的定义:检验是通过观察和判断,适当时结合测量、试验所进行的符合性评价。 • 对产品而言是指根据产品标准、或检验规程对原材料、中间产品、成品进行观察、适当时进行测量、试验并把所得到的特性值和规定值进行比较,判定出各个物品或成批产品合格与不合格的技术性检查活动。
质量检验的基本概念 • 质量检验的定义: • 就是对产品的一个或多个质量特性进行观察、测量、试验,并将结果和规定的质量要求进行比较,以确定每项质量特性合格情况的技术性检查活动。 • 就是对产品符合性的检查。
质量检验的基本要点 • 1、一种产品满足顾客要求或预期的使用要求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都要对其技术要求性能、安全性能、互换性能、及对环境和人身安全、健康影响的程度等多方面的要求作出规定,这些规定组成产品的相应的质量特性。不同的产品会有不同的质量特性,同一产品的不同用途,其质量特性也会有所不同。
质量检验的基本要点 • 2、产品的质量特性一般都转化为具体的技术要求,在产品技术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和其他的产品设计图样、作业文件或检验规程中明确规定,成为质量检验的技术依据和检验后比较检验结果的基础。 • 经对照比较,确定每项检验的特性是否符合标准和文件规定的要求。
质量检验的基本要点 • 3、质量特性是在产品实现过程中形成的,是有原材料、构成产品的各个组成部分(如零、部件)的质量决定的,并与产品实现过程的专业技术、人员水平、设备能力甚至环境密切相关,因此对作业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对设备能力进行核定、对环境进行监控,明确作业方法、必要时对作业参数进行监控、对最终产品进行检验,判定产品的质量状态等也是产品检验的重要组成部分
质量检验的基本要点 • 4、质量检验是对产品的一个或多个质量特性,用过物理、化学的和其他科学技术手段和方法进行观察、试验、测量。取得证实产品质量的客观证据。因此需要:适用的检测手段,(计量器具、检测设备、仪器仪表、试验设备)并对其进行有效控制,保持所需的准确度。 • 5、质量检验的结果,要依据产品技术标准和相关的产品图样、过程(工艺)文件或检验规程的规定进行比对,确定每项质量特性是否合格,从而对单件产品或批产品进行判定。
质量检验的功能 • 1、鉴别功能:根据技术标准等规定,采用相应的检测方法观察、试验、测量产品的质量特性判定产品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 • 2、把关功能:质量把关是检验最重要的功能,因产品实现过程复杂,需要对影响质量的(人、机、料、法、环)各环节检验把关,剔除不合格,并予以隔离,实现不合格原材料不投产,不合格中间产品不转序、不放行、不合格产品不交付。 • 3、预防功能:不单纯时事后把关,对于前道工序是把关,对于后续工序、工位、及以后其他的产品就是预防。 • 4、报告功能:提供质量状况,为评价分析质量控制的有效性,为管理层进行质量决策提供依据。(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质量情况级合格率;过程检验的合格率、返修率、报废率及废品损失金额;作业单位统计的合格率、返修率报废率及相应的废品金额;产品报废原因的分析;重大质量事故调查、分析和处理;提高产品质量的建议。
标准与标准化的基本概念 • 标准: • 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活动或其结果,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导则或特性文件。 • 该文件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经一个公认机构的批准。 • 标准化: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和重复行使用的规则的活动
标准分级 • 所谓分级是根据标准使用范围的不同将其划分为若干不同的的层次 • 按标准化法的规定分为1、国家标准(GB或GB/T);2、行业标准(对没有国家标准而有需要在全国某个行业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现有58个行业标准代号,如机械行业“JB”);3、地方标准(在某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范围内需要统一的标准如:“DB”再加上地区符号);4、企业标准:在企业内所制定的产品标准或在企业内需要爱协调、统一的技术要求和管理工作要求所制定的标准。
标准性质 • 强制性标准:“强制性标准必须执行,不符合强制行标准的产品,禁止生产、销售和进口” • 强制性标准的强制作用和法律地位是由国家有关法律赋予的。 • 强制性标准可分为全文强制和条文强制两种形式,标准中全部技术内容需要强制的为全文强制形式。标准中部分技术内容需要强制的为条文强制形式。
主要有: • 1、有关国家安全的技术要求; • 2、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 • 3、产品及产品生产、储运和使用的安全、卫生、环境保护、电磁兼容等技术要求; • 4、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环境保护要求及国家需要控制的工程建设的其他要求; • 5、污染物排放限量和环境质量要求、 • 6、保护动植物生命安全和健康的要求; • 7、防治欺诈、保护消费者利益的要求 • 8、国家需要控制的重要产品的技术要求。
推荐性标准 • 是指在生产、交换、使用方面,通过经济手段自愿采用的一类标准。又称自愿性标准。这类标准任何单位都有权决定是否采用,违反这类标准不承担经济或法律方面的责任。但是一经采用,或各方商定同一纳入商品、经济合同之中,就成为共同遵守的技术依据,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各方必须严格遵照执行。
标准的代号和标号 • 标准的代号和编号简称标准号 • 1、国家标准的代号和编号 • GB× × × × × ---×××× • GB:强制性国家标准代号 • 前边× × × × ×:为标准顺序号 • 后边×××× :年号 • GB/T× × × × × ×---×××× • GB/T:推荐性国家标准代号 • 2、行业标准代号和编号 • 国家颁布58个行业标准代号,行业标准也分为强制性和推荐性标准,在行业代码后加T为推荐性标准如:QB/T ××××- ××××为推荐性轻工行业标准
标准的代号和标号 • 58个行业标准代号
地方标准的代号和编号 • DB35/T×××--×××× DB为地方标准的代号,后面的数字为地区代码,在后面的数字为标准顺序号,最后为年号
测量的四要素 • 1、测量对象 • 2、计量单位 • 3、测量方法 • 4、测量结果的准确度
测量与计量 • 1、测量的概念 • 测量: • “为确定被测量量值为目的而进行的全部工作”。 其实质是用一个标准的量与被测量进行比较, 所有的测量都是比较的过程。 遇到四个问题 • 1)用什么做标准?即如何保证测量的准确问题。比较中准确度达到怎样的水平? • 2)如何实现各测量结果的一致性问题。 • 3)如何保证各测量活动之间的连贯性问题。 • 4)涉及 各利益团体测量活动共同遵守的准则问题。
测量与计量 • 4) 计量概念 :(p75-倒6行) • 计量是“实现单位制统一和量值准确的测量”或者说是“以实现单位统一,量值准确一致为目的的测量”。它涉及整个测量领域,并在法律规定下,对测量起着指导、监督、保证和仲裁的作用
5)計量的主要特性(p78页) • 1、准确性 • 2、一致性(统一性) • 3、溯源性 • 4、法制性(社会性) (详细内容参见教材第77页至78页。)
二.计量器具 1)计量器具定义(p79页) • 指单独地或连同辅助设备一起,以进行测量的器具(指能用以直接或间接测出被测对象量值的装置、仪器仪表、量具或用于统一量值的标准物质、包括计量基准、计量标准和工作计量器具)(p79) • 计量仪器:示值将被测量值转换成可直接观察的示值或等效信息的计量器具如,天平、温度计、台秤、百分表、电流表。判断其是否属于计量仪器,主要看被测量在该仪器上是否被转换。
3)计量器具的计量特性 • 计量器具的计量特性反映了计量器具本身的质量,是计量检定时评定计量器具是否合格、能否继续使用的重要依据。 • 主要由以下内容: • 1、示值; • 2、测量范围和量程; • 3、准确度和误差; • 4、灵敏度和分辨率; • 5、飘移和稳定度。
是指由计量器具指示的(或提供的)被测量量值。他用被测量的单位表示,与标在计量器具标尺上的单位无关。是指由计量器具指示的(或提供的)被测量量值。他用被测量的单位表示,与标在计量器具标尺上的单位无关。 示值
测量范围和量程 • 测量范围与标尺范围、标称范围、量限在概念上极易混淆。 • 测量范围是指计量器具误差处于允许极限内时的一组被测量的值。(即符合误差要求的最小到最大的一组值)测量范围与计量器具规定的允许误差极限有关。 • 标尺范围是指在给定的标尺上两端标尺标记之间标尺值的范围。他用标在标尺上的单位表示,与被测量的单位无关。
准确度和误差(p82) • 准确度可以有两种解释,1、为测量的准确度;2、计量器具的准确度 • 计量器具的准确度是指计量器具给出接近于被测量值真值的能力。反映了计量器具给出的示值中由于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的存在,示值接近真值的的程度。它是计量器具最主要的计量性能之一,是测量准确度的重要基础和条件。
计量器具准确度是一个定性的概念,只是定性表征能力和程度,实际应用时,一般用计量器具的示值误差来定量表示。日常工作中计量器具的准确度大都用计量器具的最大允许误差表达,允许误差应在测量允差的1/10---1 / 3。 测量结果的准确度也是一个定性的概念,实际应用时一般用测量不确定度来表达
计量器具的示值误差:(p83-2) • 是指计量器具的示值与对应的输入量的(约定)真值之差。(是一个具体的差值,非正既负,日常工作中出现的±0.033等表示方法是错误的。) • 计量器具的极限误差是指计量器具的最大允许误差,是对某计量器具人为规定的误差限,从定义讲,极限误差不是误差,而是误差出现的一个区间,不是具体的误差值。
灵敏度和分辨率(p84-10) • 灵敏度是计量器具静态响映特征,是指在规定条件下激励与对应的响应之间的关系,即计量器具对被测量变化的反应能力。 • 其定义:计量仪器的响应变化除以相应的激励变化,s=△y/△x,式中△y为被观测变量的增量 ,△x为被测量的增量。灵敏度仅对计量仪器有实际意义,对于线性计量仪器灵敏度是一常量,对非线性计量仪器s是一个变量,与激励有关。
鉴别力是计量仪器对激励值微小变化的响应能力。它可以用使计量仪器的响应产生一个可觉察变化的最小激励变化值来表示。这个最小激励变化值就称为鉴别力阈,习惯上成为灵敏阈或灵敏限,衡器或天平称为感量。鉴别力阈与内部、外部的噪声、摩擦、阻尼、惯性、量化值有关,测试鉴别力阈时所施的激励变化应是缓慢的,单值的。鉴别力是计量仪器对激励值微小变化的响应能力。它可以用使计量仪器的响应产生一个可觉察变化的最小激励变化值来表示。这个最小激励变化值就称为鉴别力阈,习惯上成为灵敏阈或灵敏限,衡器或天平称为感量。鉴别力阈与内部、外部的噪声、摩擦、阻尼、惯性、量化值有关,测试鉴别力阈时所施的激励变化应是缓慢的,单值的。 • 鉴别力阈应小于被测参数允差的1/10。 • 分辨率是对计量器具的显示装置而言的,是指显示装置对紧密相邻量值有效辨别的能力。(最小的示值差)
漂移和稳定度 • 漂移是指计量仪器的计量性能随时间的慢变化。 • 在规定条件下,对以恒定的被测量值在规定的时间内的响应变化称为点漂移,最低值为零的漂移称为零漂。 • 稳定度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计量仪器保持其计量特性恒定不变得能力。
计量器具的等与级 • 计量器具的准确度等级,是根据计量器具的准确度等性能对其计量学品质档次的划分,定义为:符合一定的计量要求,使误差保持在规定极限以内的计量器具的等别,级别。 • 级:是根据计量器具的示值极限误差来确定的。如,压力表分为0.25级,0.4级,0.6级,表明示值误差的档次。 • 等:是根据总不确定度来划分的,标准水银温度计分为一等,二等。标明实际值的总不确定度的档次。
溯源性: • 是指通过一条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不间断的比较链,使测量结果或测量标准的值能够与规定的参考标准,通常是与国家测量标准或国际测量标准联系起来的特性。
溯源性: • 是指通过一条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不间断的比较链,使测量结果或测量标准的值能够与规定的参考标准,通常是与国家测量标准或国际测量标准联系起来的特性。
三、计量检定: • 定义(p92)是指查明和确认计量器具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的程序。它包括检查、加标记和(或)出具检定证书。主要是对计量器具的计量性能进行检查,确定其是否合格。
强制检定: • 政府计量部门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部门企业事业单位使用的最高计量标准及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方面的列入强制检定目录的工作计量器具实施的定期定点检定。
校准: • 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为确定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所指示的量值、实物量具或参考物质所代表的量值,与对应的由标准所复现的量值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