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k likes | 1.27k Views
第十章 饲料添加剂. 第一节 概述 一、概念 二、分类 第二节 营养性饲料添加剂 一、微量元素添加剂 二、维生素添加剂 三、氨基酸添加剂 第三节 非营养性饲料添加剂 一、生长促进剂 二、驱虫保健剂 三、饲料保存剂 四、其它添加剂. 第一节 概述 一、概念:在饲料加工、制作、使用过程中添加的少量或微量具有不同生物活性的物质的总称 。 二、分类. 第二节 营养性饲料添加剂. 一、 微量元素添加剂: (一)商品形式: 1 、无机盐类:主要有硫酸盐、碳酸盐、氯化物、氧化物
E N D
第一节 概述 • 一、概念 • 二、分类 • 第二节 营养性饲料添加剂 • 一、微量元素添加剂 • 二、维生素添加剂 • 三、氨基酸添加剂 • 第三节 非营养性饲料添加剂 • 一、生长促进剂 • 二、驱虫保健剂 • 三、饲料保存剂 • 四、其它添加剂
第一节 概述 • 一、概念:在饲料加工、制作、使用过程中添加的少量或微量具有不同生物活性的物质的总称。 • 二、分类
第二节 营养性饲料添加剂 一、微量元素添加剂: (一)商品形式: 1、无机盐类:主要有硫酸盐、碳酸盐、氯化物、氧化物 2、有机物:生物效价高、抗营养干扰能力强,但质量不稳,价格昂贵。 • 有机酸盐:醋酸盐、葡萄糖酸盐、柠檬酸盐、乳酸盐等 • 氨基酸微量元素螯合物:如蛋氨酸亚铁、赖氨酸铜、赖氨酸锌等
第二节 营养性饲料添加剂 思考:如何将铜添加量换算成所用商品添加量 • (二)纯度及有效成分含量: • 1、纯度:商品中含纯品量的百分比。 • 如五水硫酸铜商品中含纯的五水硫酸铜为96%。 • 2、有效成分含量:微量元素占其化合物的百分比。 • 如纯的五水硫酸铜中含铜25.5%。
第二节 营养性饲料添加剂 (三)各种微量元素常见商品添加剂形式 • 硫酸盐、氯化物溶解性好,消化率高,但易潮解。 • 碳酸盐、氧化物稳定性好,不易潮解,但消化率较低。
铁化合物 1、硫酸亚铁: • 可分为7水硫酸亚铁与1水硫酸亚铁两种产品。饲料级硫酸亚铁一般为含有7个结晶水的硫酸亚铁,呈浅蓝绿色。 2、氯化亚铁 3、碳酸亚铁 4、延胡酸亚铁与琥珀酸柠檬酸铁钠
铜化合物 1、硫酸铜:硫酸铜可分为5水硫酸铜(又称胆矾,蓝色)与1水硫酸铜两种。 2、氧化铜 3、碳酸铜 4、氯化铜 • 锰化合物 1、硫酸锰(淡红色结晶,1水,5水和7水) 2、碳酸锰 3、氧化锰
锌化合物 1、硫酸锌:白色结晶粉末。有7水硫酸锌与1水硫酸锌两种。 2、氧化锌 3、碳酸锌 • 碘化合物 1、碘化钾:KI,白色或无色立方晶体 2、碘酸钙:Ca(IO3)2·H2O 3、碘酸钾:KIO3 4、乙二胺双氢碘酸:C2H8N2·2HI
钴化合物 1.氯化钴:无水、1水和六水。CoCL2·6H2O。淡蓝、浅紫、红色 2.硫酸钴:CoSO4·H2O 3.碳酸钴:CoCO3 • 硒化合物 1、亚硒酸钠:Na2SeO3,无色结晶粉末。 2、硒酸钠:Na2SeO4
二、维生素添加剂 (一)维生素A:商品形式: 1、维生素A乙酸酯:鲜黄色结晶粉末,活性成分含量多为50万IU/g。 • 2、维生素A棕榈酸脂:黄色油状物或结晶固体。 • 1IU维生素A=0.34µg VA乙酸酯=0.55µg棕榈酸酯 思考:配制每千克饲料含有4000IUVA的配方,需要50万IU/g的维生素A 商品量为多少。
二、维生素添加剂 • (二)维生素D:分为维生素D2和D3两种,后者效果好。 • 维生素D3商品形式:为奶油色细粉,其活性成分含量多为50万IU/g。 • lIU维生素D=0.025µg维生素D3 • (三)维生素E:商品形式: • DL-α-生育酚乙酸酯 ,白色或淡黄色细粉。活性成分含量为50%。 • 1mg DL-α-生育酚乙酸酯 = 1IU维生素E
二、维生素添加剂 (四)维生素K:维生素K3的商品形式: 1、亚硫酸氢钠甲萘醌(MSB),淡黄色粉末。含活性成分50%。 2、亚硫酸氢钠甲萘醌复合物(MSBC),白色粉末,很稳定。含活性成分25%。 3、亚硫酸嘧啶甲萘醌(MPB),结晶性粉末,系前二者复合体。含活性成分50%,稳定性优于MSBC,有一定毒性。 1mgVK3=2mgMSB=4mgMSBC=4.3mgMPB
二、维生素添加剂 • (五)维生素B1: • 商品形式: • 1、盐酸维生素B1:白色粉末,不稳定。 • 2、硝酸维生素B1,白色粉末,稳定性好。活性成分都在95%以上。 • (六)维生素B2: • 橘黄色粉末。一般含活性成分96%,也有55%、50%剂型。 • (七)泛酸: • 商品形式为泛酸钙,是白色粉末。与烟酸是配伍禁忌。活性成分含量一般为98%
二、维生素添加剂 • (八)烟酸: 商品形式有两种: 1、烟酸:白色粉末,稳定性好。但与皮肤接触会使皮肤受伤,产生红疹。活性成分含量为99% 2、烟酰胺:白色粉末,稳定性差,容易结块。活性成分含量为99% (九)维生素B6: 商品形式为盐酸吡哆醇,为白色粉末。活性成分含量为98%。
二、维生素添加剂 • (十)生物素:白色到浅褐色粉末, • 商品形式:2%的D-生物素(标签上标有H-2)和1%的D-生物素(标签上标有H-1)。 • (十一)叶酸:黄色结晶粉末。叶酸产品有效成分在98%以上,但其添加剂商品活性成分含量仅为3%或4%。
二、维生素添加剂 (十二)维生素B12: • 商品形式氰钴胺,紫红色粉末。活性成分为0.1%、1%、2% (十三)胆碱: • 商品形式为氯化胆碱,有液体和固体两种类型。 1、液态制剂:粘稠的无色液体,易溶于水。含活性成分70% 2、固体制剂:含活性成分50% 氯化胆碱吸湿性强,对其他添加剂活性破坏很大,使用时应现添加到预混料中或单独制成预混剂。
二、维生素添加剂 (十四)维生素C: • 商品形式: • L-抗坏血酸:白色结晶粉末,活性成分含量为99%。酸性很强,易损害其他维生素。 • 抗坏血酸钠和抗坏血酸钙,基本呈中性。
三、氨基酸添加剂 1、赖氨酸添加剂: • 商品形式:L-赖氨酸的盐酸盐,活性成分为78.8%。 • 常用于猪、禽和犊牛日粮中,一般添加量为0.05%-0.30%。以豆饼为主的日粮可少加或不加。 • 折算成CP为95.8%,ME为16.7MJ/kg • 鉴别:动物用为浅褐色粉末,易溶于水,溶液透明,尝时酸。 产品中L-赖氨酸盐酸盐的纯度为98.5%,而 L-赖氨酸盐酸盐中L-赖氨酸的含量为80%, 所以产品中含有的L-赖氨酸为78.8%。
三、氨基酸添加剂 2、蛋氨酸添加剂: 商品形式:DL-蛋氨酸,纯度最低为98% • 常用于家禽日粮,一般添加量为0.05%-0.20%。 • 折算成CP为58.6%,ME为21MJ/kg • 鉴别:白色结晶粉末。闻起来有含硫化合物的特殊气味,尝时微甜,溶于水,溶液透明。
3、色氨酸添加剂:L-色氨酸,白色或类白色粉末,略有异味,难溶于水。价格高,用量少。3、色氨酸添加剂:L-色氨酸,白色或类白色粉末,略有异味,难溶于水。价格高,用量少。 4、苏氨酸添加剂:无色至黄色结晶体,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乙醚和氯仿。用量呈增加趋势。
第三节 非营养性添加剂 一、生长促进剂 (一)抗生素: (Antibiotics,曾称抗菌素) • 产蛋鸡禁用,各种动物屠宰前有一定停药期。 1、概述:抗生素是微生物(细菌、放射菌、真菌等)的发酵产物,对特异微生物的生长有抑制或杀灭作用。
(一)抗生素 • 饲用抗生素是指以亚治疗剂量应用于饲料中,以保障动物健康、促进动物生长与生产、提高饲料利用效率的抗生素。 发展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50—60年代,种类:人畜共用 ; 第二阶段 60年代以后, 研制专用饲用抗生素; 第三阶段 从80年代开始 “无残留、无毒副作用、无抗药性” 专用饲用抗生素,人兽药分开。
(一)抗生素 2、饲用效果: • 抗生素对保持动物健康、促进动物生长、提高饲料利用率有明显效果。 (1)幼年动物比成年动物更有效 (2)生产潜力发挥越低的动物效果越好; (3)环境条件越差,效果越突出 (4)抗生素联合使用,效果更好
使用抗生素后的改善程度(%) 1950-1977 1978-1985 1990-1996 断奶猪 表10-1 抗生素作猪生长促进剂的效果 日增重 16.1 15.0 24.53 饲料利用率 6.9 6.5 5.9 生长育肥猪 日增重 4.0 3.6 9.0 饲料利用率 2.1 2.4 3.6 (一)抗生素
抗生素 生长猪 生长鸡 提高日增重(%) 提高饲料利用率(%) 提高日增重(%) 提高饲料利用率(%) 四环素 10.8 6.3 7.3 5.1 青霉素 9.5 8.7 8.11 4.5 链霉素 - - 7.3 1.9 青霉素+链霉素 14.9 7.4 - - 四环素+青霉素+磺胺 22.9 8.5 - - 表10-2 抗生素结合使用的效果
(一)抗生素 3、种类:200多种,作为饲料添加剂有60余种。 (1)多肽类: • 杆菌肽锌,硫酸黏杆菌素,持久霉素,维吉尼亚霉素。 A 杆菌肽锌:本品高效低毒,几乎不产生抗药性。用量(mg/kg)为鸡:4-20;猪4-40;牛3月龄10-100,3-6个月龄4-10。 • 配伍禁忌:不得莫能霉素、盐霉素等聚醚类抗生素联合使用。杆菌钛锌的商品规格多为40g/kg,即4%。
(一)抗生素 B 硫酸粘杆菌素:对革兰氏阴性菌具有极强的抑制作用。 • 饲料用量(mg/kg):鸡2-20;产蛋鸡禁用;哺乳子猪为2-40,断奶仔猪2-20;牛:哺乳犊牛5-40。与杆菌肽锌按1:5混合协同作用好。
(一)抗生素 C 维吉尼霉素:本品对革兰氏阳性菌有抑制效果,几乎不产生耐药性。 • 用量(mg/kg)猪(45公斤以下)为10-20;鸡为2-5;产蛋鸡禁用。商品名为速大肥。 D 恩拉霉素:由恩拉霉素A和恩拉霉素B所组成,为多肽类抗生素。 • 用量(mg/kg)鸡为:1-10;产蛋鸡禁用;仔猪为:2.5-20。又称按拉霉素、持久霉素。
(一)抗生素 (2)聚醚类抗生素 • 主要有莫能菌素,盐霉素,拉沙里菌素。 A 盐霉素钠:主要应用于猪。 • 用量(mg/kg):4月龄内仔猪 30—60,4—6月龄猪15—30。 B 莫能菌素:多用于肉牛饲料。
(一)抗生素 C 拉沙里菌素钠:属于聚醚类抗生素。 • 配合饲料用量(mg/kg):牛10—30,每日每头摄入量不低于100mg,不高于360mg;绵羊20—30,每日每头绵羊摄入量不低于15mg,不高于70mg。 (3)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 红霉素,泰乐菌素,北里霉素,螺 旋霉素,林肯霉素等。
(一)抗生素 A 泰乐菌素:对革兰氏阳性菌及部分革兰氏阴性菌和某些大型的病毒,支原体有效。 • 用量(mg/kg)鸡(8周龄内):4-50;猪:4个月内10-100,4-6个月5-20。 B 北里霉素:多种组分的混合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 用于促进生长作用的剂量(mg/kg)是鸡为:5.5-11;猪为:5.5-55。
(一)抗生素 (4)四环素类抗生素: • 有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等。 • 土霉素:多为土霉素钙盐,为广谱抗生素 • 作为促进生长剂的用量为(mg/kg)为鸡:5.5-7.5;产蛋鸡禁用;猪7.5-5.0。添加于低钙饲料时,连续用药不能超过5天 。
(一)抗生素 (5)含磷多糖类:黄霉素,魁北霉素。 (6)氨基糖苷类:潮霉素B,越霉素A(驱虫) (7)化学合成抗生素:喹乙醇(动物专用的合成抗菌剂)、磺胺类、硝基呋喃类、卡巴氧(多)和硝呋烯腙及有机砷制剂等抗菌药剂,其毒副作用大。
(一)抗生素 • 对氨基苯砷酸:具有刺激动物生长的作用,有较广的抗菌谱,对多种肠道致病菌有较强的抑菌和杀菌性能,同时对肠道寄生虫及血原虫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 砷属剧毒品,应严格控制使用剂量,猪和肉鸡均为50~100mg/㎏,且屠宰前须有5d停药期。
(一)抗生素 • 喹乙醇:喹乙醇对革兰氏阴性菌及部分革兰氏阳性菌(如葡萄球菌、链球菌等)和螺旋体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且不危害肠道有益菌群。作为生长促进剂,具有促进动物体蛋白质同化,加速生长和提高瘦肉率的作用。 • 我国农业部规定,喹乙醇用于猪仅限于4月龄内仔猪,添加量(mg/kg):乳猪料50-100,仔猪料15-50;用于鸡仅限于非产蛋鸡,添加量(mg/kg):10-25。 • 停药期:宰前4周。商品名为快育灵。
(一)抗生素 4、抗生素的作用机制 (1)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减少发病率和保持动物健康。 (2)抗生素能抑制动物肠道内有害微生物区系,有利于维持肠道微生物的平衡态; (3)抗生素使小肠重量变轻,肠壁变薄,肠绒毛变长, 提高养分吸收收率;
(一)抗生素 (4) 减少幼龄动物的腹泻;尤其可降低未吮初乳的幼龄动物的腹泻发生率,因而促进动物生长; (5)抗生素还能增进动物体的消化吸收和代谢,促进动物消化道内的某些有益微生物对维生素和氨基酸的合成。
(一)抗生素 5、应用抗生素存在的问题 (1)病原菌产生抗药性 问题 (2)抗生素在动物产品和环境中的残留问题; (3)具有一定的致突变、致畸型、致癌作用。 (4)破坏畜禽体内的微生态平衡。
(一)抗生素 6、使用抗生素添加剂的注意事项 (1)慎用人畜共用的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而应尽可能选用畜禽专用的抗生素。 (2)尽可能选用残留小、毒性小的品种。 (3)严格遵守应用剂量、范围与停药期的规定。 (4)为避免细菌产生耐药性,要轮换交替应用抗生素。 (5)要严格遵守动物产品中抗生素允许残留量的标准。 (6)要注意抗生素之间的科学配伍,不得随意混合。
(一)抗生素 • 采取的措施 (1) 立法: 《饲料与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 日本:“饲料安全法” (2) 制定畜产品中抗生素的最大允许残留标准及检测方法;
(二)酶制剂 1、概述: • 酶是一类具有生物催化活性的蛋白质,作为饲料添加剂的主要是助消化的水解酶,品种约20-30种。 • 酶制剂是通过富产酶的特定微生物发酵,经提取、浓缩等工艺加工而成的包含单一酶或混合酶的工业产品。是具有高度催化活性的物质。
(二)酶制剂 饲用酶制剂主要分为两大类: • 一类是外源性消化酶,包括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等。 • 另一类是外源性降解酶,包括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β-葡聚糖酶、木聚糖酶和植酸酶等。
(二)酶制剂 目前用量最大的有五大类: • 非淀粉多糖酶:包括纤维素酶、葡聚糖酶、木聚糖酶、甘露聚糖酶、半乳糖苷酶、胶酶。 • 植酸酶 • 淀粉酶 • 蛋白酶 • 脂肪酶
(二)酶制剂 • 饲用酶制剂发展迅速的主要原因: (1) 饲料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2)动物体内缺乏某些酶(如单胃动物的纤维素分解酶、植酸酶)或消化酶分泌不足;外源酶提高饲料的利用率,有利于动物健康和生产成绩的提高。
(二)酶制剂 (3) 生态畜牧业的需要; 提高饲料养分的利用率,大大降低有机质、氮、磷等物质的排泄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4) 酶制剂是一种最安全的饲料添加 剂,“天然”或“绿色” 。
(二)酶制剂 2、酶制剂的应用 品种虽然有20多个,但主要集中在少数几种。在欧洲,木聚糖酶用量最大,占使用总量的40%,其次是β-葡聚糖酶,占27%,植酸酶占20%,α-淀粉酶和蛋白酶共占3%,果胶酶占5%。美国由于饲粮类型是玉米—豆粕型,甘露聚糖酶的用量较大,占酶总消耗量的10%。
(二)酶制剂 • 应用条件: (1)饲料类型:不同饲料因所含的抗营养因子的种类和数量不同,所适用的酶制剂种类就有异。 (2)动物状态:单胃动物、幼龄动物、老龄动物、高产动物以及患病动物使用酶制剂的效果明显。 (3)环境条件:动物在断奶前后、高温季节、换料之后以及其他试应激状态下更应使用酶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