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0 likes | 564 Views
98 學年度學科考說明會. 主講人:邱光輝 教授. 學科考辦法 ( 一 ). 本系碩士班學科考成績認定得採下列任一種方式為之: 學科考試。 論文發表及校內知識庫內容 。 選擇論文發表及校內知識庫方式者須在學滿兩學期(含)以上,選擇考試者須通過碩士班一年級之所有必修科目(含基礎課程)。. 參與說明會. 繳交學科考申請書. 完成學科考. 準備考試. 繳交文件. 學科考試. 審查通過. 選擇 學科考試. 選擇論文發表及校內知識庫. 論文發表及撰寫知識庫內容. 繳交證明文件. 審查通過. 學科考流程. 尋找指導教授. 指導教授申請程序. ※ 備註:
E N D
98學年度學科考說明會 主講人:邱光輝 教授
學科考辦法(一) • 本系碩士班學科考成績認定得採下列任一種方式為之: • 學科考試。 • 論文發表及校內知識庫內容。 • 選擇論文發表及校內知識庫方式者須在學滿兩學期(含)以上,選擇考試者須通過碩士班一年級之所有必修科目(含基礎課程)。
參與說明會 繳交學科考申請書 完成學科考 準備考試 繳交文件 學科考試 審查通過 選擇 學科考試 選擇論文發表及校內知識庫 論文發表及撰寫知識庫內容 繳交證明文件 審查通過 學科考流程 尋找指導教授
指導教授申請程序 ※備註: 申請書繳交日為5/11~5/25共15天 此申請程序自98學年度起適用
指導教授辦法(一) • 碩士班 • 每位專任教師之配額為:每學年度招生人數除以本系合格專任教師人數,再乘以權重1.5。 • 每位專任教師之學生人數上限:『每位專任教師之配額』,再乘以1.2;若共同指導教師為兼任教師時,得放寬至1.3。(小數點四捨五入)。 • 每位兼任教師之配額為1.5(即至多指導三個學生)。 • 碩士班實際配額 • 每位專任教師之配額為:6點,且學生數至多7人。 • 每位兼任教師之配額為:1.5點
指導教授辦法(二) • 使用配額方式 • 老師單獨指導時,需使用配額一人(即1點)。 • 兩位老師共同指導時,每位老師可使用配額二分之一人(即0.5點),或由其中一位指導老師使用配額 一人。(由老師自行協調)。 • 兼任教師不得單獨指導,需與系上專任教師共同指導。 • 指導老師之配額用盡時,不得再收取研究生。 • 指導教師應盡指導之責,定期安排辦公室時間指導研究生,並鼓勵研究生投稿研討會論文、期刊論文或參與國內外學術論文競賽。
指導教授辦法(三) • 請至企業管理學系碩博士班作業平台( http://120.126.119.3/~khchiu/MBA/ )填寫「指導教授申請同意書」及選擇學科考方式,請填寫第一志願的老師,並列印下來不需請老師簽名。 • 填寫「申請指導教授志願表」有興趣論文領域至多寫兩項,擬延聘指導教授請填三位老師,親自簽名繳交至念慈助理,一併由助教轉交各老師簽名審核,並於學期結束前公告審核結果。
指導教授辦法(四) • 須進入第二志願程序的學生由助教通知再度進入碩博士作業平台填寫第二志願的老師。 • 承上述說明,此兩項文件請於5月25號中午12點前同時繳交至念慈助理,包含: • 申請指導教授志願表 • 指導教授申請同意書 • 學科考通過後,方可辦理論文口試。(申請口試至口試需一個月,故需於學期結束日前一個月完成)
碩士班申請指導教授申請表 論文題目須與指導教授申請同意書上的題目相同
指導教授申請同意書 同意書的老師請填第一志願的老師,不需請老師簽名。
學科考相關事項(一) • 對象: 本系碩士班在學滿兩學期者之研究生。 • 資格: 須通過碩士班一年級之所有必修科目(含基礎課程)並於下學年開學前四週填具學科考試申請書,經系主任核可後繳交。 • 考試時間: 原則上為下學年第一學期開學前一週舉行 。
學科考相關事項(二) • 考試科目: • 企業管理綜合性理論(含財務管理、行銷管理、生產管理、組織行為與人力資源管理、資訊管理等五主題)。 • 管理個案分析。 • 以上二科目各占百分之五十,合計為一百分,考試時間均為一百分鐘。 • 通過資格: 學科考試需達七十分(含)以上為及格,及格後方 可通過學科考。
論文發表及校內知識庫時程規劃 2011 2010 五月 四月底 6/18 6/30 7/31 繳交指導教授申請同意書 參加學科考說明會 繳交相關證明文件 最後一次學科考審查會議 提出畢業論文口試申請截止 畢業論文口試(結束日) 尋找指導教授 • 撰寫知識庫內容並經審核通過 • 參加研討會並發表論文 個案(暫予)通過 順利畢業
學科考審查會議時程(暫定) 2010 5月 2011 3/15前 4月底 6/30 7/31 6/18 12月中 第二次學科考審查會議 繳交指導教授申請同意書 參加學科考說明會 第三次學科考審查會議 提出畢業論文口試申請截止 畢業論文口試(結束日) 第一次學科考審查會議 順利畢業 個案(暫予)通過
論文發表相關事項 • 研究生需投稿至國內外專業學術期刊或學術研討會,並且被接受。 • 研究生如以外文格式撰寫學術論文,並經指導教授具名,投稿至國內外學術期刊或研討會,且收到對方回函者。 • 研究生需提出接受函、論文全文及出席證明等證明資料,經學科考委員會審查通過,方可通過學科考。 • 論文發表教授若與學生畢業論文指導教授不同時,則必須取得指導教授與發表教授雙方的同意,並於「指導教授同意書」簽名後繳交,學生才能以此論文做為學科考申請之論文。
校內知識庫相關事項 • 撰寫由系上各領域老師指定期刊之paper review,且paper之時間範圍限定為3~5年內;或撰寫由指導教授所指定期刊之paper review。(兩者皆須按本系所提供之格式撰寫)。 • 撰寫學期term paper必須經過授課教師推薦,由系主任審查通過,方可放入校內知識庫(請按本系所提供之格式撰寫) 。 • 撰寫個案(知識庫期刊),由系主任指派審核委員審核通過,方可放入校內知識庫。。
選定授課教師或指導教授指定之Paper 下載校內知識庫(paper review)撰寫格式,並按格式撰寫 經授課教師或指導教授審核 繳交書面檔案給助教。 將檔案上傳至知識庫系統。 線上審核通過 於知識庫系統列印申請人上傳之相關資料並繳交給助教 Paper評論 完成學科考審核-知識庫部份 校內知識庫 下載校內知識庫(term paper)撰寫格式,並按格式撰寫 將檔案上傳至知識庫系統。 繳交書面檔案給助教。 線上審核通過 由授課教師推薦並經主任審核通過 選定學期報告題目 學期報告 線上審核通過 將檔案上傳至知識庫系統。 繳交書面檔案給助教 下載校內知識庫(個案)撰寫格式,按格式撰寫個案 主任指派審查委員進行審查通過 選定個案題目 個案 線上審核通過 校內知識庫申請流程 註:檔案經審核後若有修改或刪除等異動,需由助教同意後才可更改。 若為共同著作,可繳交同一份申請書,但皆需簽名。
Paper review上傳格式撰寫說明(續) 註:中文內文請以標階體英文內文請以Times New Roman,字型大小12撰寫。
Paper review上傳格式撰寫說明(續) 撰寫完畢將書面資料請指導教授或授課教師批閱。 請親筆簽名
Paper review、個案及學期報告上傳步驟 點選知識倉儲
Paper review、個案及學期報告上傳步驟 點選碩士班
Paper review、個案及學期報告上傳步驟 選擇欲上傳項目(個案、學期報告或paper review)
Paper review上傳頁面 依前述格式填寫
列印Paper review發表證明步驟 Step1:選取「進階搜尋」 Step5:按下「放大鏡] 圖示 Step2:勾選「paper review」或「個案」或「學期報告」 Step3:選取「撰寫者」或「學號」 Step4:輸入「學號」或「姓名」
上傳五篇後列印此頁面於空白處簽名,於申請學科考論文發表及知識庫審查時繳交上傳五篇後列印此頁面於空白處簽名,於申請學科考論文發表及知識庫審查時繳交
論文發表及校內知識庫相關事項(一) • 論文發表及校內知識庫審查採用累積點數制。 • 研究生得共同發表論文或撰寫知識庫內容,但其所得點數必須除以學生總人數(計算至小數點第1位,四捨五入),唯每位研究生之點數需超過3點(含),方可通過學科考之審查。 • 研究生需提出論文發表及撰寫校內知識庫內容等相關證明,始通過學科考認證。
論文發表及校內知識庫相關事項(二) • 有條件通過 • 依學科考辦法,學科考須於學期結束日前一個月內完成,提出認證申請的時間應在期限內完成,且須提出論文發表及校內知識庫相關證明文件。 • 例如本學期定於7月31日結束,則學科考必須於6月30日前完成,凡於6月30日之後確定已經研討會接受者,需附上「有條件認證」申請表格,經助教初審並通過學科考委員過半數同意,經公告後,才得以申請畢業論文口試。
論文發表及校內知識庫相關事項(三) • 論文發表及校內知識庫需經學科考委員會開會審查決定通過與否。 • 申請畢業論文口試,需先完成學科考認證之審查。 • 申請論文考試者,須於論文考試日期一個月前提出申請。
論文發表點數計算方式(每人至多採計2點) 研究生得共同發表論文,唯該篇論文所核算之點數須與共同發表人平均(除指導教授外),每位研究生之點數至多採計2點。
校內知識庫點數計算方式(每人至多採計2點) 研究生得共同撰寫知識庫內容(term paper、個案),唯該篇知識庫內容所核算之點數須與共同撰寫人平均計算,每位研究生之點數至多採計2點。
論文發表及校內知識庫認證申請書 請依自身情況填寫。 確認附加檔案是否備齊。
論文發表申請書 發表之所有作者 需與附加檔案一致: 1.「研討會名稱」、「主辦單位」需與接受函中的內容一致」。 2.「投稿題目」需與論文全文附件的題目一致。 確認附加檔案是否備齊。 *此為狀況一所需繳交的資料,請依自身情況另額外繳交相關資料。
報告完畢 有任何問題歡迎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