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 likes | 348 Views
实验九( Ⅱ ) 微生物的显微镜直接计数法.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了解血球计数板的构造、明确其计数原理。 掌握使用血球计数板显微镜下直接进行微生物计数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显微直接计数法: 将小量待测样品悬浮液置于计菌器上,于显微镜下直接计数的一种简便、快速、直观的方法。
E N D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 了解血球计数板的构造、明确其计数原理。 • 掌握使用血球计数板显微镜下直接进行微生物计数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 显微直接计数法:将小量待测样品悬浮液置于计菌器上,于显微镜下直接计数的一种简便、快速、直观的方法。 • 显微计数法适用于各种含单细胞菌体的纯培养悬浮液,如酵母、细菌、霉菌孢子等。菌体较大的酵母菌或霉菌孢子可采用血球计数板,一般细菌则采用彼得罗夫·霍泽(Petrof Hausser)细菌计数板或Hawksley计数板。三种计数板的原理和部件相同,只是细菌计数板较薄,可以使用油镜观察。而血球计数板较厚,不能使用油镜,计数板下部的细菌不易看清。
二、实验原理 • 血球计数板是一块特制的厚型载玻片,载玻片上有4条槽而构成3个平台。中间较宽的平台,被一短横槽分隔成两半,每个半边上面各有一个计数区。 • 计数室的刻度有两种:一种是计数室(大方格)分为16个中方格,而每个中方格又分成25个小方格;另一种是一个计数区分成25个中方格,而每个中方格又分成16个小方格。 • 计数室由400个小方格组成。
二、实验原理 • 每个大方格边长为1mm,其面积为lmm2,盖上盖玻片后,盖载玻片间的高度为0.1mm,所以每个计数区的体积为0.1mm3。 • 使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时,通常测定五个中方格的微生物数量,求其平均值,再乘以25或16,就得到一个大方格的总菌数,然后再换算成1毫升菌液中微生物的数量。 • 因此,以25个中方格的计数板为例,设5个中方格的总菌数为A,菌液的稀释倍数为B,则: • 1ml菌悬液中的总菌数= (A÷5)×25×104×B
三、实验器材 1.菌种: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2.仪器、材料:显微镜、血球计数板、盖玻片、吸水纸、计数器、无菌滴管、擦镜纸。
四、实验步骤 • 1.无菌生理盐水适当稀释制备酿酒酵母菌悬液。 • 2.镜检血球计数板。 • 3.血球计数板盖上盖玻片,将酵母菌悬液摇匀,用无菌滴管吸取少许,从盖玻片的边缘滴入一滴,让菌液沿缝隙靠毛细渗透作用自动进入计数室。 • 4.静置5min,将血球计数板置载物台上夹稳,先在低倍镜下找到计数室,再转换高倍镜观察并计数。 • 5.计数时若计数室由16个中方格组成,按对角线方位,数左上、左下、右上、右下的4个中方格(即100小格)的菌数。如为25个中方格组成的计数区,除数上述四个大方格外,还需数中央l个大方格的菌数(即80个小格)。 • 6.如菌体位于大方格的双线上,计数时则数上线不数下线,数左线不数右线,以减少误差。 对于出芽的酵母菌,芽体达到母细胞大小一半时,即可作为两个菌体计算。 • 7.清洗血球计数板。
五、实验报告 1.结果 A表示五个中方格的总菌数;B表示菌液稀释倍数。 2.思考题 血球计数板计数误差来自哪些方面,应如何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