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0 likes | 545 Views
第三章 旅游需求与供给. 第一节 旅游需求. 一、基本内涵 1 、概念. 具有一定支付能力和余暇时间的人,在一定时间内,愿意以一定的价格购买某一旅游产品的数量。. 2 、产生条件 客观条件:足够可随意支配收入、足够闲暇时间、 其他因素(身体及家庭拖累状况) 主观条件:旅游动机(旅游需要). 问题. BCDE. 1 、产生旅游需求的客观条件包括( )。 A. 需求层次的高低 B. 足够的闲暇时间 C. 足够的可随意支配收入 D. 身体能力状况 E. 家庭拖累状况
E N D
第一节 旅游需求 一、基本内涵 1、概念 具有一定支付能力和余暇时间的人,在一定时间内,愿意以一定的价格购买某一旅游产品的数量。
2、产生条件 • 客观条件:足够可随意支配收入、足够闲暇时间、 其他因素(身体及家庭拖累状况) • 主观条件:旅游动机(旅游需要)
问题 BCDE 1、产生旅游需求的客观条件包括( )。 A. 需求层次的高低 B. 足够的闲暇时间 C. 足够的可随意支配收入 D. 身体能力状况 E. 家庭拖累状况 2、下列属于闲暇时间的部分包括( )。 A. 上下班坐车时间 B. 家务劳动时间 C. 看电视时间 D. 郊游时间 E. 自学外语时间 CDE
3、特点 • 综合性强 • 敏感度高 • 指向性
4、影响因素 • 客源国因素:总人口、人口结构、城市化程度、经济因素 • 目的国因素:旅游供给、通货膨胀 • 双方相关因素:客源国与目的国的经济距离、货币汇率、政治及社会文化因素
二、旅游需求规律 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旅游需求与人们的可自由支配收入和闲暇时间的变化方向相同,而与产品价格的变化方向相反。
1、旅游需求量与价格 在其他因素不变情况下,人们在一定时期内对旅游产品的需求量会随着产品价格升降而呈现反方向变化。
旅游需求曲线并非一成不变的 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有很多其他因素,例如人们的兴趣爱好、对未来旅游市状况的预测等会影响旅游需求。
D’ D P D” P’ Q Q Q’ Q” 旅游需求曲线的移动
2、旅游需求量与收入 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人们的可自由支配收入越多,对旅游产品的需求也就越大,尤其表现为外出旅游次数或在外旅游天数的增加。反之,亦然。
3、旅游需求量与时间 在其他条件具备的前提下,人们的闲暇时间越多,对旅游产品的需求就越大,外出旅游的次数和在外旅游天数就会越多。反之,亦然。
三、旅游需求弹性 旅游需求量随某一因素的变化而出现相应变化的现象。 旅游需求收入弹性 旅游需求价格弹性
1、旅游需求价格弹性 • 旅游需求量对产品价格的反应现象 • 测定这一变化关系的尺度称为旅游需求价格弹性系数 Ed=旅游需求量变动百分比/价格变动百分比 =(△Q/Q)/(△P/P) =(△Q/△P)·(P/Q)
P Q △Q • 点弹性:Ed= Qd’ P • 弧弹性: Ed= · △P Q Q2-Q1 P1 = · Q1 P2-P1 中点公式 Q2-Q1 (P1+P2)/2 Ed= · P2-P1 (Q1+Q2)/2
案例 某旅游地的旅游价格原为50元/人天,在该地旅游的游客平均每天为3000人;后该地旅游部门将旅游价格上调为60元/人天,则旅游的游客平均每天下降到2200人,求其旅游需求价格弹性系数。
2、旅游需求收入弹性 旅游需求量对旅游者可自由支配收入变化的反映现象。测定这一程度的尺度称为旅游需求收入弹性系数。 弧弹性:Ei=(△Q/△I)·(I/Q) = Q2-Q1 I1 · Q1 I2-I1 中点公式 Ei= Q2-Q1 (I1+I2)/2 I2-I1(Q1+Q2)/2 ·
3、旅游需求交叉弹性 某一种旅游产品的需求量对其它旅游产品价格变化反应的敏感性。 系数:Exy=(△Qy/Qy)/(△Px/Px) =(△Qy/ △Px)·(Px /Qy) =Qy2-Qy1PX1 PX2-PX1 QY1 ·
x与y是替代关系 Exy是正值 • x与y是互补关系 Exy是负值 • x与y是独立的 Exy=0
四、旅游需求指标 1、衡量旅游客流量的指标 • 旅游人次:入境旅游人次 • 旅游者停留天数:旅游人次×人均停留天数 • 旅游者人均停留天数
2、衡量旅游费用的指标 • 旅游者消费总额 • 旅游者人均消费额
3、衡量旅游需求潜力的指标 • 旅游出游率:出境旅游人次/总人口 • 旅游重游率:出境旅游人次/出国旅游人数 • 旅游消费率:出国旅游消费总额/个人消费总额
第二节 旅游供给 一、基本内涵 1、概念:旅游目的地在一定时期内以一定的价格向旅游市场提供的旅游产品或服务的数量。 • 基本旅游供给:旅游资源与服务、旅游上层设施 • 辅助性旅游供给:旅游基础设施
2、影响因素 •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 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 环境容量 • 政府对发展旅游业的方针和政策:税收、政府补贴和贷款利率
二、旅游供给规律 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愿意并且有能力向旅游市场提供的旅游产品的数量将随着市场价格的涨落而增减。
旅游供给曲线的变动 在产品价格既定条件下,由于其它因素的变动而引起的旅游供给变动。
三、旅游供给弹性 • 旅游供给量对价格变化的反映现象。 • 测定这一程度的尺度称为旅游供给价格弹性系数。 Es=(△Q/△P)·(P/Q) =(Q2-Q1) P1 (P2-P1) Q1 中点公式:Es=(Q2-Q1) (P1+P2)/2 (P2-P1) (Q1+Q2)/2 · · ·
第三节 旅游需求与供给的矛盾 一、供求矛盾形成与平衡分析 1、旅游供求矛盾的静态均衡 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条件下,旅游需求方与旅游供给方以一定价格交换旅游产品,实现供需平衡。
2、旅游供求矛盾的动态均衡 (1)需求增加
D P D’ S (2)需求减少 E P0 P1 E’ Q Q1 Q0
D P S’ (4)供给减少 S E’ P1 P0 E Q Q1 Q0
二、主要体现 1、旅游接待能力与旅游总人次的矛盾 2、在地域上的矛盾 3、在季节上的矛盾 4、在各自构成比例上的矛盾
三、调节机制 1、价值规律调节: 价格机制 2、供求规律调节: 市场机制
四、调节措施 1、旅游规划 2、税收政策 3、旅游价格政策 4、旅游促销
第四节 我国供求关系的发展 一、我国旅游供给的发展 1、饭店业 2、旅行社业 3、旅游交通 4、旅游景点、景区 5、娱乐设施
二、我国旅游需求的发展 1、入境旅游市场:华侨、外国人、港澳台同胞 2、国内旅游市场:快速发展 3、出境旅游市场:出国旅游、边境旅游、港澳台旅游发展
三、我国旅游供求关系的发展 1、限制发展阶段:改革开放之前 2、不协调发展阶段:1978—1995年 3、比较协调发展阶段:1996年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