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0 likes | 446 Views
第一章 走进技术世界. —— 考纲精要、案例解读、变式训练. 考点 1 技术与人的关系. 【 例 1】 (2010 年浙江省会考标准例卷 ) 小顾看见有人用绑有磁铁的木棒在河岸边吸废铁,从中得到灵感,成功研制了河道废铁打捞器,申请了专利,开创了一个“打捞财富”的产业。在研制过程中,他学习了相关的知识,自身素质得以提升,成为了青年人学习的榜样。该案例中,体现技术具有发展人的作用的是 ( ) A .从用磁铁吸废铁中得到灵感 B .成功研制了一台河道废铁打捞器 C .申请专利,开创了“打捞财富”的产业 D .在研制过程中,自身素质得以提升.
E N D
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 ——考纲精要、案例解读、变式训练 考点1 技术与人的关系
【例1】(2010年浙江省会考标准例卷)小顾看见有人用绑有磁铁的木棒在河岸边吸废铁,从中得到灵感,成功研制了河道废铁打捞器,申请了专利,开创了一个“打捞财富”的产业。在研制过程中,他学习了相关的知识,自身素质得以提升,成为了青年人学习的榜样。该案例中,体现技术具有发展人的作用的是()【例1】(2010年浙江省会考标准例卷)小顾看见有人用绑有磁铁的木棒在河岸边吸废铁,从中得到灵感,成功研制了河道废铁打捞器,申请了专利,开创了一个“打捞财富”的产业。在研制过程中,他学习了相关的知识,自身素质得以提升,成为了青年人学习的榜样。该案例中,体现技术具有发展人的作用的是() A.从用磁铁吸废铁中得到灵感 B.成功研制了一台河道废铁打捞器 C.申请专利,开创了“打捞财富”的产业 D.在研制过程中,自身素质得以提升 【解析】“发展人”主要体现为技术促进人的精神和智力的发展,使得人的创新精神和批判能力得以提高,思维方式发生改变,自我价值得以体现。该题中关键词“自身素质”是正确答题的依据。 【答案】D
【变式训练】 • (2011年9月浙江省高考)工人在道路 上铺设地砖是一种重体力活,需要工人蹲 着或是弯腰铺设。某公司开发研制的自动 铺砖机(如图所示),工人站在操作台上, 只需把砖块排列好,砖块会在重力作用下沿着铺砖机的轨道下 滑,自动地铺在地面上。采用铺路机后,工人可以不必蹲着或 是弯腰工作,这体现了技术可以______________(从“保护人”、“解放人”、“发展人”中选择一个)。 【答案】解放人 【解析】技术对人的解放作用体现为人依靠技术解放式延长了身体器官功能,拓展了活动空间,提高了劳动效率。
【例2】(2009年3月浙江省高考)如图所示是某生线上的焊接机器人,下列关于机器人的使用说法不恰当的是A.增加了生产成本B.提高了生产效率C.提高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D.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例2】(2009年3月浙江省高考)如图所示是某生线上的焊接机器人,下列关于机器人的使用说法不恰当的是A.增加了生产成本B.提高了生产效率C.提高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D.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技术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焊接机器人是在工业机器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先进焊接设备,是从事焊接(包括切割与喷涂)的工业机器人,主要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它提高了零部件生产的自动化水平及生产效率,焊接质量也得到了保证。 【答案】A
【变式训练】 2.如图为台北国际机器人展现场展示的“27岁的爱因斯坦”,“爱因斯坦”内部装有36颗马达,可以表达喜怒哀乐等表情,惟妙惟肖。经过半个世纪的飞速发展,机器人的种类和功能越来越多,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家用机器人能帮助人们做日常家务, 改变了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 B.排爆机器人能在危险、恶劣环境下 代替人类工作,起到发展人的作用 C.焊接机器人的使用提高了生产效率 和产品质量,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 D.娱乐机器人能为人们唱歌、跳舞等娱 乐活动,丰富了人们的社会文化内容 【解析】技术的发展人作用体现在技术促进人的精神和智力的发展,使得人的创新精神和批判能力得到提高,思维方式发生转变,自我价值得以实现。 【答案】B
【例3】(2012年3月浙江省高考)某钢铁厂运用新技术,对生产中产生的高温煤气进行循环利用,既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又节约了资源,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关于该案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例3】(2012年3月浙江省高考)某钢铁厂运用新技术,对生产中产生的高温煤气进行循环利用,既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又节约了资源,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关于该案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人类依靠新技术可以更好地利用自然 和改造自然 B.人类利用技术不能忽视对环境的破坏 C.新技术的运用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社会 效益 D.经济发展了才能保护环境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技术与自然的关系,一般每年高考第1道题目必是此类型。经济的发展与环境的保护应同时进行,而非经济发展了再进行环境保护。 【答案】D
【例4】[2012年3月合卷上机版高考技术试题第1题]关于技术与自然的关系,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例4】[2012年3月合卷上机版高考技术试题第1题]关于技术与自然的关系,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依靠技术,人类可以利用和改造自然 B.人类在利用技术开发自然时,应把握合理的尺度 C.对自然的保护只能建立在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基础上 D.技术的发展为解决环境问题提供了可能 【解析】本题为新高考第1题,同样考查技术与自然的关系,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答案】C
【变式训练】 3.我国首个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的 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进入“开启太空探 索空间站时代”, “天宫一号”将开展空间 应用(包括空间环境和空间物理探测等)、 空间科学实验、航天医学实验和空间战技术实验等系列活动。从技术角度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天宫一号”的成功发射,将会大大减少太空垃圾,体现 对环境的保护 B.“天宫一号”对太空的探索是科学活动,需要技术支持 C.“天宫一号”的成功发射将为我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应 D.“天宫一号”的发射,产生大量的污染,有百害而无一利 【答案】B 【解析】“天宫一号”作为空间实验室,其主要作用就在于太空探索和科学实验,这两项都属于科学活动。而将“天宫一号”发射到太空属于技术活动,因此可以说技术上的支持为太空探索的实现创造了可能。
【变式训练】 4. (2011年9月浙江省高考)某公司开发的生物燃料新技,通过光合作用将转基因单细胞植物转变成为乙醇和生柴油等燃料,可用于驱动汽车等,减少石油资源的消耗。下列关于该技术的说法中不恰当的是() A.该技术符合设计的可持续发展原则 B.该技术促进了生物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C.该技术拓展了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D.该技术可以让人类不再担忧能源枯竭 【答案】D 【解析】化石燃料是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能源,石油、煤、天然气等不可再生化石燃料在能源消耗中比重达86%,生物燃料是利用生物技术手段解决未来能源问题的可选方案之一。生物燃料的合理使用可以降低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障能源的作用。
【例5】(2012年3月浙江省高考)赵明发现口香糖污渍很难清除,因此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设计制作了如图所示的便携式口香糖污渍清除器,并提交了专利申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例5】(2012年3月浙江省高考)赵明发现口香糖污渍很难清除,因此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设计制作了如图所示的便携式口香糖污渍清除器,并提交了专利申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赵明的设计主要用于清除口香糖污 渍,目的性明确 B.赵明在设计和制作中运用了多门学 科的知识,体现了技术的综合性 C.该口香糖污渍清除器结构新颖,具 有创新性 D.该清除器提交专利申请后就得到了 专利保护 【解析】考查技术的性质,提交专利申请得到批准后才会得到专利保护。 【答案】D
【变式训练】 5.普通插座只能用一面,使用很有限,如 果插座像个“魔方”那使用率可就大大增加 了。钟山学院2008级产品造型专业的郑建 安同学就设计了一款“魔方插座”(如图),并 获得2010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外观设计专利证书》。针对上 述材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技术是为人服务的,“魔方插座”不应该申请专 利,而应让大家免费使用 B.郑建安同学申请专利的目的是为了图名,并不能创造经 济效益 C. “魔方插座”能获得专利授权说明该设计具有创新性和实用 性 D.“魔方插座”的专利授权需缴纳一定的专利费用,所以其 相关权益受保护是无限期的 【答案】C
【例6】如图所示的翻车是一种农用灌溉工具。它利用链轮传动原理,以人力(或畜力)为动力,带动木链周而复始地翻转,装在木链上的刮板就能把河水提升到岸上灌溉田地。在链轮传动原理发现以前,人类就已经在生活、生产中应用了。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例6】如图所示的翻车是一种农用灌溉工具。它利用链轮传动原理,以人力(或畜力)为动力,带动木链周而复始地翻转,装在木链上的刮板就能把河水提升到岸上灌溉田地。在链轮传动原理发现以前,人类就已经在生活、生产中应用了。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翻车的使用推动了链轮传动原 理的发现 B.翻车的使用是技术活动 C.发现链轮传动原理是科学活动 D.科学导致了技术活动的产生 【解析】本题考查科学与技术的联系与区别,科学与技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科学侧重认识自然,力求有所发现;技术侧重利用和合理改造自然,力求有所发明。人类在改造自然过程中,发现了许多科学原理,这些原理的应用促进了技术的进步;反之,技术的发展也促进了科学原理的发现。 【答案】D
【变式训练】 6.以下不属于技术活动的是() A.2012年9月高考上机系统开发 B.中南大学在校生刘路证明“西塔潘的猜想” C.汽车智能一体化技术的实施 D.电动汽车的改进 【答案】B 【解析】技术活动与科学活动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其成果是否能直接应用于人类的需求或成为一件产品。
【例7】(2009年浙江省会考)如图所示是一款环保电动概念车,它的车架上安装了太阳能 电池板,车轮上装有风力发电机,放在阳光足、风力较大的地方即可充电。关于这款设计,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增加了风力发电,体现技术 的创新性 B.增加了成本,体现技术的两 面性 C.应用了多学科的知识,体现 技术的综合性 D.利用太阳能、风能,体现设计 的可持续发展原则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对技术性质的理解。技术的两面性主要针对使用者而言,采用新技术设计的环保电动车在使用过程中对使用者产生的负面影响体现为技术的两面性,“增加成本”不属此列。 【答案】B
【变式训练】 7.2011年11月9日凌晨,由我国自主研发的首个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搭载在俄罗斯“福布斯-土壤”探测器发射升空。它将对火星进行为期一年的在轨探测,重点探测火星高层大气和电离层等空间环境。但由于一些技术故障,火箭发射后未能成功变轨前往火星,载有8.3吨有毒燃料的探测器于数周内跌回地球,发生态灾难。针对上述材料,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萤火一号”搭载在“福布斯-土壤”探测器发射,体现了技 术的综合性 B.由于技术故障造成探测器坠毁并引发生态空难,体现了 技术的两面性 C.“萤火一号”是我国自主研发的首个火星探测器,体现了技 术的创新性 D. 探测器的主要任务是对火星进行为期一年的在轨探测,体 现了技术的目的性 【答案】 A 【解析】技术综合性是指一项技术需要综合运用多个学科、多方面的知识。
【例8】手机从出现到现在经历了由“大”到“小”、由“重”到“轻”、由单一通话功能到功能多元化的发展历程,相继出现了各种新型手机。由此可见【例8】手机从出现到现在经历了由“大”到“小”、由“重”到“轻”、由单一通话功能到功能多元化的发展历程,相继出现了各种新型手机。由此可见 A.手机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 B.手机的发展是设计者毫无目的的创新过程 C.手机功能的多元化发展体现了技术的综合性 D.手机的不断发展是发明的过程 【解析】对技术革新和发明要理解和区分。发明是一项新技术由“无”到“有”的过程,革新是在原有技术基础上从原理、结构、性能等方面进行的改进。自从手机被发明后,其发展是一个不断革新(创新)的过程。 【答案】A
【变式训练】 8.日本松下电器于近日正式发布一款支持 3D功能的数码相机。该相机配备25-1 azmm的4倍光学变焦的双镜头系统, 可以支持拍摄1080P分辨率的高清3D视频。 特别的是,这两个镜头既可以同时工作,也可以分开工作。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相对于原机型,3D数码相机在结构和成像原理等方面都 有了革新 B.3D数码相机的设计只与3D技术有关 C.3D数码相机的创新设计与人们不断增长的需求息息相关 D.3D技术的出现比3D功能数码相机设计更早,说明技术的 出现总是早于设计 【答案】 C
2008年10月浙江高考第1题 1.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使用了50辆纯电动客车代替燃油客车,每天可节省燃油约1800L,减排CO:约4230kg。下列关于使用纯电动客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体现了绿色奥运的理念 B.减少了环境污染 C.节约了石油资源 D.减少了道路空间的占用
2009年9月浙江高考第1题 1、人类对电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从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角度来看,应当重点发展 A、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核能发电 B、水力发电、燃油发电、风力发电C、核能发电、燃煤发电、太阳能发电 D、燃煤发电、水力发电、风力发电
2010年3月浙江高考第1题 1.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 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下列关于"低碳经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保护了人类的生存环境B.加快了新能源的开发,促进了社会生产方式的转变C.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D.展现了技术的美好未来,使人们不再担忧技术的负面作用
2010年9月浙江高考第1题 1.我国自行设计、集成创新、拥有自主产权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是世界首个设计下潜深度为3700米的载人潜水器,这意味着该潜水器可以在世界海洋面积99.8%的广阔领域使用,目前“蛟龙号”下潜深度已经达到3759米。下列关于“蛟龙号”的说法中不恰当的是: A. “蛟龙号”的相关技术已经受到专利保护 B. “蛟龙号”的研发成功,扩展了人类活动的空间 C. “蛟龙号”的研发成功,促进人类进一步认识海洋世界 D. “蛟龙号”的研发成功,人类就有取之不竭的海洋资源
2010年9月浙江高考第1题 1、我国无线通讯网络由于使用外国的技术,每年要支付巨额的费用。目前新建的3G无线通讯网络,我国拥有了自主知识产权的TD-SCDMA(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可以节省大量的外汇。这个案例说明技术具有A、整体性 B、相关性 C、两面性 D、专利性
2011年3月浙江高考第1题 1.如图所示是某汽车公司生产的百公里耗油约为1升的汽车(简称1升车)。该车运用了轻量化技术、LED照明技术、降低风阻技术,减少了能耗。该车还运用了各种安全技术,提高了车辆的安全性。下列关于该车的说话中不恰当的是 A.技术发展为“1升车”的设计创造了条件 B.“1升车”的应用符合“低碳经济”的要求 C.轻量化技术“1升车”的安全性 D.“1升车”体现了设计人员的创新思维
2011年9月浙江高考第1题 1.某公司开发的生物燃料新技术,通过光合作用将转基因单细胞植物转变成为乙醇和生柴油等燃料,可用于驱动汽车等,减少石油资源的消耗。下列关于该技术的说法中 不恰当的是 A.该技术符合设计的可持续发展原则 B.该技术促进了生物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C.该技术拓展了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D.该技术可以让人类不再担忧能源枯竭
2009年3月浙江高考第1题 1.我国无线通讯网络由于使用外国的技术,每年要支付巨额的费用。目前新建的3G无线通讯网络,我国拥有了自主知识产权的TD-SCDMA(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可以节省大量的外汇。这个案例说明技术具有( )A.整体性 B.相关性 C.两面性 D.专利性
2009年9月浙江高考第2题 2.知识产权制度体现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对知识的尊重和保护,下面有关知识产权制度理解正确的是A.知识产权制度不允许专利所有权人对专利技术的垄断B.所有技术产品都可以申请到专利权C.所有技术产品都需要申请专利权D.知识产权制度能使发明创造获得最大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