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likes | 261 Views
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电脑防毒的六个基本步骤 预防 E-mail 病毒 如何预防网络病毒 中毒后的现象识别. 电脑防毒的六个基本步骤.
E N D
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电脑防毒的六个基本步骤 预防E-mail病毒 如何预防网络病毒 中毒后的现象识别
电脑防毒的六个基本步骤 现今蠕虫病毒可通过电子邮件轻而易举地入侵你的电脑,与其等中了病毒去临阵磨枪,倒不如做好防毒的准备工作。虽说花费了几分钟时间阅读本文,却能避免因中毒而导致的数小时的时间浪费。毕竟,“磨刀不误砍柴工”嘛。一、打好安全补丁:很多“知名”病毒的流行,大抵都利用了微软操作系统中的漏洞或后门,因此打好安全补丁实在太重要了!因为就算你杀了病毒,难保它下次不再光临。只有打了安全补丁,查漏补缺,堵死后门,使其无路可遁,才能将之长久拒之门外。二、警惕邮件附件:一个防止病毒感染的有效途径就是不轻易打开附件,哪怕这封邮件的来源看似相当“可靠”,也请别掉以轻心。国灰某些病毒会从受感染的电脑中提取邮件名单,并将损害性的附件一一发送出去。如果你不幸打开了附件,自己中毒的同时还会感染他人,祸患无穷。所以,打开之前请对附件中的文件进行病毒扫描。另外,即便扫描后确认无毒,只要发觉不是你希望得到的文件或图片,请别犹豫,立刻删除它。
电脑防毒的六个基本步骤 三、关注在线安全:新病毒的种类与数量之多,真令人始料不及。不妨定期访问在线安全站点,比如诺顿、金山、瑞星等,这些网站提供了最新的安全资料,对于防毒很有帮助,建议你将这些站点添加到个人收藏夹中!四、安装防毒软件:这个问题就不必多讲了吧,如果到现在你的计算机中还没安装一款防毒软件,也太不应该了吧?尤其对于电脑初学者,更有安装防毒软件的必要! 五、升级防毒软件。既然安装了防毒软件,请确信其为最新版本。有些防毒软件具备这样的特性:一旦软件厂商发现了新的病毒,软件可以自动连线上网,增加最新的病毒库。既然软件提供了这样的功能,又何乐而不为呢?快去升级吧! 六、定期扫描系统:初次使用防毒软件时,扫描整个系统是个好主意。防毒软件可以自定义为定期在后台扫描系统。养成定期扫描的习惯吧,这绝对会让你受益无穷。
整个网络瘫痪了 一台染毒的主机拖跨整个网络!!
预防E-mail病毒 目前,在Internet上使用E-mail的日益增多。然而,各种各样的电脑病毒也不断出现。对一些通过网络和E-mail方式传播的病毒,必须给予充分的注意,提高防范意识。在Internet上通过E-mail方式传染的病毒有各种表现形式,其中许多还带有欺骗性的主题。 对于E-mail病毒,也不要谈虎色变,因为对抗其中的病毒陷阱其实并不难,我们可采取如下一些防范措施: 1、要有安全意识,对于从Internet上下载的一些可执行文件,需事先用杀毒软件清除病毒或在电脑上安装病毒防御系统方可执行。 2、不要心存好奇地打开有如下字样:“Good Times”、“Penpal Greetings”、“Deeyenda”、“Irina”、“AOL4FREE”、“I AM AREALLY MEAN VIRUS AND I GOING TO EAT YOUR HARD DRIVE”等的邮件,而是应该直接删除它们,包括这些E-mail所带的附件,或者通过邮件程序的过滤 功能将这些主题为上述字样的邮件过滤掉。
预防E-mail病毒 3、对于所有从Internet上取来的来历不明的数据,千万不要盲目地用Word或Excel打开此类文档,因为有些文档中可能包含有宏病毒,标题中的一些引诱性的语句,只不过是病毒制造者向你投下的“诱饵”。 4、检查真正的IP地址,以防假冒E-mail账号所发出的信件。Netscape 用户可用如下方法方便地判断发信来源:选取“Option”菜单下的“Show Header”选项下的“ALL”,就可以看到第一行,From之后接的就是这封信的真正来源地址。 5、对自己的私人网络账号保密,可以避免收到有问题的邮件,也避免收到大量的无用广告,还可以避免别人盗用自己的账号而带来的麻烦。 对于不明信件,可以置之不理,或是先通过杀毒软件检测之后再打开。 6、选择较为可靠的邮件服务器。 总之,要想免于E-mail病毒的困扰,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任何文件都必须通过病毒检测之后,再打开该文件运行和使用。
如何预防网络病毒 因特网的发展和电脑病毒的传播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相辅相成的。随着因特网的飞速发展,上网用户急剧增加,在此提醒广大网友上网时注意提防因特网上的病毒。 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病毒都能通过因特网传播,例如单纯的引导型病毒就很少能在因特网上传播。因特网上的病毒几乎都是常规单机病毒,真正能够称得上网络型的病毒绝少。也就是说,因特网上的病毒的机制不过就是单机型的,只不过是通过网络传播罢了,因此使用目前流行的杀病毒软件就能将这些病毒清除。这也说明,病毒的传播和感染也由以软盘、软件为媒介发展到了因特网时代的以网络(电子邮件等)为媒介的侵入。 在使用因特网时,一般在下述情况下会感染病毒。 (1)进行WWW浏览时,如果在某些不太可靠的站点上下载了文件,然后又运行了这些文件;
如何预防网络病毒 (2)进行FTP远程登录到服务器进行下载文件操作,然后又运行了所下载的文件。 (3)收到电子邮件后,通过“附件”的方式插入了携带宏病毒的Word文档,并用Word编辑器进行编辑,或者是在附件中插入了含有病毒的可执行文件。 针对以上情况,需要采取的措施有:不要随便下载文件,如必要,下载后应立即进行病毒检测。对接收的包含Word文档的电子邮件,应立即用能清除“宏病毒”的软件予以检测,或者是用Word打开文档,选择“取消宏”或“不打开”按钮。
计算机中病毒的表现现象 • 1.平时运行正常的计算机突然经常性无缘无故地死机。 • 2.运行速度明显变慢。 • 3.打印和通讯发生异常。 • 4.系统文件的时间、日期、大小发生变化。 • 5.磁盘空间迅速减少。 • 6.收到陌生人发来的电子邮件。 • 8.硬盘灯不断闪烁。 • 9.计算机不识别硬盘。 • 10.操作系统无法正常启动。 • 11.部分文档丢失或被破坏。 • 12.网络瘫痪。
“磁碟机”的识别 • 针对“磁碟机(Worm.Win32.Diskgen)”病毒在网上肆虐的情况,计算机反病毒专家向用户介绍五招分辨“磁碟机”病毒的方法。 • 1、某些杀毒软件和安全软件无法运行,被强行关闭。 • 2、计算机安全模式被破坏。用户试图进入安全模式时,显示的是蓝屏,这是由于病毒删除了与安全模式相关的注册表键导致。 • 3、无法正常显示隐藏文件,且工具——文件夹选项下的“隐藏受保护的操作系统文件”一项被破坏。 • 4、打开任务管理器,会发现两个lsass.exe和smss.exe进程。 • 5、使用Winrar可以发现如下病毒文件: • %systemroot%/system32/com/lsass.exe, • %systemroot%/system32/com/smss.exe, • %systemroot%/system32/com/netcfg.dll, • %systemroot%/system32/com/netcfg.000。 • 6、硬盘根目录下有pagefile.pif和autorun.inf文件; • 7、系统目录下存在dnsq.dll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