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 likes | 369 Views
《 有机化工产品检验 》 项目教学. 学习情境 19.3 工业丙烯酸含量的测定. 教学设计. 教师布置项目任务. 学生分组讨论. 交流评价. 确定最佳操作条件. 教师确定测定方案. 教师讲解相关知识. 完成检验报告. 自评和互评结果. 教学过程. 提出问题:如何进行工业丙烯酸含量的测定? ( 课前预留 ) 学生根据所查资料提出解决方案并进行现场讨论。 教师确定检测方案 学生按方案确定色谱条件,完成工业丙烯酸含量的测定. 项目相关知识点. 知识点一 关于丙烯酸的基础知识 问题:丙烯酸是哪些工业产品的原料 问题:丙烯酸的性质
E N D
《有机化工产品检验》项目教学 学习情境19.3 工业丙烯酸含量的测定
教学设计 教师布置项目任务 学生分组讨论 交流评价 确定最佳操作条件 教师确定测定方案 教师讲解相关知识 完成检验报告 自评和互评结果
教学过程 • 提出问题:如何进行工业丙烯酸含量的测定?(课前预留) • 学生根据所查资料提出解决方案并进行现场讨论。 • 教师确定检测方案 • 学生按方案确定色谱条件,完成工业丙烯酸含量的测定
项目相关知识点 • 知识点一 关于丙烯酸的基础知识 • 问题:丙烯酸是哪些工业产品的原料 • 问题:丙烯酸的性质 • 问题:丙烯酸是如何生产出来的
知识点二 色谱条件选择 • 问题:工业丙烯的含量测定难点 • 色谱柱及液载比的选择 • 汽化室温度的选择 • 色谱柱温度的选择 • 检测器温度的选择 • 载气流速的选择 • 进样量的选择
丙烯酸样品的测定 如何测定? • 在选定的工作条件下,使样品汽化后经色谱柱分离,用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采用内标法定量。丙烯酸含量的计算为100减去有机杂质(不包括丙烯酸二聚体)和水的质量分数;总醛含量的计算为丙烯醛、糠醛和苯甲醛质量分数的相加。
前提:试样中所有组分都产生信号并能检出色谱峰前提:试样中所有组分都产生信号并能检出色谱峰 • 依据:组分含量与峰面积成正比
Ai——组分i 峰面积的数值,单位为平方厘米(cm2)或为毫伏分(mV·min); ms——内标物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As——内标物峰面积的数值,单位为平方厘米(cm2)或为毫伏分(mV·min); m——试料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fi——组分i相对内标物的校正因子的数值。
w (水)——丙烯酸中水的质量分数,数值以%表示; • ∑ wi ──样品中有机杂质(不包括丙烯酸二聚体)质量分数的总和。
优点: • 简便,准确 • 定量结果与进样量、重复性无关 • 色谱条件略有变化对结果几乎无影响 • 缺点: • 所有组分必须在一定时间内都出峰 • 必须已知所有组分的校正因子 • 不适合微量组分的测定
二 、试剂与材料 • 载气(氮气):纯度≥99.99﹪; • 固定液:聚乙二醇20M-2-硝基对苯二甲酸(FFAP)+己二酸新戊二醇聚酯(NPGA); • 载体:硅藻土载体(Uniport S) 0.147 mm~0.175 mm 。
三、仪器 • 气相色谱仪 1.配有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2.对样品中0.001 %(质量分数)的组分所产生的峰高应大于噪声的两倍;
通道标识 快捷面板 做样框 进样按钮 菜单行 快捷按钮 样品树 功能页签 瞬时信号读数 运行时间 仪器基线 状态行 四、操作步骤 • 1、调整仪器
2、样品的测定 • 在50 mL具塞三角瓶中,加入0.02 g癸二酸二甲酯(内标物),再加入10 g 实验室样品,以上称量均精确至0.0002 g,混匀。在推荐的色谱分析条件下,将此混合物进行色谱分析。
3、色谱图 1─丙烯醛; 2─丙烯酸甲酯; 3─甲苯; 4─乙酸; 5─糠醛; 6─丙酸; 7─苯甲醛;8─丙烯酸;9─马来酸酐;10─癸二酸二甲酯(内标物); 11─4-甲氧基苯酚+苯甲酸; 12─丙烯酸二聚体。
4、结果表示 • 取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05 %。 精丙烯酸型: w丙烯酸≥ 99.5% 丙烯酸型:优等品 w丙烯酸≥ 99.2 % 一等品 w丙烯酸≥ 99.0 %
七、布置下一个工作任务 工业乙醛中(丁烯醛、三聚乙醛或水分)含量的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