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0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主要内容. 一、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二、 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 三、 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一、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段祺瑞. 王士珍. 冯国璋. 袁世凯. (一) 新文化运动. 1 、 北洋军阀的统治.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特点: 政局动荡、内战频繁、经济凋敝、民不聊生。. 中国出路在何方?. 军阀的专制统治和割据、纷争乃至混战,给人们带来无穷灾难。国家出路在何方?

kyrie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2. 主要内容 一、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二、 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 三、 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3. 一、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4. 段祺瑞 王士珍 冯国璋 袁世凯 (一)新文化运动 • 1、北洋军阀的统治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特点:政局动荡、内战频繁、经济凋敝、民不聊生。

  5. 中国出路在何方? • 军阀的专制统治和割据、纷争乃至混战,给人们带来无穷灾难。国家出路在何方? • “辛亥革命给长期黑暗无际的中国带来了一线光明,当时人们是多么的欢欣鼓舞啊!但是,转瞬之间,袁世凯窃去国柄,把中国重新投入黑暗的深渊,人们的痛苦和失望,真是达到了极点,因此有的便走向了自杀的道路。” • ——《吴玉章文集》下

  6. 2、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 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的旧文化的斗争。 • 从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立的《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开始的。 • 1917年,陈独秀被聘为北大文科学长,《新青年》编辑部随之迁到北京。李大钊、鲁迅、胡适等参加了编辑部的工作。《新青年》杂志和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7. 鲁迅 胡适 李大钊

  8. 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是:民主与科学。 在陈独秀看来: 民主:既指资产阶级民主的制度,也指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思想。 科学:狭义指自然科学,广义指社会科学。他强调用自然科学的精神和科学方法来研究社会。

  9. 3、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的意义和局限 • 意义: • 从时代的需要看: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提倡民主与科学是切中时弊的。 • 从批判对象看: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并没有批判孔学就否定中国的全部传统文化。 • 从思想解放的角度看:它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引起各种新思潮在社会上传播。

  10. 局限: • 从目的看: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批判孔学,是为了给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扫清障碍。 • 从改造对象看:他们把国民性的改造放在优先地位。 • 从批判方法看:那时候的新文化运动的许多领导人 ,还在思想方法上还有形式主义的倾向。

  11. 新文化运动后来发展成为两个潮流:一部分人(如李大钊)继承了科学和民主精神,并在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又加以改造;另一部分人(如胡适等)则沿着资产阶级的道路继续走下去。新文化运动后来发展成为两个潮流:一部分人(如李大钊)继承了科学和民主精神,并在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又加以改造;另一部分人(如胡适等)则沿着资产阶级的道路继续走下去。

  12. (二)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新文化运动倡导者对资产阶级民主的怀疑 第一、在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已经比较充分地暴露出来。 第二、一战以极端形式的进一步暴露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不可克服的矛盾。

  13. “全社会人心都陷入怀疑沉闷畏惧之中,好像失了罗针的海船,遇着风,遇着雾,不知前途怎生是好。”“全社会人心都陷入怀疑沉闷畏惧之中,好像失了罗针的海船,遇着风,遇着雾,不知前途怎生是好。” 梁启超

  14. 第三、 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努力屡遭失败的 事实,更使他们对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 国的可行性产生了极大的疑问。

  15. 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的路径 鸦片战争时期 师夷长技以制夷 器物 地主改革派 洋务运动时期 中体西用 科学技术 改良派 君主立宪制 维新运动 制度 资产阶级 革命派 辛亥革命 资产阶级民 主共和制 观念形态的革命 文化 新文化运动 民主和科学

  16. “帝国主义的侵略打破了中国人学西方的迷梦,很奇怪,为什么先生老是侵略学生呢?中国人向西方学得很不少,但是行不通,理想总是不能实现,多次奋斗,包括辛亥革命那样全国规模的运动,都失败了。国家的情况一天一天坏,环境迫使人们活不下去。怀疑产生了,增长了,发展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打破了中国人学西方的迷梦,很奇怪,为什么先生老是侵略学生呢?中国人向西方学得很不少,但是行不通,理想总是不能实现,多次奋斗,包括辛亥革命那样全国规模的运动,都失败了。国家的情况一天一天坏,环境迫使人们活不下去。怀疑产生了,增长了,发展了” ——毛泽东

  17.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

  18. 2、十月革命对中国先进分子的启示 (1)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也可以用社会主义思想指引自己走向解放之路 (2)为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先例,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3)使中国先进分子看到了无产阶级的力量

  19. 李大钊成为中国传播 马克思主义的先驱 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最早传播 在中国大地上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是李大钊。 1919年9月、11月,他发表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 表明,李大钊已经成为中国的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

  20. (三)五四运动: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五四运动爆发的时代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 (1)新的社会力量的成长、壮大

  21. (2)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思想解放潮流 (3)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22. 直接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巴黎和会会场

  23. 2、五四运动的历史过程 • (1)学生运动阶段 • 中心在北京,主力是青年学生,斗争方式主要是学生罢课、游行、示威等; • (2)全国范围爱国运动阶段 • 中心在上海,主力是工人阶级,斗争方式除学生罢课外,主要是工人罢工、商人罢市。

  24. 3、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

  25. 二、 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

  26. (一)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 • 1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队伍 • 在李大钊等的影响和当时形势的推动下,一批爱国的进步青年,尤其是那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经过各自的摸索,逐步划清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和无产阶级、科学社会主义和其他社会主义流派的界限,走上了马克思主义道路。

  27.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队伍的三种类型 • 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 陈独秀 李大钊

  28. 五四爱国运动的左翼骨干 毛泽东 蔡和森 杨匏安

  29. 一部分原中国同盟会会员 林伯渠 董必武 吴玉章

  30. 2、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 第一,重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明确划清同第二国际的社会民主主义的界限。 第二,注意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 第三,开始提出知识分子应当同劳动群众相结合的思想

  31. 3、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 (1)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先进分子继承了科学和民主精神,并赋予新的含义。民主不再指狭隘的资产阶级民主,而是指多数人的民主、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民主。科学,除自然科学之外,就对社会的研究来说,主要是指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社会革命论。 • (2)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先进分子以唯物史观为武器,从反对封建思想人手,开始逐步地在思想文化领域中发挥指导作用了。

  32. (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1、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 (1)南陈北李相约建党

  33. (2) 各 地 共 产 主 义 小 组 的 建 立 上海、北京、武汉、长沙、济南、广州、日本、巴黎 8个共产主义小组。

  34. 区声白 梁启超 张东荪 《劳动者》周刊 2、 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活动 (1)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进行三次论战

  35. (2)到工人中去进行宣传和组织工作

  36. 维经斯基会见李大钊 (3)进行关于建党问题的讨论和实际组织工作

  37. (三)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及其历史特点1、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左上:中共一大会议原址 左下:浙江嘉兴南湖游船 上 :中共一大代表

  38. 2、中共一大的主要内容 • (1)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 • (2)通过了党的纲领; • (3)确定了党成立以后的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 • (4)选举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为书记,李达、张国焘分管宣传和组织工作。

  39. 3、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 (2)阶级基础巩固,革命性和战斗性强。 (1)一开始就由马克思列宁主义武装,没受修正主义影响。 马克思 列宁

  40. 4、中国共产党成立伟大意义 (1)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 (2)使中国革命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 (3)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革命方法—革命民众的联合

  41. 中共二大会址 三、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42. (一)制定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 1.第一次提出民主革命的纲领,为中国人民指出了明确的斗争目标。 • 中共二大指出: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党在当前阶段的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 2.开始采取群众路线的方法。

  43. (二)发动工农群众开展革命斗争 1.掀起了第一个工人运动高潮。 2.开始从事发动农民的工作。 衙前农民协会旧址

  44. (三)实现国共两党的合作 1、中国共产党对统一战线理论的认识过程 (1)“一大”的策略——不合作 (2)“二大”的决议——党外联合 (3)杭州西湖特别会议的决定——党内合作 (4)“三大”的方针——建立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

  45. 国民党“一大”会址 2、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基本情况

  46. 国民党一大,解决了以下三个问题 (1)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

  47. 新三民主义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若干基本原则一致。(都有反帝反封、联合民众的内容),故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新三民主义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若干基本原则一致。(都有反帝反封、联合民众的内容),故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2)正式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3)按照国共合作的精神选举了国民党中央委员会。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改组后的国民党成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联盟。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