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 likes | 425 Views
香港免费电视的发牌. 一、 免费电视 的 概况 (赵志坤) 二、 香港免费电视 的 发牌条件 (韦显华,张世成) 条件一:持牌公司规定 条件二:符合居港规定 条件三:限制跨媒体拥有 三、无线电视现状和困境(王珏) 四、无线屡传卖盘传闻(秦雯). —— 以无线卖盘传闻为基础. 一、免费电视概况. 1. 免费电视的定义 1 )拟供或可供超过 5,000 个住宅单位 2 )在香港免费接收的电视节目服务 3 )并以香港为主要目标市场 2 .基本持牌条件 1 )设有 1 个中文台及 1 个英文台 2 )于广告宣传时间方面 :
E N D
香港免费电视的发牌 一、免费电视的概况(赵志坤) 二、香港免费电视的发牌条件(韦显华,张世成) 条件一:持牌公司规定 条件二:符合居港规定 条件三:限制跨媒体拥有 三、无线电视现状和困境(王珏) 四、无线屡传卖盘传闻(秦雯) ——以无线卖盘传闻为基础
一、免费电视概况 1.免费电视的定义 1)拟供或可供超过5,000个住宅单位 2)在香港免费接收的电视节目服务 3)并以香港为主要目标市场 2.基本持牌条件 1)设有1个中文台及1个英文台 2)于广告宣传时间方面: 3)对儿童节目的规定。 指定数量、本地制作的比例。 4)播放政府为学校提供的节目
3.香港免费电视的历史 亚视前身“丽的”成为香港第一家电视广播公司。 (有线电视、收费) 无线电视(TVB)成立。 佳艺电视有限公司(简称佳视)加入竞逐。 佳视倒闭,无线和亚视两家竞争。 1957年 1967年 1975年 1978年 至今
4.免费电视的现状 免费电视市场一直由无线电视与亚视占有。 无线享有「惯性收视」,亚视则多次易主,积弱多年。 收视比率从上世纪80年代7︰3;90年代的8︰2;到2007年前后的9︰1。 缺乏竞争,香港免费电视近来甚少突出表现。 港剧质量每况愈下 市民评价“弹多过赞”,节目种类狭窄、强迫艺人签约等 今年初,广管局宣布开放免费电视市场,三家公司提出申请。 城市电讯、有线宽频及电讯盈科先后提出申请免费电视经营牌照。
二、香港免费电视发牌条件 • 发牌机构 • 行政长官会同行政议会: 本地免费电视&本地收费电视(批准年期一般不超过12年) • 广播事务管理局: 非本地电视服务&其他须领牌电视服务 • 法规及各职能部门 • 行政长官会同行政议会:发牌、作重要决定 • 广管局:发牌、提议、监督 • 电讯管理局:输送牌照、技术规管、帮助竞争法实施 • 相关法规:《广播条例》
申请审批规定及考虑 • 申请人提交:财政状况,投资及管理计划,节目种类、数量、质量和时长等 • 广管局评估:技术可行?符合法规?经济效益?向行政长官会同行政会议作出建议 • 行政长官会同行政议会:根据《广播条例》第562章,考虑广管局建议,决定是否批给拍照 • 无牌提供广播服务的罪行 • 《广播条例》第562章第2条: • (1)任何人除非根据并按照牌照提供广播服务,否则不得提供广播服务。 • (2)任何人违反第(1)款,即属犯罪─ • 一经循简易程序定罪,可处第6级罚款及监禁2年; • 一经循公诉程序定罪,可处罚款$1000000及监禁5年。
发牌条件一:持牌公司规定 • 持牌者必须是公司而非个人 • 必须是独立公司而非附属公司 • 公司必须在香港注册,即受香港法律约束
持牌条件二:符合居港规定 • 过半董事和职员要目前通常居住在香港,并曾连续住七年。(可豁免) 通常居住:一年内住满180天或两年内住满300天。 • 不通常居住在香港或未曾连续住满七年的股东,行使2%以上的股份,可按规定,要先取得广管局的书面批准。 • 不通常居住在香港,或未曾住满七年的股东,投票权超过49%的,投票权须按规定减少至49%。
广管局:对“并非通常居于香港人士”的表决控制权的限制:广管局:对“并非通常居于香港人士”的表决控制权的限制: • 是合理而必要的,因为这类电视服务是强而有力的传播媒介,具有影响市民大众的能力。 • 本地免费电视节目服务的控制权必须植根本土,让通常居于香港的居民持有,他们应较会以香港的利益为依归。
持牌条件三:限制跨媒体拥有 • 跨媒体即融合媒体。 • 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 1975年 禁止一个单一实体在同一市场上同时拥有日报、电视台和广播电台。 • 旨在鼓励竞争,避免垄断,保证媒体报道内容的多元化。
香港 《广播条例》 以下人士不可持牌或控牌: • 1)已拥有一个电视牌照的人士; • 2)广播牌照的持有人; • 3)在香港出版报纸的老板; • 4)广告公司; • 5)对上述人士行使控制的人,以及上述人士的相联者 ;
已拥有一个电视牌照的人士分为两种情况: • ※就本地收费电视节目服务牌照而言,非本地电视 节目服务持牌人並非不符合持牌资格人士。 a.同类牌照 的持牌人 免费电视节目服务牌照 收费电视节目服务牌照 不可 再 持有 免费 电视 牌照 b.不同类牌照 的持牌人 非本地电视节目服务牌照 其他电视节目服务牌照
广告公司 除了防止垄断,还考虑到需要保持免费电视的客观性。 • 有控制权的人士与相联人士? 《广播条例》附表一第一部 http://www.legislation.gov.hk/blis_ind.nsf/CurAllChinDoc/CD4420882041441F48257309002AEA5B?OpenDocument 争议 • 1)限制跨媒体拥有是否符合媒体融合潮流? 2007年,美国联邦传播委员会 :放宽媒体所有权限制 • 2)应当如何豁免?能否确保公正?
豁免 • 豁免先例 1)2006年,批准刘长乐对亚洲 卫视行使控制。 2)2009年,批准刘长乐继续对 亚视行使控制。 2008年,凤凰控股对内地七家公司(广告业务)行使控制。 3)除此之外,此前也有豁免不符合居港规定、在香港出版报章的老板以及相关控权人或相联人士的先例。
《广播条例》规定 • 豁免需要就以下因素(但不限于)进行考虑: a. 对有关服务市场竞争的影响。 目标市场不同、股份维持不变 b.观众获提供更多元化电视节目的选择程度。 不负责日常业务运作, 对电视节目无影响。 c.对广播业的发展的影响。 亚视份额小,刘的经验有利于亚视的发展。 d.对经济所带来的整体利益。
三、无线电视的现状和困境 无线简介 • 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简称无线电视)于1967年11月19日正式启播,是全港首间商营无线电视台。主要业务包括电视广播 、 节目制作及其他有关广播的活动,例如节目及录影带的发行及卫星广播等 • 无线电视每年播放逾一万七千小时的节目,为香港二百二十九万个家庭免费提供电视娱乐节目,是全球制作华语节目最多的电视台之一。 • 无线电视将部份节目配上多种不同语言,发行海外超过三十多个国家,供全球近三千万人收看无线电视制作的节目。
无线简介 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 26% 邵氏基金(香港)有限公司 6.23% 股份构成 Dodge & Cox 6.18% Silchester International Investors Limited 5.06% Marathon Asset Management LLP 5.06%
无线电视 无线 收费 电视 无线 免费 电视 明珠台 J2 三个剧集频道 翡翠台 两个新闻频道 高清翡翠台 互动新闻台 四个娱乐频道
无线电视近半年来的表现 • 2010年上半年,无线电视在地面免费电视市场稳占高收视百分比。 • 翡翠台平日黄金时段的平均收视百分比为85%(2009年上半年为84%) • 而明珠台(以英语广播)每周黄金时段平均收视百分比为74%(2009年上半年为72%)。 • ——来自2010年无线中期报告
无线困境 节目质量下降 引发观众不满 电视剧领域遭到剧情老套、缺乏新意以及广告化日趋严重的批评;音乐领域也因版权问题导致古巨基等众多著名歌星出走 高层贪污案件 无线形象受损 2010年9月,香港廉署正式起诉无线电视总经理陈志云,其助手丛培崑和市场主管陈永孙,怀疑他们涉嫌触犯贪污及串谋诈骗罪行,涉贪及诈骗金额近70万港元。 新东家入亚视 面对新威胁 即将成为亚视大股东的内地房地产商王征安排亚视与五家内地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意图用20年将亚视打造成“亚洲的CNN”,试图改变香港电视格局。 遭投诉垄断 广管局介入调查 无线禁止艺人到其他电视台演出;要求艺人不能用广东话接受亚视采访;即使艺人拍外地剧集,亚视买入播放,要重新配音不能原声播放;提供折扣优惠,让广告商不在亚视卖广告; 香港电台一些好的节目只能无线播放等
无线困境 遭投诉依据 • 依据 《 广播条例》第562章 第13条:禁止反竞争行为 1):在电视节目服务市场处于支配优势的持牌人,不得滥用其支配优势 • 如何确定是否处于支配优势,广管局要考虑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有关事宜: (a) 持牌人的市场占有率; (b) 持牌人作出定价及其他决定的能力; (c) 竞争者进入有关电视节目服务市场的任何障碍; (d) 广管局在征询有关电视节目服务市场的持牌人的意见后,在根据第4条发出的关于市场支配优势评估的指引内规定的其他有关事宜。 结论:无线处于支配优势。
无线困境 遭投诉依据 • 什么是滥用其支配优势:处于支配优势的持牌人作出目的在于防止,扭曲或在相当程度上限制有关电视节目服务市场竞争的行为,或作出有如此效果的行为。 • 表现: 1 ):掠夺式定价 2 ): 在价格上的歧视,但在该歧视只是为提供有关服务或其他事项的成本或可能成本的差别而作合理调整的范围内,则属例外; 3 ):规定协议的其他各方须接受苛刻或与协议的标的事项无关的条款或条件,方与其订立协议; 4 ): 在向竞争者提供服务方面存有歧视 结论:无线属于滥用支配优势,不利于市场竞争
四、无线屡传卖盘传闻 • 传闻一: 08年,碧桂园董事长杨国强以个人名 义开出125亿港元的天价欲收购邵氏 兄弟所持的26%的股权。 • 杨国强是否符合资格? • A.广东顺德人,无香港居民身份证,在港居住未满七年。 • 不符合持牌条件之居港规定,但有可能豁免 • 豁免有先例:凤凰卫视刘长乐,上海人,入主亚视。
而杨国强是否可以豁免,广管局要考虑: • 1.非本地人控股,节目是否符合香港居民口味 • 2. 本地人拥有会最大程度考虑公众利益 • 3.电视台是政府重要宣传途径,本地人控制符合政府利益 • 4.杨国强收购TVB的可能的目的 • A TVB能够为碧桂园提供品牌宣传的平台 • B 杨国强看中片场的地皮,想进军香港房地产
传闻二: • 2010年SMG传闻出资100亿入股无线 • SMG全称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 上海广播电视台出资成立台属、台控、台管的控股企业集团公司。 • SMG是否符合资格? • A.内地新规定:可以在境外入股或购买电视台 • 2005年11月,阿联酋迪拜中资公司华星集团董事长王伟胜,击败美国一家竞争对手,全资收购阿拉迪拜电视台,并改名为:阿拉伯—亚洲商务卫视(简称AABTV)。 • 这是中国首例民间资本收购海外电视台的成功案例
B.SMG作为一个非本地公司,可否申请牌照? 《广播条例》(第562章)第2(1)条规定: • 提出申请的公司必须在香港组成及注册。 • 就本地免费及本地收费电视节目服务牌照而言,该公司亦必须符合必须符合「通常居于香港」所下的定义。 • 就法团而言: • (a)积极参与法团的督导的董事 • 有2名,而他们均属个人;或多于2名,而其中过半数者属个人 • 在任何公历年内,居于香港不少于180天;或任何连续2个公历年内,居于香港不少于300天;并最少曾于一段连续不少于7年的期间如此居于香港; • (b) 法团的控制及管理均真正在香港作出及进行。 • SMG典型内地公司,不符合申请资格。
SMG可否获得豁免,广告局要考虑的因素: 本地口味 内地公司 SMG 普通话节目 语言问题 内容尺度 内容审核严
传闻三: • 2010年李家杰欲出资90亿港币买下邵逸夫所持有的股份以取得无线控制权。 李家杰,生于香港,香港企业家,现为恒地副主席 兼执行董事及中华煤气董事,恒基兆业创办人兼主 席李兆基的长子。 • 李家杰符合持牌规定: • 符合居港规定,持有香港公民身份证,居住满7年; • 没有跨媒体拥有,第一次接触传媒行业。 是否获批,广管局要考虑的因素有 • A入股无线的目的:把无线当做宣传平台? • B没有做媒体的经验:干预太多?影响电视台正常运转
参考资料 • 网站: • 香港广播事物管理局 http://www.hkba.hk/sc/index.html • 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网站 http://www.smg.cn/aboutus/index.html • 广播电视有限公司网站 http://www.tvb.com/affairs/faq/tvbgroup/tvb.html •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商务及经济发展局通讯及科技科网站 • http://www.cedb.gov.hk/ctb/chi/press/2010/pr06012010.htm • 《本地免费电视节目服务牌照申请指南》http://www.hkba.hk/cn/tv/application.html • 香港立法会网站:http://www.legco.gov.hk/chinese/ • .广播条例 • http://www.legislation.gov.hk/blis_ind.nsf/WebView?OpenAgent&vwpg=CurAllChinDoc*533*100*560.1#560.1 • 报道: • 《TVB面临大洗牌》2010-10-20 华西都市报 • 《三公司申办免费电视》 2010-7-10 澳门日报 • 《无线“卖盘”内幕重重》2010-10-4 羊城晚报 • 《免费电视牌照即将开放 无线「一台独大」受挑战》2010-9-28大公报 • 《香港电视业:乱局与变局》 2010-3-22 中国经营报 • 《美放宽跨媒体所有权禁令》 国际金融报 2007年12月20日,魏红欣;洪晓雯
《进军免费电视 有线欲撼TVB霸主地位 市场对此反应热烈 有线宽频股价逆市劲升逾六 成》 2009-7-30每日经济新闻 • 《无线“卖盘”内幕重重 李兆基欲掌控媒体阵地》2010-10-15 奥一网 • 《亚视投诉无线垄断 香港广管局决定着手调查》 2010-1-26 新浪娱乐 • 《碧桂园香港募资超百亿》 2007-4--4 新京报 • 《杨国强收购TVB:内地资本挺进香港文化产业》 2008-5-28 第一财经日报 • 《三公司申办免费电视》 2010-7-10 澳门日报 • 《杨国强购TVB 抢钱占地搏眼球?》2008-10-16 成都商报 • 《杨国强将完成130亿元收购TVB 传进军香港地产》 2008-7-13 中国经营报 • 《香港电视业风云再起 刘长乐入主“亚视”》 2002-6-13人民网 • 《刘长乐入主亚视料无碍 广管局正审批 将尽快公布结果》 2002-6-14 科讯网 • 《亚视投诉艺人合约垄断立案 无线遭查腹背受敌》2010-01-26 大洋网-信息时报 • 《到国外买电视台去》 2009-08-19 中国周刊 • 《TVB股价暴跌三亿港元化成汽水》2010-03-12 四川新闻网 • 《陈志云被正式起诉 涉嫌诈骗60万佘诗曼等曾受害》2010-09-17 信息时报 • 其他资料: • 《放宽跨媒体所有权限制》报业时代2005年6月-7月刊 • 立法会参考资料摘要 档案编号:CTB(CR)9/5/1(08)Pt.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