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6

社会管理创新与和谐社会建设 —— 当前社会 “ 民生 ” 解读

社会管理创新与和谐社会建设 —— 当前社会 “ 民生 ” 解读. 党委书记 罗爱静. 一、社会管理的概念及其内涵 二、社会管理创新的提出及其基本原则 三、社会管理创新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 四、对当前社会 “ 民生 ” 解读 五、 “ 社会管理创新 ” 在和谐医院建设中的应用. 一、社会管理的概念及其内涵. (一)社会管理的概念 1 、国外 “ 社会管理 ” 是一个有丰富含义而论说不一的复杂概念。 在英、德、法语言中,并没有与中文的 “ 社会管理 ” 相吻合的概念。 在英语中,与中文 “ 社会管理 ” 较为接近的 “ society administration ”

kylee-shaw
Download Presentation

社会管理创新与和谐社会建设 —— 当前社会 “ 民生 ” 解读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社会管理创新与和谐社会建设——当前社会“民生”解读社会管理创新与和谐社会建设——当前社会“民生”解读 党委书记 罗爱静

  2. 一、社会管理的概念及其内涵二、社会管理创新的提出及其基本原则三、社会管理创新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四、对当前社会“民生”解读五、“社会管理创新”在和谐医院建设中的应用一、社会管理的概念及其内涵二、社会管理创新的提出及其基本原则三、社会管理创新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四、对当前社会“民生”解读五、“社会管理创新”在和谐医院建设中的应用

  3. 一、社会管理的概念及其内涵 (一)社会管理的概念 1、国外 • “社会管理”是一个有丰富含义而论说不一的复杂概念。 • 在英、德、法语言中,并没有与中文的“社会管理”相吻合的概念。 在英语中,与中文“社会管理”较为接近的“society administration” 也并不必然指代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公共部门、私营部门,乃至 第三部门都可以进行有效的社会管理。 • “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是国外学者研究最多的两个概念。学者 对英语中“Public Administration”和“Public Management”主要有三 种不同的理解。

  4. 一、社会管理的概念及其内涵

  5. 一、社会管理的概念及其内涵 • 这种用法常见于日常公共部门管理活动中,也来自于坚持传统的公 共行政范式或途径的学者。 • 美国著名行政学家罗森布鲁姆认为:公共行政是管理的、政治的 和法律的理论的应用和为全社会或社会的一部分履行规制和服务职 能而执行立法的和司法的政府法令的过程。 • 这是一种相当广泛的定义,涵盖了所有的公共部门及其管理活动。

  6. 一、社会管理的概念及其内涵

  7. 一、社会管理的概念及其内涵 • 这是关于公共行政的项目设计、 组织结构化、政策和管理计划, 经由预算系统的资源配置、财政 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项目评估、 和审计的应用方法论方面的总的 看法。 • 微观基本分析启蒙大师格雷 厄姆(Cole Blease Graham)认为: 公共管理是公共行政学中的一个 涉及技术和方法的子领域,公共 管理学者关注的是效率、责任制、 目标的获取和大量的其它管理方 法和技术问题。

  8. 一、社会管理的概念及其内涵

  9. 一、社会管理的概念及其内涵 • 这是将公共管理看作一种不同于传统的公共行政和政策分析的一 种新途径、新范式或新的学科框架。 • 波齐曼(BarryBozeman)和斯特拉斯曼(Jeffrey D.Strassman)所著 的《公共管理战略》认为公共管理不同于传统的公共行政。不同的、 主要方面是:如果它要成功地运转的话,那么它就必须要有战略的轮 子。与公共行政相比,公共管理更广泛、更综合和更少受功能专门化 的限制。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公共管理是对组织外部环境的管理, 公共行政则存在于组织的脉络当中。 • 此外,与社会管理相关的概念还有公共服务、公共治理等等。

  10. 一、社会管理的概念及其内涵 2、国内 广义: 指整个社会的管理,即政府和非政府公共组织对整个社会公共事务所实施的各类管理活动, 囊括了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 狭义: 一般与政治管理、经济管理相对,指的是对社会公共事务中排除掉政治统治事务和经济管理事务的那部分事务的管理与治理。

  11. 一、社会管理的概念及其内涵 (二)社会管理的内涵 1、社会管理的三个基本要素 社会管理目标:通过社会组织对整个社会事物进行规划、组织、控 制和监督等,达到缓和或消除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社会 稳定,实现社会和谐发展。 社会管理主体:政府和民间组织 社会管理客体:社会事物、社会生活等 三个基本要素构成了社会管理系统的完整性,缺一不可。

  12. 一、社会管理的概念及其内涵 2、社会管理运行机制和体制的基本特征 多元性 复杂性 互动性 系统性

  13. 二、社会管理创新的提出及其基本原则 我国社会管理所面临的问题 中国现行社会管理体制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在改革开放和体制转轨带来经济发展的同时,社会的发展却相对滞后,社会管理体制中的各种问题和矛盾突显出来。 社 会治 稳久 定安

  14. 二、社会管理创新的提出及其基本原则 社会治安问题 劳动就业问题 主 要 问 题 公共安全问题 社会公平问题 弱势群体问题 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

  15. 二、社会管理创新的提出及其基本原则 社会管理创新的提出与完善 • 2004年9月16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 建设的决定》明确提出要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这为当前和今后 一个时期加强我国社会建设与管理指明了方向。 • 2005年2月21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 时,着重提出了社会管理的问题,他指出:“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发展和社会结构深刻变化的新情况,深入研究社会管理规律, 更新社会管理观念,推进社会建设和管理的改革创新,尽快形成 适应我国社会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愿望、更加有效的社会管理体 制”,以提高执政党管理社会事务的本领。

  16. 二、社会管理创新的提出及其基本原则 社会管理创新的提出与完善 • 2006年10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通 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中明确指出:“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 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必须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整合社会管理资源, 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 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

  17. 二、社会管理创新的提出及其基本原则 社会管理创新的提出与完善 • 2011年2月1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 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授课时强调,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 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 总目标,牢牢把握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 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总要求,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突出 问题为突破口,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 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加强社会管理法律、体 制、能力建设,维护人民群众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持社会 良好秩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确保社会既充满 活力又和谐稳定。

  18. 二、社会管理创新的提出及其基本原则 社会管理创新的提出与完善 • 2011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所做 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社会管理创新”首次以重要篇幅被写入: “各级政府一定要把社会管理创新和公共服务摆到更加重要的位 置,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19. 二、社会管理创新的提出及其基本原则 社会管理创新的提出与完善 • 2011年4月7日,省委书记周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要运用现 代科技创新社会管理方式,他说:“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一是把 群众工作作为社会管理的基础性、经常性、根本性工作。二是着力 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三是推进科学民主 决策,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发生。四是注重运用信息 化等现代科技手段,积极创新社会管理服务方式。

  20. 五、“社会管理创新”在和谐医院建设中的应用五、“社会管理创新”在和谐医院建设中的应用 社会管理创新的提出与完善 2011年3月16日,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陈润儿主持召 开市委常委(扩大)会议暨市委中心组第一次集体学习,研究加 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 陈润儿指出,我们加强社会管理的重点是要从广大人民群 众最迫切的要求出发,从经济社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入手,从 社会管理最薄弱的环节着力,解决好“四治”问题(治安、治差、 治堵、治难)。 长沙要通过三年左右的努力,真正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 境、规范有序的法制环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安居乐业的 生活环境,力争建设成为全国社会管理的示范城市。

  21. ①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社会管理的目的是帮助社会成员解决生存和发展 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因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 原则。 二、社会管理创新的提出及其基本原则 社会管理创新的基本原则

  22. ②坚持公民增权的原则 增权是一个增加公民个人或集体的政治权利和 社会资源的过程,其目的在于激发公民权能、增强 他们的自尊、效能感和控制感。创新社会管理应当 以增强公民权力和能力为目标,还权于社区,赋权 于公民,推行参与式管理,为公民提供平等的机会, 增加公民在社会政策和社会立法决策中的发言权和 影响力。 二、社会管理创新的提出及其基本原则 社会管理创新的基本原则

  23. ③坚持合作共赢的原则 和谐社会是一个合作共赢的社会。改革完善社 会管理体制应当有利于促进政府与民间的合作,有 利于促进各个社会管理主体对社会生活、社会事务 的合作管理,有利于它们之间形成平等的伙伴关系, 力求减少乃至避免人为的对立、对抗与冲突。 二、社会管理创新的提出及其基本原则 社会管理创新的基本原则

  24. ④坚持社会代价最小化的原则 创新社会管理应当着力解决各种社会问题,尽 量减少社会发展必须付出的代价,充分保障社会弱 势群体的基本生活和基本权益,特别要避免将社会 代价转移到社会弱势群体身上的做法,只有这样才 能真正建立起和谐社会。 二、社会管理创新的提出及其基本原则 社会管理创新的基本原则

  25. ⑤坚持公平优先、权利优先的原则 创新社会管理应当坚持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原 则。据此制定和实施社会政策,公共资源和社会资 源配置向社会弱势群体倾斜,同时努力提高社会管 理效率,提供质优价廉的社会性公共服务。 二、社会管理创新的提出及其基本原则 社会管理创新的基本原则

  26. ⑥坚持服务为主、引导为主的原则 社会管理职能的核心和主体是为社会成员提供 各种基本的社会性公共服务,寓社会管理于社会服 务之中是成功的社会管理的内在要求。更加有效地 维护社会秩序要求以引导为主,引导社会成员通过 合法的途径表达自己的利益和愿望,通过正当的渠 道发汇不满和怨气,通过合理的方式解决矛盾纠纷。 二、社会管理创新的提出及其基本原则 社会管理创新的基本原则

  27. 三、社会管理创新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 • 社会管理创新是建构和谐社会的基本途径 • 建构和谐社会是社会管理创新的主要目标

  28. 三、社会管理创新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 不断提高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 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 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建构和谐社会是社会管理创新的主要目标 • 建立“和谐社会” ,是所有市场经济国家发展到一定阶段时都要面 对的课题。

  29. 社会不和谐的表现: 经济萧条(膨胀) 以个体犯罪和集体对抗等形式出现的烈性社会冲突 普遍性的精神危机 …… 主要原因:社会成员之间超出一定限度的两极分化。 三、社会管理创新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

  30. 创新社会管理 社会管理格局: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 公众参与 健全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完善社会保障在内的福利体制 在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建立社会伙伴关系或协商谈 判机制(西方国家较为完善) 三、社会管理创新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

  31. 三、社会管理创新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 社会管理创新是建构和谐社会的基本途径 • 经济发展、政治改革、思想和文化建设,都是构建社会 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但构建和谐社会,毕竟是社会 管理领域的任务。因此,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是建构和谐社 会的基本途径。

  32. 现行社会管理体制特点: 计划经济体制的烙印明显 政府干预过宽过多 基层社会自我管理的作用 没有充分发挥 随着: 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 民众权利意识和自我管理 能力提高 急需改革: 社会管理的法规亟待完善 社会管理的体系亟待健全 社会管理的体制亟待改革 三、社会管理创新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

  33. 三、社会管理创新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 • 社会管理创新是建构和谐社会的基本途径 • 建构和谐社会是社会管理创新的主要目标 此进彼进,此退彼退, 共进双赢,一退亦败。

  34. 四、对当前社会“民生”的解读 “十一五”期间政府工作的主要成就(八个方面) • 国民经济迈上新的台阶(GDP 39.8万亿元,年均增长 11.2%,GDP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人均GDP 4371美元,全球 排名第95位;财政收入8.31万亿元;) • 取消农业税 • 经济结构调整效果显著(战略性新兴产业、服务业、节能减 排、环境保护等) • 改革开放取得重大突破(对外开放从局部地区向全国推进、对外开放从商品贸易向投资和服务贸易领域推进 ) • 前沿科技实现重大突破(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超级计算 机等) • 全面实现农村免费义务教育,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体系和 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全面建立 •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进步 • 人民生活显著改善

  35. 四、对当前社会“民生”的解读 • 据中国网调查:“十二五”期间,你最希望生活中 哪些方面有所改善?(2000份投票样本) 住房————————1108票 医疗———————1044票 食品安全——————1023票 就业—————960票 劳动者权益—————955票 教育—————951票 低碳减排————940票 收入分配————939票 养老———934票 城镇化管理——915票 交通—909票

  36. 四、对当前社会“民生”的解读 从以上调查可以得出: • 人民的新需要突出表现为: • 脱贫:生存问题---增加收入、安居乐业 • 安全:保障问题---健康保障、生命保障、权利保 障、食品保障 • 发展:公共服务 • 社交:参与交流---组织、群体 该如何来应对?

  37. 四、对当前社会“民生”的解读 • (一)要健全基层管理和服务体系,形成社会管理和服 务合力 • 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工作 • 发挥群众组织和社会组织作用 • 提高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 • 面向公民社会的社会管理

  38. 四、对当前社会“民生”的解读 • (二)要有效化解社会稳定风险 • 1990-2010,全国群体性事件从1万起增加到18万起,参与人数从 75万增到400万起。 • 主要建设领域往往与群体性事件伴随 • 无利益相关群体性事件、泄愤性恶性案件引人注目 • 办法: • 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 建立调处化解矛盾纠纷综合平台 ——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的工作体系 • 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 • 建立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和重大政策制定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 • 建设现代国家

  39. 四、对当前社会“民生”的解读 • (三)要加大公共安全投入,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 加强安全生产,健全对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食品安全事件、 社会安全事件的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体系 • 增强公共安全和社会治安保障力

  40. 四、对当前社会“民生”的解读 • (四)要促进就业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 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 • 国民收入分配调整的核心在于初次分配,收入分配结构调 整应与就业挂钩。 • 中国的中小企业在增加值创造中占50%以上,解决社会就业 超过80%,从本质上讲,中小企业就是做就业的、做收入的。 • 改善就业的捷径之一是通过结构性改革来调节资源配置的 方向,使资源向私人资本和中小企业倾斜。

  41. 四、对当前社会“民生”的解读 • (四)要促进就业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 健全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为劳动者提供优质高 效的就业服务。 • 加强职业培训和择业观念教育,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 • 建立和谐劳动关系 • 保障劳动者权益 • 形成企业和职工利益共享机制 ——发挥政府、工会和企业作用 ——不能排斥劳动者参与 ——培育三方协商机制和工资集体谈判制度,提高工资、保护劳动者

  42. 四、对当前社会“民生”的解读 • (五)要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 一是着力提高城乡低收入 群众的基本收入。 二是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 度。 三是大力整顿和规范收入 分配秩序。

  43. 四、对当前社会“民生”的解读 • (六)要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近5年社会保险参保人数

  44. 四、对当前社会“民生”的解读 • (六)要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目前中国五项社会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法定缴费之和相当于工资水平的40%,有的地区甚至达到50%,这一比例超过了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 近5年社会保险基金收支情况

  45. 四、对当前社会“民生”的解读 • (六)要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思路 • 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加快推进覆盖城 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 实现新农保全覆盖范围,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实现养老 保险个人帐户跨省转接可持续实现城乡社会救助全覆盖。——每 项社会保险的覆盖面都要达到95%以上,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 人人享有社会保障。 • 发展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发挥商业保险补充作用,大力发展 慈善事业。 • 积极推进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加强社会保障信息网络建设。

  46. 四、对当前社会“民生”的解读 • (七)要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

  47. 四、对当前社会“民生”的解读 • (七)要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 医疗卫生事业改革思路 • 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增加财政投入,把基 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基本公共服务向全民提供。 •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 • 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 保障体系;建立和完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加强城乡医疗卫生 服务体系。 • 积极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探索形成各类城市医院和基层 医疗机构合理分工和协作格局。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