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0 likes | 984 Views
第六章 記憶與遺忘. 黃 囇(ㄌㄧˊ) 莉 通識教育中心 教授. 記憶 (memory). 藉此歷程我們將過去的經歷與學習用在目前 兩種研究記憶的方法 一為 特別個案法 另為實驗法. 記憶的缺陷 —— 失憶症 (amnesia). 失憶症 (amnesia) 失去部分或全部的外顯記憶 前向失憶症 (anterograde amnesia) 記憶功能損傷後 無法形成新 的記憶,前向失憶症患者在儲存記憶前就遺忘了新訊息 後向失憶症 (retrograde amnesia )
E N D
第六章 記憶與遺忘 黃 囇(ㄌㄧˊ) 莉 通識教育中心 教授
記憶 (memory) • 藉此歷程我們將過去的經歷與學習用在目前 • 兩種研究記憶的方法 • 一為 特別個案法 • 另為實驗法
記憶的缺陷——失憶症(amnesia) • 失憶症 (amnesia) • 失去部分或全部的外顯記憶 • 前向失憶症 (anterograde amnesia) • 記憶功能損傷後無法形成新的記憶,前向失憶症患者在儲存記憶前就遺忘了新訊息 • 後向失憶症 (retrograde amnesia ) • 記憶功能的損傷造成無法提取傷害之前的記憶。後向失憶症患者遺忘了記憶受傷之前儲存的訊息
前向失憶症 (anterograde amnesia) • Henry因神經外科手術造成嚴重前向失憶症 • 手術後無法形成新記憶,例如,無法記住手術後照顧他的人的臉孔與名字,也無法貯存記憶,會立刻忘記幾分鐘前發生的事 • 但保有手術前的記憶 • 智力測驗中等以上,但記憶分數偏低 • 處境: 每天都是獨立、重新開始、不管是歡樂或悲傷
後向失憶症 (retrograde amnesia ) • 無法記起受傷之前的記憶 • Russell & Nathan(1946)報告: • 一位22歲的年輕人,因摩托車車禍而造成嚴重失憶症 • 車禍後十週,恢復大部分車禍後以及最近發生的事,但無法記憶起車禍前的任何事情,即使車禍前幾分鐘的事也無法記憶
記憶是一種理論建構 • 理論建構 (hypothetical construct) • 一個被相信存在的現象,但無法直接被測量或被觀察到。也就是無法直接看到、聽到、觸到、聞到或嚐到的建構,但我們相信它們的確存在,從假說中建構一個理論性建構,如記憶或智力。
記憶的實驗研究: 自我觀察研究記憶的保留 覆誦的次數 Ebbinghaus: Pioneer in Memory Research
其他的研究方式 • 回憶 (recall) • 從記憶中產生一個物件 • 再認 (recognition) • 確認某一事物是否為之前儲存的記憶 • 外顯記憶 (explicit memory) • 回憶時需要使用意識才能提取記憶 • 內隱記憶 (implicit memory) • 回憶之前的經驗來提升目前的工作表現,但回憶時不需意識覺察正在使用記憶
陳述性知識 (declarative knowledge) • 知道「某件事」的知識。可以以文字陳述出來的事實性訊息。 • 程序性知識 (procedural knowledge) • 知道「如何做」的知識。執行一項作業所需的一連串步驟的技能。例如,鏡描字作業 • 請見表6-1 頁203之說明 • 失憶症者無法記住陳述性知識 ,但在以程序性知識 為基礎的技術性作業,則可以學習,如鏡描作業,彈鋼琴,騎腳踏車等。
傳統的記憶觀點(Atkinson & Shiffrin, 1968)感覺記憶 短期記憶 長期記憶 The Three-Stores View
感覺記憶 (sensory memory) • 僅能儲存非常有限、不到一秒的資訊量。 • 短期記憶 (short-term memory) • 儲存相對較少的記憶量,大約7個物件的容量。 • 長期記憶 (long-term memory) • 能無限時間的儲存無限數量的訊息。
訊息處理的過程 • 收錄 (encoding) • 將感覺訊息轉為可以了解的心智表徵,以儲存在記憶中。 • 儲存 (storage) • 將收錄的訊息保留在記憶中。 • 回憶 (retrieval) • 從記憶中再度取出訊息,以供意識使用。
視覺回憶的延遲效果Sperling, • 感覺記憶 • 影像記憶儲存所 (iconic store) • 可以儲存非常短暫的視覺圖像的感覺記憶儲存所 • 可以圖像形式貯存9個物件,但消失快速 Effects of Delay on Visual Recall
短期記憶 • 7 ± 2 • 可以組塊 (chunk)記憶,如20個分七個chunk • chunk:一群物件被分為一組一組以組合成一致性的整體。 • 如 t s x r q n m a f s y w e I u e o e u • 此20個字母若分為幾組 • foxes yams quiet new
長期記憶 之訊息組織方式 • 容量無限,永久貯存 • 語意記憶 (semantic memory) • 一般事實性知識(陳述性知識)的記憶;但與過去個人的經驗無關,並且可成為心智表徵以組織概念。 • 個人事件記憶 (episodic memory) • 個人過去經歷的事件性記憶;與之前的經歷相連結的記憶。 • 概念 (concept) • 一個擁有數種不同特性的觀點,或將幾種想法結合為類別、等級,可以具體,也可以抽象。 • 基模 (schema) • 將訊息組織為概念的認知架構,一組組的概念。
其他記憶的新觀點:工作記憶(working memory) • 工作記憶 (working memory) • 長期記憶中被激發的部分,為意識所察覺。工作記憶可將被激發的記憶移入或移出短期記憶中 。 • 強調記憶的歷程與運作方式,像一個媒體工作室,不斷地製造、處理影像與聲音,並將她們有意義地綜合地安排,以收藏或使用。這些影像或聲音可以再度被格式化或重新組織,已使新訊息與新需求能隨時供應工作記憶所用。 • 平行處理 (parallel processing):同步的處理多種訊息運作。 • 工作記憶模型經由「人工智慧」與神經心理的研究獲得支持。
記憶的神經心理學觀點:A Neuropsychological View of Memory • 大腦的不同區域負責不同的記憶 • 海馬迴(hippocampus):是邊緣系統的一部份,在陳述性訊息轉為長期記憶的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某些老人由於海馬迴逐漸退化,小孩由於海馬迴尚未成熟,都會造成無法累積長期記憶的困難 • 大腦皮質與陳述性記憶有關 • 基底節(basal ganglia)與程序記憶有關 • 左顱葉損傷,短期記憶損害 • 顳葉損傷,長期記憶損害 • 神經元間的突觸(synapse),對記憶的形成、保持、與強化特別重要,其中的神經傳導物質若被酒精或其他藥物影響,則無法順暢運作。賀爾蒙也會影響。
Squire’s Types of Memory記憶類型 • 促發作用 (priming) • 由於被激發或暴露於相同或相關的刺激中,而提高某一訊息或記憶的接觸率。 記 憶 陳述性記憶 非陳述性記憶 語意性記憶 事件記憶 程序性技術 促發作用 制 約 習慣化
訊息如何備收錄、貯存及提取??一、訊息的收錄訊息如何備收錄、貯存及提取??一、訊息的收錄 • 收錄暫時的訊息 • 以哪一種心智表徵將訊息移到短期記憶中? • 以「聲音」為主,而非語意,收錄錯誤發生在發音相似的狀況 • Conrad 的回憶作業研究,對受試者閃現六個字母,要求受試者依順序寫出字母。 • 他發現錯誤的模式相當一致,即使字母以視覺方式呈現,受試者常回憶起聽起來相似的字母,而發生錯誤。 • 若以字彙代替字母,也一樣。
二、長期記憶的收錄 • 以「語意」為主,即是以文字的意義來收錄。 • 因錯誤發生在文字意義相近者,但同時也保存視覺與聽覺訊息在長期記憶中。 • 有研究指出是以訊息的「結構意義」來貯存記憶 • 有研究指出用心像(image)來貯存 • 例如6-2之練習
如何下標題以增加收錄、貯存與回憶?? • 這個程序相當的簡單,首先,你將東西分成幾堆,當然每一堆要有足夠的量,第二步,如果你缺乏某些設備,則必須去某處做此事,有設備則已準備妥當。不要超出範圍很重要,也就是一次少一點比多一點少。短期內這事似乎很不重要,但如果不做會引起混亂。一開始過程似乎複雜,但很快地,它將會變成生活的一部分。近期內很難看出有結束的必要,但之後則很難說。在程序完成後,必須將東西再次分組,然後會被放在適當的地方,最後它們再度被使用,使整個循環再度重複。但這就是生活的一部份。
我們如何貯存訊息?? • 覆誦 (rehearsal) • 一次又一次重複背誦訊息或重複練習某一程序 幫助訊息保留在短期記憶中 • 練習效果 (practice effect) • 覆誦的效果,通常會提升回憶或使技巧熟練 • 精緻性的覆誦 (elaborative rehearsal) • 訊息被有意義地整合或連結成整體,使得更有效地記住,將訊息轉到長期記憶中。
練習效果 • Practice effect
認知的自我監控 (metacognition) • 了解或思考如何使用策略或技巧以提升思考的思路歷程。思考我們如何思考的歷程 • 覆誦的方式會影響記憶 • 覆誦的總時間也會影響記憶效果
學習方式對記憶之影響 • 分配學習 (distributed learning):間隔的學習 • 在一段較長時間內將訊息分次儲存在記憶中,而非一次學習。 • 密集學習 (massed learning):一次集中式 • 在一個短暫時間內將訊息儲存在記憶中。 • 間隔效果??? • 穩固 (consolidation) • 在記憶凝固時期,大腦將新訊息整合為記憶,存入長期記憶中。
我們為何會遺忘訊息?? • 消褪 (decay)理論 • 在一段時間內未使用已儲存的訊息而造成遺忘 • 干擾 (interference)理論 • 競爭的訊息造成已儲存的訊息被遺忘的歷程 • 逆溯性干擾(retroactive interence ) • 發生在記憶貯存之後,如記住電話號碼又被打斷 • 順向性干擾(proactive interference) • 發生在記憶被貯存前。正要撥電話,同時回憶要告訴他的事情
記憶的提取 • 從短期記憶中提取記憶 • 先做記憶掃描(memory scanning) • 1,7,8,5,2,6,9 • 要回憶是否有某一數字, • 是系列處理(serial processing) 依順序的處理訊息。
1.後面是短期記憶 • 2.其中加入算術計算,短期記憶受影響 • 3.項目呈現速度較慢,有益長期記憶
從長期記憶中提取 retrieval • 可用的訊息(available information) • 可接觸的訊息(accessible information) • 知識與基模提供內在架構,影響記憶的提取 • 情緒與意識狀態也提供收錄與回憶的內部架構,所以在相同的情緒意識下容易被記起來 • 如憂鬱的人容易記起以前失敗或悲傷的記憶 • 愉快的情緒讓愉快的記憶被喚起,所以要想些愉快的事,以打破惡性循環
外部環境的影響 • Contexteffects • 在與當初學習環境相似的環境中較容易提取學過的訊息 • 嬰兒在相似環境中做出更多踢玩具的動作
Context effect來自收錄與提取之模式配合 Tulving &Thomson稱此為 收錄特定 (encoding specificity) 即提取訊息的效果依據訊息被收錄時的格式而定的現象 在心智目錄上的組織等級 較好的訊息組織提取較容易 人們自己會創造提取線索以幫助回憶 研究發現,在自創的記憶線索下,可回憶500-600字 長期記憶的提取
全現心像記憶eidetic image • 透過視覺化而憶起
如何建構自己的記憶 Droodles: 一種無意義的圖案
重建的記憶 (reconstructive memory) • 人們忠實地根據事實與經驗複製之前經歷過的感覺或事件, • 建構記憶 (constructive memory) • 人們根據期望、現有的基模、感覺、經驗與其他儲存的訊息來架構或組織記憶的現象
目擊者證詞之研究: Loftus, Miller, & Burns(1978) • (1)受試者觀看一系列30張投影片: • 【一輛紅色汽車沿著一條街開著,停在一個 • 停止號誌前,右轉,然後撞倒一位正要 • 過馬路的行人】 • 問一半受試者:當紅色汽車停在停止號誌前,是否有另一輛車在超車? • 另一半 :---------停在「讓路」號誌前 • (2)看兩張投影片:停止(STOP)與讓路(YIELD) • 詢問之前的投影片是哪一個號誌?
這些圖案有何異樣?八位成人畫出的一分硬幣圖案這些圖案有何異樣?八位成人畫出的一分硬幣圖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