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 likes | 511 Views
《 怀念萧珊 》. 巴金. 作者简介 巴金 (1904-2005) ,中国现、当代作家。原名李尧棠,四川成都人。生于官僚地主家庭。曾受 “ 五四 ” 运动影响, 1923 年冲破封建家庭樊笼到上海,南京求学。 1927 年初赴法国留学,处女作长篇小说 《 灭亡 》 发表时始用巴金的笔名。 1928 年底回到上海,从事创作和翻译.从 1929 早到 1946 年中,创作了主要代表作长篇小说 《 激流三部曲 》 、 《 爱情的三部曲 》 、 《 抗战三部曲 》 等中长篇小说,还创作了许多短篇小说、散文、游记、童话等。.
E N D
《怀念萧珊》 巴金
作者简介 巴金(1904-2005),中国现、当代作家。原名李尧棠,四川成都人。生于官僚地主家庭。曾受“五四”运动影响,1923年冲破封建家庭樊笼到上海,南京求学。1927年初赴法国留学,处女作长篇小说《灭亡》发表时始用巴金的笔名。1928年底回到上海,从事创作和翻译.从1929早到1946年中,创作了主要代表作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爱情的三部曲》、《抗战三部曲》等中长篇小说,还创作了许多短篇小说、散文、游记、童话等。
巴金被鲁迅誉为“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 1961年出版《巴金文集》十四卷。 “文革”期间曾遭受残酷迫害,还坚持翻译了《往事与随想》。 “文革”后著有著名的散文集《随想录》和《创作回忆录》等。 巴金具有世界影响,曾于1982年获意大利“但丁奖”,1983年获法国荣誉勋章,1985年5月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授予他名誉外籍院士称号。“巴金星” 《家》是影响最大的代表作,曾激动过几代青年读者的心灵,奠定丁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关于散文集《随想录》: 巴金与1978年底在香港《大公报》开辟了《随想录》专栏,此后历时八年,发表五集共42万字的散文巨著。 可贵之处:未将所有的不幸归罪于“文革”,而是从自身进行了深刻的反省与忏悔。 他说:“50年代不会写《随想录》,60年代我写不出它们,只有经历了连接不断的大大小小政治运动之后,只有在被剥夺了人权,在‘牛棚’里住了10年之后,我才想起自己是一个‘人’,我才明白我也应该像人一样用自己的脑子思考。”——里程碑之作
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粉碎“四人帮”后的第三年。巴金妻子去世时,他什么也写不出来。本文动笔于1978年8月13日,完成它却是1979年1月16日,过了半年之久。不难想象,作者面对萧珊的遗像,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倾注了多少悲愤和思念的泪水。 妻子萧珊
作品分析: A、对妻子在我身遭迫害时候她给我的精神与生活的关心和鼓励,妻子所受的精神上的折磨,使我内心很是惭愧。 B、因为我的缘故她得不到应有的治疗。直至病危。写妻子去世前住院前后的经历,因为妻子生病,儿子得以回家,但儿子也因为我的缘故,被剥夺了好些公民权力。 C、妻子住院和没有见面的永诀。却是我感到痛苦和幸福的时间,因为我们一起度过的最后的平静的时刻。儿子也病了,一切都源于我!我与妻子间的感情笃深。"那双很大,很美,很亮的两只眼睛"。
D、写近年来我对萧珊的感受。 评价:最亲爱的朋友、一个普通的文艺爱好者,一个成绩不大的翻译工作者,一个心地善良的人。 沉重:回忆36年至今的经历,三十多年我从她那里得到的精神享受,但她没有看到我的自由。 理解:萧珊走了,我要好好活着,我会与她翻译的小说与骨灰一道永远在一起。
我感受到的萧珊: 热情、善良、温柔的妻子形象。 ·眼睛很大、很美、很亮。 ·“请原谅我麻烦了你们”。 ·分担我的痛苦,给我不少的安慰和鼓励。 ·我有什么委屈、牢骚,都可以向她尽情倾吐。 · “日子难过” ; “你辛苦了。” ·她多受一点精神折磨,可以减轻对我的压力。 ·“你放心去吧。” ·“看不到解放了。”
巴金心中的愧疚与痛惜之情: 1、因我而受罪,我害了她。 2、因我而致死,我虽然爱她。 3、她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不在她的身边。 4、一起生活了三十多年,但并未好好地帮助过她。 5、并不曾看到我恢复自由。
感情笃深:写不出一句话,巴金感受。 ·眼睛很大、很美、很亮。 ·那五天是多么难熬的日子。 ·送走了她,心上反而加了一块石头。 ·晚上回到家,走进空空的、静静地的房间,我几乎要叫出声来。 ·能够为我最亲爱的人做事情,哪怕做一件小事,我也高兴! ·我多么想让这对眼睛永远亮下去!我多么害怕她离开我!我甚至愿意为我那十四卷“邪书”受到千刀万剐,只求她能安静地活下去。
感情笃深:巴金感受. ·我痛苦地想:这是最后一次了,即使给我们留下很难看的形象,我也要珍视这个镜头。 ·她是我生命的一部分,她的骨灰里有我的泪和血。 ·在我丧失工作能力的时候,我希望病榻上有萧珊翻译的那几本小说。等到我永远闭上眼睛,就让我的骨灰同她的搀和在一起。
思考与练习: 1、四部分写的都是什么? 2、作者为什么要写此文? 3、巴金心中的萧珊是个什么形象? 4、生活了三十多年,我与萧珊之间最值得珍视的是什么? 拓展阅读: 巴金《家》人民文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