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 likes | 238 Views
如何上好一堂语文课. 1. 上课三步骤:. 一、教材解读 二、教学设计 三、教学呈现. 一、教材理解(研究、接受). 1、 课型(阅读课、作文课、口语课、综合性学习) 2、 教材系统(范文、知识、助读、作业系统) 3、 写作系统(主体、客体、载体、受体系统). 教材理解(研究、接受). 4、 文章要素(主旨、材料、结构、语言、表达、文体) 5、 文学要素(语言、形象、情感、意象、意境、风格) 6、 接受与对话(辨文体、识作者、看年代、察倾向、观风格、读标题、重文眼). 教材理解(研究、接受). 作者—— 文本—— 学者—— 编者—— 学生—— “我”.
E N D
上课三步骤: • 一、教材解读 • 二、教学设计 • 三、教学呈现
一、教材理解(研究、接受) • 1、课型(阅读课、作文课、口语课、综合性学习) • 2、教材系统(范文、知识、助读、作业系统) • 3、写作系统(主体、客体、载体、受体系统)
教材理解(研究、接受) • 4、文章要素(主旨、材料、结构、语言、表达、文体) • 5、文学要素(语言、形象、情感、意象、意境、风格) • 6、接受与对话(辨文体、识作者、看年代、察倾向、观风格、读标题、重文眼)
教材理解(研究、接受) • 作者—— • 文本—— • 学者—— • 编者—— • 学生—— • “我”
二、教学设计(构想、备课、写教案) • 1、教材处理 • 六点:特点、重点、难点、疑点、要点、考点 • 四路:编路、文路、教路、学路
教学设计(构想、备课、写教案) • 2、教学设计 • (1)内容(材料)与策略(方法) • (2)课文与单元 • (3)串讲(纵、面)与组合(横、点) • (4)教序与学路 • (5)预设与生成 • (6)课内与拓展
三、教学呈现(组织、再现) • 1、阅读(朗读、默读、背诵) • 2、讲授(语言与体态、激情与理智、气氛与节奏、资源与观点、点与面、深与浅、详与略)
教学呈现(组织、再现) • 3、对话(问题与研究、谈话、问答、讨论、辩论) • 4、活动(做、行动、实践、动手) • 5、板书(课件) • 6、作业(练习与思考) • 7、管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