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國家暴力與程序正義 法律 觀點

國家暴力與程序正義 法律 觀點. 蔡蕙芳 中興大學法律系教授. 目前 爭論. 1. 「 國家機關 」「 依法行政 」或「 國家暴力 」? 2. 「 人民 」「絕對」「 守法 」義務?「 惡法 」 是「 法 」? 3 . 「 非法佔領」 或因 市民 不服從、非暴力 抗 爭 之「 合法佔領 」 4 . 應依 法 究責 ? 5. 學生犯罪或學生 無罪 ?. 應刑罰性. 需刑罰性. 學生之刑責?. 各種說法 :犯罪 成立 判斷之階層 構成 要件該當性:不該當。「正當行為 」 沒有 「不法」、「違法 」 :「 哪 有甚麼罪 ? 」

kuniko
Download Presentation

國家暴力與程序正義 法律 觀點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國家暴力與程序正義法律觀點 蔡蕙芳 中興大學法律系教授

  2. 目前爭論 1.「國家機關」「依法行政」或「國家暴力」? 2.「人民」「絕對」「守法」義務?「惡法」 是「法」? 3. 「非法佔領」或因市民不服從、非暴力抗 爭之「合法佔領」 4. 應依法究責? 5. 學生犯罪或學生無罪?

  3. 應刑罰性 需刑罰性 學生之刑責? 各種說法:犯罪成立判斷之階層 • 構成要件該當性:不該當。「正當行為」 沒有「不法」、「違法」:「哪有甚麼罪?」 2. 阻卻違法事由:有不法,但另有事由(如:緊 急避難),可以「阻卻」違法。 3. 阻卻、減輕、解除責任事由:「不忍苛責」 4. 阻卻刑罰事由 5. 特赦 6. 量刑減輕:「犯後態度良好」 良心犯違背良知? 愈向下,學生行為之「正當性」愈低

  4. 學生之刑責? 主張市民不服從(civil disobedience) 或非暴力抗爭(nonviolent resistance) 時,如果行為是正當,當進入法律體系評價時,即屬「合法」,不會有任何「法律責任」。

  5. 現行法律體制 (法治國原則) 社會契約 市民社會 人民:「絕對」的守法義務? 運作失能 國家體制暴力產生 市民「不服從」 「非暴力」抗爭 正當 合法(不負民事損害賠償責任、刑事責任) 判斷優先

  6. 法(律)體系----實定法(實證法) 法治國原則 • Rule of Law 憲法所保障之 權利 公民權:言論自由 選舉權、罷免權 公民投票--------- 人所創造的法律:以條文形式或判決形式存在 • 解釋與適用法律於 • 解決個案紛爭 • (民、刑事判決)

  7. 國家暴力 • 國家之體制性「暴力」 一、制定與執行「不正義」法律 • 實體正義:服貿協議是「好」、「公平」與「正義」? • 程序正義:通過服貿協議之過程是透明與多元參與?使用多數暴力,強迫少數服從多數意見? 二、警察「暴力」 • 執行上級「違法」命令之警察,應負責。上級下命者應負責。國家應負責。

  8. 非「暴力」抗爭 • 「非暴力抗爭」:不代表完全不使用「暴力」。而使合乎比例原則之「暴力」。 • 用盡現行體制救濟手段:最後手段性 • 必須注意人民擁有「資源之有限性」。國家暴力是無形、人民暴力是有形,容易產生迷思。 • 透過遊行、集會、佔領進行訴求、建立溝通管道、喚醒「沈默多數」之良知,使寂寞少數團結成為多數。 • 若沒有正當性(為私利、手段過當),得不到共鳴,少數還是少數。 政府妥協的底線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