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9

跨入太空通信

跨入太空通信. 指導老師:雷智偉 學生: 9643011 陳靜君 9643012 李佳玲 9643015 潘育萱 9613041 何翊誠 9413079 陳世竺. 前言. 跨入 1960 年代之後,隨著經濟的繁榮,國民所得的增加,電話已不再是奢侈品,而是一般人生活中的必需品;因此,電信局除了著重於量的擴充,即市內電話、公用電話與長途電話之增加外,品質的提昇更是重點。而台灣對外的國際通信,隨著電信科技的進步,也開始跨入太空通信時代。.

kumiko
Download Presentation

跨入太空通信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跨入太空通信 指導老師:雷智偉 學生:9643011 陳靜君 9643012 李佳玲 9643015 潘育萱 9613041 何翊誠 9413079 陳世竺

  2. 前言 跨入1960年代之後,隨著經濟的繁榮,國民所得的增加,電話已不再是奢侈品,而是一般人生活中的必需品;因此,電信局除了著重於量的擴充,即市內電話、公用電話與長途電話之增加外,品質的提昇更是重點。而台灣對外的國際通信,隨著電信科技的進步,也開始跨入太空通信時代。

  3. 1969年於陽明山正式啟用衛星通信系統,讓台灣與國際的接軌更為落實,越洋電視轉播也因而實現,半夜起床觀看少棒賽的轉播,成為全台盛事。在此區可以看到台灣當年所使用之第一顆通信衛星模型,還有多款當時所使用的電話機,以及已經成為許多人年少回憶的多款紅色公用電話機,最後則是電信網路的「地下功臣」,即提供線路保護的各型管枕之展出。

  4. 市內電話快速發展 在1976年之後,私人企業興起,對我貿易旺盛,因此電話業務急速成長。 而中華電信為了推展“彩色電話”,請來了員工為他們拍攝宣傳照。 此時,電話從原先千篇一律的黑色,蛻變成繽紛的彩色。

  5. 電信之花-四大美女 這是1960年代推廣彩色話機時的宣傳照,看四位美女穿著旗袍婀娜多姿的打電話,其魅力不輸任何人!

  6. 分區編印的電話號碼簿 日治時代即有電話號碼簿的出現,台北市與高雄市4碼,其他地區2碼或3碼。 光復後第一本電話號碼簿是在1946年由台北電信局發行  1960年代,電話用戶數量大增,在1971年布在編印全省,而是各縣市分區版本。  1967年,住宅部與分類部分開編排。

  7. 以前的電話號碼簿。

  8. 長途電話直接撥號 隨著全台第一條同軸電纜工程完成,在1969年正式開辦台北到基隆的單向長途電話用戶直接撥號。 在此之前的長途電話,用戶必須與接線生通話才能完成轉接。

  9. 撥打長途電話

  10. 長途電話直接撥號 隨著設備的更新,到了1981年,全台各地的長途電話終於可直接撥號。 國際電話也從1978起開始直接服務。 在1969年2月1日得通話慶祝茶會上,由副總統嚴家淦先生以臨時架設的影像通話,從台北撥號到基隆,與基隆市長直接通話。

  11. 副總統與基隆市長的影像通話

  12. 衛星通信系統 1965年美國與西歐建立全球第一個衛星通信網路。 為配合衛星通信時代的來臨,電信總局1962年建立「衛星通信研究小組」。 我國在1965年參加國際電信衛星公司為會員國,出資二十萬美元,佔投資總額千分之ㄧ。

  13. 衛星通信研究小組 由電信總局及其所屬之國際電台(現改制為國際電信管理局)成立研究小組,蒐集資料並作初步的研究,研究如何建立我國之太空通信。

  14. 衛星通信系統 1969年12月28日在陽明山正式啟用,第一座地面電臺天線,用於與太平洋地區通信衛星作業。 在通信衛星啟用後,越洋現場電視節目也隨之開啟,可以即時欣賞國外的轉播。

  15. 我國少棒隊在美國比賽時的轉播

  16. 鑄鐵管與塑膠管 1953年高雄市在擴充電話線路時,曾率先自法國進口一批鑄鐵管作為地下佈線之用,但是此批鑄鐵管品質不佳,之後又招商改善方能使用,這也是台灣光復首次使用鑄鐵管的紀錄。 之後因外匯管制,材料進口不易,因此由國內廠商自行研發製造,並於1955年開始使用

  17. 鑄鐵管施工耗費人力與時間,在幾經多次試驗之後,電信局發展出在塑膠管外包覆混凝土的工法。鑄鐵管施工耗費人力與時間,在幾經多次試驗之後,電信局發展出在塑膠管外包覆混凝土的工法。 塑膠管外包覆混凝土的工法,成本低於鑄鐵管的二分之一,接頭減少且可彎曲。

  18. 海岸電台之今昔 海岸通信,就是利用中、短及超短波等無線電波,於路上設置海岸電台設備及值機人員,提供海上船舶電話、電報業務及遇險、緊急、安全等免費通信。 台灣四周環海,是海上要徑,於日據時期在基隆、台南、花蓮三地以上有海岸電台。

  19. 現在中華電信於全區三十多個地點,設置各種海岸通信無線電台,其電波可達約七千五百公里遠,幾乎涵蓋太平洋和印度洋全部,以及一部份的大西洋。現在中華電信於全區三十多個地點,設置各種海岸通信無線電台,其電波可達約七千五百公里遠,幾乎涵蓋太平洋和印度洋全部,以及一部份的大西洋。 海岸通信 無線電台分布

  20. 為了與日本歐美接軌,2001年啟用新的GMDSS(國際海事遇險安全系統)救難系統,24小時守聽來自船上的緊急求救呼叫,經由海岸電台的協助。為了與日本歐美接軌,2001年啟用新的GMDSS(國際海事遇險安全系統)救難系統,24小時守聽來自船上的緊急求救呼叫,經由海岸電台的協助。

  21. 全球海上遇險及安全系統GMDSS(Global Maritime Distress and Safety System) 自從1844年摩斯代碼發明以來,19世紀末發明無線電開始,摩斯電碼即通用於所有船舶,並規定500KHz為遇險呼叫之共用頻道。由於500KHz屬於中頻,其傳送距離是有限的,且需要有經驗之報務員進行長期守聽。在1979年,一個專家小組,起草了國際公約關於海上搜尋和救援,其中要求制定一項全球搜索和救援計劃。

  22. 全球海上遇險及安全系統 該系統使用Inmarsat和COAPAS—SARSAT兩種衛星通信系統,它使船與船、船與岸臺全方位和全天候即時溝通資訊。 GMDSS規則中適用的船舶是300總噸以上的貨輪以及所有航行國際航線上的客輪。 GMDSS定義了四個海域

  23. 全球海上遇險及安全系統

  24. 越地平微波系統 1967年在屏東枋山建設完成台灣-香港間之越地平微波散射電台 又於1969年在同址建「中菲越地平微波」散射系統,開放臺灣至菲律賓國際通信電路及出租美軍使用

  25. 越地平微波系統

  26. 越地平微波系統

  27. 資料來源 http://www.cqinc.com.tw/grandsoft/cm/003/003-12.htm http://chatonline.nstm.gov.tw/home.asp http://marinefans.org/modules/newbb/viewtopic.php?topic_id=134&forum=2&0.htm

  28. 資料來源 research.nkmu.edu.tw/.../04-海難應急措施及搜救SAR.doc http://chatonline.nstm.gov.tw/c/c01-2.asp?sid=74&a=2.htm

  29. 報告到此結束 Thank you for your attention.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