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 likes | 799 Views
禽流感知识讲座. 张 东 推广研究员 四川省动物防疫监督总站 四川省动物疫病监测诊断中心. 一、禽流感是什么?. 禽流感是由 A 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 ( 家禽和野禽 ) 的感染和 / 或疾病综合征,主要引起禽类的全身性或呼吸器官性传染病。 禽流感病毒根据其病毒表面的血凝素( HA )和神经氨酸酶( NA )的抗原性的不同,可以分为很多亚型。目前已知有 15 个 H 亚型( H1~H15 )和 9 个 N 亚型( N1~N9 )。很多亚型的致病力不高。我们通常所指的禽流感是指高致病力禽流感( HPAI ),一般是由 H5 、 H7 等亚型引起。
E N D
禽流感知识讲座 张 东 推广研究员 四川省动物防疫监督总站 四川省动物疫病监测诊断中心
一、禽流感是什么? 禽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家禽和野禽)的感染和/或疾病综合征,主要引起禽类的全身性或呼吸器官性传染病。禽流感病毒根据其病毒表面的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的抗原性的不同,可以分为很多亚型。目前已知有15个H亚型(H1~H15)和9个N亚型(N1~N9)。很多亚型的致病力不高。我们通常所指的禽流感是指高致病力禽流感(HPAI),一般是由H5、H7等亚型引起。 高致病性禽流感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列为A类动物疫病。我国也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
二、禽流感发生与危害 • 禽流感并不是一种才出现的新病。 • 禽流感最早于1878年在意大利鸡群中暴发,当时被称做“鸡瘟”,在1955年得到证实。 • 美国曾多次发生禽流感,在宾夕法尼亚州于1924-1925和1929年两次发生,1959年在阿拉巴马州,1978年在明尼苏达州,1983-1984年在宾夕法尼亚州、新泽西州、马里兰州等(总损失达6000多万美元),1985-1986再次暴发,损失更加惨重。 • 澳大利亚曾经在1975年、1985年发生禽流感。 • 英国在1963-1978年间多次发生禽流感。 • 6. 1994年巴基斯坦48万只鸡感染发病,死亡率63%,直接经济损失800多亿卢比; • 7. 1995年,墨西哥12个州暴发,淘汰1800万只鸡,隔离封锁3200万只,紧急接种1.3亿只鸡,直接经济损失10亿美圆;
二、禽流感发生与危害 8.我国陈伯伦于92年在广东首先从病鸡中分离到AIV; 9、1997年香港暴发禽流感,全港扑杀150万只鸡,直接耗资6000万港元,补贴10亿港元。并因感染人而带来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10.1999年在意大利的火鸡群中暴发了H7N1的禽流感,由于最初表现为温和型性流感,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1999年12月中旬又暴发了第二次感染高峰,这次病毒感染已突变为高致病性的流感,1500万只以上的鸡死亡或被扑杀。 11.2003年2月,在饲养条件非常严格的的荷兰暴发了H7N7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随之传播至相邻的比利时和德国。荷兰政府为此强制性焚毁了全国饲养的约1亿只鸡中的2800万只,损失惨重。 12.2004年初,亚洲暴发禽流感,造成巨大损失,越南等国有禽流感死人事件。我国1.27-2.19只有16个省发生疫情52起,其中确诊49起。发病禽143084万只,扑杀禽9016316万只,免疫禽14015884万只。
三、易感动物有那些? • 家禽:包括鸡、火鸡、鸭、鹅、鹌鹑等; • 野禽及水生禽:包括野鸭、野鹅、海鸥、燕鸥等; • 多种鸟类:鸽子、麻雀、乌鸦、燕子、鹧鸪等 • 人类:97年以前没有人感染禽流感的报道,97年在香港首次发现禽流感能感染染人(当初证实有18人感染,6人死亡)。2003年3月荷兰、比利时、德国发生禽流感并感染人(H7N7)。去年底和今年发生的亚洲禽流感在越南、泰国发生感染人事件,并发生死亡。禽流感的病毒是H5N1亚型(最近台湾报道的是H5N2),但专家证实它们在核酸序列上存在差异。
四、禽流感的传播途径是怎样的呢? • 患病动物是主要的传染源,康复动物和隐性感染者在一定时间内可带毒和排毒。 • 直接接触和空气飞沫是主要的传播方式。由于禽流感通过粪便大量排毒,其污染的一切物品,如饲料、饮水、运输车辆、人员流动均可成为机械性传播媒介。 • 禽流感在感染人方面,所有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都是由禽感染人的,没有发现人与人之间的直接和相互传播。
五、禽流感病毒容易杀死吗? 禽流感病毒的抵抗力不强,一般消毒剂对病毒均有杀灭作用,对乙醚、氯仿、丙酮、氧化剂等普通消毒剂均敏感,如福尔马林、漂白粉、稀酸、氨离子等都能迅速破坏其传染性,尤其对碘溶液和碘蒸汽特别敏感; 对热敏感,60℃加热10分钟,70℃加热2分钟即丧失活性。 大家在食用禽类产品时不要过于担心!
六、禽流感的主要症状是什么? • 禽流感的症状极为复杂,根据禽的种类(鸡、火鸡、鸭、鹅及野鸟等)以及感染病毒亚型类别的不同,表现各种各样的变化,有最急性、急性、亚急性及隐性感染等。 • 潜伏期从几小时到几天不等。 • 最急性病例无任何临床症状而突然死亡。急性病禽精神不振,采食下降或不吃,流泪,一侧或两侧眼脸周围肿胀,眼圈发红,甚至发生结膜炎或变瞎。病禽头部肿胀,鸡冠、肉垂肿胀,鸡冠尖部发紫,出血,坏死。脚掌、趾肿胀,鳞片出血。出现咳嗽、张口呼吸等呼吸道症状,下痢,排绿色粪便。病鸭和鹅站立不稳,死前常出现头颈震颤、扭转和角弓反张等神经症状。产蛋率一般下降10-60%,严重者出现停产,小蛋、薄壳蛋、软壳蛋等增多,蛋壳表面粗糙、颜色变淡,产蛋恢复较慢。有的病鸡可见神经症状,共济失调,不能走动和站立。以上症状可能单独出现,有的也可能几种同时出现。
七、禽流感的主要解剖病理变化是什么? 禽流感的病理变化也因禽流感病毒株毒力的强弱、病程长短和禽品种的不同而变化不一。 急性死亡的禽往往看不到病变。病程稍长的可能表现出腿部、胸部肌肉及腹部脂肪的点状出血,头颈和胸部皮下有淡黄色胶样水肿,鸡冠髯肿胀、出血、坏死,心外膜、心冠状脂肪点状出血,胰腺出血,气管粘膜出血并伴有分泌物,腺胃粘膜和乳头出血并有浓性分泌物,腺胃和肌胃交界处带状出血,盲肠扁桃体肿大出血,产蛋鸡可能出现卵巢充血出血,卵泡破裂,输卵管粘膜充血出血,粘液增多。 本病的病理变化很多与鸡新城疫极为相似,注意鉴别。
八、禽流感的诊断步骤 • 县级畜牧兽医部门接到疫情报告后,2小时之内,派2名以上专家到现场进行临床诊断,临床症状明显的,可怀疑为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 对怀疑为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的,及时采集病料送省级实验室进行血清学检测(水禽不能采用琼脂扩散试验),诊断结果为阳性的,可确定为高致病性禽流感疑似病例。 • 对疑似病例必须派专人将病料送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做进一步鉴定(包括病毒的分离鉴定、亚型的鉴定以及致病力指数的测定等)。[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从事禽流感病毒分离] • 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送检的病料进行病原分离鉴定后,上报农业部。 • 疫情由农业部公布。
九、如何防止禽流感的发生? • 杜绝传染源:不从疫区引进禽类及其产品;加强检疫工作,包括运输检疫、市场检疫和屠宰检疫; • 加强消毒工作:认真作好日常鸡舍及其周边环境的消毒工作,及时清除粪便; • 做好辖区内的疫病普查工作、及时掌握疫情; • 做好监测工作,及时掌握禽只的免疫状态; • 加强培训:加强兽医人员、养殖户及其他相关人员的培训。
十、发生禽流感时采取的措施 禽流感疫情一旦确诊,各级畜牧兽医部门要认真根据《动物防疫法》、《高致病性禽流感防制预案》等相关的法律法规做好以下工作: 1.对疫情做出全面分析,并制定疫情控制和扑灭的技术方案。 2.划定疫点、疫区、受威胁区,提出封锁建议并参与组织实施。 3.组织疫点内禽类的扑杀:对病鸡和疫点周围3公里范围内的所有禽类要全部扑杀;对于带有高致病力病毒的禽类及同群禽要全部扑杀;监督指导禽类尸体和产品的无害化处理,疫点、疫区内污染物等实施消毒和无害化处理等工作。 4.组织对疫区、受威胁区进行紧急免疫接种。对于高致病性禽流感疫区周围5公里范围内的所有禽类按照规定的标准进行强制免疫。 5.是对疫区、受威胁区内的易感动物的饲养和经营,及其产品的生产、贮藏、运输、销售等活动进行监测、检疫和监督管理。
十、发生禽流感时采取的措施 6.建立紧急防疫物资储备库,储备足够的疫苗、药品、诊断试剂、器械、防护用品、交通及通讯工具等。 7.对封锁、扑杀病畜和同群畜、无害化处理病(死)禽和同群禽(包括污染物)、消毒、紧急免疫接种等所需费用及补贴所需资金作出评估,并提出资金使用计划。 8.建立疫情处理预备队,培训兽医专业技术人员及其他有关人员。 9.疫点内所有禽只及其产品按规定处理后,在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的监督下,进行彻底消毒。21天后,经动物防疫机构的专家审验,认为可以解除封锁时由当地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向原发布封锁令的政府申请发布解除封锁令。 整个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人员的防护,防止感染人的发生!
我省禽流感情况 • 1985年及1986-1990年全省畜禽普查二次采血1454份,AGID阴性,表明我省无禽流感。 • 1994-1996年,普查养禽场238个,180个农户,普查禽总数136万只;检验血清24997份,其中阳性场9个,分布在成都和凉山州(成都株为H4N6,凉山株为H9N2),共焚烧鸡、鸭、鸽共6082只。 • 1997-2000年,检测鸡血清21445份,鸭血清3658份。绝大多数养禽场为阴性。 • 2001-2003年,普查养禽场数1476个,禽566.47万只。检测禽血清139526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