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8

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十个故事说起

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融合传承与持续创新. 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十个故事说起. 张学栋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副秘书长、 九三学社中央委员、. 目 录. 1. 前言. 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十个故事说起. 2. “图 · 像思维”理论(易 · 像学说)简介. 3. 前 言.

krista
Download Presentation

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十个故事说起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融合传承与持续创新 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十个故事说起 张学栋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副秘书长、 九三学社中央委员、

  2. 目 录 1 前言 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十个故事说起 2 “图 · 像思维”理论(易·像学说)简介 3

  3. 前 言 中华文化亦称华夏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一般认为,中华文明的直接源头有三个,即黄河文明、长江文明和北方草原文明,中华文明是三种区域文明交流、融合、升华的果实。在黄河流域产生的农业文明,受到历史时期自然地理因素的影响,不断向长江流域农业文明过渡、发展。长江流域农业文明是黄河流域农业文明的继承和发展。黄河流域早期农业一般主要是种植粟,长江流域农业主要是种植水稻。北方草原游牧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黄河流域农业文明区域和北方草原游牧文明区域有一过渡地带,这一地带也是历史时期游牧民族和农业民族(主要是汉族)相互争夺的主要区域,在这一区域农业文明和游牧文明也不断获得直接的交流、融合。

  4. 配:中国地图、非洲地图、世界地图、太阳系、银河系

  5. 配:中国地图、非洲地图、世界地图、太阳系、银河系

  6. 配:中国地图、非洲地图、(示意图)世界地图、太阳系、银河系 黑山共和国,是位于巴尔干半岛西南部,亚得里亚海东岸上的一个多山小国。其东北为塞尔维亚,东为科索沃(2008年2月17日单方面宣布独立),东南为阿尔巴尼亚,西北为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以及克罗地亚,西南则为地中海的一部分—亚得里亚海。面积 1.38万平方公里。人口 62万。官方语言为黑山语。主要宗教是东正教。首都 波德戈里察(PODGORICA)。  9世纪,黑山地区首次建立“杜克利亚”国家。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南部斯拉夫一些民族成立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斯洛文尼亚人王国,1929年改国名为南斯拉夫王国,黑山成为其中的一部分。2006年6月3日,黑山宣布独立

  7. 配:中国地图、非洲地图、世界地图、太阳系、银河系

  8. 二、中国文化的十个故事1.中华神龙(公共精神与信仰)二、中国文化的十个故事1.中华神龙(公共精神与信仰) 龙是中国神话中的一种善变化、能兴云雨、利万物的神异动物,传说能隐能显,春风时登天,秋风时潜渊。又能兴云致雨,为众鳞虫之长,四灵(龙、凤、麒麟、龟)之首,后成为皇权象征,历代帝王都自命为龙,使用器物也以龙为装饰。上下数千年,龙已渗透了中国社会的文化,除了在中华大地上传播承继外,还被远渡海外的华人带到了世界各地,在世界各国的华人居住区或中国城内,最多和最引人注目的饰物仍然是龙。因此,“龙的传人”、“龙的国度”也获得了世界的认同。龙是华夏民族的代表!是中国的象征! 在早期,古人对大多自然现象无法做出合理解释,于是便希望自己民族的图腾具备风雨雷电那样的力量,群山打了那样的雄姿,像鱼一样能在水中游弋,像鸟一样可以在天空飞翔。 龙是多种动物的综合体,是原始社会形成的一种图腾崇拜的标志。传说能隐能显,春风时登天,秋风时潜渊。又能兴云致雨,后成为皇权象征,历代帝王都自命为龙,使用器物也以龙为装饰。龙被中国先民作为祖神敬奉,普遍尊尚“龙”,中国人经常自称“龙的传人”。龙在中国传统的十二生肖中排列第五。 中国的龙以东方神秘主义的特有形式,通过复杂多变的艺术造型,蕴涵着中国人。

  9. 二、中国文化的十个故事1.中华神龙(公共精神与信仰)二、中国文化的十个故事1.中华神龙(公共精神与信仰) 中国文化中特有的基本观念: 第一层,龙的观念 从中国龙的形象中蕴涵着中国人最为重视的四大观念,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仁者爱人的互主体观;阴阳交合的发展观;兼容并包的多元文化观 第二层,龙的理念 包含着中国人处理四大主体关系时的理想目标、价值观念,追求天人关系的和谐,人际关系的和谐,阴阳矛盾关系的和谐,多元文化关系的和谐 第三层, 龙的精神 多元一体、综合创新的中国文化基本精神,这是中国龙形象、龙文化的最深层文化底蕴。

  10. 二、中国文化的十个故事2.八卦图中的和谐智慧二、中国文化的十个故事2.八卦图中的和谐智慧 八卦主要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现象,并认为“乾”和“坤”两卦在八卦中占特别重要的地位,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一切现象的最初根源。八卦最初是上古人们记事的符号,后被用为卜筮符号。古代常用八卦图作为除凶避灾的吉祥图案。八卦知识  八卦的“卦”,是一个会意字,从圭从卜。圭,指土圭,开始以泥作成土柱测日影。卜,测度之意.。立八圭测日影,即从四正四隅上将观测到的日影加以总结和记录, 这就形成八卦的图象。  八卦的最基本的单位是爻, 多是记述日影变化的专门符号。   八卦代表八种基本物象:乾为天,坤为地,震为雷,巽为风,艮为山,兑为泽,坎为水,离为火,总称为经卦,由八个经卦中的两个为一组的排列组合,则构成六十四卦。 伏羲八卦图  我们常见的八卦图,是伏羲根据河图和洛书图研创的简易图。后来人们在这个图的基础上增加了许多定义,专为占卦而用,就演义成了伏羲八卦图, 是指导人们怎样治理自然和顺应自然及了解自然的一种工具,也是指导人们生活进行生产、猎捕、处世的工具。后来人们用占卜,在这个图上又有了很多发明和创意,在民间广为流传说是伏羲八卦图。

  11. 二、中国文化的十个故事2.八卦图中的和谐智慧二、中国文化的十个故事2.八卦图中的和谐智慧 先天八卦图  先天八卦讲对峙,即把八卦代表的天地风雷,山泽水火八类物象分为四组,以说明它的阴阳对峙关系。 后天八卦图  后天八讲流行,形容周期循环,如水流行,用以表示阴阳的依存与互根,五行的母子相生。后天图是从四时的推移,万物的生长收藏得出的规律。万物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每周天360日有奇,八卦用事各主45日,其转换点就表现在四正四偶的八节上,这就构成了按顺时针方向运转的后天八卦图。

  12. 二、中国文化的十个故事3.孔夫子修身学说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 ~公元前479年4月11日 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 孔子是春秋末期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他还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一,中国十大思想家之一,有“万世师表”之称。 孔子对后世影响深远,他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千古圣人”,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世尊称为至圣(圣人之中的圣人)、万世师表。

  13. 二、中国文化的十个故事3.孔夫子修身学说 1988年,75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在巴黎发表联合宣言,呼吁全世界“21世纪人类要生存,就必须汲取两千年前孔子的智慧。”由此可见孔子思想之伟大。 孔子思想述要: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孔子62岁时,曾这样形容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坚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安贫乐道  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以好学著称,对于各种知识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他多才多艺,知识渊博,在当时是出了名的,几乎被当成无所不知的圣人,但孔子自己不这样认为,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直道而行  孔子生性正直,又主张直道而行,他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 孔子学院(Confucius Institute) 是一个非营利性的社会公益机构。 孔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人物,选择孔子作为汉语教学品牌是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标志。学院给世界各地的汉语学习者提供规范、权威的现代汉语教材; 孔子学院总部设在北京,2007年4月9日挂牌。境外的孔子学院都是其分支机构,主要采用中外合作的形式开办。

  14. 二、中国文化的十个故事4.丝绸之路—开放包容二、中国文化的十个故事4.丝绸之路—开放包容 丝绸之路,概括地讲,是自古以来,从东亚开始,经中亚,西亚进而联结欧洲及北非的这条东西方交通线路的总称。丝绸之路,在世界史上有重大的意义。这是亚欧大陆的交通动脉,是中国、印度、希腊三种主要文化的交汇的桥梁。 丝绸是古代中国沿商路输出的代表性商品,而作为交换的主要回头商品,也被用作丝路的别称,如“皮毛之路”、“玉石之路”、“珠宝之路”和“香料之路”。海上丝路在中世纪以后输出的瓷器很多,所以又名“瓷器之路”。总之,丝绸之路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丝路是古代中西方商路的统称;狭义丝路仅指汉唐时期的沙漠绿洲丝路。

  15. 二、中国文化的十个故事4.丝绸之路—开放包容二、中国文化的十个故事4.丝绸之路—开放包容 丝绸之路的意义丝绸之路的开辟,有力地促进了中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对促成汉朝的兴盛产生了积极的作用。这条丝绸之路,至今仍是中西交往的一条重要通道,在我国当今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中仍然发挥着重大的作用,我们应该很好地加以利用 商品交流正如“丝绸之路”的名称,在这条逾7000公里的长路上,丝绸与同样原产中国的瓷器一样,成为当时一个东亚强盛文明象征。丝绸不仅是丝路上重要的奢侈消费品,也是中国历朝政府的一种有效的政治工具:中国的友好使节出使西域乃至更远的国家时,往往将丝绸作为表示两国友好的有效手段。并且丝绸的西传也少许改变了西方各国对中国的印象 文化交流中国古代技术西传 目前已知最古老的印刷品:唐代的《金刚经》就发现于敦煌。造纸术曾经为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于世界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随著丝绸之路的开辟,纸制品开始在西域以及更远的地方出现。 宗教思想交流关于佛教传人西域地区,目前尚有许多说法。 佛教早在公元前2世纪以后,晚在公元前1世纪末已传入西域了 。 除了佛教,拜火教、摩尼教和景教也随着丝绸之路来到中国,取得了很多人的信仰。并沿着丝绸之路的分支,传播到韩国、日本与其他亚洲国家。

  16. 二、中国文化的十个故事5.唐僧取经—借鉴与提升二、中国文化的十个故事5.唐僧取经—借鉴与提升 玄奘(602年-644年/664年),唐朝著名的三藏法师,汉传佛教历史上最伟大的译师。 高僧,佛教学者、旅行家, 翻译家,唯识宗的创始者之一。 幼年出家玄奘家贫,父母早丧。13岁出家,之后遍访佛教名师, 贞观元年(627)玄奘结侣陈表,请允西行求法。但未获唐太宗批准。然而玄奘决心已定,乃“冒越宪章,私往天竺”,始自长安神邑,终于王舍新城,长途跋涉五万余里。 《西游记》,作者吴承恩,它是古代长篇小说浪漫主义的高峰,在世界文学史上,它也是浪漫主义的杰作。小说里的唐僧是虚构的人物,与历史上的真实人物玄奘是有区别的。小说里的唐僧,为如来佛祖第二弟子金蝉长老投胎。 唐僧勤敏好学,悟性极高,在寺庙僧人中脱颖而出。最终被唐太宗选定,与其结拜并前往西天取经。在取经的路上,唐僧先后收服了三个徒弟: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之后在三个徒弟和白龙马的辅佐下,历尽千辛万苦,终于从西天雷音寺取回三十五部真经。功德圆满

  17. 二、中国文化的十个故事5.唐僧取经—借鉴与提升二、中国文化的十个故事5.唐僧取经—借鉴与提升 《西游记》,作者吴承恩,它是古代长篇小说浪漫主义的高峰,在世界文学史上,它也是浪漫主义的杰作。小说里的唐僧是虚构的人物,与历史上的真实人物玄奘是有区别的。小说里的唐僧,为如来佛祖第二弟子金蝉长老投胎。 唐僧勤敏好学,悟性极高,在寺庙僧人中脱颖而出。最终被唐太宗选定,与其结拜并前往西天取经。在取经的路上,唐僧先后收服了三个徒弟: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之后在三个徒弟和白龙马的辅佐下,历尽千辛万苦,终于从西天雷音寺取回三十五部真经,功德圆满。

  18. 郑和下西洋是指明朝初期郑和奉命出使7次下西洋的航海活动。郑和下西洋时间之长、规模之大、范围之广都是空前的。它不仅在航海活动上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而且对发展中国与亚洲各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上友好关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郑和下西洋的条件和前提: 二、中国文化的十个故事6.郑和下西洋—文化交融与经济交往 郑和下西洋的条件和前提: 1.唐宋以来领先世界的先进的航海技术和发达的造船技术; 2.明帝国雄厚的经济实力支持和强大的军事力量保障; 3.有永乐帝朱棣这样雄才大略的统治者,和郑和这样出色的航海家,外交家。 注:1405年7月11日﹙明永乐三年﹚明成祖命郑和率领庞大的二百四十多艘海船、两万七千四百名船员组成的船队远航,访问了30多个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加深了中国同东南亚、东非的友好关系。每次都由苏州刘家港出发,一直到1433年﹙明宣德8年﹚,他一共远航了有七次之多。最后一次,宣德八年四月回程到古里时,在船上因病过逝。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沿岸。

  19. 二、中国文化的十个故事6.郑和下西洋—文化交融与经济交往二、中国文化的十个故事6.郑和下西洋—文化交融与经济交往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 1.宣扬明朝国威(政治目的); 2.扩展海外贸易(经济目的); 3.还有一说法是,明成祖为了寻找可能流亡海外的建文帝。

  20. 郑和下西洋的意义: 1.展示了明朝前期中国国力的强盛,中国的海军纵横西洋,万国朝贡,盛世追迹汉唐;2.加强了中国明朝政府与海外各国的联系,给南洋,西洋各国带来了经济实惠;3.这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后一件世界性的盛举,从此,郑和之后,再无郑和。4.由于郑和下西洋的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全部的开支都依赖明朝强大的国力来支撑,没有对中国带来什么经济实惠,于是,明朝全盛时期过后,再也没有雄厚的经济实力来支持这项庞大的工程了,下西洋随之停止。 郑和曾到达过爪哇、苏门答腊等三十多个国家,最远曾达非洲东岸,红海、麦加,并有可能到过澳大利亚。这些记载都代表了中国的航海探险的高峰,比西方探险家达伽马哥伦布等人早八十多年。当时明朝在航海技术,船队规模、航程之远、持续时间、涉及领域等均领先于同一时期的西方。在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还有许多超出于航海之外的解读。“郑和时代的中国,则是真正承担了一个文明大国的责任:强大却不称霸,播仁爱于友邦 ”

  21. 二、中国文化的十个故事7.中国功夫—强身健体二、中国文化的十个故事7.中国功夫—强身健体

  22. 中国功夫概况 中国功夫也称中国武术。武术是以技击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搏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是中国人民长期积累起来的一宗宝贵文化遗产。

  23. 中国功夫的特点 第一,寓技击于体育之中。武术作为体育运动,在技术上仍不失攻防技击的特性,但又将技击寓于搏斗运动与套路运动之中。 第二,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民族风格及广泛的适应性。既究形体规范,又求精神传意、内外合一的整体观,是中国武术的一大特色

  24. 中国功夫的作用 中国功夫的作用  第一,提高素质,健体防身。  第二,锻炼意志,培养品德。  第三,竞技观赏,丰富生活。  第四,交流技艺,增进友谊。 中国传统武术少林派 :少林武术作为一种人文文化现象,作为一种人体形态文化或是作为健身、御敌、竞技专案在中国早已家户喻晓、妇孺皆知,已成为中华文化的宝贵遗产。

  25. 武当派 武当派 :俗称内家拳为武当派。源于湖北五不山。传为张三丰“夜梦玄帝授之拳法”,次日便身怀神勇杀敌百人,绝技遂此传名于世

  26. 峨眉派 峨眉派 :峨眉派是中国武术的著名派之一。该系武技崇奉四川峨眉山为发样地。

  27. 内家拳 内家拳 :内家拳是一种“主于御敌”的拳种。 太极拳、八卦拳、形意拳等

  28. 长拳 长拳 :长拳泛指遐举遥击、进退疾速的徒手攻防技术和运动形式,所谓长是相对而言。长拳是相对短打而言。

  29. 二、中国文化的十个故事8.陶瓷艺术—精神修养与文化品位二、中国文化的十个故事8.陶瓷艺术—精神修养与文化品位

  30. 二、中国文化的十个故事8.陶瓷艺术—精神修养与文化品位二、中国文化的十个故事8.陶瓷艺术—精神修养与文化品位 我们的祖先和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如埃及、印度、希腊、波斯、西南亚的先民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发明了陶器。陶器的制作也有近万年的历史,人类自从开始懂得制作陶器,各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陶瓷器的发明不仅解决了人们生活问题,如生活用具、建筑材料等,还提供艺术的享受。

  31. 瓷器的种类 如今,陶瓷更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以日用陶瓷为主,兼制工业陶瓷、建筑卫生陶瓷、特种陶瓷等百花争艳的大陶瓷格局。陶瓷在景德镇市的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拥有原料、生产、销售、科研、教育的综合配套优势 我们知道,陶瓷的故乡在中国,英语“china”若大写就是“中国”,而小写就是“瓷器”。然而,中国的陶瓷艺术却荟萃在景德镇。

  32. 二、中国文化的十个故事9.琴棋书画—俗、雅、高雅二、中国文化的十个故事9.琴棋书画—俗、雅、高雅 琴棋书画 ( qín qí shū huà ) 解释 :在古代,弹琴(多指古琴)、弈棋(多指围棋)、书法、绘画是文人骚客(包括一些名门闺秀)修身所必须掌握的技能,故合称琴棋书画。今常以表示个人的文化素养。

  33. 古琴 古琴,亦称瑶琴、玉琴、七弦琴,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古琴是在孔子时期就已盛行的乐器,到现在至少也有3000年以上的历史了。本世纪初才被称作"古琴"。

  34. 弈棋 弈单指围棋,而博指象棋。班固《弈诣》里有“博行于世而弈独绝”的记载。 围棋为策略性二人棋类游戏,使用格状棋盘及黑白二色棋子进行对弈。围棋起源于中国古代。推测起源时间为大约公元前6世纪。 “棋”是指围棋,古称“碁”,下围棋称为“对弈”、“弈”,棋子分黑白两色,规则简单而变化无穷,体现出鲜明的中国文化思想精髓。华夏族原创文化,春秋时期的文献中即有记载。 围棋博大精深,玄妙无穷,绝非人的智慧所能参透。作为神留给人的文化,千古以来,多少帝王将相、文人雅士,市井布衣乐此不疲,也演绎出多少传奇佳话、美文诗赋、乃至兵书演算法、治国方略,成为中华文明史上一朵绚丽的奇葩。而象棋出现较晚,棋子设置复杂,不象是中华原创文化。象棋是中国传统的二人对弈棋类游戏。其他类似的有国际象棋及将棋。为与国际象棋等区别,又称中国象棋,主要流行于华人及亚太地区。

  35. 书法 兰亭序(神龙本) 东晋 王羲之 纸本24.5x69.9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36. 书法 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中国汉字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开始以图画记事,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变成了当今的文字,又因祖先发明了用毛笔书写,便产生了书法,古往今来,均以毛笔书写汉字为主,至于其他书写形式,如硬笔、指书等,其书写规律与毛笔书写规律相比,并非迥然不同,而是基本相通。 书法是指用毛笔书写汉字的方法和规律。

  37. 绘画 绘画主要是指传统的中国绘画。一种在二维的平面上以手工方式临摹自然的艺术,在中世纪的欧洲,常把绘画称作“猴子的艺术”,因为如同猴子喜欢模仿人类活动一样,绘画也是模仿场景。 在20世纪以前,绘画模仿的越真实技术越高超,但进入20世纪,随着摄影技术的出现和发展,绘画开始转向表现画家主观自我的方向,看到一幅画鉴赏家有时已经说不清画的是什么,但一定能说出是谁画的。每个画家开始发展自己独特的风格。 中国画又称国画,主要是用毛笔、软笔或手指,用国画颜色和墨在帛或宣纸上作画的一种中国传统的绘画形式。“画”指中国画,一般用毛笔以水溶性颜料在宣纸上作画,以描绘山水、器物、花鸟、人物为主,色调单纯明快、画风写意抽象。

  38. 二、观察中国文化的十个视角10.文房四宝 文房四宝中国书法的工具和材料基本上是由笔、墨、纸、砚来构成的,人们通常把它们称为“文房四宝”,大致是说它们是文人书房中必备的四件宝贝。因为中国古代文人基本上都是或能书,或能画,或既能书又能画的,是离不开笔墨纸砚这四件宝贝的。 【词目】 文房四宝 【发音】 wén fáng sì bǎo 【释义】 指毛笔、黑墨、宣纸、砚台。 "文房" 专指文人书房而言,以笔、墨、纸、砚为文房所使用,而被人们誉为“文房四宝”。

  39. 【笔】 最早的毛笔,大约可追溯到二千多年之前。 我国的书写用笔起源很早。根据未经刀刻过的甲骨文字判断,夏商时期就已经有原始的笔了。

  40. 【墨】 给人的印象似稍嫌单一,但却是古代书写中必不可缺的用品。借助于这种独创的材料,中国书画奇幻美妙的艺术意境才能得以实现。

  41. 【纸】 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曾经为历史上的文化传播立下了卓著功勋。即使在机制纸盛行的今天,某些传统的手工纸依然体现着它不可替代的作用,焕发着独有的光彩。古纸在留传下来的古书画中尚能一窥其貌。

  42. 【砚】 我国地大物博,到处是名山大川,自然有多种石头。产石之处,必然有石工,所以产砚的地方遍布全国各地。砚,也称"砚台",被古人誉为"文房四宝之首"。因为墨须加水发磨始能调用,而发墨之石刑则是砚。其中有陶、泥、砖瓦、金属、漆、瓷、石等,最常见的还是石砚。可以作砚的石头极多 砚台的讲究是:质细地腻、润泽净纯、晶莹平滑、纹理色秀、易发墨而不吸水。 砚需常洗,不得与沾染,每发墨必须砚净水新。墨锭则愈古旧愈好,因时间愈久笔、墨、纸、砚,各有各的用途,各有各的讲究,所谓"名砚清水,古墨新发,惯用之笔,陈旧之纸",合起来是整个一套,再写出我们的文字,综合成为我们独特的传统书法艺术。

  43. 三、“图·像思维”理论(易·像学说)简介

  44. 三、“图·像思维”理论—关于人心与自然和谐的学说简介三、“图·像思维”理论—关于人心与自然和谐的学说简介

  45. “图·像思维”理论(易·像学说) “图·像思维”理论(易·像学说),是经过数十年研究创立的,把对自然·人·社会和谐共融关系的整体感悟,用以“势、场、道、灵、态、恒”为代表的108个图·像与文字表达出来。为人类具象与抽象,理性与感性、灵感与顿悟的传统思维理念与方法,开辟了全新的视角与空间。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其内蕴的思维方式的整体性特征.

  46. “图·像思维”理论要点(张学栋简介见www.epth.net)“图·像思维”理论要点(张学栋简介见www.epth.net) 善观形者,感天地之动; 善察势者,怀仁爱之心; 善悟道者,藏忠义之旨。 故曰:“形定则态生,态生则场呈,场呈则灵应,灵应则势呈,势呈则道生”。 中国学者张学栋因其图·像思维理论(易·像学说)在跨学科跨领域思维创新研究方面的杰出成就,被国际跨领域高级研究院(ATLAS) 聘请为首批院士。这也是中国大陆第一位享此殊荣的学者。 、Xuedong zhang Fellow, Society for Design and Process Science (SDPS), 2008. founding fellow ,The Academy of Transdisciplinary Learning and Advanced Studies(TheATLAS) ,2012

  47. “图·像思维”理论(易·像学说) 百年春来早,沉积数十载;一朝得颖悟,尽在图像中。遂呈一百单八像于脑海,应一百单八字于心田,手神相通,形意比合,一气呵成! 天地有道,大象无形。乐者喜之、善者化之、慧者悟之。对图像的整体感悟,需在融合中超越、共生中扬弃、聚合中升华。

  48. 小结: 古代文官能力建设: 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 当今公务员能力发展:明新深通化,跨顺破聚融 公务员必须加强五种能力建设: 1、战略思维能力; 2、整体把握能力; 3、执行推进能力; 4、持续提升能力; 5、学习创新能力。 Thank You !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