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52

第三章 词汇

第三章 词汇. 第一节 语素和词 一、什么是语素 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例如, “ 书 ” 是个语素,它的语音形式是 “ Shū ” , 它的意义是“成部的著作”。 语素是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的语言单位. 语素的鉴定方法 鉴定多音节语言单位是一个还是几个语素,可以 采用 “ 替代法 ” ,就是用已知的语素替代有待确定是否为语素的语言单位。例如, “ 蜡烛 ” 中的 “ 蜡 ”“ 烛 ” 可以为别的已知语素代替,因此,它们各是一个语素。 蜡 烛 蜡 人 蜡 纸 蜡 染 蜡 烛 花 烛 香 烛 火 烛.

kris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三章 词汇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三章 词汇 • 第一节 语素和词 一、什么是语素 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例如,“书”是个语素,它的语音形式是“Shū”,它的意义是“成部的著作”。 语素是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的语言单位

  2. 语素的鉴定方法 鉴定多音节语言单位是一个还是几个语素,可以 采用“替代法”,就是用已知的语素替代有待确定是否为语素的语言单位。例如,“蜡烛”中的“蜡”“烛”可以为别的已知语素代替,因此,它们各是一个语素。 蜡烛 蜡人 蜡纸 蜡染 蜡烛 花烛 香烛 火烛

  3. 1、替换过程中,必须做到前后两个音节都可以替换。“蝴蝶”中的“蝴”虽然可以为别的语素所代替,但是“蝶”却不能,因此,“蝴蝶”是一个语素,“蝶”在别的组合中也是一个语素。例如:1、替换过程中,必须做到前后两个音节都可以替换。“蝴蝶”中的“蝴”虽然可以为别的语素所代替,但是“蝶”却不能,因此,“蝴蝶”是一个语素,“蝶”在别的组合中也是一个语素。例如: 蝴蝶 粉蝶 幼蝶 彩蝶 蝴蝶 蝴? 蝴? 蝴?

  4. 2、在替代过程中要保持意义的基本一致。例如,“马虎”中的“马”、“虎”似乎都可以替换:2、在替代过程中要保持意义的基本一致。例如,“马虎”中的“马”、“虎”似乎都可以替换: 马虎 老虎 猛虎 东北虎 马虎 马鞍 马蹄 马车 但是,由于“马虎”中的“马”、“虎”同“马鞍”“老虎”中的“马”、“虎”在意义上毫无联系,所以这种替代是错误的。事实上,“马虎”只能是一个语素。

  5. 音节语素化 • 1、定义:就是指原来不表义的音节现在成了表意的语素,这也是这面规则的一个反例。 • 2、类别: • A、常见的就是音译外来人名地名的首音语素化,如:英格兰 法 美 撒切尔 戈尔巴乔夫

  6. 普通名词 巴士 大巴 中巴 ;的士 打的 • B、联绵语素的音节语素化 • 不一定是首音节 任何一个音节都可以语素化代替整个联绵语素,如;鸳鸯 鸳侣;蜥蜴巨蜥;蚂蚁 工蚁;

  7. 单音节语素中的两种特殊情况: 一般都是字 音节 语素 一一对应 但特殊: 儿化 合音 合音 如:俩 仨 诸(之乎)盍(何不)

  8. 1、语素的音节分类 2、语素的构词分类 3、语素的位置分类 4、语素的组合能力分类 5、语素的作用分类 6、语素的语法类别 • 二、语素的分类

  9. 1、语素的音节分类 根据音节,语素可分为单音节语素和多音节语素。 A、只有一个音节的语素是单音节语素。例如, “人、脚、学、我”等读出来是一个音节,写下来是一个汉字。汉语中单音节语素占绝大多数。音节语素是汉语语素的基本形式。单音节语素具有很强的构词能力。 但是儿化的语素是一个语素 但是两个音节

  10. B、双音节语素 • 联绵语素 音译语素 拟声语素 叠音语素 • a、联绵语素 多古代汉语的遗留 • 双声:踌躇 枇杷 仓促 • 叠韵:徘徊 混沌 蜻蜓 • 其他:垃圾 杜鹃 珊瑚

  11. b、音译语素:印欧语 或少数民族 • 喇嘛 阿訇 戈壁 尼龙 色拉 • c、拟声语素:模拟自然界的声音 或人类自己的声音 • 滴答 呼啦 噗通 扑哧 呵呵 • d、叠音语素:重叠音节 • 孜孜 潺潺 姥姥 猩猩

  12. C、多音节语素 • 自由的音译语素 粘着的形容词生动后缀 • a、音译语素:东不拉 萨其马 蒙太奇 • b、生动后缀:不愣登 咕隆咚 不溜秋

  13. 2、语素的构词能力分类 • 自由语素 不自由语素 半自由语素 • A、自由语素:能够独立成词 也能和别的语素自由构词的语素。 • 山:山脉 山水 山峰 • 看:看见 看病 偷看 • 树:枣树 柳树 树木

  14. 语素的划分以义项为主,有些义项意义类化,自由度降低,成为类词缀,如:角,热 意识 又如子 两个义项 B、半自由语素:能够独立成词,一般不与别的语素构成合成词,如一些语气词,啊 吧 吗

  15. C、不自由语素 :不能独立成词 只能和其他的语素组合成词,如: • 器 悉 乎乎 蒙蒙

  16. 2、语素所在位置的分类 • 定位语素 不定位语素 • A、定位语素: • 前位语素:阿 非 • 后位语素:子 头 • 中位语素:里 乎 得 不 不定位语素 词根;定位语素 词缀 词缀 :真词缀 类词缀

  17. 4、语素的组合能力分类 • 能够自由替换 但是也有例外 因为构词能力有限 不能自由替换 但是它们都是音义结合体,具有意义,如苹 渤 槐 菠 荞 这些只能使用剩余法 它们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它们与只有音没有义的音节不同 如蝴 蜘

  18. 骆 等不同 • 五、语素在单词中的作用 • 表义语素 别义语素 • 别义语素 石化语素 偏义复词 如:窗户 国家 人物 忘记 睡觉; 兄弟 人马 质量 多少

  19. 三、词和短语 1.词的性质 2.词和语素 3.词和短语

  20. (一)词 • 1、词的定义:比语素高一级的单位,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

  21. 2、词语的特点: • A、除少数异读词外,词的语音形式固定而单一。如:血 给 • B、词的意义明确而融合。不是简单相加,有的语素义缺损,如:干净 质量;转化:千金,傀儡;融合:眼红 眼热。 • C、词的功能定型而完整。语素 口 学 快 关

  22. 3、鉴别词语的方法: • 问答鉴定 提取鉴定 扩展鉴定 • A、问答鉴定:看一个语言单位是否能单用,如:谁喜欢漫画?1、2、3 • B、提取法:将句子中可以单用的实词提取之后,再确定剩下的成分是不是词。虚词 • C、扩展法:一个语言单位中间能否插入其他的成分,如:大船 过去 白菜 生姜

  23. (二)短语 • 1、定义:又称词组,词和词的组合形式。 • 2、词和短语的区别: • A、概念内容:词的内容简单 短语的内容复杂:买卖 东西 好歹 • B、语音特征 • 词的读音固定 单一 中间不能有停顿。 • C、组合关系:词与短语相似,但是词内部不能替换,短语可以。如 眼热 眼疼

  24. 四、词的分离和短语的分裂 (一)词的分离 • 现代汉语中有相当一部分词可以拆开来使用,对于这一类词,有人认为合在一起是词,拆开就是短语。其实,这种词无论是合还是离,都是词,只不过离的时候是一种特殊的分离或变化形式而已。这种可离可合的语言单位,一般称为离合词。睡觉——“睡了一觉”。能插入别的成分,这是离合词。

  25. 1、离合词的种类 动宾式 如:毕业 罢工 当面 联合式 如: 鞠躬 洗澡 游泳 动补式 如:看清 提高 放下

  26. 2、离合词的特点: • A、构词的角度:大部分离合词中 总有一个语素黏着语素,如:闭幕 贬值 行贿 酗酒 • B、内部的搭配:动宾结构 名动不能替换 如:毕业 叹气 聊天

  27. C、功能: • a、一部分离合词是兼类词 如:名动 签证 移民 命题 导游 ; 形动 倒霉 灰心 丢人 要命 狠心 • b、分离形式 是为了表达的更具体 明确如: • 见面 帮忙 告状

  28. 3、离合词的性质 • A、离合词分离 拆开性质不发生改变:如:洗澡 离合词 • B、数量400 ; 历史 单词向双音节过渡的状态 永远是个动态的现象 • C、有一定的类推作用 如:小便 小一次便 ;反之:动员 留神

  29. (二)短语的缩略 • 词语简称 数词缩略 • 1、词语简称 • A、提取型 • (1)两词的第一个语素:体检 电大 人流 • (2)前词前素后词后素:归侨 整风 高校 • (3)前词后素后词前素:理化 港澳 防治

  30. B、截取型 (1)原短语后一部分:(人民)公社 (中国)人民解放军 (2)原短语前一部分:西藏(自治区) 复旦(大学)

  31. C、选取型 • (1)拼合选取:上师大 政协 • (2)变序选取:女三中 国棉九厂 • D、替代型 • (1)语素替代型:王工 张总 • (2)音节替代型:呼市 法国 彩蝶

  32. E、共戴型 • (1)双项共戴:出入境 离退休 • (2)多项共戴:一二三等 高中低档

  33. 2、数词缩略 • A、简括型 • (1)数括:三好 三峡 三通 三包 • (2)义括:七情 五味 五官 七窍 • B、联括型 • (1)双联式:三吏三别 三老四严 • (2)多联式:三参一改两结合 五讲四美三热爱

  34. C、附加型 • (1)后附加:七不规范 三不主义 • (2)前附加:建安七子 东北三省 • D、比况型 • 岁寒三友 四君子 三大法宝

  35. E、字面型 • (1)字母概括:三c革命 三s研究 • (2)字数概括:八字宪法 三字秘诀 五会 • (3)字句概括:三八作风

  36. 第二节 词的构造 • 一、词根和词缀 • 1、词根:词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词义的基础。词根语素的意义比较实在,在体现词的意义上起着主要作用。例如“改革”就是由词根语素“改”和“革”组成,各自都表示一定的意义,不可缺少其中任何一个。

  37. 词缀: • 词中附加在词根上的构词成分。词缀语素数量很少,意义也没有词根语素实在,但构词能力很强。例如“老师”中的“老”,“花儿”中的“儿”。一个词可以只有词根而无词缀。

  38. 2、词根与词缀的使用 • 合成词 可以词根加词根 也可以词根加词缀 • 3、汉语词缀的语义虚实 • (1)有的语法化程度高 有的语法化程度低 • (2)词缀历史发展的中间状态:手 者

  39. 二、词的构成方式 • 单纯词 合成词 • (一)单纯词 • 1、定义: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 多数既是语素 又是词 只是角度不同

  40. 2、单纯词的音节分类 • 单音节 • 双音节

  41. 双音节单纯词 • (1)联绵词 • A、双声两个音节连缀成义的词。按照语音分为: • (1)双声:两个音节的声母相同,如:褴褛、崎岖。 • (2)叠韵:两个音节的韵相同,如:窈窕、徘徊。

  42. (3)非双声叠韵:两个音节声母、韵皆不同,如:牡丹 玛瑙 疙瘩 鹧鸪。 • B、五方面注意: • (1)双声 声母相同;叠韵 韵母相似 古代的韵徘徊 玫瑰; • (2)秉承现代的语音标准; • (3)联绵词由音得义,而非由形得义;多书写形式辗转 展转;仓促 仓猝;

  43. (4)联绵词加形旁,所以后事多可拆开使用,但仍是单纯词,如:伶俐 伶牙俐齿 慷慨 慷国家之慨 疙瘩 疙里疙瘩; • (5)一个音节加一个黏着语素组成的联绵词:蝴蝶 骆驼 蟾蜍

  44. (2)音译词 • 读音相似的字翻译外族词语 • 单纯 合成 仅是构词角度 同所表示的概念无必然联系 如:苦力 声纳; • 有些是音译又是意译 是合成词如:维他命 • 可口可乐

  45. (3)叠音词 • 重叠音节 • 句法功能:名词 动词 副词 形容词 • 表达功能: • 情状类:沾沾、脉脉 • 指称性:姥姥、奶奶 • 拟音类:潺潺、汩汩

  46. (4)拟音词 • 模拟自然界或人类自己的声音 • 分为象声 感叹 两大类,都有拟声 转述两种: • 拟声类 模拟声音 :扑通 叮当 呼啦 • 专用指称: 布谷 知了 乒乓 • 感叹类 模拟声音:哎呀 呜呼 • 转用陈述:呜咽 嘀咕

  47. (二)合成词 • 复合式 加缀式 重叠式 • 1、复合式 • 词根加词根 • 联合型 偏正型 补充型 动宾型 • 主谓型

  48. (1)联合型 • 内部语素 分为 同义 类义 反义 偏义 • 同义:休息 制造 声音 • 类义:江山 岁月 领袖 • 反义:动静 来往 早晚 • 偏义:忘记 师傅 窗户

  49. 2、加缀式 • 名素为中心 动素为中心 形素为中心 • A、名素为中心 • 定中 • 名+名 草帽 马路 火车 • 形+名 白酒 黑板 新房 • 动+名开水 试卷 摇篮

  50. B、动素为中心 • 名+动 席卷 瓦解 响应 • 形+动 重视 冷藏 轻信 • 副+动胡闹 暂停 再生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