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8k likes | 3.38k Views
第三章 词汇. 第一节 语素和词 一、什么是语素 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例如, “ 书 ” 是个语素,它的语音形式是 “ Shū ” , 它的意义是“成部的著作”。 语素是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的语言单位. 语素的鉴定方法 鉴定多音节语言单位是一个还是几个语素,可以 采用 “ 替代法 ” ,就是用已知的语素替代有待确定是否为语素的语言单位。例如, “ 蜡烛 ” 中的 “ 蜡 ”“ 烛 ” 可以为别的已知语素代替,因此,它们各是一个语素。 蜡 烛 蜡 人 蜡 纸 蜡 染 蜡 烛 花 烛 香 烛 火 烛.
E N D
第三章 词汇 • 第一节 语素和词 一、什么是语素 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例如,“书”是个语素,它的语音形式是“Shū”,它的意义是“成部的著作”。 语素是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的语言单位
语素的鉴定方法 鉴定多音节语言单位是一个还是几个语素,可以 采用“替代法”,就是用已知的语素替代有待确定是否为语素的语言单位。例如,“蜡烛”中的“蜡”“烛”可以为别的已知语素代替,因此,它们各是一个语素。 蜡烛 蜡人 蜡纸 蜡染 蜡烛 花烛 香烛 火烛
1、替换过程中,必须做到前后两个音节都可以替换。“蝴蝶”中的“蝴”虽然可以为别的语素所代替,但是“蝶”却不能,因此,“蝴蝶”是一个语素,“蝶”在别的组合中也是一个语素。例如:1、替换过程中,必须做到前后两个音节都可以替换。“蝴蝶”中的“蝴”虽然可以为别的语素所代替,但是“蝶”却不能,因此,“蝴蝶”是一个语素,“蝶”在别的组合中也是一个语素。例如: 蝴蝶 粉蝶 幼蝶 彩蝶 蝴蝶 蝴? 蝴? 蝴?
2、在替代过程中要保持意义的基本一致。例如,“马虎”中的“马”、“虎”似乎都可以替换:2、在替代过程中要保持意义的基本一致。例如,“马虎”中的“马”、“虎”似乎都可以替换: 马虎 老虎 猛虎 东北虎 马虎 马鞍 马蹄 马车 但是,由于“马虎”中的“马”、“虎”同“马鞍”“老虎”中的“马”、“虎”在意义上毫无联系,所以这种替代是错误的。事实上,“马虎”只能是一个语素。
音节语素化 • 1、定义:就是指原来不表义的音节现在成了表意的语素,这也是这面规则的一个反例。 • 2、类别: • A、常见的就是音译外来人名地名的首音语素化,如:英格兰 法 美 撒切尔 戈尔巴乔夫
普通名词 巴士 大巴 中巴 ;的士 打的 • B、联绵语素的音节语素化 • 不一定是首音节 任何一个音节都可以语素化代替整个联绵语素,如;鸳鸯 鸳侣;蜥蜴巨蜥;蚂蚁 工蚁;
单音节语素中的两种特殊情况: 一般都是字 音节 语素 一一对应 但特殊: 儿化 合音 合音 如:俩 仨 诸(之乎)盍(何不)
1、语素的音节分类 2、语素的构词分类 3、语素的位置分类 4、语素的组合能力分类 5、语素的作用分类 6、语素的语法类别 • 二、语素的分类
1、语素的音节分类 根据音节,语素可分为单音节语素和多音节语素。 A、只有一个音节的语素是单音节语素。例如, “人、脚、学、我”等读出来是一个音节,写下来是一个汉字。汉语中单音节语素占绝大多数。音节语素是汉语语素的基本形式。单音节语素具有很强的构词能力。 但是儿化的语素是一个语素 但是两个音节
B、双音节语素 • 联绵语素 音译语素 拟声语素 叠音语素 • a、联绵语素 多古代汉语的遗留 • 双声:踌躇 枇杷 仓促 • 叠韵:徘徊 混沌 蜻蜓 • 其他:垃圾 杜鹃 珊瑚
b、音译语素:印欧语 或少数民族 • 喇嘛 阿訇 戈壁 尼龙 色拉 • c、拟声语素:模拟自然界的声音 或人类自己的声音 • 滴答 呼啦 噗通 扑哧 呵呵 • d、叠音语素:重叠音节 • 孜孜 潺潺 姥姥 猩猩
C、多音节语素 • 自由的音译语素 粘着的形容词生动后缀 • a、音译语素:东不拉 萨其马 蒙太奇 • b、生动后缀:不愣登 咕隆咚 不溜秋
2、语素的构词能力分类 • 自由语素 不自由语素 半自由语素 • A、自由语素:能够独立成词 也能和别的语素自由构词的语素。 • 山:山脉 山水 山峰 • 看:看见 看病 偷看 • 树:枣树 柳树 树木
语素的划分以义项为主,有些义项意义类化,自由度降低,成为类词缀,如:角,热 意识 又如子 两个义项 B、半自由语素:能够独立成词,一般不与别的语素构成合成词,如一些语气词,啊 吧 吗
C、不自由语素 :不能独立成词 只能和其他的语素组合成词,如: • 器 悉 乎乎 蒙蒙
2、语素所在位置的分类 • 定位语素 不定位语素 • A、定位语素: • 前位语素:阿 非 • 后位语素:子 头 • 中位语素:里 乎 得 不 不定位语素 词根;定位语素 词缀 词缀 :真词缀 类词缀
4、语素的组合能力分类 • 能够自由替换 但是也有例外 因为构词能力有限 不能自由替换 但是它们都是音义结合体,具有意义,如苹 渤 槐 菠 荞 这些只能使用剩余法 它们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它们与只有音没有义的音节不同 如蝴 蜘
骆 等不同 • 五、语素在单词中的作用 • 表义语素 别义语素 • 别义语素 石化语素 偏义复词 如:窗户 国家 人物 忘记 睡觉; 兄弟 人马 质量 多少
三、词和短语 1.词的性质 2.词和语素 3.词和短语
(一)词 • 1、词的定义:比语素高一级的单位,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
2、词语的特点: • A、除少数异读词外,词的语音形式固定而单一。如:血 给 • B、词的意义明确而融合。不是简单相加,有的语素义缺损,如:干净 质量;转化:千金,傀儡;融合:眼红 眼热。 • C、词的功能定型而完整。语素 口 学 快 关
3、鉴别词语的方法: • 问答鉴定 提取鉴定 扩展鉴定 • A、问答鉴定:看一个语言单位是否能单用,如:谁喜欢漫画?1、2、3 • B、提取法:将句子中可以单用的实词提取之后,再确定剩下的成分是不是词。虚词 • C、扩展法:一个语言单位中间能否插入其他的成分,如:大船 过去 白菜 生姜
(二)短语 • 1、定义:又称词组,词和词的组合形式。 • 2、词和短语的区别: • A、概念内容:词的内容简单 短语的内容复杂:买卖 东西 好歹 • B、语音特征 • 词的读音固定 单一 中间不能有停顿。 • C、组合关系:词与短语相似,但是词内部不能替换,短语可以。如 眼热 眼疼
四、词的分离和短语的分裂 (一)词的分离 • 现代汉语中有相当一部分词可以拆开来使用,对于这一类词,有人认为合在一起是词,拆开就是短语。其实,这种词无论是合还是离,都是词,只不过离的时候是一种特殊的分离或变化形式而已。这种可离可合的语言单位,一般称为离合词。睡觉——“睡了一觉”。能插入别的成分,这是离合词。
1、离合词的种类 动宾式 如:毕业 罢工 当面 联合式 如: 鞠躬 洗澡 游泳 动补式 如:看清 提高 放下
2、离合词的特点: • A、构词的角度:大部分离合词中 总有一个语素黏着语素,如:闭幕 贬值 行贿 酗酒 • B、内部的搭配:动宾结构 名动不能替换 如:毕业 叹气 聊天
C、功能: • a、一部分离合词是兼类词 如:名动 签证 移民 命题 导游 ; 形动 倒霉 灰心 丢人 要命 狠心 • b、分离形式 是为了表达的更具体 明确如: • 见面 帮忙 告状
3、离合词的性质 • A、离合词分离 拆开性质不发生改变:如:洗澡 离合词 • B、数量400 ; 历史 单词向双音节过渡的状态 永远是个动态的现象 • C、有一定的类推作用 如:小便 小一次便 ;反之:动员 留神
(二)短语的缩略 • 词语简称 数词缩略 • 1、词语简称 • A、提取型 • (1)两词的第一个语素:体检 电大 人流 • (2)前词前素后词后素:归侨 整风 高校 • (3)前词后素后词前素:理化 港澳 防治
B、截取型 (1)原短语后一部分:(人民)公社 (中国)人民解放军 (2)原短语前一部分:西藏(自治区) 复旦(大学)
C、选取型 • (1)拼合选取:上师大 政协 • (2)变序选取:女三中 国棉九厂 • D、替代型 • (1)语素替代型:王工 张总 • (2)音节替代型:呼市 法国 彩蝶
E、共戴型 • (1)双项共戴:出入境 离退休 • (2)多项共戴:一二三等 高中低档
2、数词缩略 • A、简括型 • (1)数括:三好 三峡 三通 三包 • (2)义括:七情 五味 五官 七窍 • B、联括型 • (1)双联式:三吏三别 三老四严 • (2)多联式:三参一改两结合 五讲四美三热爱
C、附加型 • (1)后附加:七不规范 三不主义 • (2)前附加:建安七子 东北三省 • D、比况型 • 岁寒三友 四君子 三大法宝
E、字面型 • (1)字母概括:三c革命 三s研究 • (2)字数概括:八字宪法 三字秘诀 五会 • (3)字句概括:三八作风
第二节 词的构造 • 一、词根和词缀 • 1、词根:词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词义的基础。词根语素的意义比较实在,在体现词的意义上起着主要作用。例如“改革”就是由词根语素“改”和“革”组成,各自都表示一定的意义,不可缺少其中任何一个。
词缀: • 词中附加在词根上的构词成分。词缀语素数量很少,意义也没有词根语素实在,但构词能力很强。例如“老师”中的“老”,“花儿”中的“儿”。一个词可以只有词根而无词缀。
2、词根与词缀的使用 • 合成词 可以词根加词根 也可以词根加词缀 • 3、汉语词缀的语义虚实 • (1)有的语法化程度高 有的语法化程度低 • (2)词缀历史发展的中间状态:手 者
二、词的构成方式 • 单纯词 合成词 • (一)单纯词 • 1、定义: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 多数既是语素 又是词 只是角度不同
2、单纯词的音节分类 • 单音节 • 双音节
双音节单纯词 • (1)联绵词 • A、双声两个音节连缀成义的词。按照语音分为: • (1)双声:两个音节的声母相同,如:褴褛、崎岖。 • (2)叠韵:两个音节的韵相同,如:窈窕、徘徊。
(3)非双声叠韵:两个音节声母、韵皆不同,如:牡丹 玛瑙 疙瘩 鹧鸪。 • B、五方面注意: • (1)双声 声母相同;叠韵 韵母相似 古代的韵徘徊 玫瑰; • (2)秉承现代的语音标准; • (3)联绵词由音得义,而非由形得义;多书写形式辗转 展转;仓促 仓猝;
(4)联绵词加形旁,所以后事多可拆开使用,但仍是单纯词,如:伶俐 伶牙俐齿 慷慨 慷国家之慨 疙瘩 疙里疙瘩; • (5)一个音节加一个黏着语素组成的联绵词:蝴蝶 骆驼 蟾蜍
(2)音译词 • 读音相似的字翻译外族词语 • 单纯 合成 仅是构词角度 同所表示的概念无必然联系 如:苦力 声纳; • 有些是音译又是意译 是合成词如:维他命 • 可口可乐
(3)叠音词 • 重叠音节 • 句法功能:名词 动词 副词 形容词 • 表达功能: • 情状类:沾沾、脉脉 • 指称性:姥姥、奶奶 • 拟音类:潺潺、汩汩
(4)拟音词 • 模拟自然界或人类自己的声音 • 分为象声 感叹 两大类,都有拟声 转述两种: • 拟声类 模拟声音 :扑通 叮当 呼啦 • 专用指称: 布谷 知了 乒乓 • 感叹类 模拟声音:哎呀 呜呼 • 转用陈述:呜咽 嘀咕
(二)合成词 • 复合式 加缀式 重叠式 • 1、复合式 • 词根加词根 • 联合型 偏正型 补充型 动宾型 • 主谓型
(1)联合型 • 内部语素 分为 同义 类义 反义 偏义 • 同义:休息 制造 声音 • 类义:江山 岁月 领袖 • 反义:动静 来往 早晚 • 偏义:忘记 师傅 窗户
2、加缀式 • 名素为中心 动素为中心 形素为中心 • A、名素为中心 • 定中 • 名+名 草帽 马路 火车 • 形+名 白酒 黑板 新房 • 动+名开水 试卷 摇篮
B、动素为中心 • 名+动 席卷 瓦解 响应 • 形+动 重视 冷藏 轻信 • 副+动胡闹 暂停 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