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 likes | 500 Views
第七章 完全垄断市场的价格 与产量决定. 在本章中,我们将讨论完全垄断市场条件下,厂商在追求利润最大化过程中,如何确定产量以及价格怎样决定? 第一节 : 概述 第二节 : 短期均衡 第三节 : 长期均衡 第四节: 垄断厂商的差别定价 第五节: 完全垄断与完全竞争的比较. 第一节 概述. 一 . 完全垄断市场的特征 1. 行业体现为厂商。 2. 产品不能替代。 3. 单独决定价格。 4. 存在进入壁垒。 二 . 完全垄断市场的形成 1. 规模经济。 2. 原料控制。 3. 特许专利。
E N D
第七章 完全垄断市场的价格 与产量决定 在本章中,我们将讨论完全垄断市场条件下,厂商在追求利润最大化过程中,如何确定产量以及价格怎样决定?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短期均衡 第三节: 长期均衡 第四节: 垄断厂商的差别定价 第五节: 完全垄断与完全竞争的比较
第一节 概述 一.完全垄断市场的特征 1.行业体现为厂商。 2.产品不能替代。 3.单独决定价格。 4.存在进入壁垒。 二.完全垄断市场的形成 1.规模经济。 2.原料控制。 3.特许专利。 4.其他,如地理位置、技术问题等。
三.需求曲线与边际收益曲线 完全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就是它的平均收益曲线,因 为AR= 。 边际收益曲线的斜率为平均收益曲线(即需求曲线)的 斜率的两倍。 四.收益曲线与需求价格弹性 结论: 1.若|Ed|>1,则MR>0,这时降低价格能使TR递增。 2.若|Ed|=1,则MR=0,这时价格降低不会引起总收益变化。 3.若|Ed|<1,则MR<0,这时价格降低引起TR递减。 MR =
第二节 短期均衡 一.利润为极大时的短期均衡 图中MR=MC时的OQ1产量,是带来的利润为极大的产量。 此时,厂商的索价为BQ1,利润总量等于矩形ABFG的面积。 P G A G D MR O Q1 Q 利润极大时的短期均衡图 MC AC B F E
二.亏损为极小时的短期均衡 图中MR=MC的产量OQ1,是亏损极小时的产量(AR<AC)。 这时的价格为EQ1,亏损金额为矩形ABEF的面积。 这说明垄断并不保证一定能得到利润。是否得到利润, 取决于市场需求状况决定的卖价和成本状况。 P A F O Q1 Q 亏损极小时的厂商短期均衡图 AC AVC MC B E D=AR MR
第三节 长期均衡 一.需求不变条件下 根据MR=MC定理,完全垄断厂商长期均衡条件是:MR=LMC=SMC。 厂商如果在短期中有亏损,在长期中将关闭并退出这个行业; 如果有盈余,厂商将调整工厂规模,达到MR=LMC=SMC。 O Q1 Q2产量 需求条件不变条件下的长期均衡 价格 LMC SMC1 P1 SMC2 P2 LAC SAC1 SAC2 D1 MR1
二.需求变化条件下 假如需求增加,即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MR曲线也相 应地移动。厂商的长期均衡形成的时候,产量和价格会有所 上升。 O Q3产量 需求变化条件下的长期均衡 价格 LMC P3 SMC3 LAC SAC3 D2 MR2
第四节 垄断厂商的差别定价 一.差别定价的目的及前提条件 1.差别定价的目的:获取更大的利润。 2.前提条件: (1)定价的厂商必须具有相当的垄断能力。 (2)定价厂商必须能够有效地分割市场。 (3)分割开的市场对同一产品必须具有不同的需求价 格弹性。 二.差别定价的类型 (一)一级价格差别 假如垄断者知道每个消费者为了买进每一单位产品所 愿付出的最高价格,并据此订出每一单位产品的销价,就表 示垄断者实行着一级差别价格。
案例 口渴难耐时的买水故事 气象部门提供的资料显示,2003年夏天是半个多世纪来 最热的夏天。这年暑假,华东师范大学的两位大学生从上海 出发,骑自行车去杭州旅游。气温近40℃的中午,两位大学 生进了马路边农民搭的一个凉棚中稍作休息。由于随身携带 的少量饮用水已经喝光,一个多小时没喝水的大学生见到凉 棚中有白开水买,兴奋异常。 农民是将白开水装在一种不大的玻璃杯中出售的,看到 两位大学生口渴难耐的样子,农民对每杯水的开价是6元。 大学生大呼太贵,但由于实在太渴,经讨价还价,还是以每 杯水5元成交。一杯水显然不解渴,大学生提出每人再买一 杯,讨价还价的结果是每杯4.5元成交。大学生要每人再买
第3杯,农民开始坚持每杯仍是4.5元。但大学生说,第3杯第3杯,农民开始坚持每杯仍是4.5元。但大学生说,第3杯 还卖这个价的话,我们就不买了,就继续上路,有已经喝下 的两杯水垫底,我们骑上几十分钟,前面肯定有商店或城镇 可以买到水。在大学生的“威胁”下,农民最后以每杯2元 的价格出售了第3杯水。 与平时超市里的水比起来,凉棚中的3杯水都太贵,但 两位大学生却都是心满意足地离开凉棚的。
(二)二级价格差别 假如垄断者把产品分成几组,按组制订差别价格,榨 取相当一部分消费者剩余,就表示垄断者实行二级差别价格。 (三)三级价格差别 假如垄断者把不同类型的购买者分成多组,形成各个分 市场,然后根据各分市场的不同的需求价格弹性制定不同的销 售价格,将总销量分配到各分市场出售,就表示垄断者实行多 级差别价格。 1.三级价格差别的代数式说明: 将一产品分销到两个市场:QT=QA+QB 总利润:=PA·QA+PB·QB-C 垄断厂商利润最大化的条件:MRA=MRB=MC 此时,
MC 2.三级价格差别的几何表示: P PA O QA QB Qr Q 三级价格差别 三.差别定价的影响 差别定价(或价格歧视)的实行,可使垄断者得到更多的 利润。但是,差别价格也对消费者有益处,因为它使得生产 者能够向某些消费群体、消费阶层提供产品和劳务。 DB E MR MRB DA MRA
第五节 完全垄断与完全竞争的比较 一.完全垄断的缺点 1.其他条件相同时,完全垄断厂商的产量低于完全竞争 厂商的产量,但完全垄断条件下的价格高于完全竞争条件下 的价格。 2.完全垄断条件下厂商的外部激励机能较差。 O Q2 Q1 Q 两种市场条件下的价格与产量水平比较图 LMC P LAC D P2 P1 D’ MR
案例 中国电信的垄断及其走向竞争 我国各大城市的电信业务过去一直是由邮电部独家垄断 经营的。那时,家庭用户申请安装电话非常困难,从填表申 请到上门拉线安装,其间耗时半年、一年是再平常不过的事, 家庭用户还得交上数千元的初装费。在今天看来,这数千元 的初装费的交纳是多么的不可思议。申请用户还必须到邮电 系统经营的营业场所购买电话机,然后凭这特定营业场所的 购机发票才能得到装机的“恩赐”。那些营业场所的电话机 品种稀少,式样陈旧,价格不菲,用户往往在电话开通后, 再去别的商场随心所欲地选购自己喜爱的电话机。还有,用 户如果到时不给电话安装人员送上几包甚至一条香烟,电话 的开通也会成为问题。 电信业务的完全垄断式经营不仅使电信服务不能令人满 意,而且也造成了电信供给的严重不足。建国40年时,我国
每200人占有的电话连一部都不到。那时居民住宅区里,居每200人占有的电话连一部都不到。那时居民住宅区里,居 民排长队依次打电话是一道特殊景观。多少商机在这种等待 通话中消失了,多少个人隐私在这种众耳倾听中公开了。 在社会舆论的强大压力和政府的干预、介入下,1994年, 作为中国电信公司竞争对手的中国联通公司成立,这标志着 我国电信从垄断开始走向竞争。后来,基础电信领域有中国 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铁通、中国网通、中国吉 通等公司相互竞争。为了进一步削弱中国电信的明显竞争优 势,形成更有效的竞争格局,2002年5月,中国电信分拆方案 出台:南方20个省市的电信公司组成“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北方10个省市的电信公司和网通、吉通重组为“中国网通集团 公司”。这样的分拆重组后,原中国电信与移动、联通、铁通 之间的实力差距得以大大缩小,从而竞争能够更加充分。 基础电信由垄断走向竞争的过程中,服务质量不断提高, 服务价格明显下降,服务供给量快速增长。
二.完全垄断的优点 1.完全垄断在一定意义上存在有利于技术进步的一面。 2.规模经济十分显著的产品,如果由一个或少数垄断厂 商进行大规模生产,便会降低单位成本,从而以较低的价格 提供给消费者。 三.政府的价格管制 1.采用边际成本定价法,政府规定价格由LMC曲线与需 求曲线DD’的交点所代表的价格决定。(如图) O Q1 Q2 Q 边际成本定价图 P LMC LAC D P1 N P2 F D’ E MR
P LMC D LAC 2.采用平均成本定价法,政府规定价格由LAC曲线与需 求曲线DD’的交点所代表的价格决定。(如图) O Q2 Q1 Q 平均成本定价图 N P2 E P1 D’
判断题 1.三级价格差别的定价参考依据是不同分市场的不同的需求价格弹性。 ( )
单项选择题 1.垄断厂商利润极大时,存在( )。 A.P=MR=MC B.P>MR=MC C.AC>MR=MC D.P<MR=MC
2.完全垄断厂商达到长期均衡的条件是( )。A.MR=LMC=SMC B.MR=LMC=SACC.MR=LMC=LAC D.MR=LMC=LAC=SAC
3.垄断厂商实行差别定价的主要目的是( )。A.推销更多的产品 B.实现更多的利润C.更好地扩展市场 D.树立产品的品牌
4.若一个管理机构对一个垄断厂商的限价正好使经济利润消失,则价格要等于( )。A.边际收益 B.边际成本C.平均成本 D.平均可变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