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0 likes | 818 Views
金寶集團的經營概況與展望. 「企業經營管理專題」期末報告 ( 91 年度第一學期). 指導教授:陳得發 系主任, 胡國強 教授 組別:第四組 組員:董彥寬 (9141315) 李宗倚 (9141324) 尤正昌 (9141311) 鄒春旺 (9141308) 莊東鋒 (9141317). 組員背景介紹. 董彥寬 (9141315) ― 美商 Honeywell 工程部經理 李宗倚 (9141324) ― 統寶光電品保處副處長 尤正昌 (9141311) ― 群益證券三民分公司副理 鄒春旺 (9141308) ― 私立義守大學講師
E N D
金寶集團的經營概況與展望 「企業經營管理專題」期末報告 (91年度第一學期) 指導教授:陳得發系主任, 胡國強 教授 組別:第四組 組員:董彥寬(9141315) 李宗倚(9141324) 尤正昌(9141311) 鄒春旺(9141308) 莊東鋒(9141317)
組員背景介紹 • 董彥寬(9141315) ―美商Honeywell工程部經理 • 李宗倚(9141324) ―統寶光電品保處副處長 • 尤正昌(9141311) ―群益證券三民分公司副理 • 鄒春旺(9141308) ―私立義守大學講師 • 莊東鋒(9141317) ―中華電信行動通信公司高 • 雄營運處會計室主任
研討主題 董彥寬 金寶企業創業及至目前概要 實施科學化管理 及願景 李宗倚 尤正昌 堅持品質與創新投資 鄒春旺 經營策略及國際化投資 莊東鋒 結語
研討主題一 金寶企業創業及至 目前概要 1、金寶企業創業及至目前概要 2、尊重人性的企業文化 3、洞燭先機 ~ LCD 電算機改寫產業環境 報告者:董彥寬(9141315)
1.金寶企業創業及至目前概要 • 成立於民國62年4月24日 • 民國70年開始生產終端機,正式踏入電腦行業 • 民國73年成立仁寶電腦公司,從事產業分工: 金寶:消費電子產品、通訊產品 仁寶:電腦產品 • 金寶:78年股票上市 • 仁寶: 83年股票上市 • 78年赴泰投資﹙金寶85%、仁寶 15%﹚ • 90年1月泰金寶股票在泰國上市 • 85年開始赴大陸投資
工廠所地 總建築面積 (平方米) 工廠數 總員工數 1 金寶 台灣 32,000 5,000 大陸 1 160,000 仁寶 台灣 2 52,802 6,700 4 大陸 87,401 泰金 泰國 193,600 5 6,174 合計 13 525,803 17,874 目前集團規模及員工 資料日期Oct 5, 2002
消費性電子 通訊影像產品 通訊電子產品 金寶 電子計算器 電子記事器 電腦辭典 個人數位助理器PDA 傳真機 電話傳真機TELEFAX 非對稱迴路數據機 ADSL MODEM 非對稱迴路路由器 ADSL ROUTER 印表機PRINTER 傳真機 電話傳真機TELEFAX 非對稱迴路數據機 ADSL MODEM 非對稱迴路路由器 ADSL ROUTER 印表機PRINTER 仁寶 筆記型電腦 CRT監視器 LCD監視器 行動電話 泰金 電子計算器 電子記事器 電腦辭典 MP 3 IRD CD-ROM CD ROM VGA Ink Jet 印表機, 傳真機 無線電話, Cable modem, Set top box, Car PC, Web pad, CDMA,TDMA, Transceiver (Walky Talky) 金寶電子目前產品概況: 金寶目前生產線涵蓋3C產業,2002年營業額預估﹙金寶、仁寶、泰金寶﹚合計 1,400 億台幣。員工人數共逾2萬人,其中包括轉投資事業共40多家,含上游的零組件、製造業、通信服務業、金融服務業、軟件、網路等事業 資料日期Oct 5, 2002
2. 尊重人性的企業文化: • 企字去〝人〞則止 ~ 人最重要 • 用人20字箴言 : • 知人善任 • 充分授權 • 分層負責 • 疑人不用 • 用人不疑 • 企業家庭化 • 老董事長身教,建立人性化企業文化的基礎 • 人員穩定是成長、發展的基礎 • 超越、誠心、和諧
3. 洞燭先機~ LCD 電算機改寫產業環境: 1.民國65年,LCD取代Green Tube 2.民國67年,Mini-Card的出現 → 輕、薄、短、小,彩色系列產品的出現 3.低價 ~ 市場爆炸性的成長
研討主題二 實施科學化管理及願景 1.省力化、半自動設備的自行開發 2.工廠提前興建,實施科學化管理 3.領導者的Vision﹙願景﹚ 報告者: 李宗倚(9141324)
1. 省力化、半自動設備的自行開發 一. 參觀Sharp自動化工廠之震驚與省思 時間:民國67年左 右 地點:SHARP自動化工廠 觀察比較結果: 結論:無法競爭,必需導入自動化
二. 自力發展省力化、半自動化生產設備的必要 導入自動化之隘路: A.零組件規格標準不一致,無法自動化。 B.自動化生產的設備昂貴。 對策: A.省力化 B.半自動化 將生產流程中使用人力很多的地方,改以自動化生產的設備取代 成功案例: 改善前:一次一個,需18人 改善後 :一次18個,需1人 沖鍵機 省下17人
三. 引進最先進的自動化設備 讓金寶成為世界最大的計算機工廠很重要的因素之一:生產架構及作業流程改善的提昇。 成功案例一: 手動測試機器:線上的QA、PQC人員用手去測試計算機,一次一台自動測試機器:一次便可以測試幾十台 成功案例二: 問題:鋁片翹角,不好黏 作業流程改善:用橡皮筋將面板與鋁片黏合後綁成一捆,上面加上重物加壓乾燥 生產架構改善:開發出「熱壓機」,塑膠面板只要經過熱壓機一壓,便可黏合成型並立即上線生產
五. 工廠提前興建,實施科學化管理 1.中山北路→新莊→三重→台北南京東路 →深坑廠→桃園廠→泰國→大陸 2.前瞻規劃,看準成長契機,事先準備好 Space 觀察到的事實: a. 運用多核心組織(叫變形蟲組織)-以事業養事業,以創新養創新,是金仁寶集團能夠存活並快速成長的原因。 雙核心策略:轉投資 金寶泰金寶 金寶仁寶 b. 對市場眼光要準,要捉得住市場。快速切入,領先同業。「走在前面,就是winner」
五. 工廠提前興建,實施科學化管理 企業競爭的三大要素: 品質,成本,交期 (QCD) 工廠管理: 嚴格、紀律、成本、效率、 品質、數字、目標、異常管理 科學化管理: a) 有效的資材管理 : 「982」的觀念「98%的客戶訂單,從下訂單到出貨,只有2天時間」。 b) 有效的SCM管理 : 「JUST IN TIME 」材料零庫存。 c) 企業加值 : 「製造服務業」觀念的建立。 TDS(Taiwan Direct Shipping): 48小時
3. 領導者的Vision﹙願景﹚ 1. 5 大→3大→最大 2. 台灣 → 世界 3. 願景 → 築夢 圓夢 → 最美 成果 → 分享 4. 經濟規模的效應
領導者的Vision﹙願景﹚ 運用多核心組織 要做開疆闢土的先鋒
研討主題 二實施科學化管理及願景 • 成本決定了命運 • 速度代表了生存 • 眼光掌握了未來 • 願景統合了一切 結論
研討主題三 堅持品質與創新投資 1.大ODM廠之定位 2.堅持品質,絕無妥協 3.創新的投資絕不吝惜 報告者:尤正昌(9141311)
1. 大ODM廠之定位 一、 自有品牌﹙Own Brand﹚的省思 二、OEM ﹙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 ODM ﹙Original Design Manufacture﹚ EMS ﹙Electronic Manufacture Service﹚
2.堅持品質,絕無妥協 1. LCD電算器退貨的殷鑑 2. 品質為企業的生命,絕無妥協 3. 檢驗品質→製造品質→設計品質 →全面品質→經營品質→習慣品質 4. 6品質管理的推動
3、創新的投資絕不吝惜 1. 資訊電子產品的特性 2. 不創新即死亡﹙Innovation or die﹚ ~ Peter Drucker 3. 創新源於知識 4. 產品、流程、管理均是創新的範圍
研討主題四 經營策略及國際化投資 1、Cost Down的持續不斷 2、國際化投資 ~ 全球佈局 3、堅持本業、專業加上多角化 報告者:鄒春旺(9141308)
1、Cost Down的持續不斷 金寶集團之核心競爭力 • 規模經濟(Economies of Scale) • 與供應商的議價能力(Bargaining Power of Supplier) • 改善生產作業流程 • 學習曲線
低成本策略的價值創造活動 資訊系統的成本效益管理。 相對少數的管理層及以減少費用成本。 簡化計劃執行以減少規劃成本。 公司的組織結構 策略一致性以減少週轉成本。 強化及有效的員工訓練計劃以提昇效率及效能。 人力資源的管理 利潤 容易操作的生產技術。 技術投資以減少生產過程中成本的關聯性。 技術發展 找出產品所需要的原料的最低成本的系統及流程(在可接受的品質下)。 採購 公司生產製程要有高效率的系統連接至的供應商的產品。 使用規範經濟降低產品的成本。 建造高效率規模產品的設備 降低成本的運送行程。 選擇低成本傳輸載具 人數少而高質量的銷售人員。 產品價格以便產成顯著的銷售量 高效率與適當的生產設備以減少回收的次數與嚴重性。 利潤 內部的運籌 營運 外部的運籌 行銷及業務 服務 Source: Competitive advantage “Creating and sustaining superior performance” by Michael Poster.1985.
2.國際化投資 ~ 全球佈局可以在跨國市場提供標準化的產品,並且由總部支配的競爭策略。其強調的是經濟規模以及在一個國家或其他的市場上利用創新發展所提供的最大的機會, • 區位優勢(location advantages) ※廉價勞務、運輸及天然資源 • 內部化(internalization) ※合資 ※獨資 ※授權 ※出口 • 所有權(ownership) ※能力與資源
3.堅持本業、專業加上多角化 ◆反托辣斯條例 ◆追求綜效(Synergy) ◆降低風險(Risks) 多角化誘因 多角化之效用 ◆經濟範疇 ◆增加市場的影響力 ◆財務上的節約 多角化之作法 ◆延長成熟產品的生命週期 ◆直接設廠投資
建議 低成本策略的競爭風險(容易產生競爭趨同現象) 1.因為競爭者的技術創新或引入先進的設備而造成成本領先的廠 商之生產製造設備可能被淘汰。(因為創新使得競爭者可以生產 比原有廠商更低的成本) 2.過度注重成本的減少,所產生的代價是疏忽了對顧客需求的改 變,由於競爭所產生的差異化會變成無差異化。 3.容易被為競爭者模仿,競爭者會學習領導者的成本策略。 思考未來的競爭策略 ◆創新 ◆策略聯盟 ◆研發
研討主題五 結語 1.風險管理 2.轉型蛻變 3.結語 報告者:莊東鋒(9141317)
1. 風險管理 一. 財務槓桿的運用 二. 避險 三. 內部管理 四. 資源之有效運用
2. 轉型蛻變 一. 通訊、影像、寬頻產品為趨勢 二. 台灣為營運總部 三. 各公司發展自己的次集團
3 結語 一、 金寶集團的經營管理給我們的啟示: (一) 正派經營,尊重人性 (二) 能不斷改善與創新 (三) 國際化與全球佈局
(四)卓越的風險管理: (1)盡可能合法——不能讓員工被關。 (2)做好關係——做好政商關係,尤其要與當地公安保持良好關係。 (3)灰色地帶要有風險意識,隨時做最壞的打算,別忘了,大陸是人治重於法治的地方。
二、 仁寶公司投資價值分析: (一)選擇仁寶公司做投資分析的理由: (1)依據邱副總的投資哲學:找比較有發展遠景的公司投資,成功的機會比較大,金寶集團的關係企業目前以仁寶的發展前景展望最佳。 (2)本學期經營管理專題所介紹各單元的公司,只有金寶集團有上市,蒐集資料較容易,也較適合做投資分析,現學現用,心得分享,不亦樂乎?
(二) 仁寶公司財務結構分析: (1) 償債能力:(以91/9/30為基準日) • 1.流動比率:241.3% • 2.連動比率:194.9% (2) 獲利能力: • 1.每股稅前獲利能力:EPS=2.25(以91/9/30為基準日) • 2.每股本益比:12.25倍(預估全年稅前盈餘可達3.10,11/28收盤價為$38)
3.毛利率 ( 91/9 ):8.95% 4.營業利益( 91/9 ):5.67% 5.每股淨值( 91/9/30 ):$17.42 由以上基本資料分析,仁寶公司應屬財務結構健全,經營相對穩健的公司。
每 季 稅 後 盈 餘 變 化 (單位: 仟元) 每 季 稅 前 盈 餘 變 化 (單位: 仟元)
(三)未來經營展望: 今年仁寶的筆記型電腦出貨暢旺,主要係大客戶Dell訂單數量明顯增加所致,不但第一季營收即達二百四十一億餘元,與去年第四季旺季差距不多,第二季更創二百八十四億元的歷史新高,且第三季也維持與新高相近的水準,故前三季本業獲利能力受惠於規模經濟效應發酵而大幅提昇,稅後純益較去年同期明顯增加,進度也明顯超前,故已調高財測。由於目前接單情況仍佳,第四季出貨展望不錯,估計全年營收將超過一千一百億元,每股純益則達三點一元。
(四)仁寶公司股價走勢技術分析: (1)日K線分析:11/28收盤價為$38,短線而言處相對高檔,且分別跌破5日及10日均價( $38.78及$38.20 ),股價轉弱,短線有回檔壓力,參考資料如附圖3。
(2) 週K線分析:同屬相對高檔,週線跌破六週線有回檔壓力;成交量急速萎縮,短線難有表現,參考資料如附圖4。
(3) 月K線分析:月K線處相對低檔,月成交量亦有放大之勢;就長期而言,隱含投資價值與契機,參考資料如附圖5。
(五) 仁寶公司投資建議: 1.美國康百克( Compaq )公司為仁寶公司代工NB之大客戶,年前傳出被惠普( HP )合併成功後,一度傳出其原有合約訂單可能大量流失,股價因而一度重挫,然而仁寶公司憑其優越的行銷與競爭優勢,不但使原訂單回流,又獲得HP的青睞,搶下部分新訂單,出貨量一度超越其競爭對手廣達公司,其經營能力及應變能力值得肯定。 2.從以上基本面及未來展望分析,仁寶公司頗具投資價值,然而就技術面而言,短線較無獲利空間,不過就長期而言,現階段股價為相對低檔,可酌量佈局,35元以下長短線皆宜,獲利值得期待! 資料來源:以上圖表見雅虎網站上市公司基本資料及技術分析
參考書目 • Hitt, Ireland and Hoskisson “Strategic Management Competitiveness and Globalization” Fourth edition, South-Western, 2001. • “波特看日本競爭力” 天下文化出版, 2001. • 雅虎網站上市公司基本資料及技術分析,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