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 likes | 404 Views
第十二章 噪声、电磁辐射、放射性与其他污染防治技术. 第一节 噪声污染防治技术. 噪声的概念 噪声的分类:空气动力噪声,机械性噪声,电磁型噪声,电声性噪声。 噪声的特点:具有主观心理性和生理性 噪声衰减快 噪声不会残留 主要是慢性危害. 2. 噪声的危害 听力损失 干扰语言交流 烦恼 睡眠干扰 影响工作效率 对儿童和胎儿的影响 对视力和物质结构的影响. 噪声的物理量. 各类噪声防治技术.
E N D
第十二章噪声、电磁辐射、放射性与其他污染防治技术第十二章噪声、电磁辐射、放射性与其他污染防治技术
第一节 噪声污染防治技术 • 噪声的概念 • 噪声的分类:空气动力噪声,机械性噪声,电磁型噪声,电声性噪声。 • 噪声的特点:具有主观心理性和生理性 • 噪声衰减快 • 噪声不会残留 • 主要是慢性危害
2. 噪声的危害 听力损失 干扰语言交流 烦恼 睡眠干扰 影响工作效率 对儿童和胎儿的影响 对视力和物质结构的影响
噪声的物理量 各类噪声防治技术 噪声的防治 声强和声强级 声压和声压级 声功率和声功率级
声强和声强级 声强:垂直于声波传播方向,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上的能量。单位:W/m2 声强的大小与声音大小的感觉呈对数关系。
声压和声压级 声音传播中空气膨胀或压缩时的压强变化量。单位Pa 实际中均取有效声压
声功率和声功率级 声功率是声源发射的声波能量,单位W。
噪声的相加 噪声的相加遵循能量加和原则,即声功率或声压的平方加和。 由
噪声的衰减 1. 点声源噪声的衰减 距离点声源r1~r2处,
噪声的衰减 2. 线声源噪声的衰减 当r<1/10l,声源可视为无限长线声源
噪声的评价 噪声根据不同的计权网络分为A,B,C声级。 连续稳态噪声适合用A声级来评价,不连续的稳态噪声则用连续等效A声级来评价。
2.噪声的控制技术 2.1 环境噪声标准 GB 3096-93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GB/T 14623-93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测量方法》 GB 12348-93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GB 12349-93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测量方法》 GB 12525-90 《铁路边界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 GB 12523-90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2.2 环境噪声控制技术 2.2.1 噪声源控制技术 • 减少冲击力 • 降低速度和压力 • 降低摩擦阻力 • 减少辐射面积 • 减少噪声泄露 • 隔离和减震原件 • 消声器和弱声器
2.2.2 声音传播途径的控制 • 分离。距离的增加。 • 采用吸声材料 • 障碍物和隔板 • 传送损失 • 封闭
第二节 电磁辐射污染与防治技术 电磁辐射的危害 一定强度的电磁场是生物体的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趋向迅速变化,与周围的分子激烈碰撞产生大量热能。 电磁辐射的危害随电磁波的波长变短而加剧。
2.2 电磁污染的传播途径 远区场 近区场 • 空间辐射:电磁感应作用;空间放射作用。 • 导线传播 • 符合传播
2.3 电磁污染的测量 2.3.1 远区场的测量 2.3.2 近区场的测量 电场强度和磁场强度无确定关系,需分别测量。
2.4 电磁辐射控制技术 2.4.1 电磁屏蔽 反射,吸收。场源作用于屏蔽体,产生感应电流而生成反向磁力线。 屏蔽材料与结构 选用良导体 采用板式或网状结构。 要求采用接地处理
2.4.2 吸收法控制微波 谐振型吸收材料;匹配型吸收材料。 其余控制方法 远距离控制和自动作业 线路滤波 个人防护
第三节 放射性污染和防治 核素中中子和质子比例太高而导致不稳定,核素记忆放射出粒子或辐射出电磁波的形式释放出多余能量而达到平衡。 一般都是同位素 放射性同位素产生的主要衰变产物:α粒子,β粒子,γ辐射。
α衰变 β衰变 γ辐射 X辐射
3.1 放射性废物的危害 对人类机体和生态环境有严重的破坏。 外照射: 内照射:任何放射性物质进入人体均成为内照射。
3.2 放射性物质的来源 自然背景:自然界有50多种天然放射性核素,危害最大是氡。 人工产生:即各类放射性物质和废料,主要来自核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