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0 likes | 679 Views
地理统计图的判读. —— 高三二轮复习(阮) 20140307. [ 知识连接 ] 统计图的类型 :. 柱状图 ( 直线图 ) 曲线图 折线图 雷达图 风频图 ( 风向玫瑰图 ). 1)等值线图 (略). 平面直角坐标图. 2 )坐标图. 变形坐标图(三维坐标图、多维坐标图). 正三角形坐标图. 扇形图 饼状图. 3) 面积图. 4 )其他图象:金字塔图 矩形结构图. 柱状图. 曲线图. 某河流的年径流量变化曲线示意图. 折线图. 雷达图. 风向玫瑰图. 三维坐标图. 降水量 (mm). 100. 50. 4. 7.
E N D
地理统计图的判读 ——高三二轮复习(阮) 20140307
[知识连接]统计图的类型: 柱状图(直线图) 曲线图 折线图 雷达图 风频图(风向玫瑰图) 1)等值线图(略) 平面直角坐标图 2)坐标图 变形坐标图(三维坐标图、多维坐标图) 正三角形坐标图 扇形图 饼状图 3)面积图 4)其他图象:金字塔图 矩形结构图
曲线图 某河流的年径流量变化曲线示意图
三维坐标图 降水量(mm) 100 50 4 7 1 10 (月) -10 0 10 20 气温(℃)
0 100 正三角形坐标图 20 80 40 60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60 40 A 80 20 100 0 0 20 60 80 100 40 第一产业 % % %
[方法点拨] 地理统计图表类型多样,变化也多端,但是只要我们掌握了基本的方法,就能较好解决问题。所有地理图像判读时应注意的一般事项: 1.认清图名 2.读懂坐标 3.看清图例和注记 4.提取有用信息 5.根据问点结合相关原理进行分析判断。
[★温馨提示]: 1、统计图表是地理高考的重要形式; 2、统计图表要考察的始终是地理内容; 3、统计图表的判读始终不离开地理内容。
[知识延伸] 景观图 漫画图 模式图 关联图 其他常见的图象图表有:
[区域地理与统计图表应用] 人口 地形 城市 气候 区域地理 水文 交通 人文地理 自然地理 农业 植被 工业 土壤 土壤 地域联系 自然资源
[高考演练]——气候判读 读A、B两地气候资料图,试判断两地的气候类型?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A B
读某地气候要素月份分配及农事活动图。 该地气候类型为: ____________气候 亚热带季风
(潮州2014期末)读长江中游某地连续六天的天气情况统计图,分析回答1~2题。(潮州2014期末)读长江中游某地连续六天的天气情况统计图,分析回答1~2题。 1.图示天气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A.冷锋过境 B.暖锋过境 C.气旋过境 D.反气旋过境 2.有关该地区这几日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气温日较差不断缩小 B.空气的湿度不断增大 C.7日洪水水位最高 D.7、8日大气的保温作用最强 B D
3.图中表示的是地形剖面,以及对应的气候资料。读图回答:3.图中表示的是地形剖面,以及对应的气候资料。读图回答: 1)夏季月均温最小值出现在海拔约m左右。 2)冬季出现大面积逆温的两个地区中,地势起伏较大的位于天山 侧。 3)海拔2000m高度上,南北两坡年降水量分别约为250mm、mm 左右。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 。4)只考虑气温高低,天山北麓牧畜过冬的牧场应位于海拔m 左右。 4500 北 500 北侧有来自于北冰洋、大西洋的湿润气流, 该侧为迎风坡,降水多。 2000
——水文 D
——植被 B
——人口问题 读左图,某国的人口年龄 构成图. 1)判断A国的人口再生产类型? 2)该国可能为( ) A印度 B中国 C德国 D孟加拉国 0 100 % 20 80 40 60 A 65岁以上人口 15~65岁人口 现代型 60 40 C 80 20 100 % 0 0 % 20 60 80 100 40 0~14岁人口
——城市问题 D 该城市风向与雨量的相关情况,正确的是 ( )A. 吹西风和东风时,雨量最多B. 吹北风和南风时,雨量最少C. 吹东南风和西南风时,雨量最少D. 吹南风和东南风时,雨量最多
(中山2014期末)上图为某省1985~2010年就业结构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据图中的信息推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10年该省城市化水平进入了后期阶段 B.2010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口第二产业超过第三产业 C.劳动力主要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D.农村人口向东部沿海城市迁移数量增加 C
(江门2014一模)上面是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十年土地利用率变化图,近十年该城市(江门2014一模)上面是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十年土地利用率变化图,近十年该城市 A.城区逆城市化现象明显 B.城区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 C.郊区种植业迅速发展 D.郊区生态环境显著改善 D
——产业活动 张某承包了0.5公顷耕地,种植结构变化如图。当地1月平均气温3℃。完成1-2题。 B 1.张某承包的耕地可能位于( ) A.珠江三角洲 B.太湖平原 C.华北平原 D.松嫩平原 2.导致种植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市场需求 B.生产经验 C.自然条件 D.国家政策 A
A C
1 2 3 1 2 3 产业重心是区域产业产值空间分布的重心。下图示意中国三次产业重心的经、纬度变化(不含台湾、香港、澳门的统计资料) 5.图中①、②、③线依次代表( ) A.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B.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 C.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 D.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 B
与右图中甲、已、丙、丁所反 映的土地利用类型相吻合的国 家依次可能是 A.澳大利亚-印度-巴西-埃及 B.巴西-澳大利亚-印度-埃及 C.埃及-澳大利亚-巴西--印度 D.澳大利亚-巴西-印度-埃及 D
——地域联系 (潮州2014期末)读几种交通运输方式(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特征比较示意图(下图) 图中交通运输方式搭配合理的是 A.甲—水运 B.乙—公路 C.丙—铁路 D.丁—铁路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