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1

阅读材料

阅读材料 . 通向欧元五大里程碑 欧元之路 欧元之父话欧元 挑战美元. 通向欧元的五大里程碑 . 战后经济恢复之初,欧洲各国之间的货币还不能自由兑换,各自都还有外汇业务。为了促进欧洲国家间的贸易,成立于 1948 年的、主要宗旨在于监督马歇尔计划执行情况的欧洲经济合作组织(现经济合作组织的前身)的 18 个成员国,于 1950 年 9 月 19 日建立了欧洲支付联盟,通过国际清算银行,以共同商定的计算单位结算贸易,这个组织导致了货币的自由往来。 20 世纪 50 年代后半期,随着欧洲各国外汇市场的日益兴旺,欧洲货币协定取代了支付联盟。. 通向欧元的五大里程碑.

kizzy
Download Presentation

阅读材料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阅读材料 • 通向欧元五大里程碑 • 欧元之路 • 欧元之父话欧元 • 挑战美元

  2. 通向欧元的五大里程碑 • 战后经济恢复之初,欧洲各国之间的货币还不能自由兑换,各自都还有外汇业务。为了促进欧洲国家间的贸易,成立于1948年的、主要宗旨在于监督马歇尔计划执行情况的欧洲经济合作组织(现经济合作组织的前身)的18个成员国,于1950年9月19日建立了欧洲支付联盟,通过国际清算银行,以共同商定的计算单位结算贸易,这个组织导致了货币的自由往来。20世纪50年代后半期,随着欧洲各国外汇市场的日益兴旺,欧洲货币协定取代了支付联盟。

  3. 通向欧元的五大里程碑 • 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成立,当时的罗马条约把欧洲广泛的一体化作为共同体的目标,并规定在12年到15年的过渡期后建立关税同盟。 • 1962年欧共体委员会迈出了货币融合的第一步。在关税同盟第二阶段的行动计划中,欧共体委员会提出建立广泛的经济和货币联盟的建议。但由于当时布雷顿森林国际货币体系尚未受到冲击,欧共体各成员国并不想立即实现这一步骤。20世纪60年代末,以美元为中心货币的世界货币体系发生危机后,当时的卢森堡首相皮埃尔·维尔纳再次发出欧洲货币融合的倡议。

  4. 向欧元的五大里程碑 • 这个被后人称为“维尔纳计划”的方案要点是:资本完全自由流通,各成员国货币趋同直至确定一个固定汇率,货币储备集中,通过某种“欧洲联邦储备局”确定中心货币政策和对第三国的共同货币政策,最终实现建立统一货币。这些正是1991年12月《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基本思想。维尔纳计划被视为通向欧元道路上的第一座里程碑。1971年3月,欧共体首脑会议通过了到1980年分阶段实现货币联盟的原则性决议。

  5. 向欧元的五大里程碑 • 第二个里程碑是欧洲汇率机制的出现。由于1971年的美元危机、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以及接踵而至的石油大幅度涨价导致的通货膨胀,妨碍了上述决议的如期实施,各成员国逐渐放弃了与美元的固定联系,而任其自由浮动。1972年3月,欧共体部长会议确定成员国之间货币的浮动幅度最高为2.25%。但由于成员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这种机制未能保持下去,一些国家退出汇率机制,致使欧共体分裂为两个货币集团:以德国马克为中心包括荷比卢三国货币和丹麦克朗在内的硬通货集团,又称为“马克集团”;其它4个国家则任其货币自由浮动。

  6. 向欧元的五大里程碑 • 1978年欧洲货币体系的诞生是第三个里程碑。由德法两国倡议的这个体系的目的是同美元脱钩,德国马克被确立为该体系的标准。其基本模式是上述的蛇形浮动幅度,即汇率的浮动幅度上下限各为2.25%,各成员国中央银行都有义务扶助弱币,如干预行动无效,各国则重新确定汇率。当时只对意大利网开一面,允许其浮动幅度上下可达到6%。与此同时,欧洲货币单位“埃居”诞生。

  7. 向欧元的五大里程碑 • 欧洲货币体系的出现是欧洲货币政策的真正突破,因为其灵活性证明,它足以抵御外汇市场的风暴而生存下去。从这个体系诞生到冷战结束这段时期,国际环境对欧洲十分有利:外汇市场相对平静,原料价格低廉,工业国家的通货膨胀率降到历史上的最低点,欧共体内部经济政策的趋同过程也在这一阶段真正开始。在这些有利条件的推动下,欧共体终于开始向统一货币的伟大目标进军了。

  8. 向欧元的五大里程碑 • 1987年,欧共体通过了《统一的欧洲文件》,经济及货币联盟的目标以条约的形式庄严地确定下来。一年后,欧共体首脑会议委托当时的欧共体委员会主席德洛尔为首的工作小组研究具体实施方案。德洛尔计划提出分3阶段创建货币联盟,一是资本自由流通,二是建立统一的货币局,第三步建立名符其实的货币联盟。德洛尔计划与当年的维尔纳计划一脉相承。它反映了欧共体已基本接受德国战后货币制度的特点:高度独立的中央银行,突出稳定的货币哲学,欧洲中央银行就是德国联邦银行的翻版,并选择了德国的金融中心法兰克福作为其总部所在地。这是第四个里程碑。

  9. 向欧元的五大里程碑 • 1991年12月10日,欧共体成员国首脑聚会荷兰小城马斯特里赫特,庄严签署了《关于欧洲联盟的条约》,即后来常说的《马约》。这部条约确定了完成经济货币联盟建设的具体步骤。欧共体变成了欧盟,欧元取代了埃居。1999年1月1日,欧洲经货联盟开始了其第三阶段,各成员国货币的汇率最终锁定,欧洲中央银行接过确定货币政策的大权。2002年1月1日欧元纸币和铸币的正式流通,标志着经货联盟建设的完成。《马约》是欧元路上的最后一座里程碑。准确地说,欧元的诞生日是1999年1月1日,2002年的1月1日只是其纸币和铸币正式流通的日子。

  10. 向欧元的五大里程碑 • 德国的舆论说得好,当欧洲人都使用同一种货币之日,“我们是一家人”的感觉才会油然而生,而这种感觉正是建立政治联盟必不可少的推动力。

  11. 欧元之路 • 1970年,维尔纳报告,正式提出建立欧洲货币联盟的设想。1969年12月,当时的欧共体成员国在荷兰海牙召开首脑会议,商讨成立欧洲经货联盟。之后,时任卢森堡首相维尔纳主持发表了一份声明,正式提出建立欧洲货币联盟设想。 • 1972年,欧洲货币“一条龙”计划。1971年8月,美元大幅变动严重影响了当时欧共体各国的汇率。次年4月24日,成员国开会,制订了“欧洲货币一条龙计划”,同意限制各国货币间汇率浮动。起初颇有收效,但由于1973年全球性石油危机,美元疲软,及各国对执行政策的分歧等原因,“一条龙计划”最终失败。

  12. 欧元之路 • 1979年,欧共体发明了一个共同的记帐单位“埃居”(ECU),用以在欧洲货币体系内清算成员国间的国际收支、充当外汇储备以及作为计算中心汇率标准的货币单位,但不用于流通。 • 1979年3月13日,欧洲货币体系开始运行。1979年,欧共体国家又制订了新一轮的金融计划,名为欧洲货币体系,于3月13日执行。后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主要内容为汇率干预,其成员国间的汇率变化不得超过2.25%(意大利里拉不超过6%)。

  13. 欧元之路 • 1987年,统一欧洲纪要。1987年有关成员国签署了统一欧洲纪要。提出当时的欧共体国家应建立统一的内部市场,成员国应举行政府联席会议,加强沟通,以促进欧洲经货联盟的形成。 • 1989年4月,欧共体公布了德洛尔关于建立欧洲经货联盟的报告。报告中明确了货币联盟的最终目标是发行统一货币。建议分三个阶段来达到经货联盟的目标:1990年7月1日进入第一期,达到资本自由流通(西班牙因入盟较晚,享有一段过渡期,于1992年2月达标)。1992年后进入第二阶段,1994年进入第三阶段。该声明为促进实现欧洲经货联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4. 欧元之路 • 1990年7月1日,欧洲经货联盟第一阶段开始。欧盟各成员国开始拆除一切有碍资本流通障碍。 • 1992年,欧盟协定。1991年12月,在荷兰召开了欧洲理事会马斯特里赫特会议。1992年12月7日签署了具有历史意义的欧洲联盟条约(也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正式确立了欧洲经货联盟和政治联盟的目标。提出了欧洲经货联盟分阶段进行的时间表,并规定了各国实施单一货币在汇率、通货膨胀、利率、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等五方面的经济趋同标准,其中预算赤字不超过国内生产总值3%的标准,成为各国能否加入单一货币体系的关键指标,对推动欧洲经货联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15. 欧元之路 • 1993年1月1日,欧盟宣布统一大市场建立,资本流通等服务领域进一步开放。 • 1993年11月1日,《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生效,欧共体更名为欧盟,为建立经济与货币联盟铺平道路。 • 1994年1月1日,欧洲经货联盟第二阶段开始。欧洲货币局正式成立并运作。欧盟范围内各成员国的经济政策协调开始进一步加强。各国开始积极减少"过渡财政赤字",向加入欧元的趋同标准靠拢。 • 1995年5月31日,欧委会发表有关通向单一货币的《绿皮书》,开始了向单一货币进程的具体操作。

  16. 欧元之路 • 1995年12月15-16日,欧洲理事会马德里会议。“Euro”被选为欧洲未来货币名称,汉译为“欧元”。宣布最迟于1999年开始实施单一货币的具体操作程序和时间表,将最后实现单一货币的时间定为2002年7月1日。 • 1996年4月2日,欧洲货币局公布未来欧元的设计方案。 • 1996年12月13-14日,欧盟都柏林首脑会议,单一货币运行机制框架基本形成。会议审议了由财政部长理事会提交的关于欧盟单一货币运行机制的框架文件,认为单一货币筹备工作取得“决定性进展”。文件规定,从1999年1月1日起,新的汇率机制将取代原有的欧洲货币体系,新体系以中央汇率为基础。

  17. 欧元之路 • 1997年6月16-17日,欧盟阿姆斯特丹首脑会议。欧盟15个国家就新的欧盟条约《阿姆斯特丹》草案达成一致,标志着历时15个月的修改《马约》工作的结束。会议还正式批准了《稳定和增长公约》、《欧元的法律地位》和《新的货币汇率机制》3个文件,旨在确保1999年1月1日如期启动欧洲经货联盟。 • 1998年5月1-3日,欧盟布鲁塞尔首脑特别会议。确认比利时、德国等11国为欧元创始国。 • 1998年7月1日,欧洲中央银行成立,取代原欧洲货币局,统一管理和执行欧元货币政策。

  18. 欧元之路 • 1999年1月1日,欧洲经货联盟第三阶段开始。欧元如期启动,作为参加国的非现金交易的“货币”,即以支票、信用卡、股票和债券的方式流通。同时也可继续使用个欧元国本国货币。欧洲央行总务委员会确定欧元与欧元国币间、欧元国货币相互间不可撤销的固定汇率。各成员国开始制造欧元纸币。 欧元成为独立货币。与此相应,一揽子记帐单“埃居”将按1:1的比例折换成欧元,之后退出舞台。

  19. 欧元之路 • 1999年1月4日,欧元进入外汇交易市场。 • 2002年1月1日,欧元纸币和硬币开始在欧元12国流通。 • 2002年7月1日,欧元12国的货币将停止流通,由统一货币欧元取代。

  20. "欧元之父"话 欧 元 • “ 欧元必将改变国际金融体系的力量格局。”这是199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教授罗伯特·芒德尔对欧元作用的评价。芒德尔被誉为“ 欧元之父”,他于1961年提出的“ 最优货币区域”为欧元的诞生奠定了理论基础,1969年,他又提出了统一欧洲货币的计划。

  21. "欧元之父"话 欧 元 • 11月中旬,芒德尔在比利时著名的学术研究机构欧洲政策研究中心举办的专题讲座上,发表了题为“经济新秩序中的欧元”的演讲。他在演讲中说,从明年开始,“ 无形”的欧元将成为“ 有形”货币,欧洲12个主权国将自愿放弃本国货币,共同拥有和使用同一种货币,这是世界货币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一件事情。其意义远远超过了20世纪70年代国际金融体系的崩溃,因为国际金融体系的崩溃并没有改变世界金融力量的格局,欧元却能做到这一点。它从诞生之日起就是国际金融市场上排行第二的货币,将在国际金融体系中与美元分享地位,改变国际金融体系的力量对比。

  22. "欧元之父"话 欧 元 • 芒德尔指出,欧元区将不仅仅局限于欧洲,世界上还有十几个国家的货币与法国法郎挂钩,欧元诞生后,这些国家的货币都要转为同欧元挂钩,因此,欧元区的范围还将扩大。而且,欧元还有进一步扩张的可能,向英国、瑞典和丹麦扩张,向中东欧国家扩张,欧元区的人口可能会达到4.5亿,GDP高出美国的30%。

  23. "欧元之父"话 欧 元 • 芒德尔说,欧元进入国际金融舞台的重要性将逐渐显露出来,它将在全球化的经济中发挥更加显著的作用。在未来的10年里,作为储备货币,欧元将取得与美元同等的金融地位,各国央行都将在外汇储备中增加欧元,使之在全球货币储备结构中所占的份额大大增加。对欧元的需求将影响国际金融格局,欧元对美元的汇价也会逐步攀升。

  24. "欧元之父"话 欧 元 • 届时,几乎所有外汇储备的调整都将涉及欧元,各国央行均会持有同美元数量相当的欧元,而目前各国央行的外汇储备基本上是美元。如果全球外汇储备每12年增加一倍,那么,全球央行就将增加相当于1000亿美元的欧元储备。他认为,这种金融力量的转移是二战后美元取代英镑成为全球第一大货币之后国际金融领域出现的最重大进展。

  25. 欧元地图

  26. 欧元:挑战美元的货币 • 经过数十年的酝酿和三年的启动准备,面值为140亿欧元纸币和500亿欧元硬币在2002年1月1日投放市场,从而使欧元成为欧元区12个成员国的共同支付手段。这是继二战后美元取代英镑成为全球头号货币以来国际金融领域的一个重大事件。

  27. 欧元:挑战美元的货币 • 从幕后走到台前的欧元既是欧洲迈向一体化的嘹亮进行曲,也是对美元的一份挑战书。欧元区内生活着3亿多公民,而使用美元的美国和日元的日本,人口分别为2.72亿和1.27亿。欧元区12国的整体经济实力与美国相差无几,与第三国的贸易总额高于美国和日本,欧元区的出口额占国际出口总额的19%,而美国和日本分别为15%和9%。但是在国际贸易领域,目前用美元结算的占近六成,用欧元区货币结算的只占三成。

  28. 欧元:挑战美元的货币 • 世界各国外汇储备的60%以上还是美元,欧元区各国的货币只占不到二成。这说明,美元在世界经济活动中承担的责任已大大超出了支撑它的经济基础。欧元进入流通领域后,无疑将充当逐渐减弱美元独霸世界货币市场地位的角色。

  29. 欧元:挑战美元的货币 • 欧元不仅使欧盟成为一个“ 真正的命运共同体”,其影响力也远远超越了欧元区的范围,辐射到世界各地。欧元使世界各国在外汇储备、贸易结算、债券发行等方面多了一种选择,从而将削弱美元的国际支配地位,推动着国际经济、金融向多极化的方向发展,并将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发挥日趋明显的作用。欧元问世之初就拥有了“ 一币之下,百币之上”的地位。据国际货币基金统计,1999年欧元正式启动的第一年,欧元在各国外汇储备中所占的比重即达到12.5%,2000年升至12.7%,连年超过美元而成为全球头号融资工具。

  30. 欧元:挑战美元的货币 • 欧元的诞生推动了停滞多年的货币多元化,被誉为“ 欧元之父”的罗伯特·芒德尔认为,今后各国中央银行会进行外汇储备币种的调整,在融资中增加欧元比重。格林斯潘不久前在评价欧元时也承认,欧元符合所有作为国际货币的关键性标准,毫无疑问是一种可靠的货币。 • 当然,欧元要夺取美元的部分地盘需要有一个渐进的过程。惯性是国际金融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不少国家货币仍保持与美元挂钩,美元在未来仍将是一种举足轻重的货币,它的地位并不会在短期内发生较大的动摇,欧元近期内还不可能与美元一争高下。

  31. 欧元:挑战美元的货币 • 但是欧元是欧洲大厦的基石,它的问世标志着欧盟向联邦主义方向迈出了重要的一步。随着欧洲建设的深化,欧盟在政治一体化方面将取得更大的进展,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法律和经济政策的趋同,东扩计划的落实,以及欧盟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经贸关系的发展,欧元会逐步由弱转强,积蓄起抗衡美元的力量,显现其预期的作用。一旦欧元在世界上树立了信誉,美元将难以在国际金融舞台上独自充当呼风唤雨的角色。尽管这一过程可能会较长,但“30年河东、30年河西”,欧元总有扬眉吐气的时候。可以相信,欧元与美元并驾齐驱、平分秋色的局面在本世纪内终将来临。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