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3

沙门菌属 及检验

第四节. 沙门菌属 及检验. 学习目的与要求. 1. 熟悉沙门菌属的的主要生物学特性。 2. 掌握沙门菌属的检验程序和检验方法 3. 掌握肥大反应的概念和原理 4. 了解沙门菌属的致病性。 5. 熟悉变形杆菌的主要生物学特性 。. 沙门菌属( Samonella ) : 为一大类寄生人和动物肠道内生化反应和抗原构 造相似的革兰阴性杆菌。. 肠道亚种 撒拉姆亚种 亚利桑那亚种 豪顿亚种 英迪加亚种. 肠道沙门菌 邦戈沙门菌. 分两个种. 致病种类:即肠道亚种中的十余种可引起人和动物致病,如 伤寒沙门菌、甲、乙、丙型副伤寒沙门菌等。 。.

Download Presentation

沙门菌属 及检验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四节 沙门菌属及检验

  2. 学习目的与要求 1. 熟悉沙门菌属的的主要生物学特性。 2. 掌握沙门菌属的检验程序和检验方法 3. 掌握肥大反应的概念和原理 4. 了解沙门菌属的致病性。 5. 熟悉变形杆菌的主要生物学特性。

  3. 沙门菌属(Samonella): 为一大类寄生人和动物肠道内生化反应和抗原构 造相似的革兰阴性杆菌。 肠道亚种 撒拉姆亚种 亚利桑那亚种 豪顿亚种 英迪加亚种 肠道沙门菌 邦戈沙门菌 分两个种 致病种类:即肠道亚种中的十余种可引起人和动物致病,如伤寒沙门菌、甲、乙、丙型副伤寒沙门菌等。。

  4. 一、生物学性状 形态与染色 革兰阴性杆菌,有菌毛、均有周鞭毛(除 鸡雏沙门菌外)。 培养特性 普通平板:形成较小,圆、无色透明的 S形 菌落 S S平板:形成产碱型菌落(与志贺菌 相似),可产硫化氢菌落中心变黑。 生化反应发酵葡萄糖、甘露醇 产酸产气(伤寒沙门菌除外)。 不分解乳糖和蔗糖;大多产生·H2S ; 不分解尿素; I M Vi C: — + — +;赖氨酸和鸟氨酸脱羧酶阳性。

  5. 大肠埃希菌 沙门菌

  6. 抗原构造 主要有O、H 、Vi三种抗原 : 1) O抗原:为脂多糖,耐热,100℃数h不被破坏   种类多;用1、2、3等表示;据其将2200多个血清型的沙门菌分成A、B、C、D……等42组,使人致病的多属于A-F组。刺激机体产生IgM抗体。 2) H 抗原:为蛋白质,不耐热,60 ℃15min即可破坏。沙门菌的H 抗原分两相: 第一相用 a、b、c……表示,其特异性高。 第二相以 1、2、3、等表示,其特异性低为几种沙门 菌所共有。

  7. 具有第一相和第二相的沙门菌称为双相菌,仅有一相的称单相菌。具有第一相和第二相的沙门菌称为双相菌,仅有一相的称单相菌。 据 H 抗原 的不同,可分种或型。 3)Vi抗原:即毒力抗原,又称表面抗原。不稳定,加热60或石炭酸处理易被破坏,人工传代后易消失。新分离的少数沙门菌有此抗原,它可阻止O抗原与相应抗体的结合。

  8. 抵抗力:不强, 65 ℃15min、70%酒精 5min可杀死。但在水中可活2~3周,粪便中活1-2月,在冻土中可过冬。胆盐、煌绿及染料对其抑制作用 小(故在选择培养基中加入上述物质抑制杂菌);对氯霉素敏感。

  9.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致病物质: 1.侵袭力:菌毛帮助细菌黏附肠粘膜上皮细胞 Vi抗原 可阻断相应抗体和补体的作用,抵抗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内毒素:可激活补体系统、吸引白细胞,引起肠道炎症,吸收入血可引起全身中毒,发热、白细胞减少、中毒性休克。 肠毒素:类似于大肠杆菌肠毒素。

  10. 2. 所致疾病 1) 肠热症(伤寒和副伤寒):由伤寒沙门菌、甲、乙、丙型副伤寒沙门菌引起。 2)食物中毒(急性胃肠炎):由鼠伤寒沙门菌、猪霍乱沙门菌、肠炎沙门菌引起,有发热、恶心呕吐、水样泻,严重者致脱水、休克、肾衰而死亡(主见于婴儿、老人等),但,大多2~3天自愈。 3)败血症 :常由猪霍乱沙门菌、丙型副伤寒沙门菌、鼠伤寒沙门菌、肠炎沙门菌等引起。有高热、寒战、贫血等严重症状。多见于儿童及免疫力低下者。 免疫性:主要依靠细胞免疫,牢固。

  11. 三、微生物学检查 (一)标本采集 不同疾病、不同病程采集不同标本 伤寒、副伤寒:第1、2周采血;第2、3周采 粪、尿;全程 可采骨髓。 血清学检查:第二周起即可采血清。 败血症:采血。 肠炎:粪便、呕吐物、可疑食物

  12. (二)检验程序及方法 血液、骨髓 粪、尿、可疑食物 增菌培养 (胆盐葡萄糖肉汤) 37 ℃ 18~24h 37 ℃ 18~24h 分 离 培 养 增菌培养 (SF、CN、TT) (SS、EMB、MAC、血平板) 37 ℃ 18~24h 可疑菌落 初 步 鉴 定 (涂染检、KIA、MIU、IMViC等生化反应、A-F多价血清凝集) 37 ℃ 18~24h 最 终 鉴 定 肠道杆菌系统生化反应 单价因子血清定血清型

  13. 最后鉴定: 主要依赖全面生化反应和血清学两方面的鉴定。 系统生化反应: 血清学鉴定: 先做A~F多价O血清的凝集(95%以上的沙门菌都属于A~F群), 然后以6个O群的因子血清定群(O2凝集为A群;O4凝集为B群;O7凝集为C1亚群;O8凝集C2亚群;O9凝集为D群;O3,10凝集为E群;O11凝集为F群。 再用H 因子血清第一相和第二相凝集结果综合决定其所属的血清型。

  14. 市售的诊断血清有以下形式: 10种组合;26种组合、57种组合、140~150种组合。 如10种组合血清括 主用于伤寒、副伤寒 沙门菌的鉴定 A~F群多价O血清 Vi血清 4种O血清 4种H血清 血清学诊断:肥大反应 用于伤寒、副伤寒的诊断

  15. 原理:用已知4种抗原测未知抗体 伤寒沙门菌O抗原 伤寒沙门菌H抗原 甲型副伤寒H抗原 乙型副伤寒H抗原 试管中 + 待测血清 凝集反应 结果解释: 正常值 : 伤寒沙门菌O凝集价 ≥ 1:80 伤寒沙门菌H凝集价 ≥ 1:160 甲型副伤寒H凝集价 ≥ 1:80 乙型副伤寒H凝集价 ≥ 1:80

  16. 动态观查:若效价逐次递增或恢复期效价比初次≥ 4者有诊断意义。 O与H抗体的诊断意义: O抗体出现较早,为IgM,持续时间短(约半年),消退后不易受非特异性病原刺激而重现。H抗体出现较晚,为IgG,持续时间长达数年,消退后易受非特异性病原刺激而重现。 ① O、H凝集价均超过正常值,则肠热症的可能性大:②若两者均底,肠热症的可能性小:③若O不高 H高,可能是预防接种或非特异性反应;④若 O高H不高,则可能为伤寒早期,或与其他沙门菌有交叉反应。

  17. 第五节 变形杆菌属、普罗威登斯菌属及摩根菌属 变形杆菌属: 普通变形杆菌、奇异变形杆菌、产粘变形杆菌、潘氏变形杆菌 普罗威登斯菌属:产碱普罗威登斯菌属、斯氏普 罗威登斯菌属等5个种 摩根菌属:就一个种 生化反应的共同特征 不发酵乳糖,苯丙氨酸脱氨酶阳性

  18. 一、生物学性状 形态染色:革兰阴性杆菌,可多形态,有周鞭毛。 培养特性:生长温度10-43℃。 普通平板、血平板上:普通、奇异变形杆菌大多呈迁徙生长,产粘变形杆菌可形成粘液状薄膜既溶血:普罗威登斯菌和摩根菌属无迁徙生长。 SS等选择培养基上:为产碱型菌落,产H2S着菌落中心黑色。

  19. 生化反应:均不发酵乳糖、苯丙氨酸脱氨酶阳性;生化反应:均不发酵乳糖、苯丙氨酸脱氨酶阳性; 三属生化反应鉴别要点: 变形杆菌脲酶阳性,苯丙氨酸脱氨酶阳性; 变形杆菌种间区别: 抗原构造: 三菌属都有O、H、K三类抗原。 变形杆菌的O抗原(X菌株的OX19、OX2、OXk.)与立克次体有共同抗原,可发生交叉凝集。故临床上以变形杆菌X菌株O抗原与立克次体患者血清做定量凝集试验,辅助诊断立克次体病,此称外斐反应(Weil-felix test).

  20. 二、致病性 变形杆菌:为条件致病菌,①可引起尿路感染、败血症;②创伤、烧伤、呼吸道等感染,为医院感染的主要病菌。③食物中毒,幼儿肠炎等。 普罗威登斯菌属及摩根菌属:为医院感染主要病菌,可引起尿路感染,伤口感染。

  21. 复习思考题 1.名词解释:KIA、MIU、V-W、Vi抗原、外斐反应。 2. 在KIA中怎样区别志贺菌和沙门菌? 3. 什么叫肥大反应?其实验原理如何? 4. 沙门菌的鉴定依据有哪些?

  22. 检验方法与鉴定: 初步鉴定: 变形杆菌属、普罗威登斯菌属及摩根菌属初步鉴定 KIA MIU 苯丙氨酸脱氨酶 斜面 底层 产气 H2S 动力 吲哚 脲酶 普通变形杆菌 K A + + + + + + 奇异变形杆菌 K A + + + — + + 产粘变形杆菌 K A + +(3d) + — + + 产碱普罗威登斯菌 K A +/- — + + — + 斯氏普罗威登斯菌 K A — — +/- + +/- + 雷氏普罗威登斯菌 K A +/- — + + + + 摩氏摩根菌 K A +/- — +/(28℃) + +

  23. 伤寒杆菌的致病与免疫

  24. 常见沙门菌的抗原组分 H抗原 组 菌 名 O抗原 第一相 第二相 A 组 甲型副伤寒沙门菌 (PA) 1,2,12 a -- B 组 乙型副伤寒沙门菌 (PB) 1,4,5,12 b 1,2 鼠伤寒沙门菌 1,4,5,12 i 1,2 C1组 丙型副伤寒沙门菌(PC) 6,7,Vi c 1,5 猪霍乱沙门菌 6,7 c 1,5 汤仆逊沙门菌 6,7 k 1,5 C2组 纽波特沙门菌 6,8 e,h 1,5 D组 伤寒沙门菌 9,12,vi d -- 肠炎沙门菌 1,9,12 g,m -- E1组 鸭沙门菌 3,10 e,h 1,6 E2组纽因顿沙门菌 3,15 e,h 1,6 E3组 山夫顿堡沙门菌 1,3,19 g,s,t -- F组 阿伯丁沙门菌 11 i 1,2

  25. 沙门菌属细菌的初步鉴定 KIA 硝酸盐还原 MIU 触酶 氧化酶 诊断血清凝集 斜面 底层 产气 H2S 甲型副伤寒 K A + -/+ + -- + — + A~F多价+ A群+ 乙型副伤寒 K A + ++ + -- + — + A~F多价+ B群+ 丙型副伤寒 K A + ++ + -- + — + A~F多价+ C群+ vi+ 猪霍乱沙门菌 K A + -/+ + -- + — + A~F多价+ C群+ 伤寒沙门菌 K A -- +/-+ -- + — + A~F多价+ D群+ vi+ 其他沙门菌 K A + ++ -- + — + A~F多价+ 肠炎+

  26. 变形杆菌属、普罗威登斯菌属、摩根菌属鉴别要点变形杆菌属、普罗威登斯菌属、摩根菌属鉴别要点 变形杆菌属 普罗威登斯菌属 摩根菌属 迁徙生长 + — — 硫化氢产生 + — — 液化明胶 + — — 脂酶(玉米油) + — — 西蒙枸橼酸盐 d — — 鸟氨酸脱羧酶 d — — DNA的G+Cmol% 38~41 39~42 50

  27. 变形杆菌属细菌种间鉴别要点 奇异变形杆菌 产粘变形杆菌 潘氏变形杆菌 普通变形杆菌 吲哚试验 — — — + 鸟氨酸脱羧酶 + — — — 麦芽糖 — + + + 木糖 + — + + H2S + — -/+ + 对氯霉素敏感性 S S R S

  28. 变形杆菌属、普罗威登斯菌属和摩根菌属初步鉴定变形杆菌属、普罗威登斯菌属和摩根菌属初步鉴定 KIA MIU 苯丙氨酸脱氨酶 斜面 底层 产气 H2S 动力 吲哚 脲酶 普通变形杆菌 K A + + + + + + 奇异变形杆菌 K A + + + — + + 产粘变形杆菌 K A + +(3d) + — + + 产碱普罗威登斯菌 K A +/- — + + — + 斯氏普罗威登斯菌 K A — — +/- + +/- + 雷氏普罗威登斯菌 K A +/- — — + + + 摩氏摩根菌 K A +/- — +(28℃) + +

  29. V P 硝酸 盐还原 苯丙氨酸脱羧酶 硫化氢 吲 哚 鸟氨酸 赖氨酸 丙二酸盐 尿 素 七叶甘 O N P G 阿拉伯糖 侧金盏花醇 肌 醇 三 梨醇 4 2 1 4 2 1 4 2 1 4 2 1 4 2 1 微量生化反应系统 Micro-ID系统 — + — — + + + — — — + + + — — 0 2 0 0 2 1 4 0 0 0 2 1 4 0 0 2 3 4 3 4 相加所得数字:23434 查出相应细菌为:大肠埃希菌

  30. 沙门菌(Mca) 大肠杆菌(Mca)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