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 likes | 348 Views
編織自殺防è·ç¶²â”€â”€ 以社å€ç‚ºåŸºç¤Žçš„自殺防治模å¼. 林綺雲 國立å°åŒ—è·ç†å¸é™¢ç”Ÿæ»æ•™è‚²èˆ‡è¼”å°Žç ”ç©¶æ‰€æ•™æŽˆ 社團法人å°ç£å¤±è½é—œæ‡·èˆ‡è«®å•†å”會ç†äº‹é•·. å°ç£åœ°å€ 10 大æ»å› 自殺 排å回å‡. 去年å大æ»å› 出çˆï¼æ»äº¡äººæ•¸é¦–度çªç ´åå››è¬äººï¼Œå¹³å‡ æ¯ä¸‰åˆ†å››å二秒有一人æ»äº¡ 。å大æ»å› ä¸è‡ªæ®ºæŽ’å從第åå回å‡åˆ°ç¬¬ä¹å;且 廿五至四åå››æ² å£¯å¹´äººå£ï¼Œè‡ªæ®ºæ»äº¡çŽ‡è¼ƒå‰å¹´å¢žåŠ å…«ï¼…ï¼Œå¢žå¹…å±…å„å¹´é½¡å±¤ä¹‹å† ã€‚å»¿äº”æ²è‡³å…åå››æ²ä¸å£¯å¹´è‡ªæ®ºä¸‰åƒé¤˜äººï¼Œå 所有自殺人å£çš„七æˆï¼Œé€ æˆç¤¾æœƒèˆ‡å®¶åºé‡å¤§æå¤±ã€‚
E N D
編織自殺防護網── 以社區為基礎的自殺防治模式 林綺雲 國立台北護理學院生死教育與輔導研究所教授 社團法人台灣失落關懷與諮商協會理事長
台灣地區10大死因 自殺排名回升 • 去年十大死因出爐!死亡人數首度突破十四萬人,平均每三分四十二秒有一人死亡。十大死因中自殺排名從第十名回升到第九名;且廿五至四十四歲壯年人口,自殺死亡率較前年增加八%,增幅居各年齡層之冠。廿五歲至六十四歲中壯年自殺三千餘人,占所有自殺人口的七成,造成社會與家庭重大損失。 • 調查發現,男性一旦想要結束自己生命,往往採取較激烈的手段,例如,跳樓、跳海、上吊等方式,因此,男性自殺身亡比率遠比女性高。 • 中時健康:http://health.chinatimes.com/contents.aspx?cid=2,23&id=6631
台灣地區 自殺防治組織 • 中央政府層級:行政院衛生署「自殺防治中心」 • 地方政府層級:臺北市政府衛生局 「自殺防治中心」 • 民間組織層級:馬偕醫院「自殺防治中心」 • 中時健康:http://health.chinatimes.com/contents.aspx?cid=2,23&id=6631
你我多關心 生命有轉機~ 臺北市政府與您共織生命守護網~(2009/12/30) http://www.cdtv.com.tw/content.php?fid=162&fun=shownews&nid=12610
你我多關心生命有轉機 ~臺北市政府與您共織生命守護網~(2009/12/30) 自96年起擴大辦理自殺防治守門人訓練,期待透過在地人關懷在地精神,讓社區擴大關懷互助的力量,共同擔任自殺防治守門人。參與對象包括,心理師、社工師、公衛護士、校園輔導教師等專業人員之外,並擴及里鄰長、里幹事與警消人員等在社區中與民眾直接接觸的人員。 自97年開始推廣至民間各行各業,包括社區巡守隊、大廈管理人員、便利商店店長店員、計程車隊駕駛、大賣場人員、教師、保險業、殯葬業者、房仲業者、志工及各企業人事人員與主管等,共同建構臺北市自殺防治之守護網絡,提供市民更綿密全面的生命關懷。 臺北市政府自殺防治中心諮詢專線1999轉8858(幫幫我吧) 全國自殺防治24小時服務安心專線0800-788-995(請幫幫-救救我)
台灣自殺防治中心網頁 http://www.tspc.doh.gov.tw/tspc/portal/index/
、社區自殺防治的模式 Granello(2007)歸納自殺防治計劃的理論與實務,大概可以分成三個 不同的層級的模式 (一)公共衛生的模式(public health model) (二)治療的模式(operational model) (三)傷害控制的模式(injury control model)
二、發展自殺防治計劃 (一)校園守門人的培訓 (二)社區守門人的培訓 (三)普遍的自殺防治教育 (四)篩檢計畫 (五)同儕支持計劃 (六)危機處置中心與服務熱線: (七)自殺工具控制計畫
三、建立自我傷害防治守門人工作模式 自殺防治守門人(Gatekeeper)的概念: 『守門人』是指青少年的父母、監護人、教師、學校行政人員、教練、同學、朋友等。 ●美國救生工作培訓(LivingWork Education)機構的訓練重點工作。 ●讓人人成為自殺防治的守門人。
認識憂鬱、自傷與自殺相關知識 辨識自殺迷思與事實 認識憂鬱與自我傷害三級預防的理念與運作模式 認識自我角色與責任 能區辨自傷與自殺之差異 能區辨自殺意念、企圖與行為之差異 認識自殺徵兆與危機處理模式 能發現有憂鬱、自傷或自殺傾向的人 能教導當事人認識憂鬱以及求助方式 熟悉基本的助人技巧 熟悉陪伴技巧與自我照顧之道 熟悉守密原則與相關倫理 具備評估能力與溝通技巧 能評估當事人憂鬱、自傷或自殺行為的嚴重程度 清楚並運用社區中輔導與醫療相關資源 清楚高危險群的轉介程序 確定當事人得到適當的心理健康服務 參與追蹤的過程 守門人的十八般武藝:能力指標
社 區 醫療資源 行政體系(危機處理小組) 學 校 憂鬱與自我傷害 的青少年或學生 導師(或教育人員) 家庭 (家長) 同 學、朋友 輔導 資源 輔導醫療人員 為孩子編織自我傷害防護網
1、發展不同層級學校自我傷害三級預防運作與相關表件。1、發展不同層級學校自我傷害三級預防運作與相關表件。 憂鬱與自傷之危機處理機制流程 B.有憂鬱傾向及自傷意念或企圖 A.無憂鬱及自傷傾向 C.明顯憂鬱症狀及自傷行為 【一級預防】教育與評估: 1.宣導心理衛生觀念及落實生命教育。 2.加強學生之自我瞭解、情緒管理、壓力因應、生涯知能等課程 3.強化師生對憂鬱及自傷徵兆的敏感度及判斷力,並培養正確認知及陪伴知能。 4.培養師生求助習慣, 提供專業諮詢管道。 5.定期舉辦校園憂鬱及自傷危機處理訓練。 【二級預防】輔導與諮商: 1.建立導師評估機制,定期篩檢憂鬱及自傷高危險群。 2.建立學生高危險群資料庫,以及追蹤輔導機制 3.強化班級與輔導中心、學生家庭之聯繫,即時協助情緒或精神狀況不穩定之學生。 4.建立全校師生之個別及團體陪伴關懷之機制,提供全面性支持系統。 5.設置專兼任專業心理輔導人員,加強舉辦成長、人際、情緒或壓力管理團體。 • 【三級預防】治療與追蹤 • 1.建立校園憂鬱及自傷之危機處理機制,包含緊急通報和資源聯繫系統。 • 2.建立校內或校外可供轉介之長期個人及團體之心理治療專業機制。 • 3.落實專業生理、心理治療之轉介管道,並保持聯繫以追蹤高危險群和自傷學生後續狀況。 • 對自傷造成的學生死亡事件,需啟動校園後續因應機制,包含事件公布、聯絡及安撫家人、校園集體輔導與追思等活動。 • 邀請媒體、家長、社區與學校共同參與憂鬱及自傷防治工作。
三級預防 守門人應具備之基本能力 (A)一級預防處置階段(出現憂鬱或自我傷害的想法時…) a、能發現與評估孩子憂鬱與自我傷害的狀況 b、能主動關懷與協助 c、能尋求與協助相關的資源 (B)二級危機處置階段(出現傷害的企圖或計畫時…) a、能正確評估孩子的狀態,陪伴處理危機 b、能配合學校輔導單位的協助 c、能運用社區資源自我照顧 (C)三級事後處置階段(己進行傷害自己的行為時之後續處理…) a、協助校園危機處理小組處理相關事宜 b、接受社區心理衛生機構或相關單位的協助
以社區為基礎的自殺防治計劃 (一)設定可以管轄範圍的區域計畫 (二)建立廣闊的志工基地 (三)組織最有行動力的志工成為工作團隊 (四)取得經費支持 (五)獲得專家支持 (六)媒體重視與宣導
媒體扮演自殺防治社會教育的重要性 (一)媒體自殺報導方式對民眾的影響 (二)媒體自殺報導規範
「社區」的概念或實際範疇可大可小, 小如家庭、鄰里、校園, 大如縣、市鄉、鎮、國家、社會, 甚至整個地球村。 2009間,美國自殺防治的重要領導組織IASP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Suicide Prevention) 帶頭以網路連結全世界關心自殺防治的個人、機構、社區、 社會或國家,邀請大家在 世界自殺防治日(每年的9月10日) 當天晚上八點進行「祈福」活動,每個人只要在所在地, 點一根蠟燭,為正在受苦而想死的眾生祈福,也為自己祈福 點蠟燭的那一刻… 自殺防治守門人將知道且感受到… 自己並不孤單。 。
歡迎加入 自殺防治守門人的行列
謝謝聆聽! 祝大家 虎虎生風 虎年行大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