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 likes | 303 Views
产业组织理论案例教学. 电力行业垄断分析. 行业 发展 概况. 电力工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和公用事业,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电力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 我国电力发电环节已经基本实现市场主体多元化,初步形成竞争格局,但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等中央直属五大发电集团仍是发电市场的主体。. 电力垄断的根源. 电力行业的垄断情况非常复杂,既有行业垄断,又有行政垄断,还是自然垄断。
E N D
产业组织理论案例教学 电力行业垄断分析
行业发展概况 • 电力工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和公用事业,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电力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 • 我国电力发电环节已经基本实现市场主体多元化,初步形成竞争格局,但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等中央直属五大发电集团仍是发电市场的主体。
电力垄断的根源 • 电力行业的垄断情况非常复杂,既有行业垄断,又有行政垄断,还是自然垄断。 • 虽然1998年成立了国家电力公司,但由于国家电力公司脱胎于国家电力工业部,店里行业大部分资产归属国电公司,有政府直接管理变成独家垄断,但行政垄断的色彩并未消除,体现在进入门槛、价格管制、地方保护三方面。 • 电力行业主要有发电、输电、配电三个部分构成。下面我们将从规模经济、密度经济、范围经济、固定成本沉淀等因素来探讨电力产业的自然垄断性质。
电力行业的自然垄断分析 1、发电领域 发电领域具有一定的自然垄断性,但其程度正逐渐减弱。发电领域存在很大的固定成本沉淀性,由于发电设备和设施一次性投资巨大,且由于具有较强的资产专用性,一旦投入很难回收。这种固定成本沉淀性增大了发电市场的进入和退出壁垒,有利于维护发电市场的垄断特性。 在发电领域中,由于没有系统网络,因此不存在密度经济,而范围经济也仅仅体现在热电联供上,对发电领域的自然垄断性影响不大。 所以,发电市场只能是寡头垄断市场。由于产品是同质的,发电市场的竞争主要是价格竞争。
2、输电领域 输电领域存在较大的规模经济,这种规模经济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扩充电网规模可以使电网覆盖更多的供电区域,从而增加对电网的利用,降低每一用户所承担的平均固定成本,取得规模经济效益;二是扩大电网规模可以更好地获取“网络的外部经济效益”(指由于网络规模的扩大而使网络用户所能获得的效益)。 输电领域的密度经济也是其形成自然垄断的一个重要原因。输电网络覆盖范围较大,因而需要庞大的固定资本投资,这些固定成本在输电服务总成本中所占比重相当大,当输电网内用户增加时,固定成本就可以分散到更多的用户上,从而使输电成本降低。
输电领域具有非常大的“沉淀成本”。形成这些沉淀成本的原因一是输电设备的建设要投入大量的固定资本,二是输电设施专用性极强,几乎不存在退出的可能。输电领域具有非常大的“沉淀成本”。形成这些沉淀成本的原因一是输电设备的建设要投入大量的固定资本,二是输电设施专用性极强,几乎不存在退出的可能。 输电网络只能用来提供输电服务,因此它不存在范围经济。 3、配电领域 配电领域的密度经济相当明显,是该领域形成自然垄断的根本原因。为了获取密度经济效益,各国政府均对配电区域实行特许专营政策。与此同时,该领域还具有较大的范围经济,这种范围经济主要指配电公司除经营配电业务外,还可以经营煤气、自来水、城市供热等其他业务。由于这些业务均依赖于管、线等网络供应系统,具有很大的关联性,当它在某一区域内由一家企业经营时,就能够收到范围经济效益。
配电领域也存在固定成本沉淀。虽然相对于输电网络来说,配电网络的固定资本投资相对较小,但由于资产专用性较强,投入后几乎全部变成“沉淀成本”,很难在市场中退出。配电领域也存在固定成本沉淀。虽然相对于输电网络来说,配电网络的固定资本投资相对较小,但由于资产专用性较强,投入后几乎全部变成“沉淀成本”,很难在市场中退出。 在配电领域中,配电区域一般都是按照用电的密集程度自然形成的,一味扩大配电区域并不能取得规模经济效益,相反,当配电规模过大时,甚至会出现不经济的现象。
上述关于电力行业自然垄断的分析大致可以概括在下表中。上述关于电力行业自然垄断的分析大致可以概括在下表中。
传统的经济学视电力行业为典型的自然垄断行业。在传统经济学的视野里,所谓自然垄断,就是一个市场的某个行业,由一家企业经营时,比两家或两家以上企业经营成本更低。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国一直是由国家对其进行合法的垄断的经营,并由政府进行监管的一种形式,由于这样的原因,在电力行业内形成了两种垄断类型,经济性垄断是由于经济和技术原因形成的垄断;行政性垄断则是行政机关滥用行政权利干预市场竞争形成的垄断。传统的经济学视电力行业为典型的自然垄断行业。在传统经济学的视野里,所谓自然垄断,就是一个市场的某个行业,由一家企业经营时,比两家或两家以上企业经营成本更低。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国一直是由国家对其进行合法的垄断的经营,并由政府进行监管的一种形式,由于这样的原因,在电力行业内形成了两种垄断类型,经济性垄断是由于经济和技术原因形成的垄断;行政性垄断则是行政机关滥用行政权利干预市场竞争形成的垄断。
具体到电力行业而言,电网公司的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是经济性垄断的表现,而各个地方区域的的垄断行为是行政性垄断的表现形式。随着经济学上自然垄断理论的发展以及各种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在以往被认为具有自然垄断特性的业务如发电和售电领域已经不再适合一律豁免适用反垄断法,在这些业务范围内的垄断是法律必须对其进行规制的,而输配电的某些业务范围如电网输电线路,由于其具有巨额的固定资本沉没的特性依然属于自然垄断的业务范围,依然应当保护其垄断。具体到电力行业而言,电网公司的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是经济性垄断的表现,而各个地方区域的的垄断行为是行政性垄断的表现形式。随着经济学上自然垄断理论的发展以及各种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在以往被认为具有自然垄断特性的业务如发电和售电领域已经不再适合一律豁免适用反垄断法,在这些业务范围内的垄断是法律必须对其进行规制的,而输配电的某些业务范围如电网输电线路,由于其具有巨额的固定资本沉没的特性依然属于自然垄断的业务范围,依然应当保护其垄断。
讨论: • 1、电力行业的垄断会带来哪些危害? • 2、针对电力行业垄断的特点,应从哪些方面加以规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