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天安門廣場

天安門廣場. By : 郭姵呈. 為甚麼我要選擇天安門廣場作為研習題目 ?. 五年前 , 家人和我第一次去北京 , 我到過北京天安門廣場 , 那裡給我一種前所未有的特別感覺。 途中,媽媽告訴了很多發生在天安門廣場的事件。而這些事件在中國歷史舞台上扮演着重要角色。 當然,那時年紀小 ,對媽媽所說的事情並不明白,而那些問號卻從此藏在我的腦海裏。 而最近新聞又提到天安門廣場事件,民建聯主席 - 馬力 聲稱六四並沒有屠城,而上星期日更有一千多人上街遊行,紀念六四,這個廣場曾發生過甚麼事 ? 這引發了我的研習心。. 天安門名字的由來.

kirra
Download Presentation

天安門廣場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天安門廣場 By : 郭姵呈

  2. 為甚麼我要選擇天安門廣場作為研習題目? • 五年前,家人和我第一次去北京,我到過北京天安門廣場,那裡給我一種前所未有的特別感覺。 • 途中,媽媽告訴了很多發生在天安門廣場的事件。而這些事件在中國歷史舞台上扮演着重要角色。 • 當然,那時年紀小 ,對媽媽所說的事情並不明白,而那些問號卻從此藏在我的腦海裏。 • 而最近新聞又提到天安門廣場事件,民建聯主席-馬力聲稱六四並沒有屠城,而上星期日更有一千多人上街遊行,紀念六四,這個廣場曾發生過甚麼事? 這引發了我的研習心。

  3. 天安門名字的由來 • 天安門原名承天門,是紫禁城的南大門,建成於一四二零年(明永樂十八年)。一六五一年重建完成,易名為天安門,取意「受命於天,安邦治國」。 • 天安門有兩種不同的意思:1.城樓2.廣場

  4. 天安門廣場的平面圖

  5. 天安門廣場的歷史 • 天安門廣場原為明清皇城的正門,始建於明永樂十五年(1417年)。最初時,它僅是一座三層五間式的木結構牌樓,名字叫做「承天門」。天順元年(1457年),牌樓毀於雷火,八年後的成化元年(1465年)重建為面闊五間、進深三間的門樓。崇禎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的軍隊攻入北京,承天門再次被毀。清順治八年(1651年)在廢墟上進行了大規模改建,重修為一座城樓,名字也改成「天安門」(滿語:abkai elhe obure duka),取「受命於天,安邦治國」之意。

  6. 城樓是北京皇宮城牆的一部分有防禦用途,供皇帝及大臣出入.城樓是北京皇宮城牆的一部分有防禦用途,供皇帝及大臣出入. 天安門廣位於天安門城樓南方的一片空地. 天安門城樓 天安門廣場

  7. 人民大會堂創了一個建築史上的奇迹,1958年10月底破土,1959年8月竣工, 從設計到建成歷時一年。人民大會堂創了一個建築史上的奇迹,1958年10月底破土,1959年8月竣工, 從設計到建成歷時一年。 建築面積達17.18萬平方米。中部是著名的萬人大會堂,會場呈扇形,共三層,可容納10000人進行的大型會議。 毛主席紀念堂 人民大會堂 毛主席紀念堂位於天安門廣場南部,是一幢方形建築。紀念堂於1976年11月24日舉行了奠基典禮,基石周圍砌進了來自珠穆朗瑪峰的石頭,四周澆灌了來自臺灣海峽的水,工期歷時10個月,於1977年9月9日落成並對外開放。

  8. 人民英雄紀念碑建立在天安門廣場中央,碑身北面,鐫刻毛澤東主席題字《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碑身南面,是周恩來總理題寫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通過的碑文,碑身下部基座四週為紀念碑浮雕. 東西長安大街裏有新穎的現代大樓的「神州第一街」或「十里長街」。有七百多年歷史的北京長安大街以天安門廣場為中心,東至建國門稱為東長安街,西至復興門稱為西長安街,全長十三點四華里,最寬闊的地方有八十米,橫貫北京,因此也有十里長街之稱。 人民英雄紀念碑 東西長安大街

  9. 天安門廣場的歷史 • 1911年12月25日,隆裕太后在這裡頒布了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的退位詔書,從此天安門廣場不再歸皇家所有。天安門廣場發生了許多重大的歷史事件。中華民國時期,1919年「五四運動」、1925年「五卅運動」、1935年「一二九運動」、1948年「反饑餓、反內戰、反迫害運動」等先後在這裡發生。1949年10月1日,天安門廣場上舉行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大典,毛澤東及其他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人與民主黨派人士在天安門城樓上宣佈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的成立。從那時起,天安門便成為現代中國的象徵,後來更把它的圖案設計在了國徽的正中。毛澤東及後來的中共領導人常在天安門上舉行閱兵、遊行儀式。文化大革命中,毛澤東曾經在天安門城樓多次接見過從中國各地來的紅衛兵。1976年的「四五運動」和1989年的「六四事件」也都發生在天安門前的廣場上。

  10. 1919年五四運動 •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中國以戰勝國的身份,在巴黎和平會議中,要求取消列強在中國的特權,廢除「二十一條」,並把戰敗國德國在山東的權益直接交還中國。可惜,列強為了自己的利益,互相勾結,拒絕了中國的合理要求。消息傳到中國,全國人民都十分憤怒。一九一九年五月四日下午,北京十三間大學的學生,在北京天安門前集會,反對巴黎和約。各地人民紛紛以罷工罷市響應。最後,中國代表拒絕在對德和約中簽字,五四運動取得了勝利。

  11.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 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了開國大典,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成立。 ...

  12. 1989年六四事件 • 六四事件,也稱「八九民運」(民主運動)、「六四屠殺」、「六四風波」、「天安門屠殺」、「天安門事件」等、官方稱之為「動亂」,「反革命暴亂」,在此簡稱為「六四」,是1989年4月15日至6月4日間及其後一場發生在中國大陸的政治事件,以大規模的學生、民眾的的遊行和示威運動開始,但是學生團體和政府之間在交涉中未能達成共識和政治妥協,最後以政府召集軍隊武力鎮壓造成若干(具體數字不詳,存在從幾百到上千的各種說法)市民和學生死傷而告終。

  13. 我的感想 過去一百年,很多件對中國民主進程有影響事件都發生在天安門廣場,令我對媽媽在五年前在天安門廣場對我所說的「天安門廣場事件」有了多些了解,當然我也有很多還不太明白的地方,但我相信這一方面探索現在只是一個開始.我會繼續研習.

  14. 資料來源 • 1. yahoo 圖片 2.http://hk.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7007032404281 Yahoo!知識 • 3.http://www.chinatvl.com/beijing/sightseeing/skydoorindex.htm 天安門(chinatvl) • 4.http://www.chinatvl.com/beijing/sightseeing/skydoormap.htm 天安門廣場 • 5.五月二十八日 明報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