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0

化学反应速率 和化学平衡 复习(二)

化学反应速率 和化学平衡 复习(二). V. V 正. V 正 =V 逆 原平衡. V 逆. t. 三、 化学平衡中的 有关图象. 1. 速率 - 时间图像. ( 1 )浓度影响平衡移动过程中 v ( 正 ) v ( 逆 ) 变化图像. V 正. V 正 =V 逆 新平衡与原平衡不同. V 逆. 增大反应物浓度. V. V 正 =V 逆 原平衡. V 正 =V 逆 新平衡与原平衡不同. V 正. V 逆. t. V. V. V 逆. V 正 =V 逆 新平衡与原平衡不同. V 正. V 正 =V 逆 原平衡.

kirk-so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化学反应速率 和化学平衡 复习(二)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化学反应速率 和化学平衡 复习(二)

  2. V V正 V正=V逆 原平衡 V逆 t 三、化学平衡中的有关图象 1.速率-时间图像 (1)浓度影响平衡移动过程中v(正)v(逆)变化图像 V正 V正=V逆 新平衡与原平衡不同 V逆 增大反应物浓度

  3. V V正=V逆 原平衡 V正=V逆 新平衡与原平衡不同 V正 V逆 t V V V逆 V正=V逆 新平衡与原平衡不同 V正 V正=V逆 原平衡 V正=V逆 新平衡与原平衡不同 V正=V逆 原平衡 V逆 V正 t t 浓度影响平衡移动过程中v(正)v(逆)变化图像 V V正 V正=V逆 新平衡与原平衡不同 V逆 V正=V逆 原平衡 t A.增大反应物浓度 B.减小生成物浓度 C.增大生成物浓度 D.减小反应物浓度

  4. (2)压强影响平衡移动过程中v(正)v(逆)变化图像(2)压强影响平衡移动过程中v(正)v(逆)变化图像 mA(g) + nB(g) cC(g) + d(D) (m+n>c+d) V V正 V正=V逆 新平衡与原平衡不同 V逆 V正=V逆 原平衡 t 增大压强

  5. 例:对如下平衡 A(气)+ B (气) 2C (气)+ D (固) V正’= V逆’ V正 V正 V正’= V逆’ V逆 V逆 0 t1 t 0 t1 t t2 t2 加压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减压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注意] 对于反应前后气体总体积相等的反应,改变压强对平衡无影响;

  6. aA(g) + bB(g) cC(g) (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V逆 V正=V逆 新平衡与原平衡不同 V正 (3)温度影响平衡移动过程中v(正)v(逆)变化图像 V V正=V逆 原平衡 t 升高温度

  7. aA(g) + bB(g) cC(g) (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V正’= V逆’ V正’ 平衡状态Ⅱ V逆’ 降温对平衡影响的V-t图像 V正 V正= V逆 平衡状态Ⅰ V逆 0 t1 t2 t3 降低温度

  8. V正=V逆 新平衡与原平衡不同 (4)催化剂影响平衡移动过程中v(正)v(逆)变化图像 V V正=V逆 原平衡 t 使用正催化剂

  9. 例:往一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N2和3molH2到t1时达到平衡;在t2时再加入1molN2到t3时达到平衡;在t4时加压到t5时达到平衡;在t6时降温到t7时达到平衡;在t8时加催化剂;到t9时保持恒压加惰性气体到t10时达到平衡。请画出正、逆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例:往一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N2和3molH2到t1时达到平衡;在t2时再加入1molN2到t3时达到平衡;在t4时加压到t5时达到平衡;在t6时降温到t7时达到平衡;在t8时加催化剂;到t9时保持恒压加惰性气体到t10时达到平衡。请画出正、逆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10. SO2 转化率 c T2 T1 0 0 t t 转化率-时间 浓度-时间图像 2.浓度-时间图像(物质的量-时间或百分含量-时间、转化率-时间)

  11. 例1.在相同温度,压强分别为P1与P2的条件下,对下列反应 A(g)+2B(g) nC(g)的体系中,C的体积分数(c%)随时间(t)的变化 曲线如图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P1>P2,n<3 (B)P1<P2,n>3 (C)P1<P2,n=3 (D)P1>P2,n>3 D C% P2 P1 t 0 t

  12. 转化率 1.01×107Pa 1.01×106Pa 温度 3.转化率-温度-压强(质量分数-温度-压强,浓度或百分含量-温度或压强)

  13. 例2、有一化学平衡mA(g)+nB(g) pC(g)+qD(g)图中表示的是转化率与压强、温度的关系.分析图中曲线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正反应吸热, m+n>p+q (B)正反应吸热, m+n<p+q (C)正反应放热, m+n>p+q (D)正反应放热, m+n<p+q A转化率 107pa 106pa 105pa 温度 A

  14. 解答图象题的方法思路是: 一看面(即看清横坐标和纵坐标的意义); 二看线(即看清线的走向和变化趋势); 三看点(即看线起点是否通过原点,两条线的交点或拐点); 四看辅助线(如是否要作等温线、等压线); 五看定量图象中的有关量的变化(如浓度变化、温度变化等)。

  15. 四、速率、平衡理论应用 进行化工生产条件选择时: 既要考虑反应速率的问题 ——反应速率要尽可能地快 又要考虑化学平衡的问题 ——平衡要尽可能地向右移动,即反应物的转化率要尽可能的高,原料的利用要尽可能的充分

  16. 反应式:N2+3H2 2NH3; 1、合成氨工业条件的选择 反应特征: 可逆反应、正反应缩体、放热反应 速率: 高温 、高压 、催化剂 低温 、分离氨 平衡: 、高压 、高压 综合: 适当温度 催化剂 、分离出氨 实际: 高温、高压、催化剂、分离出氨 *注意采用高温的原因

  17. 反应式:2SO2+O2 2SO3; 2、SO2接触氧化条件的选择 反应特征: 与合成氨相似 (可逆反应、正反应缩体、放热反应) 速率:高温、高压、催化剂 平衡:低温、高压、氧气过量 综合:适当温度、高压、催化剂、氧气过量 实际:高温、常压、催化剂、氧气过量

  18. 在定温、定容的密闭容器中反应 N2 +3H2 2NH3分别按下列关系充入物质: (1)充入1molN2和3molH2 (2)充入2molNH3 (3)充入0.5molN2,1.5molH2和1molNH3 (4)充入0.2molN2,0.6molH2和1.6molNH3 此四种情况达到的平衡完全相同,此时各物质的量和含量均相等. ——等效平衡

  19. 五、等效平衡状态: 1、概念: 相同条件(同T、V或同T、P)下进行的可逆反应,无论从正反应开始,还是从逆反应开始,或者从正逆反应同时开始,只要起始投入原料的比例恰当,最终都可达到相同的平衡状态----等效平衡状态 * 注意:最终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与反应途径无关,与反应条件(温度、压强、容积等)有关。 * 等效的是最终的平衡状态,过程不一定等效,如转化率等不一定相等。

  20. 2、等效平衡的分类 (1)恒温、恒容条件下的等效平衡 可逆反应里,在恒温、恒容条件下,对于反应前后气体的总物质的量有变的可逆反应,只改变起始时加入的物质的量,根据化学计量系数换算成同一方面的反应物或生成物时,与原起始量相同,则为等效平衡。 (2)在等温、等容条件下,对于反应前后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变的可逆反应,只要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与起始态相等,则为等效平衡。属于(1)的特例

  21. 如:在定温和定容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2HI(g) H2 (g)+I2 (g)按下列关系充入气体 (1)充入2molHI(2)充入4molHI(3)充入3mol H2和3mol I2 (g) 因改变压强平衡不移动,这种情况只要换算成一个方向比例相等即为等效平衡,此时各物质的浓度不等,是倍数关系,但各物质的百分含量相等。

  22. 例:在等温,等容条件下有下列反应: 2A(g)+2B(g) C(g)+3D(g)。现分别从两条途径建立平衡:Ⅰ. A和B的起始浓度均为2mol/L; Ⅱ. C和D的起始浓度分别为2mol/L和6mol/L。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D (A)Ⅰ和Ⅱ两途径最终达到平衡时,体系内混合气的体积分数相同 (B)Ⅰ和Ⅱ两途径最终达到平衡时,体系内混合气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 (C)达平衡时,Ⅰ途径的反应速率VA等于Ⅱ途径的反应速率VB (D)达平衡时,第Ⅰ条途径混合气体密度为第Ⅱ途径混合气体密度的1/2

  23. (3)恒温、恒压条件下的等效平衡 在T、P相同的条件下,改变起始加入量,只要按可逆反应的化学计量数换算成平衡式同一边,物质的量之比与原平衡相同,则为原平衡等效。 如在定 T定P下,某容积可变的容器中发生反应 N2 + 3H2 2 NH3,按下列关系充入物质 (1)充入1mol N2和3molH2 (2)充入2mol N2和6molH2 (3)充入6mol NH3 此类等效平衡,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不同,但浓度相等,各物质的含量相等。

  24. 等效平衡的类型总结: 1.定T、V条件下,对于反应前后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变的可逆反应,换算成同一方面的反应物或生成物时,与原起始量相同,则两平衡等效。 2.定T、V条件下,对于反应前后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变的可逆反应,只要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与起始态相等,则为等效平衡。 3.定T、P条件下,只要换算成平衡式同一边,物质的量之比与原平衡相同,则为平衡等效。

  25. 练习: 1、在某温度下,一容积可变的容器中反应2A(g)+B(g) 2C(g),达到平衡时,A、B和C的物质的量分别为4mol、2mol和4mol,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对平衡混合物中三者的物质的量做如下调整,可使平衡右移的是( )(2003全国高考题) (A)均减半(B)均加倍 (C)均增加1mol (D)均减少1mol C

  26. 2、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A和1molB,发生反应:2A(g)+B(g) xC(g)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为w%。若维持容器容积和温度不变,按0.6molA,0.3molB和1.4molC为起使配比投入,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也w%,则x的值可能为( ) (A)1 (B)2 (C)3 (D)4 B C

  27. 3、加热装有1molHI气体的密闭容器中,当分解反应达到平衡时,I2的体积分数为x%,若在该容器中加入2molHI气体,在相同温度下达到平衡,此时I2的体积分数为y%,则x和y的关系是( ) (A)x>y (B)x=y (C)x<y (D)x≥y B

  28. 4、某温度下,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A(g)+3B(g) 2C(g)达到平衡,测得平衡时A、B、C物质的量之比n(A):n(B):n(C)=2:2:1。若保持温度不变,以2:2:1的物质的量之比再充入A、B和C,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平衡不会发生移动 (C)C的质量分数增大(D)C的质量分数减小 AC

  29. 5.在一定温度下,把2摩SO2和1摩O2通入一个一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当此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时,反应混和物就处于化学平衡状态现在该容器中,维持温度不变,令a、b、c分别代表初始加入的SO2、O2和SO3的物质的量(mol)。如果a、b、c取不同的数值,它们必须满足一定的相互关系,才能保持达到平衡时,反应混和物中三种气体的百分含量仍跟上述平衡时完全相同.请填写下列空白: (1)当a=0,b=0,则c=____________ (2)若a=0.5,则b=_______,c=________ (3)a、b、c取值必须满足的一般条件是(请用两个方程式来表示,其中一个只含a和c,一个只含b和c)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1.5 0.25 a+c=2 c+2b=2

  30. 6.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保持一定温度,进行下列反应:H2(气)+Br2(气) 2HBr(气),已知加入1molH2和2molBr2时,达到平衡后生成amolHBr.保持温度等其他条件不变,要求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百分含量不变.请填写下表中(1)(2)(3)后的空格. 2a 0 0.5 (n-m)a 2n-4m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