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0 likes | 775 Views
國際閱讀素養研究 與閱讀教學. 陳明蕾 國立中央大學 學習與教學研究所. 大綱. 國際閱讀素養研究之介紹 閱讀教育之推動現況 未來可行之推動方向. 閱讀研究的背景. 閱讀是現代公民掌握新知的有效途徑。 閱讀是一個相當複雜的認知能力。 正確識字 並 觸接詞彙語意 已涉及許多複雜的認知能力。 能否 掌握不同文本型態之核心概念 ,又與背景知識或後設認知能力有複雜的關係。 承載文字的載具不同 ( 例如電子書或網頁的閱讀 ) ,也會與閱讀歷程產生交互作用。. 閱讀研究的意義. 為正確掌握 影響閱讀能力精熟 的關鍵。
E N D
國際閱讀素養研究與閱讀教學 陳明蕾 國立中央大學 學習與教學研究所 嘉義縣課程與教學領導專業知能提升研習
大綱 嘉義縣課程與教學領導專業知能提升研習 國際閱讀素養研究之介紹 閱讀教育之推動現況 未來可行之推動方向
閱讀研究的背景 嘉義縣課程與教學領導專業知能提升研習 • 閱讀是現代公民掌握新知的有效途徑。 • 閱讀是一個相當複雜的認知能力。 • 正確識字並觸接詞彙語意已涉及許多複雜的認知能力。 • 能否掌握不同文本型態之核心概念,又與背景知識或後設認知能力有複雜的關係。 • 承載文字的載具不同(例如電子書或網頁的閱讀),也會與閱讀歷程產生交互作用。
閱讀研究的意義 嘉義縣課程與教學領導專業知能提升研習 為正確掌握影響閱讀能力精熟的關鍵。 為能清楚的描述閱讀能力發展的型態與個別差異之情形。 以證據為基礎(Evidence-based)發展閱讀教學法。
「國際」閱讀素養調查研究? 嘉義縣課程與教學領導專業知能提升研習
意義為何? 嘉義縣課程與教學領導專業知能提升研習 • 已知不同書寫語言,所涉及的閱讀歷程不盡然相同。 • Mike likes the hiking bike. • 袁老師帶小朋友到公園遠足。 • The history of mints correlates closely with the history of coins • 水都沸騰了,因為義大利足球隊拿下世界冠軍。
研究資料足以信賴 嘉義縣課程與教學領導專業知能提升研習 • 技術性的細節已盡可能的以當前最理想的研究技術詳加處理。 • 抽樣的公平性 • 文本主題選取的中立性 • 文字翻譯的客觀性
參加國際閱讀研究之意義 嘉義縣課程與教學領導專業知能提升研習 協助教育政策決策者評估該國教育政策之成效 協助現場教學專業人員評估學生閱讀能力發展之客觀指標
台灣參加哪些「國際」性調查研究 嘉義縣課程與教學領導專業知能提升研習
研究類型 嘉義縣課程與教學領導專業知能提升研習
從2000年說起 閱讀能力是否已有顯著提昇? 親子共讀日漸普及 教學現場的質變與量變 嘉義縣課程與教學領導專業知能提升研習
成效如何? PIRLS 2006 PIRLS 2011 PISA 2012 PISA 2009 嘉義縣課程與教學領導專業知能提升研習
PISA 2006:The 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 15歲學生 嘉義縣課程與教學領導專業知能提升研習
意義:分數持平,排名向後退可能的原因:參加的國家變多,或是所謂的「不進則退」?意義:分數持平,排名向後退可能的原因:參加的國家變多,或是所謂的「不進則退」? 嘉義縣課程與教學領導專業知能提升研習
PIRLS 2006 嘉義縣課程與教學領導專業知能提升研習
香港 新加坡 台灣 22名 嘉義縣課程與教學領導專業知能提升研習
不同閱讀歷程的表現 嘉義縣課程與教學領導專業知能提升研習 • 台灣學生在直接歷程得分541 • 排行 16 • 台灣學生在解釋歷程(高層次)得分530 • 排行 25 • 停留在字面意義的閱讀層次,欠缺高層次思考的歷程。
事出必有因 嘉義縣課程與教學領導專業知能提升研習
用對力氣了嗎? 嘉義縣課程與教學領導專業知能提升研習 • 也許有: • 圖書館借閱量提高 • 父母看重課外閱讀 • 閱讀學習單逐漸增多 • 也許沒有: • 錯別字沒有變少 • 造句與作文能力沒有明顯提昇 • 理解文意的能力仍然薄弱
閱讀素養之定義 嘉義縣課程與教學領導專業知能提升研習 學生能理解並運用書寫語言的能力 從各式各樣的文章中建構出意義的能力 能從閱讀中學習新知識的能力 能參與閱讀社群的活動 參由閱讀獲得樂趣
閱讀能力的習得 嘉義縣課程與教學領導專業知能提升研習 • 哪些因素影響閱讀能力的習得? • 識字能力 • 詞彙能力 • 文本訊息理解能力 • 詮釋文本訊息之理解能力
閱讀能力的習得 嘉義縣課程與教學領導專業知能提升研習 • 哪些因素影響閱讀能力的發展? • 識字能力的發展? • 詞彙能力的發展? • 初階理解能力的發展? • 能運用後設認知能力進而形成深度理解能力的發展?
神奇的槓桿點 嘉義縣課程與教學領導專業知能提升研習
閱讀活動及其意義 嘉義縣課程與教學領導專業知能提升研習 • 什麼是閱讀活動? • 晨讀十分鐘 • 閱讀小博士 • 製作閱讀小書 • 晨光媽媽說故事 • 閱讀活動在閱讀能力發展的意義 • 閱讀環境的經營 • 閱讀習慣的薰陶
可能的瓶頸 嘉義縣課程與教學領導專業知能提升研習 對書愛不釋手的孩子仍然是少數 偏食的閱讀習慣 以量取勝的閱讀氛圍
閱讀教學的意義 嘉義縣課程與教學領導專業知能提升研習 突破「識字/流暢性」的門檻 建構「均衡閱讀」的鷹架 發展「事半功倍」的閱讀策略
獨立閱讀: 嘉義縣課程與教學領導專業知能提升研習
完整的閱讀教學 嘉義縣課程與教學領導專業知能提升研習 整合識字與閱讀流暢性的詞彙教學 提昇知識層次的閱讀理解教學 能「自學」新知的科學閱讀素養教學
基本原則 • 不是外加的 • 內含在語文教學目標中(聽、說、讀、寫) • 配合閱讀能力的發展
閱讀教學:低年級 嘉義縣課程與教學領導專業知能提升研習 • 識字教學(80~90%) • 1500字的識字門檻(小二結束) • 閱讀流暢性的發展(朗讀) • 理解教學(10~20%) • 默讀能力的發展 • 提取大意 • 故事基模的發展(人、事、時、地、物)
閱讀教學:中年級 嘉義縣課程與教學領導專業知能提升研習 • 詞彙教學(40~60%) • 清楚明確的詞彙意義 • 語意脈絡式的詞彙理解 • 理解教學(約50%) • 提取完整大意的能力 • 解釋文本的能力 • 熟悉不同書面訊息的能力
閱讀教學:高年級 嘉義縣課程與教學領導專業知能提升研習 • 詞彙教學(10~20%) • 清楚明確的詞彙意義 • 語意脈絡式的詞彙理解 • 理解教學(80~90%) • 摘要能力的發展 • 監控理解狀態的能力 • 建立完整知識結構的能力
Lecture Ⅱ:符合認知歷程的識字教學 嘉義縣課程與教學領導專業知能提升研習
善用組字規則的識字教學 嘉義縣課程與教學領導專業知能提升研習
有系統的識字教學 嘉義縣課程與教學領導專業知能提升研習
識字教學的成份與層次 嘉義縣課程與教學領導專業知能提升研習 • 識字的基本認知成份 • 形、音、義 • 識字教學的層次 • 認字、書寫(聽寫)、應用(造句及寫作)
不同觀點的識字學習取向 嘉義縣課程與教學領導專業知能提升研習 1970年代以前,行為主義學派視學習為一種「刺激和反應聯結關係」的歷程。 1980年代開始,認知學派強調「知」的歷程,學習者不只被動的接受刺激,也能主動的處理訊息。
字(詞)的學習 嘉義縣課程與教學領導專業知能提升研習 • 行為主義學派 • 呈現刺激、反覆練習、建立聯結 • 認知主義學派 • 呈現刺激、尋求意義、建立聯結
中文的識字教學 嘉義縣課程與教學領導專業知能提升研習 • 集中識字教學法 • 為識字而識字 • 也就是所謂的以字帶字 • 分散識字教學法 • 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文
貪心的狗(南一下第十課) 嘉義縣課程與教學領導專業知能提升研習 有一隻狗,咬著一片肉,想找個地方好好的享受。他走到小橋上,看見河裡也有一隻狗,咬著一大片肉。他想吃那片肉,就跳到河裡。他一跳到河裡,河裡的狗就不見了。他不但找不到河裡的那一大片肉,連本來咬著的肉,也被河水沖走了。
部件:可 嘉義縣課程與教學領導專業知能提升研習 何、呵、河、柯、可 何爸爸走到小河邊,看了自己的倒影,笑呵呵。 柯小妹很可愛,在河裡玩玩水,玩累了,打個大呵欠。 何婆婆,最愛問,問這個,問那個,問何時、問何地、問到大家笑呵呵。
部件:兆 嘉義縣課程與教學領導專業知能提升研習 跳、逃、兆、挑 大狗兒,跳出牆,逃出門。 大馬兒,跳過城門,挑擔子。 馬兒跳、羊兒跑,草原裡的好兆頭!! 姚媽媽,上市場,買水果,挑了個大楊桃。
從字網到詞網 嘉義縣課程與教學領導專業知能提升研習
脈絡中的「字」義 • 字典對我來說,是一個非常有趣的東西。因為,除了最常見的國語字典,我也常使用教育部放在網路上的國語辭典。不論是哪一種字典,都讓我眼界大開。因為,字典會把字的各種用法告訴我。 • 例如:一點點的「點」,可以是指現在時間快要一點了;也可以是哥哥叫我走路快一點;或是我到餐廳點些我愛吃的菜;有時也會是我不喜歡別人對我指指點點;當然也可以是指我放學後媽媽精心為我準備的小點心囉,不過可得小心點,免得一不小心吃了太多,晚餐就又沒胃口。
建立在詞意相關的詞彙網 嘉義縣課程與教學領導專業知能提升研習
小結: 嘉義縣課程與教學領導專業知能提升研習 • 藉由部件識字的教學,提昇孩子運用識字規則認識新字的能力(1500字的門檻)。 • 從識字到閱讀流暢性。 • 從書寫單位進到中文閱讀的意義單位: • 呵:打呵欠、笑呵呵 • 何:無可奈何、如何是好、何必多問
閱讀理解的意義與教學 嘉義縣課程與教學領導專業知能提升研習
閱讀理解歷程 悅讀101--教育部國民中小學閱讀提升計畫 嘉義縣課程與教學領導專業知能提升研習 • 「直接歷程」 • 讀者可以在書面/字面上找到答案,包括「直接提取」和「直接推論」 • 「直接理解」是以文本為基礎的歷程 • 「詮釋歷程」 • 讀者需詮釋訊息、歸納出重要的觀點及以批判的方式檢視文章的特性(例如,內容、情緒、架構等),包括「詮釋整合」和「比較評估文章內容、表達方式及寫作特色」。 • 「詮釋理解」則需要更多的推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