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k likes | 1.44k Views
自动控制原理. 沈阳建筑大学 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 课程介绍 学习方法 学习要求 参考文献. 开始授课. 用. 第一章 自动控制基本概念. 1.1 控制理论的发展史 1.2 开环与闭环控制 1.3 控制系统的分类 1.4 控制系统性能指标. 学 习.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二节. 第一节. 第一章 自动控制基本概念.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二节. 第一节. 1.1 自动控制的基本原理与方式. 控制理论的发展史 ①早期思想 ②发展历程 ③应用领域.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二节.
E N D
自动控制原理 沈阳建筑大学 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
课程介绍 学习方法 学习要求 参考文献
开始授课 用 第一章自动控制基本概念 1.1 控制理论的发展史 1.2 开环与闭环控制 1.3 控制系统的分类 1.4 控制系统性能指标 学 习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二节 第一节 第一章 自动控制基本概念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二节 第一节 1.1 自动控制的基本原理与方式 控制理论的发展史 • ①早期思想 • ②发展历程 • ③应用领域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二节 第一节 控制理论的发展史 ①早期思想—(瓦特的离心调节器) 负载 速度变大 退出演示 进蒸汽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二节 第一节 控制理论的发展史 ①早期思想—(瓦特的离心调节器) 负载 速度变小 退出演示 进蒸汽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二节 第一节 控制理论的发展史 ②发展历程 智能 控制理论 经典 控制理论 现代 控制理论
第一阶段:经典控制理论(或古典控制 理论)的产生、发展和成熟; 第二阶段:现代控制理论的兴起和发展; 第三阶段:大系统控制兴起和发展阶段; 第四阶段:智能控制发展阶段。
经典控制理论的基本特征 (1)主要用于线性定常系统的研究,即用于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描述的系统的分析与综合; (2)只用于单输入,单输出的反馈控制系统; (3)只讨论系统输入与输出之间的关系,而忽视系统的内部状态,是一种对系统的外部描述方法。
现代控制理论 • 1954年贝尔曼(R.Belman)提出动态规划理论 • 1956年庞特里雅金(L.S.Pontryagin)提出极大值原理 • 1960年卡尔曼(R.K.Kalman)提出多变量最优控制和最优滤波理论
智能控制 智能控制从“仿人”的概念出发。 一般方法 学习控制、模糊控制、神经元网络控制、专家控制等方法。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二节 第一节 工业 航空航天 机器人控制 导弹制导 核动力 生物 医学 环境 管理 家用电器 ③应用领域 应用领域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二节 第一节 ③应用领域 自动控制原理应用于机器人控制
自动控制: 在没有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利用控制装置使被控对象自动的按照预定的规律运行。 自动控制系统: 指能够对被控对象的工作状态进行自动控制的系统。 自动控制基本概念
自动控制系统的功能和组成 结构 简单 复杂 功能 控制一个物理量 控制多个物理量 企业机构的全部生产和管理过程 具体的工程系统 抽象的社会系统、生态系统或经济系统。
1.开环控制与闭环控制 开环控制是指系统的被控制量(输出量)只受控于控制作用,而对控制作用不能反施任何影响的控制方式。
开环控制系统方框图 输入量 输出量 控制装置 被控对象 图1-3
开环控制系统例 被控制对象:炉子 被控制量(输出量):炉温 控制装置:开关K和电热丝,对 被控制量起控制作用。 图1-2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二节 第一节 基本控制方式 Uc ①开环控制 电压变大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二节 第一节 Uc ①开环控制 电压变小 电压变大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二节 第一节 Uc ①开环控制 电压变小 电压变大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二节 第一节 Uc ①开环控制 电压变小 电压变大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二节 第一节 ①开环控制 Uc 电压变小 电压变大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二节 第一节 ①开环控制 Uc 电压变小
开环控制的特点 • 控制装置只按照给定的输入信号对被控制量进行单向控制。 • 开环控制不具有修正能力, 抗干扰能力差。
闭环控制 闭环控制是指系统的被控制量(输出量)与控制作用之间存在着负反馈的控制方式。
闭环系统的方框图 手是被控对象,手的位置为被控量。
反馈: 把输出量送回到系统的输入端并与输入信号比较的过程。 • 负反馈 • 正反馈 • 负反馈控制: 检测偏差、消除偏差的过程。 • 偏差控制 • 闭环控制
开环向闭环控制的转换例 开环控制
开环和闭环控制系统的特点 • 开环系统:结构简单,稳定性好,容易设计和调整以及成本较低的优点。 • 应用场所:负载恒定,扰动小,控制精度要求不高 • 闭环系统:结构复杂,成本高,控制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但负反馈对系统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 • 应用:负载变化,扰动大,控制精度要求高
开环控制+闭环控制的系统 • 第一级直角坐标位置控制(开环) • 第二级关节坐标位置控制(闭环)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二节 第一节 ②闭环控制(以转速调节为例) Uc 功 率 放 大 比较器 下一步>>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二节 第一节 ②闭环控制( 负载变化) 负载减小, 上升加快 Uc 功 率 放 大 比较器 上一步<< 下一步>>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二节 第一节 ②闭环控制(负载减小,转速加快) Uc 功 率 放 大 电机转速加快 比较器 上一步<< 下一步>>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二节 第一节 第二节 开环与闭环控制 ②闭环控制(负载减小,转速加快,测速发电机转速加快) Uc 功 率 放 大 比较器 测速发电机转速加快 上一步<< 下一步>>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二节 第一节 ②闭环控制(负载减小,转速加快,测速发电机转速加快,反馈电压增大) Uc 功 率 放 大 比较器 反馈电压增大 上一步<< 下一步>>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二节 第一节 ②闭环控制(以转速为例) 比较结果减小 Uc 功 率 放 大 比较器 上一步<< 下一步>>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二节 第一节 第二节 基本控制方式 ②闭环控制(以转速调节为例) 输出电压减小 Uc 功 率 放 大 比较器 上一步<< 下一步>>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二节 第一节 ②闭环控制(以转速调节为例) 电机转速减慢 Uc 功 率 放 大 比较器 上一步<< 下一步>>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二节 第一节 ②闭环控制(以转速调节为例) 上升速度减慢 Uc 功 率 放 大 比较器 上一步<< exit>>
闭环控制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 图1-9
例.分析该位置自动控制系统,指出输入量,输出量,控制方式?画出其功能框图?例.分析该位置自动控制系统,指出输入量,输出量,控制方式?画出其功能框图?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二节 第一节 第三节 控制系统的分类 控制系统 随 动 系 统 恒 值 系 统 连 续 系 统 非 线 性 系 统 离 散 系 统 线 性 系 统
3. 反馈控制系统的分类 • 恒值系统和随动系统(按参考输入形式分类) 恒值系统:参考输入量保持常值的系统。其任务是消除或减少扰动信号对系统输出的影响,使被控制量(即系统的输出量)保持在给定或希望的数值上。 随动系统:参考输入量随时间任意变化的系统。其任务是要求输出量以一定的精度和速度跟踪参考输入量,跟踪的速度和精度是随动系统的两项主要性能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