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 likes | 517 Views
文化研究系列讲座(一) 学术前沿: 文化研究向何处去? 王毅 西澳大学社会与文化研究系. Dr. Wang Yi School of Social and Cultural Studies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 wangyi@arts.uwa.edu.au. 关于文化研究的问题. 文化研究是一个学科吗? 怎么兴起的? 为什么? 有什么特点? 文化研究是不是关于文化的研究? 它跟其它学科有什么关系? 它的发展前景如何?. 什么是文化研究?. “ 文化研究”( Cultural Studies )
E N D
文化研究系列讲座(一)学术前沿:文化研究向何处去?王毅 西澳大学社会与文化研究系 Dr. Wang Yi School of Social and Cultural Studies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 wangyi@arts.uwa.edu.au
关于文化研究的问题 • 文化研究是一个学科吗? • 怎么兴起的? • 为什么? • 有什么特点? • 文化研究是不是关于文化的研究? • 它跟其它学科有什么关系? • 它的发展前景如何?
什么是文化研究? • “文化研究”(Cultural Studies) • “文化理论”(cultural theory) • “文化批评”(cultural criticism) • “文化分析”(cultural analysis)。 • “文化的研究” (the study of culture)
文化研究从何处来? • 源于英国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Centre for Contemporary Cultural Studies at the University of Birmingham)。一九六四年成立。 • 一九七二年发表第一期《文化研究工作报告》,宣布“将文化研究纳入理性的地图”。 • 研究方向和学术成果被后人称为“伯明翰学派”(The Birmingham School)或英国学派(British Cultural Studies)。 • 从英国扩展到北美和澳大利亚以及其他国家。
文化研究:学术界的暴发户 • 吸收各种学术传统,没有单一的学科来源。 • 借助和改造其他领域的术语和概念,如,性别(gender), 全球化(globalization), 权力(power), 快感(pleasure), 意识形态(ideology),文本(text), 表征(representation), 霸权(hegemony), 接合(articulation)等。 • 不仅研究文化,也探讨跟文化有关的不同问题,常常涉及到政治,经济,传媒及科技等领域。 • 常用不同的研究方法,研究者的政治立场极不相同,从极左派到极右派都有。
研究重点:象征领域里的权力斗争 • 当代文化 • 大众文化 • 边缘文化(弱势群体) • 文化与社会的关系
传统的“文化的研究”(the study of culture) • 包括许多在伯明翰学派之前就存在的思想运动及学术传统。如马克思主义,心理分析,社会学,人类学 ,文学等。 • 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Sir E. B. Tylor) • 这些理论和学科相对独立,有各自的学科理论和研究方法,范围,但都涉及到广义上的全人类文化研究的某一部分。
文化概念引起的混乱 • 什么是文化?社会行为?导致社会行为的抽象价值观念?有物质形式?(如音乐美术,陶罐瓷碗,时装服饰)?只存在于思想意识之中? • 人类学家米德(Margaret Mead, 1901-1978): “文化是一个社会或附属团体的后天行为。” • 文化人类学家吉尔兹(Clifford Geertz, 1926-):“文化是我们关于自身的故事的集合。” • 英国文学批评家特里·伊格尔顿(Terry Eagleton):文化有两种定义,美学的和人类学的。美学的包括文学艺术音乐(如斯特拉文斯基),但是不包括科幻小说(科幻属于大众文化);人类学的定义几乎包括了一切生活方式:发式,衣着,习惯,亲戚,朋友。
三种相互之间矛盾的文化定义: • 文化是一种价值标准即一种文明:包括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诗人,作家和艺术家等。也被称为高雅文化。这是传统的文化概念。 • 文化是一种生活方式:包括娱乐休闲,体育比赛,宗教,民间节日如圣诞节,春节等。这是人类学和社会学的文化概念。 • 文化是一种艺术创造:包括诗歌小说,音乐舞蹈,绘画雕塑等。这是文学和艺术领域的文化概念。
大众文化的定义 • 文化是意义生产,流通,交换和消费的社会过程的集合体。
四大学科 • 文学 • 人类学 • 社会学 • 传媒学 • 涉猎领域:哲学,心理学,语言学,政治学,政治经济学,历史学,音乐学,地理学,教育学,甚至商业管理学。
四大理论支柱 • 马克思主义(阿尔都塞,葛兰西) • 女性主义 • 符号学和后结构主义 • 后现代和后殖民 • 其他理论:结构主义,科技文化理论,东方主义,种族与认同(身份identity)政治,多元文化理论,侨民散居(diaspora),第三空间,大众文化理论,同性恋理论(queer theory)和全球化理论
研究方法 • 文学批评和艺术理论的“文本分析” • 社会学和心理学的“问卷调查” • 人类学的“民族志”及“个案”研究
文化研究的奠基人 • 理查德·霍加特(Richard Hoggart, 1918 - ) • 雷蒙·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 1921-1988) • 汤普森(E.P. Thompson, 1924-1993) • 斯图亚特·霍尔(Stuart Hall, 1932 - )
伯明翰学派的特点 • 跨学科 • 强调广义而不是狭义的文化定义 • 拒绝高/低文化的二分论 • 文化既是实践又是经验
文化研究的发展 •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战后重建 • 六十年代:大众文化 • 七十年代:女性主义,民族主义 • 八十年代:澳大利亚和北美
伯明翰学派的意义 • 强调工人阶级的对支配性文化的对抗。这种方法与主流的人类学和社会学的文化观念不同,是将世界从下到上的看法,为后来的女性主义,认同政治,大众文化研究等打开了一扇理论大门。 • 重新定义大众文化,传媒和日常生活的文化。将大众文化合法化,政治化,独立化。充分肯定大众文化本身的价值 • 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内,为研究工业化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当代生活及文化现象提供了新的理论思路。也为世界文化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模式。
对伯明翰学派的批评 • 狭隘,盎格鲁中心主义 • 强调阶级而忽略性别和种族 • 强调大城市而忽略其他地区 • 过度关注大众生活范式和青年亚文化。对音乐录像带的研究过多 • 文化研究的代言人几乎都是清一色的男性,白人(除霍尔外),中产阶级(他们本人)
美国的文化研究 • 劳伦斯·格罗斯伯格(Lawrence Grossberg):“文化研究的构成:一个美国人在伯明翰” • 缺乏左派传统 • 实证主义 • 社会学 • 传媒学
澳大利亚的文化研究 • 亲英派:左派传统 • 学科建设:文化研究与澳大利亚研究(Australian Studies) • 研究兴趣:文化和民族国家的关系,国家文化政策。 • 两者理论取向不同。澳大利亚研究关心澳大利亚主流社会,关心什么是“真正”的澳大利亚文化。而文化研究继承七十年代以来后现代和后殖民的认同理论,更关心澳大利亚社会的边缘群体,如女性,亚洲移民,土著,以及澳大利亚和亚洲邻居的关系。澳大利亚研究偏重于文学和历史,而文化研究偏重于日常生活,传媒和大众文化。
加拿大的文化研究 • 加拿大的文化身份有三种人的权力斗争:英语,法语和当地土著 • 关心问题与澳大利亚相似 • 什么是加拿大的民族性?什么代表加拿大的文化特点?如何定义加拿大?面对来自美国的电影,电视,音乐和其他大众文化消费品,加拿大如何保持自己的特点?
法国文化研究 • 两方面:对其他国家的影响以及法国本土的文化研究 • 理论家:罗兰·巴特尔(Roland Barthes,),路易·阿尔都塞(L. Althusser),皮埃尔·鲍狄埃(Pierre Bourdieu),让·布希亚 (Jean Baudrillard),德塞图,列维-斯特劳斯,德里达和福柯[
法国本土的文化研究 • 主要围绕法国的文化身份认同问题。 • “什么是法国”以及“谁是法国人”的问题。 • 法国在定义自己的身份认同时总是面临一个“他者”问题。法国的他者曾是德国(二战)。二战后又变成美国。 • 美国大众文化和经济的对法国的强有力影响一直是法国文化研究的主要课题。
南亚文化研究 • 印度的文化研究始于六十年代初期,甚至早于伯明翰。 • “次要研究派”,主要研究印度的殖民地历史和文化。该学派的主要影响是一九八二年创刊的年刊《次要研究:南亚历史和社会文选》(Subaltern Studies: Writings on South Asian History and Society)。作者来自世界各地。“次要”(subaltern)一词来自葛兰西一九三四年的一篇文章:“论历史边缘:次要社会群体历史”(On the Margins of History: history of the subaltern social group)。葛兰西的“次要群体”原词指各种缺乏阶级意识的被支配和被剥削的群体。而“次要研究派”用它来指反抗英国殖民者的印度人民,尤其是农民。 • “次要研究派”最有影响的是女性主义者,匹茨堡大学英文系教授佳亚特里· 斯皮瓦克(Gayatri Spivak)。
文化研究向何处去? • 挑战传统学术,修成正果 •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 没有明确的领域及学科界限的后果 • “随意拈来”,“为我所用”的研究方式 • 社会学 • 人类学 • 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