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 likes | 209 Views
人文學者資訊行為. - 應用美術系 -. 小組成員: 497100077 林珮蓉 497100443 陳姿滿 497100493 黃俞佩 497100510 許 皓 淳 497100558 陳 佩 妤 497100596 陳凱璘. 一、前言. 上學期針對人文學者的引用文獻情況做了引文分析,進而歸納出人文學者引用文獻的 某 些特性。 這次的研究 主要 是 希望印證 上學期所做的引文分析 結果 , 因此我們 訪問了輔仁大學應用美術系的六位老師 。由 訪 談 中 了解這些 人文學者使用資源的情況,並試圖歸納出特性,期盼由此了解人文學者的資訊行為。.
E N D
人文學者資訊行為 -應用美術系- • 小組成員: • 497100077 林珮蓉 • 497100443 陳姿滿 • 497100493 黃俞佩 • 497100510 許皓淳 • 497100558 陳佩妤 • 497100596 陳凱璘
一、前言 上學期針對人文學者的引用文獻情況做了引文分析,進而歸納出人文學者引用文獻的某些特性。 這次的研究主要是希望印證上學期所做的引文分析結果,因此我們訪問了輔仁大學應用美術系的六位老師。由訪談中了解這些人文學者使用資源的情況,並試圖歸納出特性,期盼由此了解人文學者的資訊行為。
二、研究對象 • 輔仁大學應用美術系的六位教授:
三、訪問前分析 • 引文統計:
三、訪問前分析 • 結論: 不論專書或期刊論文,主要的引用來源都是圖書,其次是期刊/論文。專書的引用多於期刊。電子資源的引用比例非常低,專書方面的引用,電子資源數量甚至為零。應美系的老師很特別,會引用一些其他特殊的資源,像是報紙資訊或是各種展覽的手冊、導覽等。至於語言方面,幾乎以中文為主,英文的資源則占了8.16%-20.24%,比例上來說不算低,但仍少於中文資源,其它語言的使用情況則較低。
四、訪問後分析 • 針對各題之分析 1.教學上所需的資源、來源 在教學上所需的資源多以原文書為主,比較特別的是有些老師需要影音資料(例:DVD、CD)或田野調查(例:參觀展覽),再經由拍照及紀錄作為教材。來源上,大都是自行購買或從網路取得。
四、訪問後分析 2.研究上所需的資源、來源 研究上,有些老師會把教學上的資源拿到研究上共同使用,通常都是以較具有權威性、學術性的專書或期刊為主,有些老師則是從書本上得到基本知識後,再自己思考並整合出自己的東西。
四、訪問後分析 3.網路資源的使用習慣、態度 使用的網路資源大都是一般的網站,例:Google搜尋引擎、維基百科、Youtube等,老師們認為網路資源方便又可以獲取最新資訊,也可從網路得到一般性的知識,但其他深入的知識還是要從自己的藏書中得到。
四、訪問後分析 4.本校圖書館的使用習慣、態度 老師們幾乎都不怎麼使用學校圖書館,大部份是因為藝術、設計類的館藏量並不夠,且一些老師們需要的影音資源也不足,所以他們建議學校應該多買一些他們所需要的資源,除可供教學上使用,學生也能輔助使用。
四、訪問後分析 5.圖書館提供的電子書/電子期刊的使用習慣、態度 因為不太使用圖書館進而影響到電子書/電子期刊的使用情況,有些教授甚至有自己整理的一套電子書。大體而言,學校提供的資源通常不太符合他們的需求,但還是有一些教授很喜歡使用學校提供的這些資源。
五、結論 不管是教學或是研究上所使用的資源還是以書本為主,也喜歡自己思考或整合從展覽、影片等來源中得到的想法、心得,對於網路上的資源並不排斥,有些老師甚至很喜歡使用,老師們認為學校的圖書館應加強藝術方面的館藏才能吸引他們去使用。